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水平对不同品种小麦籽粒蛋白质和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月福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尚霞 余松烈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研究了小麦不同品种开花后各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以及氮素营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和颖壳+穗轴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在开花后持续增加,至花后14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茎和叶鞘游离... 研究了小麦不同品种开花后各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以及氮素营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和颖壳+穗轴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在开花后持续增加,至花后14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茎和叶鞘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在开花后上升较缓慢,至花后21d达最大值。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一般在开花后就持续降低。各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源器官中游离氨基酸供应充足,有利于籽粒蛋白质积累。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各地上器官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而促进籽粒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品种之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是由各地上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输氨基酸的综合作用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水平 品种 籽粒蛋白质 地上器官 游离氨基酸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豫麦34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郭鹏旭 熊淑萍 +1 位作者 杜少勇 马新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6-329,共4页
为给小麦优质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三种氮素形态对豫麦34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茎、鞘和籽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以开花期最高;穗轴和颖... 为给小麦优质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三种氮素形态对豫麦34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茎、鞘和籽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以开花期最高;穗轴和颖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以花后10 d最大;各叶位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倒四叶。三种氮素形态处理比较,各器官中(开花期倒三叶、倒四叶、穗轴和颖壳除外)游离氨基酸含量于花后30 d前均以酰胺态氮处理最大,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下互有高低,花后30 d以酰胺态氮处理最低;硝态氮处理下籽粒球蛋白含量最高,铵态氮处理下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最高,酰胺态氮处理下清蛋白含量、麦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蛋白质含量最高,氮素形态间差异显著。说明施用酰胺态氮肥能够提高籽粒灌浆前、中期地上各器官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促进灌浆后期游离氨基酸向籽粒中的转运,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因此,酰胺态氮肥是豫麦34品质栽培中首选的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麦34 氮素形态 地上器官 游离氨基酸含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竹地上器官生物量分配及其模型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振国 黄大勇 +1 位作者 郭起荣 李忠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3,102,共5页
选择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横州村麻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线形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其地上器官生物量分配及模型优化。结果表明:立竹年龄对麻竹竹秆、竹枝的含水率有较大的影响,竹秆与竹叶、竹枝与竹叶... 选择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横州村麻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线形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其地上器官生物量分配及模型优化。结果表明:立竹年龄对麻竹竹秆、竹枝的含水率有较大的影响,竹秆与竹叶、竹枝与竹叶的含水率差异显著,不同年龄年麻竹的竹秆与竹叶的含水率差异显著;胸径与竹秆、竹枝生物量的回归分析优化模型分别为:H=2.47+0.86D-0.029D2,R^2=0.94;H=1.48+3.41D-0.11D2,R^2=0.91。本研究建立的竹秆生物量与胸径的数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实践工作,并为麻竹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地上器官 生物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肥对板栗地上器官氮磷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丽 郭素娟 +3 位作者 宋影 孙慧娟 谢明明 武燕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39,共6页
