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u波段旋转扫描扇形波束散射计地面扩展目标在轨定标 被引量:8
1
作者 朱金台 董晓龙 +1 位作者 林文明 朱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93-1799,共7页
旋转扫描扇形波束散射计(Rotating Fan-beam SCATterometer,RFSCAT)是一种新体制的海洋风场测量雷达散射计。RFSCAT对同一观测面元能够提供更多的方位角和入射角观测组合,改善海面风矢量场的反演精度。为了达到设计的风场反演精度,系统... 旋转扫描扇形波束散射计(Rotating Fan-beam SCATterometer,RFSCAT)是一种新体制的海洋风场测量雷达散射计。RFSCAT对同一观测面元能够提供更多的方位角和入射角观测组合,改善海面风矢量场的反演精度。为了达到设计的风场反演精度,系统要求定标精度为0.5 dB。该文基于中法海洋卫星(Chinese French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雷达散射计的系统参数,考虑了在轨测量的主要误差源,分析了地面扩展目标在轨外定标的特点,给出了可行的RFSCAT在轨外定标方法,并利用仿真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利用QuikSCAT散射计的L2A数据和图像重构(SIR)数据,针对地球表面归一化雷达后向散射系数(s 0)稳定的区域,给出了定标地图,为RFSCAT在轨定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计 旋转扇形波束散射计 KU波段 在轨定标 地面扩展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二号卫星微波散射计自然扩展目标在轨定标 被引量:4
2
作者 朱金台 董晓龙 王磊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52,共9页
海洋二号卫星微波散射计(HY-2 Scatterometer,HY-2 SCAT)是一种旋转扫描笔形波束散射计,能够对同一观测面元提供4次方位角和入射角的观测组合,并通过地球物理模型反演海面风场.为达到设计的风场反演精度,要求其系统定标精度达到0.5 dB.... 海洋二号卫星微波散射计(HY-2 Scatterometer,HY-2 SCAT)是一种旋转扫描笔形波束散射计,能够对同一观测面元提供4次方位角和入射角的观测组合,并通过地球物理模型反演海面风场.为达到设计的风场反演精度,要求其系统定标精度达到0.5 dB.利用不同区域自然扩展目标对HY-2 SCAT进行在轨外定标,并与OSCAT散射计在同时期内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定标结果显示可以消除因散射计天线指向偏差带来的方位向测量误差.针对HY-2 SCAT方位向测量偏差进行了误差分析,利用仿真方法以及海洋二号卫星雷达高度计同期测量数据的反演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误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二号卫星 微波散射计 在轨定标 自然扩展目 指向角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2卫星扫描辐射仪在轨定标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戎志国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7-71,共5页
FY- 2 在轨定标是云图定量处理的关键。首先叙述了FY- 2 可见光、红外和水汽通道的定标方法;然后介绍了星上各通道的电定标及黑体定标的过程。结果表明红外通道在轨定标曲线与实验室定标非常接近。
关键词 气象卫星 扫描辐射计 在轨定标 红外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标站的旋转扫描扇形波束散射计在轨定标方法
4
作者 朱金台 董晓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1-968,共8页
RFSCAT具有较宽刈幅并能够对同一个风单元提供较多的方位角和入射角观测组合,提高风场反演精度。为了达到设计的风场反演精度,必须对散射计进行在轨外定标。该文基于中法海洋卫星(Chinese-French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雷达散... RFSCAT具有较宽刈幅并能够对同一个风单元提供较多的方位角和入射角观测组合,提高风场反演精度。为了达到设计的风场反演精度,必须对散射计进行在轨外定标。该文基于中法海洋卫星(Chinese-French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雷达散射计的系统参数,给出了一种利用地面定标站(Calibration Ground Station,CGS)对RFSCAT进行在轨外定标的定标方法,并利用仿真数据进行验证。该方法能够达到0.01°的姿态角估计精度和0.1 d B天线方向图估计精度,实现对RFSCAT天线方向图在轨监测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计 旋转扫描扇形波束散射计 在轨定标 地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车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MarsCoDe)在轨定标样品选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蔡婷妮 李春来 +2 位作者 任鑫 刘斌 刘大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3-1629,共7页
