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M32的在应用编程(IAP)开发 被引量:40
1
作者 雷卫延 敖振浪 周钦强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5期62-66,共5页
针对嵌入式终端设备程序升级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远程升级方案。该方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Ymodem协议的通信流程,以及基于STM32的在应用编程(IAP)的技术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实现,关键技术包括程序起始位置和中断向量表设置、AP... 针对嵌入式终端设备程序升级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远程升级方案。该方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Ymodem协议的通信流程,以及基于STM32的在应用编程(IAP)的技术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实现,关键技术包括程序起始位置和中断向量表设置、APP程序区flash擦除、APP程序写入flash、IAP跳转到APP程序等4个部分,利用RS232标准串口实现了上位机与嵌入式终端设备之间基于Ymodem协议的通信,即嵌入式终端设备的远程在线即时更新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在应用编程(iap) 应用程序(APP) ymodem协议 程序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FLASH单片机在仪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爱钧 莫福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61,45,共4页
阐述了新型FLASH单片机P89C51RD2的特点,介绍了P89C51RD2片内FLASH存储器结构,详细说明了片内FLASH在系统编程I(SP)和在应用中编程I(AP)的具体方法,给出了在应用中编程实例。
关键词 FLASH存储器 单片机 在系统编程ISP 应用编程i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P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升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付春流 陈德旺 +1 位作者 尚艳艳 熊刚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7期157-160,共4页
针对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系统在锂电池测试时要时常修改电池模型算法或参数,并且在系统升级时需要保持电池测试当前状态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IAP的固件更新方案。所提方案比传统的固件升级,具有以下3个改进:1)系统保持当前运行状况,... 针对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系统在锂电池测试时要时常修改电池模型算法或参数,并且在系统升级时需要保持电池测试当前状态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IAP的固件更新方案。所提方案比传统的固件升级,具有以下3个改进:1)系统保持当前运行状况,实现部分函数的更新;2)加入MD5校验,以保证写入到内存中数据的正确性;3)在上位机界面,按下发送的按钮就能完成整套更新流程。该方案解决了传统锂电池测试时需要更新整个应用程序并且重新进行测试的缺点,测试表明更新方案能够稳定地实现部分函数的更新,其更新准确率超过99.99%,表现出强大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硬件在环(HIL) STM32 在应用编程(iap) MD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平台的IAP设计实现 被引量:9
4
作者 唐小平 廖美英 张祥 《兵工自动化》 2014年第9期94-96,共3页
针对闪存系统对在应用中编程(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IAP)的强烈需求,介绍基于STM32平台的IAP设计原理以及实现方法。分析IAP设计的重要性,以STM32F103RC为例,介绍IAP程序中的FLASH规划、用户程序条件,IAP实现原理以及在产品中应用... 针对闪存系统对在应用中编程(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IAP)的强烈需求,介绍基于STM32平台的IAP设计原理以及实现方法。分析IAP设计的重要性,以STM32F103RC为例,介绍IAP程序中的FLASH规划、用户程序条件,IAP实现原理以及在产品中应用IAP详细设计的实现过程。结果表明:IAP应用在产品项目中的成功实现,能使现场产品固件的更新更为便捷,可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平台 在应用编程 FLASH规划 STM32F103RC Cortex-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机模拟器I/O单元远程升级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德龙 王冬捷 姜瑞政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9,共4页
P89V51RD2单片机通过驱动网络芯片W5100实现与以太网的联系。借助在应用中编程(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IAP)的功能,实现在运行中对轮机模拟器I/O单元程序的读取、擦除和烧写。在计算机上用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 P89V51RD2单片机通过驱动网络芯片W5100实现与以太网的联系。借助在应用中编程(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IAP)的功能,实现在运行中对轮机模拟器I/O单元程序的读取、擦除和烧写。在计算机上用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设计远程主机升级界面,创建网络端口;通过以太网发送HEX可执行文件,实现对轮机模拟器I/O单元运行程序的远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轮机模拟器 单片机 以太网 在应用编程(iap) 图形用户界面(GU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水稻籽粒快速颗粒建模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原建博 李骅 +3 位作者 吴崇友 齐新丹 施新新 李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1158,共8页
[目的]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主要用于离散颗粒物料研究领域,非规则形状颗粒建模耗费大量时间,且模型精度对颗粒间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有较大影响,故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水稻籽粒快速颗粒建模方法,旨在提高非规则形... [目的]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主要用于离散颗粒物料研究领域,非规则形状颗粒建模耗费大量时间,且模型精度对颗粒间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有较大影响,故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水稻籽粒快速颗粒建模方法,旨在提高非规则形状颗粒建模效率及精度。[方法]以‘中早39号’早稻籽粒为研究对象,通过非接触式3D激光扫描法重构籽粒3D模型;采用手动填充颗粒建模方法,设置球体坐标、接触半径及物理半径使填充颗粒模型三轴尺寸及体积接近实际籽粒;采用自动填充颗粒建模方法,对籽粒3D模型划分网格及获取网格单元坐标信息,然后通过工程离散单元法(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EDEM)中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实现多球快速聚合颗粒建模;通过高斯拟合法对自动填充颗粒建模中的填充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通过籽粒自然堆积角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模型精度。[结果]重构籽粒3D模型与实际籽粒对比尺寸误差均在5%以内;手动填充颗粒模型填充球数164个,耗时约25 h,尺寸误差均在5%以上;自动填充颗粒模型填充球数203个,球体物理半径为1.2 mm时颗粒模型最优,耗时约1 h,尺寸误差除厚度外均在5%以下;自动填充颗粒自然堆积角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为0.76%。[结论]基于EDEM中API自动填充颗粒建模方法具有高效、精确等优点,为非规则形状颗粒物料的离散单元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颗粒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39号 水稻籽粒 离散单元法 边界包络手动填充法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自然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C-V处理器的固件更新系统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俊 虞致国 +1 位作者 洪广伟 顾晓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8-303,共6页
为简化嵌入式开发人员更新RISC-V处理器固件的操作流程,提出了一种易操作、高效且稳定的固件更新系统设计方法,包括BootROM引导流程设计和在应用中编程(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IAP)设计。在BootROM引导流程设计中,通过启动参数再... 为简化嵌入式开发人员更新RISC-V处理器固件的操作流程,提出了一种易操作、高效且稳定的固件更新系统设计方法,包括BootROM引导流程设计和在应用中编程(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IAP)设计。在BootROM引导流程设计中,通过启动参数再配置的方法,可使此引导流程兼容多种启动模式,如SRAM启动、主内存启动。在IAP设计中,处理器先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收从上位机发送过来的新固件,该固件采用Ymodem协议发送,再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进行片外Flash的重新烧写,以完成对系统固件的更新,同时,为保证接收新固件的可靠性,加入了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上对该系统进行了多次测试,均完成了对系统固件的更新,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C-V处理器 BootROM设计 在应用编程(iap) Ymodem协议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