以板栗‘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芽分化前期不同次数(1、2、3、4次,分别记为T1、T2、T3、T4,CK为对照)的叶面喷肥对展叶期和花期板栗地上器官氮、磷分配和雌雄花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板栗‘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芽分化前期不同次数(1、2、3、4次,分别记为T1、T2、T3、T4,CK为对照)的叶面喷肥对展叶期和花期板栗地上器官氮、磷分配和雌雄花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花期板栗营养枝叶片的氮质量分数外,在展叶期、花期经T3处理板栗地上器官的氮、磷质量分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的,且经T3处理的雌雄花序比最高。展叶期氮质量分数总体由大到小表现为花、叶片、顶梢、枝条,且花的磷质量分数也最高,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总体由大到小表现为叶片、花、顶梢、枝条;而花期以叶片氮质量分数最高,雌雄花的磷质量分数最高,叶片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最高。且花期板栗地上各器官的氮、磷质量分数均低于展叶期,花期雌雄花、枝条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也小于展叶期的,但叶片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较展叶期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展叶期板栗花与枝条的氮、磷质量分数,花期雌花簇与雄花序的氮、磷质量分数,雌雄花序比与展叶期花、花期雌花簇的氮、磷质量分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雌雄花发育与营养状况尤其磷质量分数密切相关。总之,T3处理,即在花芽分化前期叶面喷施3次对当地板栗地上器官氮、磷营养积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 地上器官 叶面喷肥 氮磷分配 雌雄花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种群地上器官生物量及其分层结构 被引量:24
5
作者 倪红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56-362,共7页
三江平原典型草甸优势种群-小叶章种群的茎、叶、穗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结构与其分层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同时,还讨论了茎叶比值与层生物量的空间格局及季节变化。
关键词 禾本科 小叶章 种群 地上器官 分层结构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与镉对大豆幼苗地上器官生长的复合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志勇 周青 王丽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96-1696,共1页
关于镉(Cd)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和生化影响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在自然背景下,单一的Cd污染很少存在,大多会呈现复合型污染现状。双酚A(Bisphenol A,BPA)是酚类化合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报道目前不多。
关键词 双酚A 金属镉 大豆幼苗 地上器官 复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地上器官植硅体碳封存潜力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凯 吴家森 +3 位作者 盛卫星 姜培坤 张云晴 葛江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8,共9页
【目的】揭示我国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地上器官的植硅体碳封存特征,计量我国马尾松林植硅体碳封存潜力,为马尾松林长期固碳减排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林龄马尾松的树枝、树叶、树干样品,用微波消解法提取植物中的植硅体,并... 【目的】揭示我国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地上器官的植硅体碳封存特征,计量我国马尾松林植硅体碳封存潜力,为马尾松林长期固碳减排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林龄马尾松的树枝、树叶、树干样品,用微波消解法提取植物中的植硅体,并测定植硅体碳含量。【结果】马尾松各地上器官的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排序一致,植硅体含量表现为树叶(1.829 g·kg^-1)>树枝(0.771 g·kg^-1)>树干(0.452 g·kg^-1),植硅体碳含量表现为树叶(0.357 g·kg^-1)>树枝(0.172 g·kg^-1)>树干(0.104 g·kg^-1);树龄对马尾松树叶、树枝的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地上器官的植硅体封闭碳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年龄马尾松树叶的植硅体含量表现为55 a(2.358 g·kg^-1)>63 a(1.923 g·kg^-1)>36 a(1.719 g·kg^-1)>24 a(1.655 g·kg^-1)>15 a(1.489 g·kg^-1);马尾松树叶植硅体含量与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硅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地上各器官植硅体碳储量表现为树干>树枝>树叶,其中树干和树枝的植硅体碳储量分别占地上器官植硅体碳总储量的69.2%和20.7%;不同年龄马尾松林的地上器官总植硅体碳储量表现为55 a(15.97 kg·hm^-2)>63 a(15.54 kg·hm^-2)>36 a(10.63 kg·hm^-2)>15 a(10.46 kg·hm^-2)>24 a(10.13 kg·hm^-2);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地上器官总植硅体碳封存速率表现为15 a(10.94 kgCO2·hm^-2a^-1)>24 a(9.97 kgCO2·hm^-2a^-1)>36 a(7.20 kgCO2·hm^-2a^-1)>55 a(5.10 kgCO2·hm^-2a^-1)>63 a(4.76 kgCO2·hm^-2a^-1)。【结论】马尾松植硅体含量和植硅体碳含量均存在林龄与器官的显著差异。若以我国现有的马尾松林面积1200万hm^2和平均植硅体碳封存速率7.58 kgCO2·hm^-2a^-1计算,每年可封存91000 t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地上器官 植硅体碳 植硅体碳封存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沙地4种竹子生物量分配特征
8
作者 赖东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为阐明沿海沙地不同竹种对沙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生存策略,选择福建省漳州市赤山国有林场的花吊丝竹(Dendrocalamus minor var.amoenus)、青丝黄竹(Bambusa eutuldoides var.viridi-vittata)、鼓节竹(Bambusa tuldoides‘Swollenintrn... 为阐明沿海沙地不同竹种对沙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生存策略,选择福建省漳州市赤山国有林场的花吊丝竹(Dendrocalamus minor var.amoenus)、青丝黄竹(Bambusa eutuldoides var.viridi-vittata)、鼓节竹(Bambusa tuldoides‘Swollenintrnode’)、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4种竹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研究方法对其地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植后经过2年,4种竹子对沿海沙地环境的适应性都有所增强。从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来看,青丝黄竹、鼓节竹与青皮竹表现为竹秆>竹枝>竹叶,花吊丝竹表现为竹秆>竹叶>竹枝。单株地上部总生物量表现为花吊丝竹>青皮竹>青丝黄竹>鼓节竹。各器官占地上生物量的比率也有所差异,青丝黄竹、鼓节竹和青皮竹表现为竹秆>竹枝>竹叶,而花吊丝竹表现为竹秆>竹叶>竹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地上器官 沿海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稻区水稻硅素吸收、分配特点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杨建堂 高尔明 +2 位作者 霍晓婷 王文亮 毛振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7-39,42,共4页
