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在家上学”运动与公立学校的应对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佳佳 刘涛 张丹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8,7,共6页
美国"在家上学"运动的迅速发展给公立学校带来了挑战,它导致公立学校的优质生源大批流失,并对公立学校的经费来源构成了威胁。公立学校对"在家上学"运动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合作的过程。公立学校与"在家上学&... 美国"在家上学"运动的迅速发展给公立学校带来了挑战,它导致公立学校的优质生源大批流失,并对公立学校的经费来源构成了威胁。公立学校对"在家上学"运动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合作的过程。公立学校与"在家上学"开展合作的方式包括开放资源和设施、开发专门项目、为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等。这种合作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学生、家长、公立学校和政府等相关主体均因此而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家庭学校 公立学校 家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在家上学”现象动因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佳佳 王文倩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70,共6页
美国"在家上学"现象的迅猛发展源于多种力量的推动。在教育理念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基础,它同时也得益于教育私有化理念的影响;在政治方面,美国政治文化中反主流倾向的发展、女性主义的发展以... 美国"在家上学"现象的迅猛发展源于多种力量的推动。在教育理念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基础,它同时也得益于教育私有化理念的影响;在政治方面,美国政治文化中反主流倾向的发展、女性主义的发展以及相关组织和机构的积极活动对于"在家上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公众对宗教祈祷的强烈要求和对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不满也是推动"在家上学"现象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郊区化进程、网络和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在家上学"现象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在家上学 教育理念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逃离到协作:美国“在家上学”类型及与公立学校关系的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爱玲 肖甦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8,共12页
在美国,"在家上学"是在学校教育制度充分发展基础之上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家长期许孩子能在自由的学习形式下成长成才的一种自主选择。20世纪90年代"在家上学"实现合法化后,获得了更多的生长资源,它与公立学校的... 在美国,"在家上学"是在学校教育制度充分发展基础之上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家长期许孩子能在自由的学习形式下成长成才的一种自主选择。20世纪90年代"在家上学"实现合法化后,获得了更多的生长资源,它与公立学校的合作不断增加,促使自身类型日益多样化。在社会的支持与包容中,"在家上学"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刺激着公立学校的教育创新与变革。从家长自力更生到外部资源日益丰富,"在家上学"的成长历程体现了美国各州对个人教育需求的尊重、满足与规范、管制,充分展现了国家教育权与家长教育权之间的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在家上学 公立学校 类型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在家上学”现象深度分析:中美比较视角 被引量:18
4
作者 贺武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4-89,158,共6页
"在家上学"在我国一些地方已成为一种表征明显、趋势突出的教育现象,体现出一定的"中国式"特点。在父母对公立学校的态度和对在家上学的认知以及在家上学的相关法律问题与教育费用等方面,中美在家上学存在很大的区... "在家上学"在我国一些地方已成为一种表征明显、趋势突出的教育现象,体现出一定的"中国式"特点。在父母对公立学校的态度和对在家上学的认知以及在家上学的相关法律问题与教育费用等方面,中美在家上学存在很大的区别。在家上学所表露出的公立学校信任危机、公共教育价值取向背离以及教育不正之风等问题应引起深层次的社会关注与学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公共教育 中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台湾地区在家上学合法化之后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廖青 肖甦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6,共7页
在多方力量的努力下,我国台湾地区"在家上学"已经取得合法地位。尽管政府早已在立法层面肯定了"在家上学",且有一系列的申请、审批和考核机制,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争议,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教育权、家长教育选... 在多方力量的努力下,我国台湾地区"在家上学"已经取得合法地位。尽管政府早已在立法层面肯定了"在家上学",且有一系列的申请、审批和考核机制,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争议,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教育权、家长教育选择权和学生受教权三者之间的边界十分模糊。我国台湾地区将在家上学合法化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启示我们应该确立"在家上学"的法律地位,制定细化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明确权利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我国台湾地区 合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家上学”作为一种权利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录平 胡劲松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7,共5页
"在家上学"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公民受教育形式。它满足权利构成的基本要求,因而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一项受教育权利。运用权利要素理论分析发现,"在家上学"权利的核心要素是自由或选择。应该厘清相关... "在家上学"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公民受教育形式。它满足权利构成的基本要求,因而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一项受教育权利。运用权利要素理论分析发现,"在家上学"权利的核心要素是自由或选择。应该厘清相关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合理规范和引导"在家上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权利 权利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的法学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何颖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0,共6页
