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先使用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晓青 罗晓霞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146,共8页
商标"抢注"风潮折射出我国商标注册制度的缺陷,如何在维护商标权的稳定性与商标权取得的公平性之间寻找平衡点,成为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我国,坚持商标注册制度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在此前提下,在先使用有一... 商标"抢注"风潮折射出我国商标注册制度的缺陷,如何在维护商标权的稳定性与商标权取得的公平性之间寻找平衡点,成为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我国,坚持商标注册制度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在此前提下,在先使用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和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应成为对注册商标的必要限制。在先使用者通过使用所获得的是一种弱于权利的法益,并非在商标法之外创设权利。我国应从立法上明确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条件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注册商标在先使用 商标法 不正当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扬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6,共14页
我国《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规定的商标在先使用产生的是一种抗辩权而不是请求权;可以援引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的主体包括在先使用人及其被许可人、总代理商等下游事业者,商标包括驰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其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范围只限于... 我国《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规定的商标在先使用产生的是一种抗辩权而不是请求权;可以援引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的主体包括在先使用人及其被许可人、总代理商等下游事业者,商标包括驰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其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范围只限于在先使用商标知名度和信用覆盖的地域,在该范围内,不应当限制在先使用者的营业规模,但在先使用人不得将其营业扩及互联网领域。在先使用人超出原知名度和信用覆盖地域范围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可以视情况适用权利懈怠抗辩原则平衡相关利益关系;从法律效果上看,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可以对抗注册商标权人损害赔偿和停止侵害救济请求,但为了避免相关公众混淆,在先使用人负有附加适当区别性标记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在先使用 商标权注册主义 原有范围 区别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9
3
作者 苏启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9-90,共2页
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是指时间上早于他人实际使用但自己未予申请注册的商标。实际使用是为销售的目的,将商标贴附于商品、容器、包装、装璜、说明书、价格表、服务营业物品或出现在媒体广告及促销展览会之上。在先使用的商标尽管未注册... 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是指时间上早于他人实际使用但自己未予申请注册的商标。实际使用是为销售的目的,将商标贴附于商品、容器、包装、装璜、说明书、价格表、服务营业物品或出现在媒体广告及促销展览会之上。在先使用的商标尽管未注册但也属于我国现行商标法的管理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注册商标 在先使用 法律保护 《商标法》 商标专用权 商标法制 商标保护 在先权利 申请注册 《实施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标在先使用之保护——兼谈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订 被引量:6
4
作者 叶赟葆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63-68,共6页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商标在先使用是否成立商标侵权抗辩的不同判决意见的梳理,以比较法的视角分析了以商标先用权制度解决商标在先使用人与商标注册人利益冲突的思路。我国现行立法基本上符合商标先用权的思路,规定了对服务商标、...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商标在先使用是否成立商标侵权抗辩的不同判决意见的梳理,以比较法的视角分析了以商标先用权制度解决商标在先使用人与商标注册人利益冲突的思路。我国现行立法基本上符合商标先用权的思路,规定了对服务商标、未注册驰名商标和已经使用且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在先使用的保护。在《商标法》第三次修订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借鉴经验,规定商标先用权,完善对商标在先使用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 在先使用 先用权 《商标法》第三次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在先使用商标不侵权抗辩是否成立的思考--从两则案例出发 被引量:2
5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3,共7页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两则在先使用商标是否侵权案件之不同裁判观点的介绍,从比较法的视野分析了国际社会解决在先使用商标与注册商标之间关系的法定规则,阐释了使用取得和混合取得商标权的国家一般均建立了在先使用商标的保护制度。我...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两则在先使用商标是否侵权案件之不同裁判观点的介绍,从比较法的视野分析了国际社会解决在先使用商标与注册商标之间关系的法定规则,阐释了使用取得和混合取得商标权的国家一般均建立了在先使用商标的保护制度。我国应在已经建立的过渡期服务商标在先使用保护制度、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和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妥当规制我国的在先使用商标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先使用 注册商标侵权 善意 继续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在先使用制度的体系化研究——以“影响力”为逻辑主线 被引量:4
