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6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五个基本论题的考察——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
作者 陈培永 张蕊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1,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较于其他文艺理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其对文艺一直是放在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总体性中加以认识,放在推进人类社会进步、引领社会历史走向的高度加以强调。毛泽东既没有一味地抬高文艺的地位,也反对看不到文艺本身具...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较于其他文艺理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其对文艺一直是放在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总体性中加以认识,放在推进人类社会进步、引领社会历史走向的高度加以强调。毛泽东既没有一味地抬高文艺的地位,也反对看不到文艺本身具有的重要价值的观点。文艺坚持人民立场,根本上是因为人民代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代表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动力。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就是在顺应历史进程、遵循客观规律。文艺的立场问题,不仅涉及坚持什么样的立场、为什么人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坚持立场的问题,这就要处理好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歌颂与暴露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应更多表现为一种交互型的“对话—张力”关系。文艺批评需要坚持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相统一,需要强调政治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需要有高超的艺术品鉴能力,推出更多如毛泽东所言的政治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文艺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的立场 文艺与政治 文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的东北解放区美术工作实践——以《东北画报》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闫垒垒 刘寅凯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2期29-32,共4页
毛泽东于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促成了中国革命文艺活动的革新,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诞生,在《讲话》精神指导下,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美术工作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抗战胜利后,根据中... 毛泽东于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促成了中国革命文艺活动的革新,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诞生,在《讲话》精神指导下,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美术工作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山东、苏北、陕甘宁、晋察冀等地部分人民军队和干部相继开赴东北,1945年11月冀热辽画报社跟随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部队率先进入东北,在沈阳安顿后其创办的《冀热辽画报》改名《东北画报》,配合人民军队和地方干部发动群众、进行美术宣传,其主要任务是报道战争的发展形势,真实、形象地记录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东北解放区 文艺活动 讲话》精神 冀热辽军区 抗战胜利后 美术宣传 战略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一九四〇年代的文学转型 被引量:8
3
作者 胡玉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9-117,共9页
长征的结束,使得西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随着革命中心向延安的转移,革命文学也被拉人到一个新的生长环境和运行轨道。革命文学最终完成了“上海一延安”、“城市一乡村”的中心位移,从此在一个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外部的战争环境... 长征的结束,使得西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随着革命中心向延安的转移,革命文学也被拉人到一个新的生长环境和运行轨道。革命文学最终完成了“上海一延安”、“城市一乡村”的中心位移,从此在一个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外部的战争环境中开始了新的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转型 人文地理环境 中国革命 革命文学 运行轨道 生长环境 战争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战地文艺到人民文艺——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岗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1年第1期49-57,共9页
人民战争催生了战地文艺,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战地文艺实践原理的归纳总结,是战地文艺传统的理论结晶。这个文艺传统是伴随着残酷的战火考验而生长壮大的,它从一开始就区别于从前时代的文艺,并且改变了从前时代关于... 人民战争催生了战地文艺,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战地文艺实践原理的归纳总结,是战地文艺传统的理论结晶。这个文艺传统是伴随着残酷的战火考验而生长壮大的,它从一开始就区别于从前时代的文艺,并且改变了从前时代关于文艺的命题、对象和方式,战地文艺一切以战争中的人为中心,一切艺术形式与修辞都围绕着参与战争中的士兵与民众进行,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以他们当下的需求激发创作。战地文艺的传统经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总结提升进而成为“人民文艺”。时至今日,战地文艺的传统有的部分逐渐远去,而有的部分则依然沉淀在我们当下的精神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战地文艺 人民战争 人民文艺 文艺理论 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为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对文艺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堪称文艺发展的指南。本文从毛泽东的主体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革命文艺的需要诸因素对《讲话》略作阐述,并从七方面展开:一、毛泽东...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对文艺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堪称文艺发展的指南。本文从毛泽东的主体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革命文艺的需要诸因素对《讲话》略作阐述,并从七方面展开:一、毛泽东博学多才,在彼时党内惟有他能作出有关文艺的经典性讲话;二、毛泽东文艺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已开始孕育,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战争与文艺生活紧密相联;四、《讲话》这部具有隽永意义的经典,所阐明的文艺理论仍是鲜活的;五、《讲话》中有关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述被证明是正确理论;六、提高和普及问题是文艺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七、文艺在普及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在当前是一项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 政治 普及 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边区乐教新貌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春健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8,共10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立足于194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的实际,充分吸取“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针对延安文艺界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普遍的启蒙”的哲学命题,使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立足于194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的实际,充分吸取“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针对延安文艺界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普遍的启蒙”的哲学命题,使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创了一种新的革命的教育哲学,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乐刑政,其极一也”等古典乐教观念有相通之处。《讲话》促进了边区“革命民歌”的大量创作,促进了边区“新秧歌运动”的蓬勃发展,并使当时如火如荼的“新音乐运动”发生了工作作风的转变,边区的乐教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讨论《讲话》之后边区乐教的嬗变,其问题意识不仅是文艺思想的,也是政治哲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普遍的启蒙 新秧歌运动 新音乐运动 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毛泽东著作书面口语体特征英译考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个英译本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立波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90,共8页