我国首次火星全球遥感与区域巡视探测任务已获批立项,首个火星探测器也即将前往火星。为满足火星物质成分分析的需求,我国研制了不同类型的火星物质成分分析仪器,其中包括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MarsCoDe),应用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 我国首次火星全球遥感与区域巡视探测任务已获批立项,首个火星探测器也即将前往火星。为满足火星物质成分分析的需求,我国研制了不同类型的火星物质成分分析仪器,其中包括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MarsCoDe),应用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火星表面覆盖尘埃,探测仪器想要准确获取火星尘埃之下的物质成分,必须剥去尘埃或者进行破坏从而深入岩层取样。LIBS可以用激光烧蚀待测物体表面,获得深部物质光谱信息,在火星表面探测中具有其他仪器无法取代的优势。LIBS在火星探测中几乎适用于探测每一个元素,包括轻元素H, Li, Be, B, C, N, O等,帮助寻找有机物和含水地质过程的证据。由于LIBS在火星环境工作,等离子体的物理性质与地球上完全不同。为了确保火星车载LIBS返回数据的光谱质量,需要对LIBS在着陆后开展在轨定标。借助火星车的携带在轨定标样品,对探测数据进行在轨定标,确保返回数据的可靠性。定标样品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存在仪器工程条件限制、定标样品类型的代表性、元素成分分布范围、样品稳定性等多种考虑因素,需满足科学任务的同时达到加工工艺要求。总结了国外已有的火星车载LIBS在轨定标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LIBS在轨定标样品选择依据、国外选择样品的优缺点,并总结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我国在轨定标工作提供参考。对火星探测数据的正确解译,对未来研究火星的起源、火星的长期地质演变过程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在轨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四号A星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在轨定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冯绚 李利兵 +2 位作者 陈博洋 邹曜璞 韩昌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8-654,共7页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是风云四号A星(FY-4A)的三大主载荷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大气温度和湿度参数的垂直结构观测.为了满足卫星数据定量化应用的要求,FY-4A星成功发射之后,围绕GIIRS开展了一系列的在轨定标和性能评价工作.评价...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是风云四号A星(FY-4A)的三大主载荷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大气温度和湿度参数的垂直结构观测.为了满足卫星数据定量化应用的要求,FY-4A星成功发射之后,围绕GIIRS开展了一系列的在轨定标和性能评价工作.评价结果表明:除部分通道受到有机挥发物的影响,85%的通道灵敏度优于设计指标;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式,通过比较观测光谱与模拟光谱的均方根误差来确定激光有效采样频率,实现了GIIRS在轨光谱定标,精度达到10 ppm;利用星上面源黑体,考虑到非理想干涉图的相位影响,采用改进后的两点式外黑体定标法,实现了星上在轨辐射定标,长波和中波的平均亮温偏差均小于1 K,优于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四号卫星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 在轨定标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紫外光学遥感载荷在轨定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付利平 贾楠 +7 位作者 胡秀清 毛田 江芳 王云冈 彭如意 王天放 王大鑫 窦双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73-3680,共8页
