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在轨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1
作者 朱磊 张明涛 +1 位作者 吴刚 刘银年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7-261,共5页
分析了天基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用于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在轨数据处理系统。重点介绍了星上定标及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压缩等算法。超光谱成像仪在地面定标的基础上进行星上辐射... 分析了天基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用于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在轨数据处理系统。重点介绍了星上定标及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压缩等算法。超光谱成像仪在地面定标的基础上进行星上辐射和光谱定标,用基于定标和基于场景两种方法对图像数据做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去噪及压缩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去噪后的数据用3D-Tarp算法压缩。该系统设计既考虑了算法的有效性,又考虑了恶劣的星上环境对时间、功耗等指标的限制,在尽量少损失信息的情况下,能有效去除噪声,提高信噪比,减少星上存储和下传的数据,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 短波红外 超光谱成像仪 在轨数据处理 定标 非均匀性校正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地球敏感器辐射强度在轨数据分析
2
作者 李一冰 杨颖 吴雷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2期59-62,共4页
为了给在轨卫星红外地球敏感器性能评估提供更多参考依据,通过对某颗长期在轨正常运行卫星所配置的红外地球敏感器辐射强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辐射强度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并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内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辐射... 为了给在轨卫星红外地球敏感器性能评估提供更多参考依据,通过对某颗长期在轨正常运行卫星所配置的红外地球敏感器辐射强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辐射强度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并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内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辐射强度短期与星下点纬度相关且呈周期变化;中期与季节相关且呈周期变化;长期主要与红外地球敏感器自身特性相关呈逐渐衰减趋势.该结果可以作为在轨红外辐射强度判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地球敏感器 辐射强度 在轨数据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卫星综合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剑冰 秦巍 +2 位作者 程博文 莫中秋 常克武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1期81-85,共5页
针对卫星在轨相关数据(卫星在轨综合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查询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对管理卫星在轨综合数据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卫星在轨综合数据分类处理的方法,即利用遥测数据变化缓慢的特点采取变化存储的方法,压缩遥测数... 针对卫星在轨相关数据(卫星在轨综合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查询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对管理卫星在轨综合数据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卫星在轨综合数据分类处理的方法,即利用遥测数据变化缓慢的特点采取变化存储的方法,压缩遥测数据的存储量,同时图形查询遥测数据时使用特征值提取算法快速完整地绘制遥测曲线;对于计算结果与在轨运行信息,采用数据类型描述的方式实现多类型数据的统一管理,较好地解决了计算结果与在轨运行信息数据管理复杂,数据类型扩展困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卫星在轨综合数据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在轨综合数据 遥测 特征值 变化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在轨温度预示热控涂层性能退化的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宋馨 张有为 +1 位作者 刘自军 斯东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47,56,共9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卫星在轨温度数据预示热控涂层在轨性能退化情况的方法,建立并推导了适用于研究热控涂层随整数年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利用卫星设备的温度曲线通过反演计算得到设备表面热控涂层的退化数据。为检验本文数学模型的计... 介绍了一种利用卫星在轨温度数据预示热控涂层在轨性能退化情况的方法,建立并推导了适用于研究热控涂层随整数年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利用卫星设备的温度曲线通过反演计算得到设备表面热控涂层的退化数据。为检验本文数学模型的计算效果,构造了一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数学模型的计算数据与真实值非常接近,说明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根据卫星在轨温度计算出热控涂层在轨退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涂层 性能退化 数值模拟 在轨数据反演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卫星数据系统的SpaceWire应用模型仿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晓燕 陶利民 +1 位作者 张伟功 底素然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6-620,共5页
