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联合在束γ装置的发展和实验 |
雷祥国
郭应祥
黄文学
徐啸
冯希臣
何建军
张双全
刘明义
周小红
张玉虎
刘忠
孙相富
罗亦孝
温书贤
吴晓光
袁观俊
李广生
韩广兵
彭朝华
杨春祥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
2
|
使用BGO-HPGe阵列的在束γ实验技术 |
郭应祥
孙相富
罗亦孝
雷祥国
徐晓冀
温书贤
李生岗
翁培堃
杨春祥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
3
|
GASP—在束γ装置 |
郭应祥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
4
|
Xe^(23+)离子束轰击低温工况下的无氧铜表面解吸性能研究 |
焦纪强
蒙峻
罗成
柴振
谢文君
|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β^+延发粒子衰变的一种在束测量方法 |
王宏伟
肖志刚
吴和宇
段利敏
张保国
靳根明
李祖玉
魏志勇
柳永英
王素芳
卢朝晖
陈克良
胡荣江
朱海东
岑玲
李湘庆
陈陶
华辉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6
|
轻重离子焦面探测器性能的在束检验 |
程业浩
李民
万裕德
路秀琴
赵葵
郭继宇
李志常
姜承烈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
7
|
新型在束PET前端读出电路设计 |
吴俊达
颜俊伟
蒲天磊
千奕
许佳鹏
柯凌云
孔洁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8
|
^(68)Zn核的高自旋结构研究 |
周振翔
罗迪雯
徐川
吴鸿毅
华辉
郑云
李聪博
吴晓光
李天晓
李广顺
李智焕
李湘庆
林杰
郭成宇
郑敏
赵子豪
黎健宏
徐君宏
贾子豪
张集智
倪磊
张思洋
周小红
柳敏良
贺创业
刘伏龙
王守宇
王硕
孙大鹏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9
|
中子辐射损伤HPGe探测器的修复系统 |
雷祥国
郭应祥
刘忠
孙相富
周小红
陈新峰
金寒涓
罗亦孝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
10
|
^(168)Lu高自旋带退激的观测 |
赵广义
马英君
李险峰
陆景彬
竺礼华
吴晓光
李广生
温书贤
杨春祥
刘运祚
|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