远紫外波段(115~200 nm)光学遥感是在卫星上获得空间环境参数,如O,N 2和O 2等中性大气原子分子柱密度及廓线分布、电离层电子密度TEC、电子密度廓线、等离子体含量、大气温度廓线、太阳EUV流量、能量粒子沉降等信息的重要探测技术,也是... 远紫外波段(115~200 nm)光学遥感是在卫星上获得空间环境参数,如O,N 2和O 2等中性大气原子分子柱密度及廓线分布、电离层电子密度TEC、电子密度廓线、等离子体含量、大气温度廓线、太阳EUV流量、能量粒子沉降等信息的重要探测技术,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空间天气探测方法之一。定量获得这些物理参量的重要过程之一是载荷的辐射定标,包括发射前实验室定标和在轨定标。发射前定标给出载荷的原始定标系数,而在轨定标则给出仪器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定标系数的变化。远紫外探测技术用于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太阳活动等方面的研究从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已将远紫外探测列入空间天气监测的长期规划,并且开展了大量的在轨定标技术研究,确保载荷数据的长期定量化应用。我国在本世纪初才开展远紫外波段载荷技术的研究,在轨定标技术基本属于空白。在轨定标方法包括基于外部标准辐射源定标、基于内部辐射标准源定标和替代定标三种。以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远紫外探测载荷为例,分析和总结这三种定标方法分别用于成像探测、光谱成像探测和光度计三种主要的探测类型仪器上的定标方案、在轨定标数据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对多种类型载荷及不同定标源定标方法及结果分析表明,对于视场较大,且具备深空观测能力的远紫外波段成像仪器及成像光谱仪,首选外定标源法,即采用远紫外辐射相当稳定且已知光辐射强度的的紫外恒星作为辐射标准源,根据运行轨道进行定标模式合理设计,并结合实验室定标数据,实现在轨全视场定标;对于光度计类的单点探测仪器,由于视场限制,极少有恒星观测条件,故推荐采用替代定标方式,实现载荷在轨长期监测,但在定标数据的选取及时空匹配方面应详细分析,以提高定标精度;而利用内部标准源进行定标的方法,标准源本身的衰减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紫外 遥感探测 空间天气 在轨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水色卫星星地一体化定标实践与应用
8
作者 陈树果 刘召伟 +7 位作者 李思聪 马超飞 王俊帏 胡仕贤 宋庆君 彭海龙 靖吉磊 徐彭梅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10,共15页
星地一体化定标通过星上太阳定标对海洋水色卫星传感器进行初步校正,并利用系统替代定标进一步减小太阳定标和大气校正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文章详细介绍了星地一体化定标中的方法流程、发现的关键问题与针对性解决方法,包括对定标过程中... 星地一体化定标通过星上太阳定标对海洋水色卫星传感器进行初步校正,并利用系统替代定标进一步减小太阳定标和大气校正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文章详细介绍了星地一体化定标中的方法流程、发现的关键问题与针对性解决方法,包括对定标过程中太阳beta角周期性影响、漫反射板各向异性衰减影响的校正等,并通过在中国海洋水色卫星上的实践和应用,对星地一体化定标精度和数据产品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显示,中国海洋水色卫星的星地一体化定标精度可以满足研究需求,数据产品与国际主流卫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星地一体化定标方法,国产海洋水色卫星能够为海洋监测和环境保护等提供准确的观测信息,并为独立生成气候数据记录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一体化 星上太阳 系统替代 在轨辐射 海洋水色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二号卫星水汽波段在轨辐射定标新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郭强 陈博洋 +1 位作者 杨昌军 冯绚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3-527,共5页
将月球作为热发射波段定标参考源,在无需月表发射率和温度信息条件下,通过引入UDER参数,建立了不同热发射波段观测辐亮度间定量关系,并导出了新的波段间交叉定标方法.同时,利用FY-2E卫星多波段月球观测结果,以辐射精度较高的热红外波段... 将月球作为热发射波段定标参考源,在无需月表发射率和温度信息条件下,通过引入UDER参数,建立了不同热发射波段观测辐亮度间定量关系,并导出了新的波段间交叉定标方法.同时,利用FY-2E卫星多波段月球观测结果,以辐射精度较高的热红外波段为基准,在无星载全光路黑体情况下,初步实现了水汽波段在轨高精度辐射定标,且在200~220 K低温区间内的定标精度平均提高约3.5 K,并显著改善了云分类等定量产品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观测 在轨定标 水汽波段 U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辐射的在轨监测和定标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东军 方伟 +1 位作者 邱红 齐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6-681,共6页