针对我国未来航天应用的需要,建立了SpaceWire总线在卫星在轨数据系统应用的半物理仿真平台,对SpaceWire总线的仿真应用模型进行了设计与实现.仿真系统采用了冗余容错结构,在节点故障时,能够通过Dijkstra算法重新计算最优通信路径,对路... 针对我国未来航天应用的需要,建立了SpaceWire总线在卫星在轨数据系统应用的半物理仿真平台,对SpaceWire总线的仿真应用模型进行了设计与实现.仿真系统采用了冗余容错结构,在节点故障时,能够通过Dijkstra算法重新计算最优通信路径,对路由表进行动态重构,实现对节点故障的动态容错.另外,通过对SpaceWire总线的通信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指出,SpaceWire总线在卫星在轨数据系统中可以用于提高总线数据传输的带宽和实时性,然而总线系统的基础可靠性还应当由1553B总线来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Wire总线 卫星在轨数据系统 系统仿真与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遥测数据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热变形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强 吕红剑 +1 位作者 李新刚 裴胜伟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88,共8页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会受在轨环境影响而产生热变形,进而影响载荷的对地指向精度,由于空间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热变形的非线性,在轨的热变形难以量化。文章研究了应用真实在轨遥测数据分析卫星星体热变形的规律,将热变形视作日周期项与年周期...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会受在轨环境影响而产生热变形,进而影响载荷的对地指向精度,由于空间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热变形的非线性,在轨的热变形难以量化。文章研究了应用真实在轨遥测数据分析卫星星体热变形的规律,将热变形视作日周期项与年周期项的组合,建立了傅里叶级数形式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提出了星体热变形参数的估计方法。对两颗卫星的星体热变形进行了估计和补偿仿真,参数估计结果一致性好,表明了建模的合理性与补偿的可行性。热变形日周期项得到了很好的补偿,其峰峰值降低了80%,年周期项的峰峰值部分降低达80%,但整体上不如日周期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变形 星敏感器 指向精度 误差补偿 在轨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1A超光谱成像仪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姚乐乐 赵卫 范士明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2期42-47,共6页
介绍了环境-1A卫星上装载的新型有效载荷超光谱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指出我国使用超光谱干涉仪尚处于试验阶段,对在轨数据处理方法还需要完善。文章针对干涉仪的数据立方体特性提出一种空间维的基于统计方法的在轨干涉数据相对辐射定标处... 介绍了环境-1A卫星上装载的新型有效载荷超光谱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指出我国使用超光谱干涉仪尚处于试验阶段,对在轨数据处理方法还需要完善。文章针对干涉仪的数据立方体特性提出一种空间维的基于统计方法的在轨干涉数据相对辐射定标处理方法,并通过对卫星实际在轨数据的对比处理来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对辐射定标处理可以修正CCD响应的不均匀性和入射光场的不均匀性,减小非线性相位偏移,提高复原光谱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A卫星 超光谱成像仪 在轨数据处理 相对辐射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应用的轻小型Ku波段SAR卫星
8
作者 刘洋 万志强 +3 位作者 戴媛媛 张闻 赵妍妍 李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2期8-14,共7页
面向“天基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全天时全天候遥感成像应用需求,在继承和发展现代微小卫星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研制国内首颗轻小化Ku波段SAR卫星。SAR载荷通过载荷舱与平台进行机械连接,二者独立研制与集成。SAR载荷采用“轻型抛物面天线... 面向“天基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全天时全天候遥感成像应用需求,在继承和发展现代微小卫星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研制国内首颗轻小化Ku波段SAR卫星。SAR载荷通过载荷舱与平台进行机械连接,二者独立研制与集成。SAR载荷采用“轻型抛物面天线+高功率行波管发射机”方案,雷达波束控制通过卫星机动侧摆实现,采用脉冲体制,工作在Ku波段。卫星除了微波成像功能,兼具星间通信,在轨任务规划、路由和数据处理能力。卫星发射入轨后,在轨运行良好,成像性能稳定,已在应急处理、灾害救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卫星具备低成本、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可为未来建成具有开放互连、自适应组网接入、低功耗小型化的微小卫星星座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卫星 KU波段 星间通信 在轨任务规划 在轨数据处理 天基互联网 微小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Walker星座构型演化及维持策略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雨 赵灵峰 +2 位作者 刘会杰 李立 刘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6-1303,共8页