6
作者 倪朱亮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5期74-83,共10页
商标影响力与商标投资成正相关性。商标在先使用制度是以商标"影响力"为主线,以权利的积极权能与消极权能为内部逻辑结构而形成的统一体。在先使用商标"影响力"的大小与涉及对象直接制约在先使用权权能的内容与实... 商标影响力与商标投资成正相关性。商标在先使用制度是以商标"影响力"为主线,以权利的积极权能与消极权能为内部逻辑结构而形成的统一体。在先使用商标"影响力"的大小与涉及对象直接制约在先使用权权能的内容与实现。在商标申请注册前,争议双方均有使用争议商标时,不能简单遵从客观使用时间先后与"谁先申请谁得"的规则,而应当根据双方主观状态、使用时间的差距以及申请注册时的"影响力"大小等因素做综合判定商标在先使用权。在先使用商标继续使用权的效力范围应限制于原地域范围,但是可在地域范围内扩张面积、变更企业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 商标在先使用 权能分离 影响力 效力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先使用商标的“有一定影响”认定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程德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8,共9页
《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规定了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可以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商标而不构成商标侵权。该新增条款不仅弥补了我国注册取得商标权模式的制度缺陷,而且维护了商标在先使用人与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之间的利... 《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规定了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可以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商标而不构成商标侵权。该新增条款不仅弥补了我国注册取得商标权模式的制度缺陷,而且维护了商标在先使用人与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但是,该条款在理解和适用上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如何认定"有一定影响"要件的构成,该要件与《商标法》第32条后半段规定有何关系,学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实践。文章从新法实施之后的司法案例着手,借鉴境外的制度和司法经验,从认定方法和认定因素等方面对在先使用商标"有一定影响"的认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先使用 商标侵权 有一定影响 构成要件 认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权视野下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权益的合理保护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大海 李高雅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5-61,共7页
我国现行规定及即将生效的新《商标法》对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的权益保护,行政色彩过浓,缺乏民事裁判规则的属性,效率低下,且有违公平,当予进一步完善。在商标注册制的潮流不可逆转,且为我国一直采纳的背景下,宜效仿英国《商标法》、仿... 我国现行规定及即将生效的新《商标法》对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的权益保护,行政色彩过浓,缺乏民事裁判规则的属性,效率低下,且有违公平,当予进一步完善。在商标注册制的潮流不可逆转,且为我国一直采纳的背景下,宜效仿英国《商标法》、仿冒法的双轨保护模式,将对注册商标的侵权行为纳入《商标法》保护,由《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对在先使用并享有一定知名度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改造当前的行政救济规则,使之具备民事裁判规范的构成要件;明确符合条件的在先未注册商标可以对后注册商标提起侵权和宣告无效诉讼。如斯,既可在注册与使用之间取得合理平衡,亦可有效制止抢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先使用 未注册商标 私权 民事裁判规则 司法宣告无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在先使用规则中应赋予在先使用人排他权的证伪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理论界存在应否赋予商标在先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排他权的争议。本文从“忽略了商标权人对在先使用人原使用范围的‘侵略’”、“赋予在先使用人排他权必然撼动商标注册取得制度”以及“应先适用商标法解决商标在先使用问题”三个角度... 理论界存在应否赋予商标在先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排他权的争议。本文从“忽略了商标权人对在先使用人原使用范围的‘侵略’”、“赋予在先使用人排他权必然撼动商标注册取得制度”以及“应先适用商标法解决商标在先使用问题”三个角度,论证在现有社会和制度环境下主张赋予在先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排他权并不适用。但是,特定情形下可以赋予在先使用人一定限度的“排他力”,满足特定情形的要件应包括:商标在先使用成立;存在未经许可的第三人在商标在先使用人原使用范围内使用商标权人商标的侵权行为;商标权人拒不履行其排他权利;第三人的侵权使用行为危害到在先使用人的合法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 在先使用 第59条第3款 排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规范结构反思与分析框架塑造 被引量:3
10
作者 辜凌云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102,共14页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的制度功能在于筛选具有在先性保护价值的客体,选择过程应当严格秉持价值识别的法律方法,以在先性使用的有限保护为依归。基于在先使用商标形成交易市场的事实而产生的抗辩,本质上是对诚实信用和私法自治原则的维护,其...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的制度功能在于筛选具有在先性保护价值的客体,选择过程应当严格秉持价值识别的法律方法,以在先性使用的有限保护为依归。基于在先使用商标形成交易市场的事实而产生的抗辩,本质上是对诚实信用和私法自治原则的维护,其表现形式是抗辩规则与商标在先使用利益保护规则的交互融合。实践中对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规则的分析过于重视具体要素的逐个击破,忽视了作为整体概念规则的建构和功能解剖。在以制度功能为核心目标价值指引的基础上塑造“功能-要件”对应关系的分析范式,形成“准入-排除-限制”功能映射“善意在先-要素控制-有限保护”的三元分析框架,澄清不同要件所承载的差异功能,助力优化现有规范分析的解释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在先使用 规范结构 制度功能 解释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法》第59条第3款“在先商标的继续使用抗辩”评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鹏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5,共15页