采用宽视场设计,逐轨扫描太阳式测量方式的FY-3A太阳辐射监测仪,结合在轨一年半的太阳辐照度观测数据和地面实验与理论分析,研究了影响定标精度的因素,给出了修正方程和曲线,并通过与世界辐射基准(WRR)的地面外场定标实验,得到了FY-3A... 采用宽视场设计,逐轨扫描太阳式测量方式的FY-3A太阳辐射监测仪,结合在轨一年半的太阳辐照度观测数据和地面实验与理论分析,研究了影响定标精度的因素,给出了修正方程和曲线,并通过与世界辐射基准(WRR)的地面外场定标实验,得到了FY-3A上的三台绝对辐射计的比例系数R1=1.008 3,R2=1.006 6和R3=1.006 5。日地距离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太阳辐照度测量曲线均证明:地球近日点太阳辐照度值最大,远日点太阳辐照度值最小,且在±3.34%范围内随日期变化。利用天文公式,结合遥感源包中的准确测量时间,给出了日、地修正系数。另外,分析了冷空间背景辐射对定标精度的影响,给出了冷空间辐射值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宽视场设计和扫描式测量的特点,重点分析了采光结束时刻和刚捕获太阳光时刻入射角的差异给辐照度测量带来的影响,通过几何关系给出了入射角修正系数方程及修正曲线。最后,综合各定标修正系数,给出了在轨定标方程和定标曲线,并分析了定标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监测 入射角 在轨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一号C/D卫星在轨交叉定标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可立 张永超 马越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9,共6页
为了满足定量遥感对海洋水色遥感仪器定标精度定期监测的需求,提出海洋一号(HY-1)C/D卫星在星上配置具备高光谱分辨率与高辐射定标精度的定标光谱仪的设计方法,实现对同一卫星平台载荷设备的交叉定标。根据交叉定标基本原理,给出HY-1C/... 为了满足定量遥感对海洋水色遥感仪器定标精度定期监测的需求,提出海洋一号(HY-1)C/D卫星在星上配置具备高光谱分辨率与高辐射定标精度的定标光谱仪的设计方法,实现对同一卫星平台载荷设备的交叉定标。根据交叉定标基本原理,给出HY-1C/D卫星在轨实现交叉定标的流程设计,指出星上定标光谱仪作为参考遥感器需要满足的设计要求,并从工程实际角度对在轨交叉定标精度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在轨同平台交叉定标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光学遥感器之间的交叉定标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定标 海洋一号C/D卫星 同平台交叉 海洋水色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准直原理的空间光学成像系统在轨几何定标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珩翔 李立波 +5 位作者 冯玉涛 李勇 刘薇 武俊强 闫鹏 白清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通过分析成像原理、仿真光学模型和搭建原理样机,讨论了在实验环境下影响自准直定标系统定标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定标系统在设计和工作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像元尺寸选取、像点位置算法、调焦量计算和系统装调误差。根据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成像原理、仿真光学模型和搭建原理样机,讨论了在实验环境下影响自准直定标系统定标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定标系统在设计和工作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像元尺寸选取、像点位置算法、调焦量计算和系统装调误差。根据分析结果对原理样机的定标误差进行了校正,最终实现原理样机的焦距定标精度小于0.4 mm,X、Y和Z方向旋转的定标精度分别小于0.6″、0.6″和12″,定标精度的相对误差优于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 自准直 空间相机 在轨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戈壁地表反射率光谱的旋翼无人机测量及定标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勇 徐寒列 +7 位作者 张立军 李元 孙凌 覃丹宇 戎志国 胡秀清 陆其峰 卢乃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9-1448,共10页