本文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个英译本为语料,借助语料库方法考察毛泽东著作书面口语体特征的英译。本文将这种糅合口语和书面语体特征的文本类型界定为“书面口语体”,并指出对人称代词“我们”和能愿式祈使词“应该”的高频... 本文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个英译本为语料,借助语料库方法考察毛泽东著作书面口语体特征的英译。本文将这种糅合口语和书面语体特征的文本类型界定为“书面口语体”,并指出对人称代词“我们”和能愿式祈使词“应该”的高频使用是毛泽东书面口语体语言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1)就“我们”的处理看,译出版本(《毛选》英译组译本)倾向于采用对应策略,译入版本(Field译本和McDougall译本)则倾向于采用明示策略;(2)就“应该”一词的处理,《毛选》英译组译本和McDougall译本比较倾向于使用中量值情态词should对应源文本中的“应该”,Field译本则倾向于以高量值情态词must对应“应该”。总体上两类译本对毛泽东书面口语体特征的处理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差异。本文认为,译者或译者群体对待源文本的态度是译文呈现方式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从历时视角看,不同时代对源文本的解读方式和内容有一定差异,这些在不同时期的译文中会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著作 书面口语体 语料库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现场与文本生产:抗战时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刊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夏清 吴宇潇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102,共9页
经典文本创制于特定历史情境。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初基于提纲以讲话的形式首次发布。其后,经历了多次修改与调整,"讲话"整理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实际由口语化表述调整固定为书面表达这... 经典文本创制于特定历史情境。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初基于提纲以讲话的形式首次发布。其后,经历了多次修改与调整,"讲话"整理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实际由口语化表述调整固定为书面表达这一新的文本形态。1943年国民党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国共舆论争夺加剧,期间《新华日报》问题频发。为总结前一阶段舆论工作的错误倾向,整改后的《解放日报》于10月19日在首版正式刊发修改后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党外危机推动了党内整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被编入《两条路线》,成为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事业上的经典文本。回到历史现场,揭示文本自身发展的历史层累,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文本生产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三次反共高潮 文本生产 《新华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电影制片厂的文化方向与重生之道——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与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想到的 被引量:3
9
作者 峻冰 杨继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共5页
截至201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3日)已发表76周年。继毛泽东之后,习近平是第二个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两年后,他又发表了《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 截至201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3日)已发表76周年。继毛泽东之后,习近平是第二个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两年后,他又发表了《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由此足见两代领导人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工作 毛泽东 习近平 电影制片厂 文化方向 最高领导人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70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从容 李哲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是毛泽东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国情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讲话》以其鲜活的生命力至今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是毛泽东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国情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讲话》以其鲜活的生命力至今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讲话》改变了中国文学创作的观念,使文学创作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从此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全新的文学创作方向与模式。另外,在新的形势下《讲话》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点与现实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理论 文学发展 现实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审美意识形态诉求与审美政治话语建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向荣 《云梦学刊》 2017年第4期25-29,共5页
毛泽东视文艺为革命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要素,将文艺工作与革命工作相联系,使文艺与意识形态延伸出的政治运动挂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着明确的文艺美学政治诉求,呈现为审美政治话语的建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视文艺为革命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要素,将文艺工作与革命工作相联系,使文艺与意识形态延伸出的政治运动挂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着明确的文艺美学政治诉求,呈现为审美政治话语的建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将五四以来的审美政治话语与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以及苏联的革命文艺话语整合在一起,多层次的审美构建与独特的中国经验相结合,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审美文艺观呈现出一种复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政治话语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路径和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从容 李哲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47-56,共10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文献,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文化建设的理论纲领。以《讲话》理论为指导,70年来中国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取得了大发展大繁荣。探寻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径与发展现...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文献,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文化建设的理论纲领。以《讲话》理论为指导,70年来中国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取得了大发展大繁荣。探寻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径与发展现状,我们欣喜地看到,7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文化为人民作为根本宗旨;并跟随时代的脚步调整文化发展策略,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始终坚持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文化发展道路。《讲话》对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强国之梦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文化 发展路径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经典意义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为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4-110,共7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经典意义在于阐发了丰富的文艺理论,内容包括革命文艺与社会政治革命的关系;文艺的人性与阶级性,文艺与广大人民大众的关系;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艺术家的立场、态度与世界观;文艺作品的...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经典意义在于阐发了丰富的文艺理论,内容包括革命文艺与社会政治革命的关系;文艺的人性与阶级性,文艺与广大人民大众的关系;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艺术家的立场、态度与世界观;文艺作品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文艺的内容与形式、风格与流派;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的民族形式及发展创新;文艺批评及其政治与艺术标准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许多基本论点对当代文艺工作仍有指导意义;应对这些论点加以改进和完善以建构起新时代的文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思想 经典意义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唱雄鸡天下白——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被引量:1