为确保商标在先使用人因其使用行为业已形成的具体信用,《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规定了在先商标的继续使用抗辩制度。其构成要件可以归结为三个:在先使用行为应早于在后注册商标的申请日;在先使用人应当出于善意;在先使用的标识经过持续... 为确保商标在先使用人因其使用行为业已形成的具体信用,《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规定了在先商标的继续使用抗辩制度。其构成要件可以归结为三个:在先使用行为应早于在后注册商标的申请日;在先使用人应当出于善意;在先使用的标识经过持续性使用产生一定影响。援引在先使用抗辩的主体除在先使用人本人外,还包括“继受主体”“被许可人”“流通环节参与主体”等。在法律效果上,在先使用人有权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而注册商标权人有权要求在先使用人施加适当区别性标识。本文结合学理与判例对该款规定的解释与适用进行评注,在整理与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相关各论点的基础上,分析其与规范意旨的体系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先使用抗辩 双重在先 有一定影响 原有范围 区别性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先用权保护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峣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7,87,共6页
在我国,商标权取得的法定方式是通过申请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考察大多英美法系国家,因为实行使用保护主义,所以在商标先用权的保护上理论支撑比较明确;在实行商标注册原则的国家,对商标先用权的保护就明显缺乏法律支持。在我国,对于驰... 在我国,商标权取得的法定方式是通过申请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考察大多英美法系国家,因为实行使用保护主义,所以在商标先用权的保护上理论支撑比较明确;在实行商标注册原则的国家,对商标先用权的保护就明显缺乏法律支持。在我国,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较好地参照了国际公约,但对普通商标先用权的保护却法律依据不足。然而,必须承认,商标在先使用人与在后注册人或商标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客观存在,而且难以避免,因此,为了平衡在先使用人与后注册人的利益关系,我们需要对商标先用权及其构成要件进行界定,理清商标先用权保护的理论依据,提出在我国立法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在先使用 先用权 注册商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普通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冲突之处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太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45,共12页
关于普通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之间冲突的处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与《商标法》第59条第3款的规定存在着潜在的冲突。必须从普通未注册商标保护的中国语境和维护注册取得商标权体制的价值取向出发,结合在后注册商标是否存在不正当... 关于普通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之间冲突的处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与《商标法》第59条第3款的规定存在着潜在的冲突。必须从普通未注册商标保护的中国语境和维护注册取得商标权体制的价值取向出发,结合在后注册商标是否存在不正当抢注、注册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诚实信用、保护在先权利、制止市场混淆等原则合理解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与《商标法》第59条第3款,公平处理冲突。“N”标志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仅依据保护在先权利和制止市场混淆原则来处理普通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之间的冲突略显机械。对此种冲突,不应非此即彼地处理,而应该尊重已经形成的市场格局,相互注意与对方作出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普通未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 权利冲突 “N”标志不正当竞争 纠纷案 在先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先用权研究——兼论我国《商标法》第三修正案 被引量:23
14
作者 曹新明 《法治研究》 2014年第9期16-24,共9页
2013年8月30日通过的《商标法》第三修正案,使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更加完善。该修正案规定的商标先用权,有利于保护商标在先使用人的合法利益,遏制日益严重的商标抢注现象。该项权利是我国商标法首次设定,因此就商标先用权所涉及到的理... 2013年8月30日通过的《商标法》第三修正案,使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更加完善。该修正案规定的商标先用权,有利于保护商标在先使用人的合法利益,遏制日益严重的商标抢注现象。该项权利是我国商标法首次设定,因此就商标先用权所涉及到的理论与适用问题有必要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其他国家保护未注册商标的成功经验,运用逻辑推演、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商标先用权的法律性质、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利弊缺失等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抢注 先用权 在先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15
作者 刘佩智 《知识产权》 CSSCI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企业管理 知识产权保护 在先权利 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先使用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侵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