利用敦煌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的星地同步观测试验,实现对我国在轨气象、海洋、陆地资源、环境减灾、测绘地震、高分、军事等系列卫星光学成像载荷太阳反射波段的绝对辐射定标,是目前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传... 利用敦煌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的星地同步观测试验,实现对我国在轨气象、海洋、陆地资源、环境减灾、测绘地震、高分、军事等系列卫星光学成像载荷太阳反射波段的绝对辐射定标,是目前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传统的地表反射率光谱星地同步测量方法是基于汽车跑场观测,不仅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容易造成场地破坏,而且获取的测量数据缺乏区域代表性。鉴于此,自2016年起,在敦煌星地同步观测试验中以旋翼无人机低空同步测量为主,跑场测量为辅,完成从航线设计、航高选择、仪器参数配置、采样策略、航空数据处理的全链路摸底测试。多次飞行试验表明,采用多旋翼无人机低空飞行来代替汽车跑场同步测量,不仅提高了地表反射特性测量的空间一致性和代表性,还提高了地表反射率光谱的测量效率,也对宝贵的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敦煌戈壁场区地表进行了有效保护,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通过传统跑场测量和航飞测量的地表反射率光谱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多次测量数据的均值一致性较好,并且航飞测量的数据标准差更小。利用TERRA MODIS的同步观测来对无人机测量数据开展辐射定标评估,结果表明航飞数据的相对偏差均在5%以内,可以代替跑场数据完成定标,精度满足要求。随着无人机性能的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在外场定标试验领域也将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 无人机 地表反射率 在轨绝对辐射 星地同步观测 敦煌戈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偏振多光谱相机的在轨辐射定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兴峰 刘李 +3 位作者 葛曙乐 李新 张凯南 杨本永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3-349,共7页
大视场偏振多光谱相机比传统的光谱相机多探测角度和偏振两个维度的信息,尤其在气溶胶遥感监测领域,具有很大优势,所以在2020年前后全球将大量发射搭载该类载荷的卫星。作为定量化程度很高的光学载荷,在轨定标一直受到很大的重视。因受... 大视场偏振多光谱相机比传统的光谱相机多探测角度和偏振两个维度的信息,尤其在气溶胶遥感监测领域,具有很大优势,所以在2020年前后全球将大量发射搭载该类载荷的卫星。作为定量化程度很高的光学载荷,在轨定标一直受到很大的重视。因受限于缺乏星上定标设备和低空间分辨率特点,使用自然景物作为替代参考光源进行在轨辐射定标。多角度偏振相机内部的辐射传递过程复杂,需要进行辐射定标的相机参数有多个。辐射定标系数包括辐射强度和偏振两种类型多个参数,使用的自然景物类型多,导致多种定标方法组合、并行发展。2018年新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也是同期国际上唯一搭载偏振运行载荷的卫星,在其后国际上也会有多颗卫星搭载同类型传感器上天,有必要梳理替代定标的研究进展情况。文章系统介绍了大视场偏振多光谱相机的一般光学结构及其光谱设置等重要技术参数,梳理了相机的辐射传递模型。划分了绝对辐射强度、相对辐射强度和偏振参数三类来描述不同定标系数的在轨定标方法和原理。针对特定的待定标系数,介绍了在轨替代定标所需选用的自然景物目标和定标的流程方法。形成了大视场偏振多光谱相机在轨辐射定标的方法系统。并汇总了定标结果检验的一般方法。新的大视场偏振多光谱相机的在轨辐射定标,将继承原有研究基础,使用特殊自然景物开展定标。在后续的同类遥感相机在轨定标工作中,也可以充分借助同一个卫星平台上的其他载荷及其星上定标器、借助地面人工光源等方法开展新形式的在轨辐射定标。我国、欧洲以及美国等规划了新型偏振相机航天发射计划,面向未来几年的我国和欧美诸多同类相机,结合作者研究基础,对未来在轨定标方法进行了初步设计和展望。偏振类型的多光谱相机主要服务于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对我国当前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非常重要。卫星发射后持续的在轨辐射定标是保障卫星遥感产品反演精度的必要条件。系统的在轨定标研究梳理和在轨定标未来方法的初步设计将为后续卫星遥感应用系统提供方法和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相机 多角度遥感 在轨定标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C卫星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的在轨替代定标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卓 王维和 +1 位作者 王后茂 王咏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6-333,共8页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C星(FY-3C)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因太阳辐照度观测值异常而无法进行常规在轨星上定标,导致臭氧总量产品无法正常生成。在研究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B星(FY-3B)TOU辐照度观测数据的特点以及仪器衰减规律后,结合FY-3C/TO...