就法律文本而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的合法性问题的核心是对"入学"这一义务教育法定形式的解释。根据扩大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入学"可理解为"进入义务教育内容的学习过程",从而&q... 就法律文本而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的合法性问题的核心是对"入学"这一义务教育法定形式的解释。根据扩大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入学"可理解为"进入义务教育内容的学习过程",从而"在家上学"的法律性质可界定为"法益"。从权利关系来看,儿童的教育利益最大化是教育活动的应然目标,父母教育权与国家教育权的分配也应当以此为基础。"在家上学"是家长以个性化方式积极履行父母教育权并保障子女受教育权利的活动,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能够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形式而存在,并在家庭和政府的合作间不断成熟。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公民"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并将其纳入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在家上学 受教育权利 父母教育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在家上学”现象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杰慧 张小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1,共8页
本文运用教育人类学"工具连锁反应"理论,通过对北京市一所"在家上学"学堂R学堂的参与观察与深入访谈,探讨了中国式"在家上学"产生的原因是一种反抗与形塑:反抗原有僵化、扭曲,分数至上的教育目标,以及附... 本文运用教育人类学"工具连锁反应"理论,通过对北京市一所"在家上学"学堂R学堂的参与观察与深入访谈,探讨了中国式"在家上学"产生的原因是一种反抗与形塑:反抗原有僵化、扭曲,分数至上的教育目标,以及附着在分数至上基础上的以金钱、地位等为衡量标准的成功观和幸福观;要形塑的则是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自身的教育目标。这种变化是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化导致教育目的的改变;目的的改变,必然带来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变化。"在家上学"是目标改变的结果,同时又可以成为促进新目标形成的原因。对"在家上学"这种新的教育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人们对当前教育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工具连锁反应 反抗和形塑 教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儿童在家上学合法化演变历程与现状 被引量:21
9
作者 彭虹斌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2,共5页
儿童在家上学是美国19世纪末开始就已经萌芽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1993年秋季,在家上学最终在50个州实现合法化。在家上学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在家长任教资格、学生考试、政府监督和公共设施使用方面存在发展... 儿童在家上学是美国19世纪末开始就已经萌芽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1993年秋季,在家上学最终在50个州实现合法化。在家上学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在家长任教资格、学生考试、政府监督和公共设施使用方面存在发展的困境。各种各样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家上学儿童比例增长很快,上大学的人数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三个民间组织也在支持和巩固在家上学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私立教育 政府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在家上学”合法化路径选择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瑞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1,共3页
"在家上学"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某一时间段或全程不进入学校,而在以家庭为主要的受教育场所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我国"在家上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合法化势在必行。"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主要... "在家上学"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某一时间段或全程不进入学校,而在以家庭为主要的受教育场所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我国"在家上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合法化势在必行。"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主要来自义务教育法、父母教育选择权和儿童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关于我国"在家上学"的合法化路径,应当在明确"在家上学"属于义务教育的特殊形式的前提下,以保障儿童权益为出发点,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并出台"在家上学"单行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合法化 义务教育法 受教育权 父母教育选择权 儿童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在家上学”儿童的社会化问题之争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佳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5,共8页
随着"在家上学"运动在美国的迅速发展,"在家上学"的儿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了一个焦点议题。关于该问题,学者们大体持三类观点:"社会化危机"论、"社会化良好"论和"差异社会化&qu... 随着"在家上学"运动在美国的迅速发展,"在家上学"的儿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了一个焦点议题。关于该问题,学者们大体持三类观点:"社会化危机"论、"社会化良好"论和"差异社会化"论。"社会化危机"论认为"在家上学"的儿童难以像那些在学校就读的孩子一样顺利实现社会化;"社会化良好"论认为"在家上学"的儿童同样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差异社会化"论认为应该区别看待"在家上学"的不同群体,这些儿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取决于具体的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家庭学校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在家上学”运动与高校的应对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佳佳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81,共5页
随着美国"在家上学"运动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在家上学"的学生开始进入高校学习或准备读大学。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美国高校采取的政策主要有三类:完全拒斥、特别青睐以及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但整体而言,越来越多的... 随着美国"在家上学"运动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在家上学"的学生开始进入高校学习或准备读大学。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美国高校采取的政策主要有三类:完全拒斥、特别青睐以及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但整体而言,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开始接受和认可这类学生。美国高校政策转变的动力在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机制、分权制管理体制以及对多样性的珍视。对于以"在家上学"为代表的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我国高校也应采取包容的态度,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在家上学 家庭学校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家上学权利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玲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共5页
