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在轨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1
作者
朱磊
张明涛
+1 位作者
吴刚
刘银年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7-261,共5页
分析了天基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用于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在轨数据处理系统。重点介绍了星上定标及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压缩等算法。超光谱成像仪在地面定标的基础上进行星上辐射...
分析了天基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用于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在轨数据处理系统。重点介绍了星上定标及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压缩等算法。超光谱成像仪在地面定标的基础上进行星上辐射和光谱定标,用基于定标和基于场景两种方法对图像数据做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去噪及压缩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去噪后的数据用3D-Tarp算法压缩。该系统设计既考虑了算法的有效性,又考虑了恶劣的星上环境对时间、功耗等指标的限制,在尽量少损失信息的情况下,能有效去除噪声,提高信噪比,减少星上存储和下传的数据,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
短波红外
超光谱成像仪
在轨数据处理
定标
非均匀性校正
数据
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1A超光谱成像仪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姚乐乐
赵卫
范士明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2期42-47,共6页
介绍了环境-1A卫星上装载的新型有效载荷超光谱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指出我国使用超光谱干涉仪尚处于试验阶段,对在轨数据处理方法还需要完善。文章针对干涉仪的数据立方体特性提出一种空间维的基于统计方法的在轨干涉数据相对辐射定标处...
介绍了环境-1A卫星上装载的新型有效载荷超光谱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指出我国使用超光谱干涉仪尚处于试验阶段,对在轨数据处理方法还需要完善。文章针对干涉仪的数据立方体特性提出一种空间维的基于统计方法的在轨干涉数据相对辐射定标处理方法,并通过对卫星实际在轨数据的对比处理来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对辐射定标处理可以修正CCD响应的不均匀性和入射光场的不均匀性,减小非线性相位偏移,提高复原光谱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A卫星
超光谱成像仪
在轨数据处理
相对辐射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智能应用的轻小型Ku波段SAR卫星
3
作者
刘洋
万志强
+3 位作者
戴媛媛
张闻
赵妍妍
李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2期8-14,共7页
面向“天基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全天时全天候遥感成像应用需求,在继承和发展现代微小卫星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研制国内首颗轻小化Ku波段SAR卫星。SAR载荷通过载荷舱与平台进行机械连接,二者独立研制与集成。SAR载荷采用“轻型抛物面天线...
面向“天基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全天时全天候遥感成像应用需求,在继承和发展现代微小卫星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研制国内首颗轻小化Ku波段SAR卫星。SAR载荷通过载荷舱与平台进行机械连接,二者独立研制与集成。SAR载荷采用“轻型抛物面天线+高功率行波管发射机”方案,雷达波束控制通过卫星机动侧摆实现,采用脉冲体制,工作在Ku波段。卫星除了微波成像功能,兼具星间通信,在轨任务规划、路由和数据处理能力。卫星发射入轨后,在轨运行良好,成像性能稳定,已在应急处理、灾害救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卫星具备低成本、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可为未来建成具有开放互连、自适应组网接入、低功耗小型化的微小卫星星座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卫星
KU波段
星间通信
在轨
任务规划
在轨数据处理
天基互联网
微小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展望
被引量:
2
4
作者
焦建超
苏云
陈晓丽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年第5期33-38,共6页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智能化处理3个方面开展深空目标智能遥感研究,以解决传统遥感器在深空探测中面临的局限。重点阐述了实现深空探测智能遥感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中国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智能遥感技术
数据
在轨
处理
自主科学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在轨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1
作者
朱磊
张明涛
吴刚
刘银年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7-261,共5页
基金
总装备部预研项目
文摘
分析了天基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用于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在轨数据处理系统。重点介绍了星上定标及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压缩等算法。超光谱成像仪在地面定标的基础上进行星上辐射和光谱定标,用基于定标和基于场景两种方法对图像数据做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去噪及压缩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去噪后的数据用3D-Tarp算法压缩。该系统设计既考虑了算法的有效性,又考虑了恶劣的星上环境对时间、功耗等指标的限制,在尽量少损失信息的情况下,能有效去除噪声,提高信噪比,减少星上存储和下传的数据,提高图像质量。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
短波红外
超光谱成像仪
在轨数据处理
定标
非均匀性校正
数据
压缩
Keywords
VNIR
SWIR
hyperspectral imaging spectrometer, onboard processing
calibration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data compression
分类号
TN21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1A超光谱成像仪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姚乐乐
赵卫
范士明
机构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2期42-4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文摘
介绍了环境-1A卫星上装载的新型有效载荷超光谱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指出我国使用超光谱干涉仪尚处于试验阶段,对在轨数据处理方法还需要完善。文章针对干涉仪的数据立方体特性提出一种空间维的基于统计方法的在轨干涉数据相对辐射定标处理方法,并通过对卫星实际在轨数据的对比处理来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对辐射定标处理可以修正CCD响应的不均匀性和入射光场的不均匀性,减小非线性相位偏移,提高复原光谱的精度。
关键词
HJ-1A卫星
超光谱成像仪
在轨数据处理
相对辐射定标
Keywords
HJ-1A satellite
hyperspectral imager
on-board data process
relative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分类号
TH744.1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智能应用的轻小型Ku波段SAR卫星
3
作者
刘洋
万志强
戴媛媛
张闻
赵妍妍
李华
机构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遥感卫星总体研究所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2期8-14,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重点部署项目(ZDRW-KT-2016-02-2)。
文摘
面向“天基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全天时全天候遥感成像应用需求,在继承和发展现代微小卫星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研制国内首颗轻小化Ku波段SAR卫星。SAR载荷通过载荷舱与平台进行机械连接,二者独立研制与集成。SAR载荷采用“轻型抛物面天线+高功率行波管发射机”方案,雷达波束控制通过卫星机动侧摆实现,采用脉冲体制,工作在Ku波段。卫星除了微波成像功能,兼具星间通信,在轨任务规划、路由和数据处理能力。卫星发射入轨后,在轨运行良好,成像性能稳定,已在应急处理、灾害救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卫星具备低成本、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可为未来建成具有开放互连、自适应组网接入、低功耗小型化的微小卫星星座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
SAR卫星
KU波段
星间通信
在轨
任务规划
在轨数据处理
天基互联网
微小卫星
Keywords
SAR satellite
Ku-band
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in-orbit mission planning
in-orbit data processing
space-based Internet
microsatellite
分类号
TN921-3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展望
被引量:
2
4
作者
焦建超
苏云
陈晓丽
机构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出处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年第5期33-38,共6页
文摘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智能化处理3个方面开展深空目标智能遥感研究,以解决传统遥感器在深空探测中面临的局限。重点阐述了实现深空探测智能遥感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中国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深空探测
智能遥感技术
数据
在轨
处理
自主科学观测
Keywords
deep space exploration
intelligent remote sensing
intelligent in-orbit data processing
autonomousscience observation
分类号
V447.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在轨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朱磊
张明涛
吴刚
刘银年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境-1A超光谱成像仪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应用研究
姚乐乐
赵卫
范士明
《航天器工程》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面向智能应用的轻小型Ku波段SAR卫星
刘洋
万志强
戴媛媛
张闻
赵妍妍
李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展望
焦建超
苏云
陈晓丽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