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C星(FY-3C)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因太阳辐照度观测值异常而无法进行常规在轨星上定标,导致臭氧总量产品无法正常生成。在研究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B星(FY-3B)TOU辐照度观测数据的特点以及仪器衰减规律后,结合FY-3C/TOU辐照度和辐亮度实测数据,探索了基于晴空海洋像元观测值计算仪器的衰减系数法。本文选取受陆地气溶胶影响较小的热带太平洋海区,用矢量辐射传输模式模拟云量较小的像元对应的晴空辐亮度,比较观测值与模拟计算值,通过统计筛选晴空像元,估算FY-3C/TOU探测器随时间的衰减系数。在确定仪器衰减系数后对FY-3C/TOU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反演获得了全球臭氧总量并与WMO/WOUDC地基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晴空辐亮度估算的仪器衰减系数进行的臭氧总量反演的均方根误差在5%以内。在星载紫外探测器星上辐射定标失败的时候,可以利用晴空海洋像元确定仪器的定标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定标 紫外遥感 臭氧总量 风云三号 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 真实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A扫描辐射计的可见近红外通道在轨场地定标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元 戎志国 +6 位作者 郑照军 刘京晶 张立军 张里阳 胡秀清 张勇 孙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66-2974,共9页
为了对刚刚发射的风云三号A星(FY-3A)极轨气象卫星的扫描辐射计(VIRR)进行在轨定标,于2008年9月在甘肃敦煌进行了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试验。使用ASDFR光谱仪测量场地地表反射比,CE318太阳光度计测量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并用敦煌国家... 为了对刚刚发射的风云三号A星(FY-3A)极轨气象卫星的扫描辐射计(VIRR)进行在轨定标,于2008年9月在甘肃敦煌进行了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试验。使用ASDFR光谱仪测量场地地表反射比,CE318太阳光度计测量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并用敦煌国家气候观象台同步加放的探空观测数据计算水汽总量(TWC),获取了3天的有效试验数据。采用反射比基法并配合新的地表反射比修正算法开展定标,其中过境时刻地表反射比由陆表各向异性二向反射比模型算法(AMBRALS)计算并用实测的地表反射比数据修正;表观反射比由6S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非水汽吸收通道计算得到的多天定标斜率很稳定(相对标准差在2.6%以内)。与发射前相比,不同通道的定标系数在7.73%~21.52%变化。使用定标结果计算了23种观测目标的表观反射比,与TERRA/MODIS相应通道结果一致,表明了定标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 FY-3扫描辐射计 在轨场地 AMBRAL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A/MWHS在轨辐射定标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谷松岩 王振占 +2 位作者 李靖 张升伟 张丽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100,共9页
风云三号A星微波湿度计(FY-3A/MWHS)是我国首次在轨定量遥感大气参数的高频微波辐射计,本文以发射前地面真空试验数据为基础完成了FY-3A/MWHS在轨辐射定标,利用同期在轨的同类载荷NOAA/AMSU-B数据进行在轨辐射定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Y-3... 风云三号A星微波湿度计(FY-3A/MWHS)是我国首次在轨定量遥感大气参数的高频微波辐射计,本文以发射前地面真空试验数据为基础完成了FY-3A/MWHS在轨辐射定标,利用同期在轨的同类载荷NOAA/AMSU-B数据进行在轨辐射定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Y-3A/MWHS在轨星上定标观测基础数据在卫星绕地飞行一圈的观测过程中变化合理,经非线性偏差订正和天线订正等辐射定标处理后,FY-3A/MWHS与NOAA-17/AMSU-B对应通道定标结果相比匹配目标点通道亮温差最大不超过1.5 K,FY-3A/MWHS在轨辐射定标结果为其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以及大气参数反演等定量应用奠定了基础。FY-3A/MWHS定标及结果分析方法对我国未来星载被动微波探测器的在轨定量应用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 微波湿度计 在轨辐射 非线性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青海湖对FY-1C、FY-2B气象卫星热红外通道进行在轨辐射定标 被引量:21