针对低轨(LEO)Walker星座构型维持问题,分析在地球非球形引力和大气阻力摄动下卫星的运动规律及星座构型演化特性。结果表明,低轨Walker星座构型发散主要体现在由初始轨道参数不一致引起的轨道高度衰减和相位漂移,国内首例低轨Walker星... 针对低轨(LEO)Walker星座构型维持问题,分析在地球非球形引力和大气阻力摄动下卫星的运动规律及星座构型演化特性。结果表明,低轨Walker星座构型发散主要体现在由初始轨道参数不一致引起的轨道高度衰减和相位漂移,国内首例低轨Walker星座实测轨道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合星座任务特性与构型发散特点,提出了基于基准卫星的相对相位维持策略,选取一颗卫星作为基准卫星,使星座中其它所有卫星相对于基准卫星的相位漂移量累加值最小,通过对目标卫星实施一次相对基准卫星的轨道高度抬升/降低,维持星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际工程应用表明了此策略的有效性,不仅降低星座构型维持的复杂度及频次,节约燃料,且轨控时间短,为我国今后卫星星座的构型维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Walker星座 构型演化 在轨数据 维持策略 轨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系统地固系自主定轨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家超 尚琳 +2 位作者 李国通 赵璐璐 肖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2-540,共9页
为避免传统惯性系自主定轨算法中的多次坐标转换,针对地固系分布式自主定轨算法原理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给出在地固系中进行自主星历生成的总体框图,推导了地固系自主定轨算法的基本方程,提出一种新的以地固系位置速度为状态量... 为避免传统惯性系自主定轨算法中的多次坐标转换,针对地固系分布式自主定轨算法原理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给出在地固系中进行自主星历生成的总体框图,推导了地固系自主定轨算法的基本方程,提出一种新的以地固系位置速度为状态量的状态转移矩阵解析计算方法并分析其计算量,证明了地固系自主定轨算法可以进一步降低定轨算法复杂度,且无需上注地球定向参数进行坐标转换。使用仿真数据和真实在轨测量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地固系分布式自主定轨算法与传统算法定轨精度相当,说明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验证了星载自主定轨原型软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固系 自主定轨 星间链路 状态转移矩阵 在轨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组在GEO卫星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萍 谭玲生 +2 位作者 王捷 李雅琳 崔振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5,共3页
锂离子蓄电池组是继镉镍电池组、氢镍电池组之后的第三代空间储能电源,介绍了锂离子蓄电池组应用于GEO轨道的LAOSAT-1卫星的设计、性能测试与考核、在轨管理策略、在轨运行情况等。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组 GEO卫星 在轨遥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建超 苏云 陈晓丽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年第5期33-38,共6页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智能化处理3个方面开展深空目标智能遥感研究,以解决传统遥感器在深空探测中面临的局限。重点阐述了实现深空探测智能遥感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中国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智能遥感技术 数据在轨处理 自主科学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巡视器太阳电池阵电性能仿真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13
作者 彭鑫 刘书豪 +2 位作者 殷建丰 王倩 李清毅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6,共6页
为使月球巡视器太阳电池阵电性能仿真模型更精确地模拟真实在轨太阳电池阵硬件系统的工作状态,提出对仿真模型进行参数辨识的方法。给出了太阳电池阵电性能仿真模型,分析其输入、输出与初始化参数,说明了利用遗传算法和遥测数据开展参... 为使月球巡视器太阳电池阵电性能仿真模型更精确地模拟真实在轨太阳电池阵硬件系统的工作状态,提出对仿真模型进行参数辨识的方法。给出了太阳电池阵电性能仿真模型,分析其输入、输出与初始化参数,说明了利用遗传算法和遥测数据开展参数辨识的可行性。提出仿真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的总体思路,即将遥测数据作为激励源,再采用遗传算法开展参数辨识。利用某一时段的遥测数据对仿真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并用其他时段的遥测数据对辨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辨识后的仿真模型输出与对应遥测值的接近程度更高,仿真模型的输出偏差可减小约50%。文章提出的仿真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可使仿真模型在月球巡视器在轨期间的任务规划验证和伴飞任务中提供精准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巡视器 太阳电池阵 电性能仿真模型 模型参数辨识 遗传算法 在轨遥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