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双平 高志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2-363,共12页
为解决土-无柱大跨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的问题,以南宁地铁5号线金桥站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验证土-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的边界效应,并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模型与土体的加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模型箱箱壁所设置的聚苯... 为解决土-无柱大跨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的问题,以南宁地铁5号线金桥站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验证土-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的边界效应,并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模型与土体的加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模型箱箱壁所设置的聚苯乙烯泡沫板边界能消除边界上波的反射与散射,其效果比较理想;2)对于模型地基,其加速度响应随着埋深而减小;3)水平向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模型各处的峰值加速度响应表现为底板最小、中板居中、顶板最大,而竖向地震作用下底板的峰值加速度响应大于中板。震害观测表明:模型地基发生局部破坏,车站结构模型在顶板与侧墙处、中板加腋处产生较多细微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无柱大跨地铁车站 结构模型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拱-墙法大跨暗挖地铁隧道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胡奇凡 朱占国 +4 位作者 郭家兴 孙宇 赵斌 熊春林 陈晓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5,共10页
[目的]采用中隔壁、双侧壁导坑等分部开挖工法开挖大跨暗挖地铁隧道时,受临时支撑影响,大型机械化作业难以有效实施。为适应环境敏感场地微振机械化施工要求,需研发SAWS(叠合拱-墙)法大跨暗挖隧道开挖支护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目的]采用中隔壁、双侧壁导坑等分部开挖工法开挖大跨暗挖地铁隧道时,受临时支撑影响,大型机械化作业难以有效实施。为适应环境敏感场地微振机械化施工要求,需研发SAWS(叠合拱-墙)法大跨暗挖隧道开挖支护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在简述了SAWS(叠合拱-墙)法技术之后,以重庆某软岩地层单拱大跨暗挖地铁车站为例,采用FLAC三维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车站开挖全过程中地层、结构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仿真,对比分析了工法1(常规双侧壁导坑法)和工法2(SAWS)法在地面沉降、围岩塑性区分布、初支结构变形、初支结构应力、锚杆轴力等方面的差异,验证了SAWS法的适用性及可靠性。[结果及结论]对比双侧壁导坑法,采用SAWS法后,地面最大沉降增加约12.4%,拱顶最大沉降增加约8.5%,洞内沿垂直隧道线路方向的最大水平位移增加约26.0%,且各项变形均具有足够的安全冗余度;初支拱脚内力减小约42.9%,侧墙中下部系统锚杆轴力降低约20.0%~30.0%。2种工法的拱底隆起及围岩塑性区分布基本一致。SAWS法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初支及锚杆结构受力合理。SAWS法可以满足大型机械化施工需要,具备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单拱大跨车站 暗挖隧道施工 软岩地层 叠合拱-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下板柱节点类型对地铁车站抗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茂忠 陈向东 王松涛 《工程抗震》 2000年第2期36-41,共6页
本文以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 ,对板柱节点类型对地铁车站抗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就如何加强地铁车站的抗震 。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抗震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支座-地铁车站减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关键设计参数研究
4
作者 杜贺港 张梓鸿 +1 位作者 许成顺 杜修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43-252,共10页
基于地下结构布设隔震支座可有效控制结构地震反应,以某实际两层两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橡胶支座布设于地铁车站结构的三维全时程动力分析模型,探讨了橡胶支座关键设计参数-水平刚度比对多层地铁车站减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并... 基于地下结构布设隔震支座可有效控制结构地震反应,以某实际两层两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橡胶支座布设于地铁车站结构的三维全时程动力分析模型,探讨了橡胶支座关键设计参数-水平刚度比对多层地铁车站减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最佳水平刚度比条件下减震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柱布设橡胶支座后,中柱内力及位移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表现出良好的减震效果;(2)水平刚度比的变化对减震结构中柱的动力响应结果影响显著,对结构侧墙的动力响应结果影响较小,且水平刚度比会对中板的变形模式产生影响,综合考量,建议最佳水平刚度比的范围为0.06~0.08;(3)在最优水平刚度比条件下,结构中柱位移减震率最高可达85%,且中柱及侧墙始终处于安全工作状态,达到了破坏模式可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相互作用 地铁车站 橡胶支座 水平刚度比 减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挖PBA车站顶拱矢跨比对钢管柱受力特征及地表变形影响研究——以北京地铁17号线香河园站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立钢 常龙飞 +1 位作者 江华 江玉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74-182,共9页