14
作者 安葵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6期48-58,共11页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文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解决了文艺创作和艺术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深入生活,创作出时代特色鲜明、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在革命战...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文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解决了文艺创作和艺术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深入生活,创作出时代特色鲜明、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在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证明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的伟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他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继承和发展,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更为鲜明和丰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走向更大发展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8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话》的思想方法——重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承华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7-20,共4页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西安音乐学院举办大型文艺与学术活动予以纪念。十分荣幸,本人获邀与会并作发言。为此,我又打开《讲话》文本,重新研读。对《讲话》的研读,我已有过多次,最早是...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西安音乐学院举办大型文艺与学术活动予以纪念。十分荣幸,本人获邀与会并作发言。为此,我又打开《讲话》文本,重新研读。对《讲话》的研读,我已有过多次,最早是在读大学时的“中国现代文学”课上,后来走上工作岗位,特别是在讲授“中国新文学精神”课上,亦曾多次翻阅、研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 学术活动 西安音乐学院 新文学精神 工作岗位 中国现代文学 研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性意识的再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庆玫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13,共5页
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阐述的核心问题,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意识,对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并发扬文艺的人民性,要在坚持深入生活的... 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阐述的核心问题,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意识,对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并发扬文艺的人民性,要在坚持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坚持人民性的基础上提倡多样化,在坚持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学习,以期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性 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艺术人民性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永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10期17-24,共8页
20世纪40年代,围绕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传播和"人民的文艺"的论述,艺术人民性理论开始建构。首先,以郭沫若、蔡仪、林默涵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人民文艺""人民性"理论进行了... 20世纪40年代,围绕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传播和"人民的文艺"的论述,艺术人民性理论开始建构。首先,以郭沫若、蔡仪、林默涵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人民文艺""人民性"理论进行了阐释。其次,在国统区传播《讲话》过程中,在与胡风的文艺思想争论中,产生了冯雪峰的"人民力"等理论;在香港《大众文艺丛刊》宣传毛泽东艺术思想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建国后文艺运动有深远影响的一些批评范式。最后,在第一次文代会上,"新的人民的文艺""人民文艺"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方向。作为一种批评理论,艺术人民性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一个理论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性 人民力 郭沫若 林默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守文艺为人民价值导向推动新时代文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暨新时代音乐创作座谈会发言
18
作者 张立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6,共2页
80年前的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文艺工作者们齐聚一堂,经过三次会议和热烈的讨论,毛泽东发表讲话,鲜明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价值导向,赋予新民主主义文化人民性、大众化的显著特征,照亮了... 80年前的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文艺工作者们齐聚一堂,经过三次会议和热烈的讨论,毛泽东发表讲话,鲜明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价值导向,赋予新民主主义文化人民性、大众化的显著特征,照亮了革命文化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党的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基础。据此,党制定了一系列文艺政策,对革命文化和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新中国文学 文艺政策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工作者 新民主主义文化 文艺理论 为工农兵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再思考
19
作者 韩兰魁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5-26,共2页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领袖,他认为我们的革命事业面对两个战场:一个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另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文化战场。革命事业若要成功,就必须在两个战场都取得胜利。他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领袖,他认为我们的革命事业面对两个战场:一个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另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文化战场。革命事业若要成功,就必须在两个战场都取得胜利。他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诗人,他的诗作大气浪漫,彰显着民族豪气。他对艺术充满热情,观看《黄河大合唱》的首演,在演出结束后,连呼三个好字!使这部作品在诞生之初就有了很高的社会认同和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黄河大合唱》 革命事业 社会认同 诗作 战场 政治家 军事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时代、文化心理与音乐文化创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感言
20
作者 郭树群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3-16,共4页
毛泽东所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了。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音乐人大概都有过对这一经典著作深入学习,并对其中有些语录能做到倒背如流的经历。诸如“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 毛泽东所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了。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音乐人大概都有过对这一经典著作深入学习,并对其中有些语录能做到倒背如流的经历。诸如“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工作者 讲话 工农兵 深入实际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