在河南沿黄稻区原阳县的潮土上设置田间试验 ,用H2 SO4 —H2 O2 消煮—重量法测定各生育时期稻株各器官中含硅量 ,结果表明 :水稻分蘖期及叶鞘中含硅量最高 ;开花以后是吸硅最多的时期 ,其阶段吸硅量随生育时期推移呈指数曲线分布 ;拔... 在河南沿黄稻区原阳县的潮土上设置田间试验 ,用H2 SO4 —H2 O2 消煮—重量法测定各生育时期稻株各器官中含硅量 ,结果表明 :水稻分蘖期及叶鞘中含硅量最高 ;开花以后是吸硅最多的时期 ,其阶段吸硅量随生育时期推移呈指数曲线分布 ;拔节前大部分硅分配在叶鞘中 ,拔节后叶片、叶鞘中硅的分配率比较均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含硅量 硅吸收 硅分配 地上器官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油茶林不同经营措施对生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付达夫 王永安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1期21-23,26,共4页
在湖南省桃源县理公镇泥头山60年生油茶林内,按不同经营措施,采用三阶抽样法,测定标准株的枝、干、叶、果的鲜重,并进行回归计算,研究在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中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长关系及垂直结构,结果为"三保&qu... 在湖南省桃源县理公镇泥头山60年生油茶林内,按不同经营措施,采用三阶抽样法,测定标准株的枝、干、叶、果的鲜重,并进行回归计算,研究在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中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长关系及垂直结构,结果为"三保"地油茶林果实生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县 油茶 经营措施 生物量 分配 地上器官相对生长关系 垂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旱生植物四合木、半日花的茎和叶脂肪酸含量动态变化特性研究
11
作者 张飞 王琪 +4 位作者 杨冠宇 丛靖宇 万东莉 侯亚光 王瑞刚 《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10-13,共4页
四合木、半日花的茎和叶几种主要脂肪酸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茎、叶的主要饱和脂肪酸和油酸的动态变化均呈抛物线型;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随生育进程而降低的一致性规律。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在返青到落叶期形成"贮藏-... 四合木、半日花的茎和叶几种主要脂肪酸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茎、叶的主要饱和脂肪酸和油酸的动态变化均呈抛物线型;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随生育进程而降低的一致性规律。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在返青到落叶期形成"贮藏-释放循环",在四合木和半日花的发育和逆境适应中起作用。四合木和半日花茎、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特别是返青期的亚油酸和亚麻酸,这说明其地上营养器官可作为油脂原料和营养保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木 半日花 脂肪酸 地上营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长势不好的应对措施
12
作者 郭会环 《农村科学实验》 2015年第6期23-23,共1页
姜类作物地上器官长势良好,而地下根茎长势差,这主要是营养生长过强,而抑制了生殖生长。具体应对措施如下:由于姜类作物生长时间长,收获主要是块茎,因此,基肥要施以持效期长的有机肥为主,以适当适量的化学肥配合。在块茎膨大前... 姜类作物地上器官长势良好,而地下根茎长势差,这主要是营养生长过强,而抑制了生殖生长。具体应对措施如下:由于姜类作物生长时间长,收获主要是块茎,因此,基肥要施以持效期长的有机肥为主,以适当适量的化学肥配合。在块茎膨大前及时使用药材根大灵,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势 生姜 营养生长 光合作用产物 地下根茎 地上器官 生殖生长 生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枯萎病防治
13
作者 林红 《农业知识》 2019年第4期51-51,共1页
草莓的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发病部位在根系,病菌通过根系的伤口或空隙入侵,病情发展后毒物堵塞维管束,水分养分输送受阻令植株的地上器官枯萎。因此不能单靠喷药,而要对植株的根系灌药液。预防措施:1.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各对幼苗消毒... 草莓的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发病部位在根系,病菌通过根系的伤口或空隙入侵,病情发展后毒物堵塞维管束,水分养分输送受阻令植株的地上器官枯萎。因此不能单靠喷药,而要对植株的根系灌药液。预防措施:1.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各对幼苗消毒,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淋土及浸苗5分钟再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萎病防治 草莓 可湿性粉剂 甲基硫菌灵 土传病害 发病部位 地上器官 养分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肥力对木薯产量构成的影响
14
作者 陈雄庭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6年第2期17-17,共1页
土壤肥力对木薯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设在多哥南部沿海地区,土壤肥力水平的差异来自于1976年设立的长期施肥试验的结果。试验研究了土壤肥力对块根形成过程中的块根状况和在生长周期结束时从茎上取得插条的质量的影响。生长第二个月... 土壤肥力对木薯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设在多哥南部沿海地区,土壤肥力水平的差异来自于1976年设立的长期施肥试验的结果。试验研究了土壤肥力对块根形成过程中的块根状况和在生长周期结束时从茎上取得插条的质量的影响。生长第二个月,土壤枯竭的田块中木薯生长缓慢,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构成 土壤肥力 木薯 长期施肥试验 生长周期 拮抗作用 土壤肥力水平 试验研究 地上器官 干物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