为研究顶拱矢跨比的改变对车站钢管柱受力安全及地表变形的影响,以北京地铁17号线香河园站为背景,建立拱结构力学理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拱结构在拱脚处的内力随矢跨比的变化规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及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得到不同顶拱... 为研究顶拱矢跨比的改变对车站钢管柱受力安全及地表变形的影响,以北京地铁17号线香河园站为背景,建立拱结构力学理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拱结构在拱脚处的内力随矢跨比的变化规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及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得到不同顶拱矢跨比下钢管柱受力特征及地表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顶拱矢跨比条件下,钢管柱剪力与弯矩最大值均出现在中板位置附近;2)随着顶拱矢跨比的增大,钢管柱的轴力和地表沉降最大值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3)PBA车站在二次衬砌扣拱施工阶段钢管柱轴力涨幅最大,此阶段完成时钢管柱轴力占车站完工轴力的75%以上;4)车站主体结构施作完成后,地表最大沉降在车站中线上方,沉降槽曲线以车站中线左右对称分布,与小导洞的对称形式相同,且顶拱矢跨比较小的车站,因施工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较小,有利于控制地表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工法 地铁车站 钢管混凝 拱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下连续墙–复杂异跨地铁车站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建宁 窦远明 +2 位作者 庄海洋 付继赛 马国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5-1243,共9页
针对目前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中不考虑地下连续墙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土-地下连续墙-复杂异跨地铁车站结构静动耦合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无地下连续墙、含单层地下连续墙及含双层地下连续墙等不同情... 针对目前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中不考虑地下连续墙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土-地下连续墙-复杂异跨地铁车站结构静动耦合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无地下连续墙、含单层地下连续墙及含双层地下连续墙等不同情况下异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的存在仅在地震强度较小时能够显著提高车站主体结构的抗水平侧移能力,当地震强度较大时结构的水平位移增大明显;从结构层间位移的角度看,结构下层的层间位移涨幅最大,不考虑地下连续墙存在的计算结果将偏于危险;地下连续墙加强了地铁车站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致使车站结构整体变形性态和内力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结构侧墙端部应力水平明显减小,各楼板端部的应力水平明显增大;本文计算工况中,异跨车站结构的下层中柱是抗震设计时的薄弱位置,其中以双层地下连续墙工况时的结构下层最为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地下车站 地下连续墙 -结构相互作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岛式双柱车站柱跨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学军 李瑞 欧阳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车站建筑公共区柱跨的选定,因其要满足工程经济与乘客舒适性等多方面的要求,需设计人员慎重研究。以B型车6辆编组120m岛式车站为例,通过对8m与9.76m两种不同柱跨布置方案,从建设规模、景观、装修、经济和实用性5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 车站建筑公共区柱跨的选定,因其要满足工程经济与乘客舒适性等多方面的要求,需设计人员慎重研究。以B型车6辆编组120m岛式车站为例,通过对8m与9.76m两种不同柱跨布置方案,从建设规模、景观、装修、经济和实用性5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满足乘客快捷、舒适的前提下,8m柱跨更经济实用;建议今后地铁新线的标准化设计采用8m柱跨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岛式车站 布置 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跨无柱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宋冉 张继清 +1 位作者 崔涛 郭剑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27,178,共6页
