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敏感器在轨测量误差修正
1
作者 王燕清 钟金凤 +3 位作者 杜伟峰 吴永康 金荷 郑循江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星敏感器在轨受到太阳照射角度变化产生的视轴指向漂移误差和光行差等轨道误差,影响了卫星平台姿态确定精度。对星敏感器在轨测量误差进行详细分类,对误差源进行分析,并对误差进行修正。通过探测器参数调节和姿态计算方法优化等方法,星... 星敏感器在轨受到太阳照射角度变化产生的视轴指向漂移误差和光行差等轨道误差,影响了卫星平台姿态确定精度。对星敏感器在轨测量误差进行详细分类,对误差源进行分析,并对误差进行修正。通过探测器参数调节和姿态计算方法优化等方法,星敏感器在轨随机噪声降低为1.35″,其中噪声等效角为0.99″,低频误差为0.91″;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改进星敏感器的热稳定性,对在轨数据进行分析,星敏感器的视轴指向热漂移从7.35″减小到1.11″;最后,通过光行差修正方法对在轨星敏感器进行光行差修正,轨道周期误差减少12.29″。上述在轨测量误差修正方法由星敏感器独立完成且实时输出,无需卫星平台后端处理拟合,对得到高质量的对地观测遥感图像具有很大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以满足新一代遥感卫星对高精度高稳定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星敏感器 在轨测量 热变形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返回器烧蚀温度在轨测量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顾征 陈丽平 +4 位作者 王彤 吴建强 邓湘金 邹昕 薛博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返回器再入过程中的烧蚀温度,是防热结构设计和验证的重要参数之一。针对在轨应用的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使用铠装热电偶进行返回器烧蚀温度在轨测量的方法,通过将铠装热电偶埋入安装并进行冷端补偿和误差校准设计,可以准确测量烧蚀温度... 返回器再入过程中的烧蚀温度,是防热结构设计和验证的重要参数之一。针对在轨应用的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使用铠装热电偶进行返回器烧蚀温度在轨测量的方法,通过将铠装热电偶埋入安装并进行冷端补偿和误差校准设计,可以准确测量烧蚀温度的变化过程。通过我国探月三期工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轨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铠装热电偶 返回器 烧蚀温度 在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8
3
作者 洪峻 明峰 胡继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2012年第3期217-224,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天线方向图不确定性是影响SAR辐射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技术是星载SAR定标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综述了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技术发展历程,分析了技术发展趋势,并对现有...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天线方向图不确定性是影响SAR辐射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技术是星载SAR定标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综述了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技术发展历程,分析了技术发展趋势,并对现有的在轨测量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将为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试方案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SAR定标 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 地面接收机 热带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在轨测量任务的伴飞机器人三维仿真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剑威 崔继文 +1 位作者 史士财 谭久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4,共5页
为了避免空间伴飞机器人末端探测器与自身载体或者与待测航天器之间发生碰撞,在实际进行在轨测量之前,需要对其末端探测器轨迹规划方法进行充分的三维图形仿真.针对现有空间机器人地面仿真系统不能可视化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 为了避免空间伴飞机器人末端探测器与自身载体或者与待测航天器之间发生碰撞,在实际进行在轨测量之前,需要对其末端探测器轨迹规划方法进行充分的三维图形仿真.针对现有空间机器人地面仿真系统不能可视化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仿真系统.首先,建立了基于Open Inventor的空间机器人三维实体几何模型,并构建反应空间机器人逻辑位置的三维仿真场景.然后,基于数据传输技术和构建的三维仿真场景建立了空间机器人可视化三维仿真系统.最后,建立空间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对空间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跟踪的圆弧轨迹进行规划.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直观得到空间机器人的运动过程以及空间机器人载体的运动特性,有利于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可避免因不当轨迹规划而造成空间机器人发生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飞机器人 在轨测量 地面仿真 虚拟现实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HY-2卫星微波散射计在轨测量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海龙 穆博 +1 位作者 林明森 周武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8,共6页
