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的组合绝热材料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闫指江 吴胜宝 +3 位作者 赵一博 董晓琳 庄方方 张烽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研究了应用于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的组合绝热材料,包括材料结构、材料选择及其研究进展,总结了其在国外多种运载火箭型号中的应用情况。根据目前常用于组合绝热材料的泡沫材料和多层隔热材料,指出未来我国在泡沫材料发展中应重点向环保... 研究了应用于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的组合绝热材料,包括材料结构、材料选择及其研究进展,总结了其在国外多种运载火箭型号中的应用情况。根据目前常用于组合绝热材料的泡沫材料和多层隔热材料,指出未来我国在泡沫材料发展中应重点向环保和先进的加工工艺方面发展,在MLI材料方面应重点研究反射屏和间隔物的材料选择及每个MLI单元的材料厚度。分析结果可为未来我国深空探测航天器低温贮箱绝热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绝热 材料结构 在轨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与管理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胜宝 申麟 +1 位作者 董晓琳 章定国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3期365-369,共5页
为解决空间恶劣热环境和微重力环境下推进剂大量蒸发损耗及推进剂的气液两相混合等问题,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与管理系统应具备绝热、贮箱压力控制、推进剂管理、热量转移及制冷等功能。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载人火星探测任务中低温轨道... 为解决空间恶劣热环境和微重力环境下推进剂大量蒸发损耗及推进剂的气液两相混合等问题,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与管理系统应具备绝热、贮箱压力控制、推进剂管理、热量转移及制冷等功能。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载人火星探测任务中低温轨道转移级为背景,阐述了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与管理系统的方案:低温贮箱采用泡沫+多层隔热材料复合结构、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V20型杆系连接支撑结构、可充填式启动篮推进剂管理装置等方案;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低温轨道转移级压力控制可采用推进剂沉底排气方案;对于载人火星探测任务,低温轨道转移级压力控制可采用热力学排气方案,并采用低温制冷机主动制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在轨贮存与管理 蒸发量控制 低温轨道转移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A低温推进剂长期在轨贮存与传输技术验证及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少华 曹岭 +2 位作者 刘海飞 贲勋 申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3,共5页
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被认为是目前进入空间及轨道转移最经济、效率最高的化学推进剂,但其沸点低,低温推进剂长期在轨蒸发量控制及贮箱压力控制等成为核心技术难题。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了美国近年来低温推进剂长期在轨贮存与传输关... 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被认为是目前进入空间及轨道转移最经济、效率最高的化学推进剂,但其沸点低,低温推进剂长期在轨蒸发量控制及贮箱压力控制等成为核心技术难题。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了美国近年来低温推进剂长期在轨贮存与传输关键技术及地面试验,重点探讨了主动制冷技术、大面积冷屏技术及其他被动热控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案,给出了低温推进剂长期在轨贮存与传输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长期在轨贮存 蒸发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与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洪来 孙沂昆 +2 位作者 张阿莉 李永 潘海林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低温推进剂由于其比冲高、无毒无污染,是载人和深空探测的首选推进剂。为解决空间恶劣的热环境和微重力环境下推进剂大量蒸发损耗及推进剂的气液两相混合等问题,以低温推进剂的在轨贮存与管理技术为研究对象,给出低温推进剂绝热的贮存... 低温推进剂由于其比冲高、无毒无污染,是载人和深空探测的首选推进剂。为解决空间恶劣的热环境和微重力环境下推进剂大量蒸发损耗及推进剂的气液两相混合等问题,以低温推进剂的在轨贮存与管理技术为研究对象,给出低温推进剂绝热的贮存方案和微重力气液分离的管理方案。并对其中的适用中短期任务的方案进行日蒸发率等指标核算,然后对方案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对系统方案中的蒸发量控制等影响进行讨论。最终给出针对载人登月等短期项目的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与管理的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在轨管理与贮存 变密度多层复合材料 低温隔热支撑 蒸汽冷却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飞行器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被动蒸发控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鹏 孙培杰 +2 位作者 盛敏健 包轶颖 励吉鸿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7,共7页