为充分发挥装配式地下结构的优点,依托某工程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设计了双跨无柱装配式地铁车站,并对因横断面跨度较大、接头连接刚度不易确定造成结构受力和变形较为复杂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建立多幅地铁车站"荷载-结构"整体... 为充分发挥装配式地下结构的优点,依托某工程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设计了双跨无柱装配式地铁车站,并对因横断面跨度较大、接头连接刚度不易确定造成结构受力和变形较为复杂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建立多幅地铁车站"荷载-结构"整体计算模型,计算分析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的整体变形、局部接头变形、结构应力和内力。分析结果表明:该双跨无柱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整体变形、接头局部变形和结构内力均满足设计要求;空心结构顶板和鱼腹梁结构中板的形式可有效减轻自重、控制车站结构变形;箱形结构底板可承担较大的内力;横向接头连接处采用"凹凸榫+预应力钢棒"的形式保证了接头连接的有效性。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能够满足变形和强度要求,结构整体和局部均能保证稳定,车站结构力学特性分析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柱结构 装配式结构 地铁车站 有限单元法 受力特性 变形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不同结构型式大跨无柱地铁车站的抗震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岩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针对砂卵石地层条件下不同结构型式的大跨无柱地铁车站,依托成都轨道交通某无柱车站,运用有限元软件和时程分析法进行抗震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型式下车站的抗震动力响应。相比于矩形平顶直墙结构,无柱车站起拱可显著优化结构受力,... 针对砂卵石地层条件下不同结构型式的大跨无柱地铁车站,依托成都轨道交通某无柱车站,运用有限元软件和时程分析法进行抗震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型式下车站的抗震动力响应。相比于矩形平顶直墙结构,无柱车站起拱可显著优化结构受力,其弯矩值可减少约35%,受力性能显著提升,具有较好的抗震特性;拱顶不同矢跨比对结构内力及层间位移角影响的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结构矢跨比增大,结构层间位移角呈递减趋势,当结构矢跨比接近0.25时,层间位移角降幅趋于平缓。不同结构型式车站的内力极值均出现于板墙相交位置,设计时应加强该处的抗震构造措施,以提高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剪和抗弯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结构型式 大跨无柱 抗震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出入口软土深基坑上跨既有电力线管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文先锋 张毅 曹章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104,共5页
某市地铁预留出入口施工上跨—埋深11.75 m、直径3 50mm的既有电力线管道。要求在不拆移既有电力线管道的情况下,既要确保该预留出入口的正常施工,还要避免施工过程对电力线管道可能造成的上浮变形影响。从该工程的特点出发,综合工程类... 某市地铁预留出入口施工上跨—埋深11.75 m、直径3 50mm的既有电力线管道。要求在不拆移既有电力线管道的情况下,既要确保该预留出入口的正常施工,还要避免施工过程对电力线管道可能造成的上浮变形影响。从该工程的特点出发,综合工程类比、专家咨询和理论仿真三种分析,得到了优化的施工方案,其中增加了大基坑改为小基坑、坑内土体改良和电力线管道变形自动化监测等措施。该施工方案具有将施工工艺的优化和施工期间全过程监控有机结合、工程效果良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站出入口 施工技术 深基坑 电力线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中柱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规律
11
作者 钟紫蓝 郭庆龙 +2 位作者 郭佳希 张卜 赵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9-164,共6页
为提高和改善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现有地铁车站结构通常采用钢管混凝土中柱,主要考虑混凝土中柱类型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以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土-地铁车站结构二维整体有限元模型,并基于... 为提高和改善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现有地铁车站结构通常采用钢管混凝土中柱,主要考虑混凝土中柱类型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以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土-地铁车站结构二维整体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合成人工地震动输入土-地铁车站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钢管混凝土中柱地铁车站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多遇地震动和设防地震动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地铁车站顶层中柱最大层间位移角相较于钢筋混凝土地铁车站分别降低了5%和1%,底层中柱最大层间位移角下降幅度仅为24%和8%;罕遇地震动作用下,钢管混凝土中柱使地铁车站顶层和底层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降低了9%和7%,钢管混凝土中柱底部在最大变形时刻承受的剪力增加了7%;极端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产生较大变形,钢筋混凝土中柱出现破坏时刻钢管混凝土中柱并未破坏,钢管混凝土中柱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提升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 地铁车站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地铁车站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饱和土的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谷音 庄舒曼 +1 位作者 卓卫东 孙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43-3251,共9页
