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L分析技术在炼化企业在役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娜 张雪 宋大庆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危险与可操作分析(HAZOP)方法作为定性的危害分析方法,难以实现残余风险的量化,在此基础上引入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分析技术,并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简介:安全仪表系统(SIS)、SIL,以及SIL分析的两个步骤,即SIL定级和SIL验算;SIL定级的3种方... 危险与可操作分析(HAZOP)方法作为定性的危害分析方法,难以实现残余风险的量化,在此基础上引入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分析技术,并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简介:安全仪表系统(SIS)、SIL,以及SIL分析的两个步骤,即SIL定级和SIL验算;SIL定级的3种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图和保护层分析(LOPA)方法;开展SIL验算工作的重点;选取在役装置的一个联锁系统,以实例方式简单介绍了开展SIL定级和SIL验算的过程,并对最终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开展SIL分析工作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单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装置 独立保护层(LOPA) 安全仪表系统(SIS) 安全完整性等级(SIL) 定级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炼化企业在役装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凤祥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0年第2期6-9,14,共5页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而基础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以兰州石化公司5500kt/a常减压蒸馏装置为例,分析了炼化企业在役装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要求及做法。
关键词 常减压蒸馏装置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炼化企业在役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建装置和在役装置的HAZOP分析不同之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丽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12-15,I0001,共5页
对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三年应进行一次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为提升在役装置HAZOP分析的有效性,达到企业定期进行在役装置HAZOP分析的目的,及时准确识别在... 对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三年应进行一次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为提升在役装置HAZOP分析的有效性,达到企业定期进行在役装置HAZOP分析的目的,及时准确识别在役装置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和操作风险,避免其仅是重复新建装置HAZOP分析内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新建装置和在役装置HAZOP分析的执行目的、参与单位、关注点与分析基础、建议措施落实情况等几方面内容,阐释了新建装置和在役装置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的区别,提出在役装置的HAZOP的方向及重点应关注内容,为有效进行在役装置HAZOP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新建装置 在役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安全评价之举 走预测预防之路——试论石化企业在役装置和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思路与做法
4
作者 汪家瑜 马祖健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1996年第6期19-21,共3页
1 开展安全评价的思路 (1)在役生产装置。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上海石化总厂,自1972年6月建厂以来,虽然历经了大规模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但由于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仍存在着事故隐患。1990年我们选择了化工二厂丙烯... 1 开展安全评价的思路 (1)在役生产装置。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上海石化总厂,自1972年6月建厂以来,虽然历经了大规模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但由于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仍存在着事故隐患。1990年我们选择了化工二厂丙烯腈生产系列装置(易燃易爆、有较大毒性、装置连续运行达15年以上)、涤纶二厂短丝装置(以机械传动没备和传热设备为主,机械伤害事故居多)和乙烯厂30万t/a乙烯装置(易燃易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建设项目 职业安全卫生 卫生评价 思路与做法 在役装置 生产装置 石化企业 预测预防 建设工程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生产装置安全评价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
5
作者 白永忠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2002年第4期5-7,共3页
分析了在役生产装置安全评价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了如何做好重点生产装置职业病预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在役生产装置 安全评价 职业卫生 石化装置 职业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设计诊断与安全风险评估若干问题探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胡敏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58-64,共7页
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对安全管理越来越严格,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可能性呈现降低的趋势,但事故后果严重,事故风险仍然较大,特别是产业转移项目和老旧化工装置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老旧化工装置面临设备疲劳、管道老... 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对安全管理越来越严格,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可能性呈现降低的趋势,但事故后果严重,事故风险仍然较大,特别是产业转移项目和老旧化工装置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老旧化工装置面临设备疲劳、管道老化,系统故障率上升,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安全风险增大。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可能造成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方式是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如果事故应急处置不当,容易导致事故影响范围扩大,甚至造成次生环境污染事故(事件)。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机制,开展在役化工装置(设施)安全设计诊断工作,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整体水平。对重大隐患的判定与监督管理应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执行,努力做到合法、合规、合理、科学、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设计诊断 安全风险评估 石油化工 精细化工 在役化工装置 老旧化工装置 未经正规设计 重大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