中国第一颗自主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HY-2)卫星于2011年8月16日成功发射,其上搭载的Ku波段微波散射计可以提供海面风矢量信息。根据国际上对已发射星载微波散射计在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研究结果:散射计在该地理区域观测的后向散射系... 中国第一颗自主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HY-2)卫星于2011年8月16日成功发射,其上搭载的Ku波段微波散射计可以提供海面风矢量信息。根据国际上对已发射星载微波散射计在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研究结果:散射计在该地理区域观测的后向散射系数随季节的变化在0.15 dB以内。本文对HY-2微波散射计2012—2013年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区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Y-2卫星散射计在轨运行两年来的测量性能很稳定,其在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与国际上的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马逊热带雨林 HY-2 微波散射计 在轨测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编码发射机在轨测量SAR天线方向图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林 洪峻 《电子测量技术》 2006年第1期81-82,共2页
文中提出利用多个编码发射机在轨测量星载SAR接收天线二维方向图的技术:介绍测量原理,推导信号生成、接收、多普勒补偿及相关处理的关键算法。计算机模拟测量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星载SAR 天线方向图 在轨测量 编码发射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推进剂剩余量在轨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袁磊 王申 +1 位作者 连仁志 刘涛 《火箭推进》 CAS 2013年第5期87-91,共5页
对我国某卫星平台气体注入压力激励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剩余量计算模型,开发了计算软件,开展了地面试验,结果表明,测量误差在-0.68%-0.66%范围内,达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
关键词 推进系统 剩余推进剂 推进剂在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编码发射机在轨测量星载SAR天线方向图
8
作者 王晓林 洪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对利用多个编码发射机在轨测量星载SAR接收天线二维方向图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SAR系统的特点,对测量原理做了简要介绍,确定了正交调制编码序列的选择,推导了信号生成、接收、多普勒补偿及相关处理的关键算法.计算机模拟测量结果验证... 对利用多个编码发射机在轨测量星载SAR接收天线二维方向图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SAR系统的特点,对测量原理做了简要介绍,确定了正交调制编码序列的选择,推导了信号生成、接收、多普勒补偿及相关处理的关键算法.计算机模拟测量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发射机 星载SAR 天线方向图 在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卫星在轨微振动测量数据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光远 周东强 赵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1-267,共7页
介绍某遥感卫星的在轨微振动测量方案,并从背景噪声、扰动源特征、星体结构传递特征三个方面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由测试数据发现,控制力矩陀螺(CMG)和动量轮引起的局部扰动较大,而传递至有效载荷处的扰动主要由CMG和双轴天线引起。星... 介绍某遥感卫星的在轨微振动测量方案,并从背景噪声、扰动源特征、星体结构传递特征三个方面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由测试数据发现,控制力矩陀螺(CMG)和动量轮引起的局部扰动较大,而传递至有效载荷处的扰动主要由CMG和双轴天线引起。星体结构对微振动有良好的衰减作用,有效载荷安装面的响应相对于振源得到了大幅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微振动 在轨测量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轨温度测量数据的整星结构尺寸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文波 张新伟 +6 位作者 钱志英 张玲 白刚 莫凡 卢青荣 殷亚州 傅伟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
针对高精度测绘卫星结构尺寸稳定性这一关键性问题,基于在轨温度测量数据,利用热分析模型和在轨温度变化规律,提出了卫星结构在轨温度场的反演方法。基于卫星结构在轨温度场反演数据,提出了针对载荷安装面法向夹角的拟合计算方法和夹角... 针对高精度测绘卫星结构尺寸稳定性这一关键性问题,基于在轨温度测量数据,利用热分析模型和在轨温度变化规律,提出了卫星结构在轨温度场的反演方法。基于卫星结构在轨温度场反演数据,提出了针对载荷安装面法向夹角的拟合计算方法和夹角稳定性短期、长期指标的预示方法。根据该方法,给出了高分七号卫星在轨初期1个月内的结构稳定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预示结果,并对短期稳定性预示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载荷安装面短期稳定性分析结果满足指标要求,相关分析方法可为同类航天器的结构热变形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卫星 结构 尺寸稳定性 在轨测量 热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2星全色相机在轨MTF测量和图像复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治中 张庆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9,共7页
