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慕课促进教育公平:事实还是假象?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许亚锋
叶新东
-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93,共11页
-
基金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基金(全通教育)2017年度立项课题"在线教育影响西藏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2017YB159)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网络课程实施中的教育公平研究"(17JK1184)
西藏民族大学重点教改课题"教育公平视角下网络公选课的改进策略"(2016278)
-
文摘
慕课的开放性和大规模优势,使其在诞生之初就被人们赋予促进高等教育民主化的期望。人们相信随着规模和覆盖范围的扩大,慕课将服务于更多的人,从而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基于Harvard X-MITx 2013年度13门慕课课程数据集的探索性分析发现,慕课虽然通过开放性和大规模的优势使弱势群体获得了更多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但是却更多地使那些优势群体获益,包括高学历人群、发达国家中年龄偏大的人群,以及英语非母语国家中语言能力好的人群。这表明,"第二道数字鸿沟"在慕课中同样存在,即使社会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技术接入方面不存在差异,但优势群体依然会凭借其拥有的社会和文化资源在慕课学习表现方面占得先机。从这个意义上讲,慕课不仅没有缩小教育差距,反而更可能扩大教育差距。利用慕课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还需要政府、社会、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努力,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在利用慕课开展教学时,应该加大对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人群的监管和考核力度;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慕课在终身学习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创设条件为那些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人群提供慕课学习机会。
-
关键词
慕课
教育公平
教育差距
弱势群体
在线学习表现
课程认证
-
Keywords
"Internet +"
Onlin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ncept
Evolution
Ecological Education System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