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乡土书写的美学实践——评江子长篇散文《回乡记》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勇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第6期38-44,共7页
新世纪以来,散文在创作形态上日渐多元,而诸如文化散文、原生态散文、新感觉散文、在场主义散文等概念的轮番出场,本身意味深长地表征着文化领域对于当代中国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基本事实的雀跃回应。那么作为一种贴近日常、作... 新世纪以来,散文在创作形态上日渐多元,而诸如文化散文、原生态散文、新感觉散文、在场主义散文等概念的轮番出场,本身意味深长地表征着文化领域对于当代中国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基本事实的雀跃回应。那么作为一种贴近日常、作为一种我之所见、作为一种以真实记录为写作伦理的文体,又因其笔法的自由灵活,散文天然地、当仁不让地适合记录一个急速变化着的中国。同时作为一种炼金术,散文理应提供一种别样的风景、别样的真实、别样的逻辑,来为我们日渐贫瘠的想象、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为全球风雨飘摇的前景提供一种可能的参照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散文 乡土书写 创作形态 写作伦理 美学实践 在场主义散文 炼金术 长篇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故乡到异域:林贤治散文印象记
2
作者 桑农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林贤治先生的写作,涉及多种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传记、文学批评、思想随笔等等。各方面的成就,都十分突出。而近些年来,他的散文创作却受到特别的关注。十年前,获得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曾一度引起舆论的轰动;2019年,他的长篇... 林贤治先生的写作,涉及多种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传记、文学批评、思想随笔等等。各方面的成就,都十分突出。而近些年来,他的散文创作却受到特别的关注。十年前,获得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曾一度引起舆论的轰动;2019年,他的长篇散文《通往母亲的路》又获得“花城文学奖”。作为一位散文家,他的实绩和影响有目共睹。而从整个当代文坛来看,他的散文创作及其理论主张,又可谓旗帜鲜明,风标独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随笔 林贤治 文学批评 文学体裁 散文创作 长篇散文 印象记 在场主义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