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不仅是监测遥感卫星光学相机在轨运行情况和性能的有效手段,也是对卫星图像进行复原处理的重要参数。利用刀刃法对高分二号(GF-2)卫星全色相机进行MTF在轨测量。在计算MTF的过程中,使用... 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不仅是监测遥感卫星光学相机在轨运行情况和性能的有效手段,也是对卫星图像进行复原处理的重要参数。利用刀刃法对高分二号(GF-2)卫星全色相机进行MTF在轨测量。在计算MTF的过程中,使用汉明窗对截取后的线扩展函数(line spread function,LSF)曲线进行处理,以抑制截取过程所造成的频谱泄露。此外,还对截取后LSF曲线的两端补0,扩展LSF曲线的长度,以提高傅里叶变换时的采样频率。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刀刃法计算所得的MTF采样密度比传统方法提高了5倍,使得MTF曲线更为平滑,提高了MTF的数值精度,有利于后续的图像复原处理。基于传统刀刃法和本文刀刃法计算所得的MTF测量结果,采用维纳滤波法分别对GF-2全色图像进行复原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对2种方法得到的MTF测量结果的维纳滤波均可明显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边缘细节信息;但使用本文方法得到的MTF结果可使复原后的图像在对比度、边缘能量和平均梯度等关键指标上均优于使用传统方法得到的MTF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二号卫星 MTF在轨测量 刀刃法 图像复原 维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飞船推进剂剩余量在轨直接测量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建盈 宣晓萍 汤建华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4期331-333,共3页
在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中,基于对载人飞船推进剂剩余量在轨实时高精度测量需求的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剩余量直接在轨测量技术原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及解决措施等问题。研究表明,在轨推进剂剩余量直... 在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中,基于对载人飞船推进剂剩余量在轨实时高精度测量需求的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剩余量直接在轨测量技术原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及解决措施等问题。研究表明,在轨推进剂剩余量直接测量系统方案具有易于实现,测量精度高,同时能够实时、直观反映系统中各贮箱推进剂消耗情况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飞船 推进剂剩余量 在轨直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辐照绝对辐射计及其在航天器上的太阳辐照度测量 被引量:18
13
作者 方伟 禹秉熙 +3 位作者 王玉鹏 弓成虎 杨东军 叶新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太阳辐照绝对辐射计(SIARs)的原理和结构,该辐射计主要有两个创新点,即把电加热导线埋入锥腔壁以提高光电等效性和用无源热电温度传感器代替有源电阻温度传感器。SIARs参加了第九届和第十届国际日射(强度)计比对(IP... 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太阳辐照绝对辐射计(SIARs)的原理和结构,该辐射计主要有两个创新点,即把电加热导线埋入锥腔壁以提高光电等效性和用无源热电温度传感器代替有源电阻温度传感器。SIARs参加了第九届和第十届国际日射(强度)计比对(IPC-IV和IPC-X),同世界辐射基准(WRR)在0.2%以内符合。置于世界辐射中心(WRC)的用于保存和传递WRR的世界标准(辐射计)组(WSG)上的两台SIARs已同WSG仪器进行了6年的比对测量,性能稳定,不确定度在0.2%以内。"神舟三号"飞船应用SIARs构成的太阳常数监测器进行了5个月的在轨测量,与同期国外星上测量数据在0.2%以内吻合。采用3台SIARs构成的"风云三号"卫星太阳辐射监测仪从2008年6月起也已经开始了长期的在轨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照绝对辐射计 太阳辐照度 在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大型柔性太阳翼挠性形变视觉测量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郎燕 于丹 刘鹏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6期781-787,共7页
精确辨识出太阳翼的挠性参数有助于修正太阳翼动力学模型,为航天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基于非接触方式的在轨双目视觉测量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太阳翼的完整性和功能性。讨论了美国、俄罗斯开展的太阳翼视觉测量在轨试验和标志物... 精确辨识出太阳翼的挠性参数有助于修正太阳翼动力学模型,为航天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基于非接触方式的在轨双目视觉测量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太阳翼的完整性和功能性。讨论了美国、俄罗斯开展的太阳翼视觉测量在轨试验和标志物选择情况,针对未来航天器大型柔性太阳翼形变的在轨测量需求,设计了一种兼顾大视场和高精度的两组双目相机测量方案,给出了一种快速、高可靠地目标点检测和匹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针对阴影区中不同照明条件下的标志点尺寸和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在轨验证提供了依据。最后分析了不同观测角度时目标点的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柔性太阳翼 挠性形变 在轨测量 双目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AT卫星轨在姿态测量功能的恢复