权利是法学的核心范畴,权利正当性是权利的本原。以伦理学视野来解析,权利正当性有其道德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通过对在家上学权利正当性的道德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进行分析,从自由、主张和利益三方面证成在家上学。
关键词 在家上学权利 正当性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州立法对在家上学的规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骆正言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104,共12页
尽管美国所有50个州都允许在家上学,但对于在家上学的规制措施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大体来看,美国各州在家上学立法可分为宽松规制型、中度规制型和严格规制型三种。它们对在家上学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规制,事前规制包括要求父母申报... 尽管美国所有50个州都允许在家上学,但对于在家上学的规制措施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大体来看,美国各州在家上学立法可分为宽松规制型、中度规制型和严格规制型三种。它们对在家上学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规制,事前规制包括要求父母申报在家上学和对在家上学进行审批;事中规制包括审查在家上学的教师资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以及监督检查在家上学整个教学过程;事后规制则是对在家上学儿童的学业成绩进行测试。这样做既能尊重父母的教育选择权,也能兼顾儿童享受良好教育的权利,防止父母滥用权利损害儿童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立法 申报审批 课程设置 教学实施 学业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协调”:“在家上学”能否合法化的关键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斌斌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0-23,共4页
作为义务教育的一种新动向,在家上学具有一定的伦理正当性和现实合理性,但它却是违法行为。在家上学"合理不合法"的现实窘境,已然对教育管理秩序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也亟待中国教育法治对其能否合法化做出适时回应。当前,支... 作为义务教育的一种新动向,在家上学具有一定的伦理正当性和现实合理性,但它却是违法行为。在家上学"合理不合法"的现实窘境,已然对教育管理秩序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也亟待中国教育法治对其能否合法化做出适时回应。当前,支持和反对在家上学合法化的呼声并存。在家上学合法化的关键在于协调父母教育权与国家教育权、父母教育权与儿童受教育权、父母教育自由与政府监管规制之间的责权关系,即实现"三个协调"。而只有同时做到"家国协调"、"亲子协调"和"官民协调",在家上学的正当性才能彰显,科学性方能提升,可行性才能强化。也唯有此,在家上学方可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合法化 家国协调 亲子协调 官民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的多元与共生:美国“在家上学”运动述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在家上学”运动自 5 0年代晚期兴起 ,发展至今造就了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这一运动不仅演绎了一段家庭与学校之间围绕教育权利的冲突与均衡的历史 ,在其深层意义上 ,它还展示了一幅不同的文化以教育为依托 ,围绕生存与扩张的权利之间... “在家上学”运动自 5 0年代晚期兴起 ,发展至今造就了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这一运动不仅演绎了一段家庭与学校之间围绕教育权利的冲突与均衡的历史 ,在其深层意义上 ,它还展示了一幅不同的文化以教育为依托 ,围绕生存与扩张的权利之间冲突与均衡的生动剧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在家上学”运动 家庭 学校 文化 多元化 共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在家上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桂生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10期34-35,共2页
在我国, “在家上学”虽属自发产生的个别现象,其影响却不可低估。它既对公办学校提出 了挑战,也是对义务教育法的挑战。
关键词 在家上学 公办学校 义务教育法 家庭教师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在家上学制度发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义坤 吴亮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3-119,共7页
在家上学的制度背后是在义务教育领域,家长教育选择权与政府教育管理权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美国从保障家长教育选择权的角度,逐渐承认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并已建立起完善成熟的制度。然而,非宗教理由的在家上学之宪法地位、可能加入《联... 在家上学的制度背后是在义务教育领域,家长教育选择权与政府教育管理权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美国从保障家长教育选择权的角度,逐渐承认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并已建立起完善成熟的制度。然而,非宗教理由的在家上学之宪法地位、可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带来的不利效应、教育不平等情形仍然有待解决。美国各州对在家上学的规范模式包括“无例外法令”“等同法令”和“明示法令”三种,规范强度从低到高包括四种类型,其中的“高强度规范”型模式可供我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义务教育 美国教育 受教育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以在家上学群体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宗何婵瑞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9,共7页
在家上学是起源于发达国家的教育现象,是一种由家长或监护人引导、个人资助的,与传统学校相区别的教育。文章以美国10家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法律法规、行业指导、信息获取、读者活动、家长服务等方面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在家上学群体... 在家上学是起源于发达国家的教育现象,是一种由家长或监护人引导、个人资助的,与传统学校相区别的教育。文章以美国10家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法律法规、行业指导、信息获取、读者活动、家长服务等方面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在家上学群体服务的基本概况进行调研。美国公共图书馆在家上学群体服务带给中国的启示包括:细分服务对象,关注特殊群体;满足儿童需求,深化儿童服务;创新服务思路,优化家长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美国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家上学的合法化前提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斌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8-185,共8页
在家上学能否合法化的问题,已然成为颇具争议的学术议题。从学理层面而言,在家上学吻合义务教育制度的创立精神,可以成为学校义务教育的有效补充。但科学性不强、社会性不足、可行性欠缺的"三重实践尴尬",却成为在家上学的合... 在家上学能否合法化的问题,已然成为颇具争议的学术议题。从学理层面而言,在家上学吻合义务教育制度的创立精神,可以成为学校义务教育的有效补充。但科学性不强、社会性不足、可行性欠缺的"三重实践尴尬",却成为在家上学的合法化障碍。因此,在家上学至少须首先提升科学性、弥补社会性并强化可行性,建构"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在家上学支持系统,以及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准入、服务、评价、监督与退出机制,方能进一步促成自身的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合法化 科学性 社会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