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永华 张运凤 +1 位作者 刘爽 张巧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和熵值法对评价指标及各子系统权重进行了计算,提出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不同方案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联合运用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好智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5年第1期23-31,共9页
本文根据当地季风型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提出调蓄迳流的重大意义.进一步阐明地下水库作为迳流调蓄手段的作用及其建设条件与管理要点.在第四节引用了当地大量实测资料说明地表水地下联合运用的优越性,和现有的几种联合运用的... 本文根据当地季风型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提出调蓄迳流的重大意义.进一步阐明地下水库作为迳流调蓄手段的作用及其建设条件与管理要点.在第四节引用了当地大量实测资料说明地表水地下联合运用的优越性,和现有的几种联合运用的方式.在文章最后,针对当前人们对“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存在的各种不同认识,和对客观上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现象的分析,明确指出联合运用是以“地下水库机井建设为工程基础而形成的一个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模式”,如果不具备地下蓄水和打井条件,便不能运用这个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运用 地表水地下水 地下水 新乡地区 实践与认识 地下水 纯井灌区 迳流 渠灌区 人民胜利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控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丽丽 王云霞 +2 位作者 谢新民 叶勇 丁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3-26,共4页
基于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耦合模拟模型,建立了基于河道内与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及下游灌溉用水需求双重作用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研制和开发了集数据库、模型库和人机交互界面等于一体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计算软件,并以沈阳市沈北... 基于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耦合模拟模型,建立了基于河道内与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及下游灌溉用水需求双重作用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研制和开发了集数据库、模型库和人机交互界面等于一体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计算软件,并以沈阳市沈北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石佛寺供水系统不同组合方案长系列逐月调算和对比分析,提出了推荐的石佛寺供水系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优化调控模式和设计供水规模。研究结果为沈阳市的协调发展尤其是沈北地区未来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安全的供水保障,且可推动我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优化调控理论研究和应用,为其他地区和流域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联合运用 联合调控 水资源配置 模型研究 Ground WATER Surface WATER Joint Operation Based ALLOCATION Model WATER RESOURCES 优化调控模式 水资源优化 供水系统 调控模型 石佛寺 生态环境需水 沈阳市 人机交互界面 耦合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井灌开采强度的确定
4
作者 袁光耀 李中生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2年第11期16-20,共5页
在我国北方地区,开展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对合理利用水资源和综合治理旱涝碱,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下水的开采,过少则不能满足农田灌溉;过多则会引起地下水径降低而出现漏斗区。正确的开采方法是:根据不同类... 在我国北方地区,开展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对合理利用水资源和综合治理旱涝碱,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下水的开采,过少则不能满足农田灌溉;过多则会引起地下水径降低而出现漏斗区。正确的开采方法是:根据不同类型区域和不同水文年条件,分别计算出地下水采补平衡时和允许超采地下水位下降不同深度时,可得到的井灌开采强度。用此数值指导地下水的开发,可避免盲目开采带来的不良后果。该文提供的一些数值,是在人民胜利渠灌区得到的,其假设条件为地下水径流微弱、地下水补给仅受降雨和灌溉入渗的影响。所得到的数值可供类似地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联合运用 井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联合运用耦合管理模型研究进展
5
作者 岳卫峰 贾书惠 庞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3-489,共7页
水资源日益紧缺使得水资源联合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水资源联合运用模型中的规划技术,以及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之间的耦合方法是联合运用模型的关键,也是其难点之一.本文从规划技术、耦合方法角度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水资源联合运用耦合... 水资源日益紧缺使得水资源联合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水资源联合运用模型中的规划技术,以及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之间的耦合方法是联合运用模型的关键,也是其难点之一.本文从规划技术、耦合方法角度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水资源联合运用耦合管理模型的研究进展.在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模型之间的耦合技术、基于水量水质耦合模拟的联合运用,以及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和GIS在联合运用模型中的运用等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联合运用 耦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聂相田 邱林 +2 位作者 周波 李博超 段春青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8,31,共4页
将灌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在灌区水资源配置时不仅只追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尽量将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维持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按此原则,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 将灌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在灌区水资源配置时不仅只追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尽量将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维持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按此原则,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实例计算表明:应用此模型指导井渠结合灌区的水资源配置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渠结合灌区 地表水 地下水联合运用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方生 陈秀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20,共5页
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地表水灌区盐碱化的原因在于灌溉用水过量,地下水位上升,使潜水蒸发表土积盐加剧。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应当按农业用水量调控灌溉水量,调控根层土壤盐渍度不超过作物耐盐度及地下水埋深在适宜动态... 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地表水灌区盐碱化的原因在于灌溉用水过量,地下水位上升,使潜水蒸发表土积盐加剧。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应当按农业用水量调控灌溉水量,调控根层土壤盐渍度不超过作物耐盐度及地下水埋深在适宜动态。黄淮海平原,河南人民胜利渠、陕西泾惠渠、新疆五家渠等灌区的实践表明,实行井渠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防治灌区盐碱化、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的根本途径。建议适当减少引黄水量,黄淮平原可不引黄发展井灌;在地表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在灌区对地表水地下水优化调度,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土壤盐碱化 次生盐碱化 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 水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用水的节约和利用
8
作者 蒋岸 郑青丰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92-95,共4页
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的北方属于绝对缺水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是最大的用水户,农业用水占总淡水用量的2 /3。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具体情况,制定地区节水灌溉规划的原则是:发展衬砌渠道输水与管道输水相结合的灌... 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的北方属于绝对缺水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是最大的用水户,农业用水占总淡水用量的2 /3。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具体情况,制定地区节水灌溉规划的原则是:发展衬砌渠道输水与管道输水相结合的灌溉系统,重视改进地面灌溉方法和采用节水灌溉制度,鼓励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加强工程节水技术与农业节水技术的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传统节水灌溉方法,制定合适的节水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节水灌溉制度 农业节水技术 工程节水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 灌溉方法 缺水地区 世界范围 社会经济 自然条件 灌溉系统 渠道输水 灌溉规划 联合运用 因地制宜 节水政策 世界性 用水户 水用量 地下水 地面水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