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因素与在校儿童身体活动行为、运动健康信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东 吴一凡 +2 位作者 张雪莹 张炎 曹若湘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 了解小学在校儿童的身体活动行为、运动相关健康信念与家庭因素的关系,为改善儿童身体活动行为,提高运动健康信念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4所规模中等的小学五年级的505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 了解小学在校儿童的身体活动行为、运动相关健康信念与家庭因素的关系,为改善儿童身体活动行为,提高运动健康信念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4所规模中等的小学五年级的505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身体活动行为、运动健康信念情况及两者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 受调查儿童平均每周完成60 min以上身体活动(4.8±2.1)d,达到7 d的人数占33.8%。儿童的感知到肥胖危害严重性、运动益处信念、运动障碍信念和运动自我效能的得分分别为(11.64±3.25)分、(12.62±2.25)分、(10.95±3.87)分和(13.00±2.37)分,且身体活动行为良好的儿童运动健康信念较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的支持行为(β=0.271,P<0.001)、家长的身体活动行为(β=0.135,P=0.004)、家长的运动益处信念(β=0.127,P=0.006)是儿童主动锻炼行为的促进因素;家庭亲密度(β=0.276,P<0.001)、家长支持行为(β=0.176,P=0.001)是儿童运动自我效能提升的促进因素;家庭亲密度是儿童运动障碍信念的限制因素(β=-0.305,P<0.001)。结论 家长的支持,家庭亲密程度,以及家长的运动益处信念是促进小学在校儿童身体活动行为的主要因素。家庭亲密度对儿童运动健康信念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行为 健康信念 家庭因素 小学在校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学习的特点、功能及其教学原则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文森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15,共3页
发现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首创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由学生独立发现,然后内化。换言之,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优先任务是有所发现。那么,什么叫发现呢?从形式来说,发现学习中的发现指的是再发现,它不是... 发现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首创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由学生独立发现,然后内化。换言之,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优先任务是有所发现。那么,什么叫发现呢?从形式来说,发现学习中的发现指的是再发现,它不是'科学家致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学习 教学原则 教育家布鲁纳 在校儿童 发现法 原有认知结构 问题意识 学习过程 意义学习 直觉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共体的欧洲学校和欧洲中学毕业会考 被引量:2
3
作者 西村俊一 朱学明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6-39,共4页
一、国际教育的时代近年来,外国人学校和国际学校正呈现出世界性的增加倾向。紧急上马的海外日本人学校也属于这一范畴。这种学校的基本特点,明确地说在于追求起到这样的作用,即有利于缓和与调整资本占有的国际性和维持人的存在的民族... 一、国际教育的时代近年来,外国人学校和国际学校正呈现出世界性的增加倾向。紧急上马的海外日本人学校也属于这一范畴。这种学校的基本特点,明确地说在于追求起到这样的作用,即有利于缓和与调整资本占有的国际性和维持人的存在的民族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会考 国际学校 调整资本 考试科目 国际公务员 教学方法问题 海外直接投资 斯学 文化交流 在校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流动和户籍小学生及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磊 纪颖 王燕玲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11期990-993,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流动和户籍小学生及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不同学校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影响,分析不同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2个区的8所... 目的了解北京市流动和户籍小学生及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不同学校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影响,分析不同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2个区的8所小学,对4~6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共4088人进行问卷调查,对24名校医和班主任进行访谈。结果 50%以上的学生和家长自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一般,户籍小学优于打工子弟小学。户籍小学家长健康知识和行为指导率高于公办打工子弟小学家长,后者又高于民办打工子弟小学家长;公办打工子弟小学老师的指导率最高;家长和老师在用眼姿势和时间方面的指导情况最好,刷牙方法时间和带孩子体育锻炼指导率偏低。34.1%的民办打工子弟小学表示没有上过健康教育课,这些小学健康教育老师、课时频率和资料都不固定,没有常规体检和健康档案。结论北京市流动和户籍小学生及家长健康教育的需求较大,疾病预防和饮食营养方面的需求远高于疾病治疗。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时间和教师配备需要规范,特别是民办打工子弟小学,学生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和学校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校流动儿童 健康教育课 健康教育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