在对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技术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针对推进飞行器的2种构型,提出了3种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被动蒸发控制方案,建立了技术方案中复合绝热结构和蒸汽冷却屏的传热分析模型,对不同轨道、不同构型和多个蒸发控制方案的低温贮箱漏... 在对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技术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针对推进飞行器的2种构型,提出了3种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被动蒸发控制方案,建立了技术方案中复合绝热结构和蒸汽冷却屏的传热分析模型,对不同轨道、不同构型和多个蒸发控制方案的低温贮箱漏热量和蒸发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绝热结构隔热性能为0.05 W/(m2·K)时,被动蒸发控制方案可控制液氢贮箱蒸发率为0.4%~1.1%/天;近地轨道低温贮箱的蒸发量明显大于地月转移轨道的蒸发量;蒸汽冷却屏可以明显减小低温贮箱的漏热;随着绝热结构隔热性能的增加,低温贮箱的漏热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在轨贮存 被动蒸发控制技术 蒸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在轨零蒸发贮存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博杰 耑锐 +2 位作者 张亮 齐超 王文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2期236-244,共9页
采用低温制冷机与低温贮箱耦合的方式,可以实现低温推进剂在太空环境下的零蒸发贮存。从系统分析、机理研究及试验研究三个方面对低温推进剂零蒸发贮存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现有的系统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模型及零蒸发试验方案,... 采用低温制冷机与低温贮箱耦合的方式,可以实现低温推进剂在太空环境下的零蒸发贮存。从系统分析、机理研究及试验研究三个方面对低温推进剂零蒸发贮存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现有的系统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模型及零蒸发试验方案,可为低温推进剂空间贮存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零蒸发 在轨贮存 压力控制 热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空间零蒸发贮存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胡聪 蒋文兵 +3 位作者 孙培杰 李鹏 许安易 黄永华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7-498,共12页
零蒸发贮存技术是未来低温推进剂空间贮存的终极目标。调研了以NASA为主的欧美航天机构所做有关低温推进剂空间零蒸发贮存技术研究,总结归纳出内置冷凝器、低温热管+换热器、喷雾棒+循环泵及大面积冷屏+循环气泵4种主要零蒸发组合方案,... 零蒸发贮存技术是未来低温推进剂空间贮存的终极目标。调研了以NASA为主的欧美航天机构所做有关低温推进剂空间零蒸发贮存技术研究,总结归纳出内置冷凝器、低温热管+换热器、喷雾棒+循环泵及大面积冷屏+循环气泵4种主要零蒸发组合方案,从系统分析、机理研究及试验研究等方面总结了它们在结构质量、控压效率、制冷机功耗及寄生漏热等关键参数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大冷量空间用低温制冷机是未来低温推进剂长期在轨储存的关键发展方向;需开展大面积冷屏+循环气泵方案的控压能力提升与喷雾棒+循环泵的寄生漏热抑制等关键技术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在轨贮存 零蒸发 寄生漏热 低温制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流体管理技术进展和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姚伟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3期89-94,共6页
综述了国外在轨流体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低温流体长期在轨贮存、在轨加注、空间流体生产等主要技术,并提出了在轨流体管理中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
关键词 在轨流体管理 在轨流体贮存 在轨加注 空间流体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输送管路热动力排气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戈庆明 于新宇 +1 位作者 郑孟伟 吴宏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85,共4页
为了实现低温推进剂的长期在轨贮存,保证推进剂从贮箱到发动机的液态供应,拟采用热动力排气系统(Thermodynamic Vent System,TVS)来实现推进剂的热管理。以单位长度液氧管路为例,阐述了热动力排气系统的原理,进行热动力排气系统孔板及TV... 为了实现低温推进剂的长期在轨贮存,保证推进剂从贮箱到发动机的液态供应,拟采用热动力排气系统(Thermodynamic Vent System,TVS)来实现推进剂的热管理。以单位长度液氧管路为例,阐述了热动力排气系统的原理,进行热动力排气系统孔板及TVS管路设计、在轨贮存时间计算、TVS管路排放量计算以及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长期在轨贮存 热动力排气系统 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仲-正转化释冷方案及冷量空间利用潜能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磊 叶世轩 +2 位作者 厉彦忠 严天 薛良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7,共9页
调研了氢仲-正转化释冷能力及研究现状,介绍了绝热、连续、等温三种转化方式的释冷潜能与工作特征。针对氢空间长期安全贮存,按照转化器布置位置与转化方式,提出四种冷量空间利用方案。研究发现:氢绝热转化在150 K时释冷量最大,为391 k ... 调研了氢仲-正转化释冷能力及研究现状,介绍了绝热、连续、等温三种转化方式的释冷潜能与工作特征。针对氢空间长期安全贮存,按照转化器布置位置与转化方式,提出四种冷量空间利用方案。研究发现:氢绝热转化在150 K时释冷量最大,为391 k J/kg;等温转化在110 K时释冷量最大,为394 k J/kg;连续转化在出口温度大于200 K后,释冷量稳定在491 k J/kg。所提四种方案中,由于空间排气温度偏低,造成氢仲-正转化潜能无法充分释放,对贮箱绝热性能提升有限。相较于一次绝热转化,在蒸气冷却盘管内连续转化可较充分利用转化冷能,在氢的空间贮存应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在轨贮存 蒸发量控制 氢仲-正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