15
作者 L.Kaffer A.B(o|¨)inghoff +1 位作者 E.Br(u|¨)derle 詹盛能 《控制工程(北京)》 1994年第2期54-60,64,共8页
ROSAT卫星于1990年6月1日发射,它开辟了X射线天文学的新纪元。卫星在运行大约一年之后,其姿态测量系统元器件的性能严重下降。本文叙述如何利用磁强计和粗太阳敏感器测量数据进行星上计算,重新执行自主任务的细节。
关键词 天文卫星 在轨姿态测量 计算 太阳敏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相机最优投影模型识别及星光标定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其林 董明利 +2 位作者 孙鹏 燕必希 祝连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9,共12页
针对在轨摄影测量中近距离大尺寸测量需求,提出利用星光约束的大视场角摄影测量相机最优投影模型识别及标定方法。首先,构建了具备调节系数的星光几何投影分段函数模型。随后,针对分段星光投影模型开发多站位自标定光束平差算法。通过... 针对在轨摄影测量中近距离大尺寸测量需求,提出利用星光约束的大视场角摄影测量相机最优投影模型识别及标定方法。首先,构建了具备调节系数的星光几何投影分段函数模型。随后,针对分段星光投影模型开发多站位自标定光束平差算法。通过将光束平差算法与北方苍鹰寻优策略相结合,对投影模型调节系数、相机内方位参数、相机外方位参数及镜头畸变系数同步优化,直到星点像面重投影均方根误差达到全局最小,得到最优投影模型及其参数。实测实验表明,大视场角相机星光标定后,星点像面坐标的重投影均方根误差为1/9 pixel。在连续帧星光标定实验中,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相机参数随机误差进行了有效消除。该方法可在相机星光标定过程中识别最优投影模型并标定全部成像参数,具备连续帧标定及参数校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摄影测量 大视场角相机 最优投影模型识别 星光标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接收机通道时延实时校准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于雪晖 李集林 +1 位作者 王盾 吴佳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4,共8页
针对星间钟差测量及时间频率的精确传递的需求,通常情况都会在地面对卫星的收发通道时延进行准确标定,但在空间环境下设备老化和环境温度变化会导致收发通道时延逐渐偏离标定值。利用伪码相关测距的原理,结合时分早迟伪码相位交替调制... 针对星间钟差测量及时间频率的精确传递的需求,通常情况都会在地面对卫星的收发通道时延进行准确标定,但在空间环境下设备老化和环境温度变化会导致收发通道时延逐渐偏离标定值。利用伪码相关测距的原理,结合时分早迟伪码相位交替调制技术和包络检波技术,提出了一种在轨通道时延自校准方法。通过3条闭合测量环路的建立,在不影响接收机正常收发通信的情况下,实时校准其收发通道时延。结果表明,该方法时延测量精度达到亚纳秒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时延 在轨测量 实时校准 伪码测距 包络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温度传感器的高可靠性封装
18
作者 梁玉娇 钟国舜 +2 位作者 娄小平 孟凡勇 祝连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6-1001,共6页
针对卫星在轨温度实时监测对传感器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金属基底与陶瓷片结合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封装结构和工艺。将光纤光栅弯曲为C字型并粘贴固定于陶瓷薄片上,以避免陶瓷材料热应变引起光栅产生轴向应变影响温度测量精度,... 针对卫星在轨温度实时监测对传感器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金属基底与陶瓷片结合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封装结构和工艺。将光纤光栅弯曲为C字型并粘贴固定于陶瓷薄片上,以避免陶瓷材料热应变引起光栅产生轴向应变影响温度测量精度,陶瓷片用导热胶及硅胶固定于金属槽内,保障其牢固性并良好导热,同时进一步隔离被测部件机械变形及热变形对光栅的影响。地面实验采用恒温水浴槽进行模拟,对不同温度下传感器的反射波长与温度骤变时传感器的响应时间进行标定,并在轨测量了卫星运行时帆板的温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传感器在满足温度灵敏度、响应速度的同时,满足了卫星温度监测对传感器可靠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 响应时间 在轨测量 陶瓷片 光纤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含章动小天体运动状态估算方法
19
作者 程楚楚 高林涛 魏承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5,共7页
针对航天器在轨运行以及空间垃圾处理等任务中需要获得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姿,由于测量距离较大且测量目标上不能装载对应的合作靶标,需要进行大视距非合作目标位姿测量的问题,文章在绕飞段深空探测器能够捕获到近距离高清晰的目标天... 针对航天器在轨运行以及空间垃圾处理等任务中需要获得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姿,由于测量距离较大且测量目标上不能装载对应的合作靶标,需要进行大视距非合作目标位姿测量的问题,文章在绕飞段深空探测器能够捕获到近距离高清晰的目标天体图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的翻滚小天体相对位姿估算方法,将移动机器人视觉SLAM理论推广到“相机静止,目标运动”的空间翻滚小天体相对位姿测量中,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得出翻滚小天体的位姿信息,可为视觉估计小天体位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滚小天体 同步定位与建图 在轨测量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