18
作者 胡秀清 戎志国 +3 位作者 邱康睦 张玉香 张广顺 黄意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0-380,共11页
介绍利用青海湖水面辐射校正场对FY-1C、FY2B气象卫星热红外通道进行在轨辐射 定标.先用CE312野外热红外辐射计在水面测量水表辐亮度,再经大气订正传递到卫星入 瞳处,大气订正包括大气吸收削弱和大气产生热发射影响,... 介绍利用青海湖水面辐射校正场对FY-1C、FY2B气象卫星热红外通道进行在轨辐射 定标.先用CE312野外热红外辐射计在水面测量水表辐亮度,再经大气订正传递到卫星入 瞳处,大气订正包括大气吸收削弱和大气产生热发射影响,这两部分对卫星信号的贡献通过 辐射传输模式MODTRAN37计算出来.同时进行CE312与卫星通道光谱响应匹配,最终 得到卫星入瞳处的表观辐亮度.这个辐亮度与卫星通道的计数值得到该通道绝对定标系数. 我们对两颗卫星进行了多次定标,结果表明利用青海湖进行的在轨定标与星上定标系数相差 5%左右,相当于3K的亮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响应匹配 辐射传辅计算 入瞳处辐亮度 FY-1C气象卫星 FY-2B气象卫星 热红外通道 在轨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反射板全光路全视场全口径在轨辐射定标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艳华 董建婷 +1 位作者 张秀茜 王斌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9,共8页
空间光学遥感器辐射定标包括发射前实验室辐射定标和在轨辐射定标。中国空间光学遥感器寿命由最初2~3年已延长到8~10年,需要建立在轨辐射定标系统。文章在总结美国、法国、英国同类相机在轨辐射定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漫反射板研制... 空间光学遥感器辐射定标包括发射前实验室辐射定标和在轨辐射定标。中国空间光学遥感器寿命由最初2~3年已延长到8~10年,需要建立在轨辐射定标系统。文章在总结美国、法国、英国同类相机在轨辐射定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漫反射板研制基础及工程实现能力,以某项目需求为背景,提出了大视场可见–近红外空间相机全光路全视场全口径在轨辐射定标方法。星上定标系统由漫反射板、稳定性监测比辐射计组成。漫反射板置于入光口前,定标时刻漫反射板展开后,太阳照亮漫反射板形成已知光谱辐亮度的近似朗伯面光源,直接实现空间光学遥感相机全孔径、全光路和全视场的星上辐射定标;稳定性监视比辐射计用于漫反射板星上稳定性监视及其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修正,确保长期在轨运行过程中空间光学遥感相机的数据产品的绝对辐射定标精度。经过分析,该方法下相机绝对辐射定标精度优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视场 全光路 全视场 全口径 在轨辐射 空间光学遥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三号”卫星在轨几何定标及精度评估 被引量:76
20
作者 李德仁 王密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资源三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民用三线阵立体测图卫星,实现了中国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领域零的突破,对中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是中国卫星测绘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在轨几何定标是测绘卫星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 "资源三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民用三线阵立体测图卫星,实现了中国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领域零的突破,对中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是中国卫星测绘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在轨几何定标是测绘卫星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利用武汉大学在河南嵩山地区建设的几何定标场等基础设施实现了"资源三号"卫星的在轨几何定标,并对定标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高精度几何定标场几何定标后,"资源三号"卫星可以获得很好的无地面控制精度以及少量控制下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完全可以满足1︰50 000测图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几何 无控位精度 “资源三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