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怀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基本逻辑、现实偏差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正德 谢宜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11,共9页
教师在线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依托网络虚拟环境,借助在线教学平台,考察到学生特别需要时做出的旨在增进学生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行为。在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具有交互性、具体情境性、情理交融性以及主体间性... 教师在线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依托网络虚拟环境,借助在线教学平台,考察到学生特别需要时做出的旨在增进学生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行为。在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具有交互性、具体情境性、情理交融性以及主体间性等伦理特征。它对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提高在线教学的质量、增强在线教学的伦理品质、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当下在线教学场域中,虚拟空间中身体不在场、单向度教学逻辑深化以及重技术外力而轻价值内蕴,导致教师教学关怀淡化、异化和抽象化等偏差。为此,要通过提升教师关怀素养、营造关怀人文氛围、建立良好关怀关系、构建关怀支持体系等有效策略,矫正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偏差,优化教师在线教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怀理论 在线教学 在线教学行为 教师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调查与启示——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为例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艳 陈新亚 +1 位作者 陈逸煊 张帆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70,共11页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484名大学生在线学习终端使用情况、在线学习方式、学生参与、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学生在线学习的整体感受及在线学习的收获与挑战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使用多个终端(电脑和手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484名大学生在线学习终端使用情况、在线学习方式、学生参与、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学生在线学习的整体感受及在线学习的收获与挑战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使用多个终端(电脑和手机)并采用多种形式(直播、视频会议和录播课)开展在线学习。整体而言,在线课程中学生参与水平一般,性别对在线课程的学生总体参与度以及各子维度表现没有显著影响,但使用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学生在总体参与度及表现维度上明显好于使用统一培养方案的学生。学生眼中授课教师作为课程设计者与组织者的行为最多,但评估设计者行为略显不足。不同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整体感受差异较大。与面授课程相比,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在线课程的课中和课后互动增加了或一样多,三到四成学生认为课中和课后互动减少了。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比面授好或和面授一样好,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不如面授好。约七成学生对在线教学平台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学习能力提高是大学生在线学习最大的收获,而自律性不足是大学生在线学习最大的挑战。学生认为在线教学平台还有很多功能值得完善。基于调研结果,本研究从在线交互设计、学生评价设计、自律能力提升、平台功能完善等方面提出了优化高校在线和混合教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学生参与 在线教学行为 大学生 在线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