饱和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将土体视为固-液二相介质,基于biot饱和土介质动力方程的u-p形式研究了反映饱和土无约束域能量辐射效应影响的等效黏弹性人工边界单元,基于地震波转化为作用于人工边界节点上等效荷载的方法实现了波动输入... 饱和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将土体视为固-液二相介质,基于biot饱和土介质动力方程的u-p形式研究了反映饱和土无约束域能量辐射效应影响的等效黏弹性人工边界单元,基于地震波转化为作用于人工边界节点上等效荷载的方法实现了波动输入。采用算例验证了等效人工单元的精度。建立饱和土-地铁车站非线性有限元整体模型,分析了考虑双相介质饱和土的波动传播,对比了饱和土及单相土在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的地震反应,并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采用考虑多孔介质的特性分析地基土与单相固体介质相比更加合理。通过对车站结构关键构件的加速度、位移和内力等进行分析,研究了饱和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等效黏弹性人工边界单元 地铁车站结构 饱和-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蕊 冯立新 +2 位作者 杨德健 李雅 张海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3期420-430,共11页
为了明确天津市软土地基对地铁车站的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以天津市地铁3号线的昆明路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地铁站的地震反应。通过建立二维平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及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 为了明确天津市软土地基对地铁车站的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以天津市地铁3号线的昆明路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地铁站的地震反应。通过建立二维平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及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宁河波作用下结构中柱内力响应明显大于其他构件,且柱底连接处内力幅值最大,为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周围土层的弹性模量及上覆土层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更明显,而结构自身的等效弹性模量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不明显。研究成果丰富了软土地区地铁车站抗震设计理论,对地铁车站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地震响应 地铁车站 -车站结构相互作用 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地上两层地铁车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建平 聂闻锐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为研究黄土地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包括地上、地下结构及周围土层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在简要介绍模型设计和试验工况的基础上,重点根据试验中各传感器所记录的数据,对模型土箱的边界效应、模型地基与模型结构的... 为研究黄土地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包括地上、地下结构及周围土层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在简要介绍模型设计和试验工况的基础上,重点根据试验中各传感器所记录的数据,对模型土箱的边界效应、模型地基与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铁车站模型结构地上部分受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影响较大,地上部分的最终破坏模式是整体侧向倒塌;车站模型结构地下部分受地下结构周围土层影响较大,土层位移不大时地下结构无明显破坏;地上地下结构交接处的破坏最为严重.模型车站结构的存在对土体动力反应的影响较小,并随输入地震动峰值的增大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 地铁车站 地上结构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框架-管涵式车站结构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雪 黄小平 +3 位作者 李翀 王秀志 黄爱军 袁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156,共9页
上海地铁14号线静安寺站拟采用"两端明挖-中间顶管暗挖"的复合工法建设,该车站两端三层框架结构与中间顶管隧道结构存在刚度突变、平面及竖向不规则的特点。通过建立地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设防地震工况下该车... 上海地铁14号线静安寺站拟采用"两端明挖-中间顶管暗挖"的复合工法建设,该车站两端三层框架结构与中间顶管隧道结构存在刚度突变、平面及竖向不规则的特点。通过建立地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设防地震工况下该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车站两端框架结构的关键受力部位为中柱的柱端和底板与侧墙的交角;车站A区框架的内力响应要小于C区,而C区框架的层间位移更小;车站中间的顶管段,其与两端框架结构的连接处断面、以及与联络通道连接的部位应力也较大;设防地震下,车站两端框架结构和中间顶管隧道结构的最大位移角都在规范限值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刚度突变 框架-管涵组合结构 -结构相互作用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氯盐环境下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规律
16
作者 钟紫蓝 郭佳希 +3 位作者 张卜 崔臻 赵密 杜修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78,共10页
地铁车站结构抗震分析中,通常只对完好结构进行地震响应规律分析,然而,沿海城市地铁车站结构埋置于地下,易遭受氯离子侵蚀,导致材料性能退化。为此,针对沿海氯盐环境下不同锈蚀程度的地铁车站结构,建立相应的非线性土-结构相互作用有限... 地铁车站结构抗震分析中,通常只对完好结构进行地震响应规律分析,然而,沿海城市地铁车站结构埋置于地下,易遭受氯离子侵蚀,导致材料性能退化。为此,针对沿海氯盐环境下不同锈蚀程度的地铁车站结构,建立相应的非线性土-结构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采用整体式静力推覆分析,研究氯离子侵蚀对土-结构柔度比的影响,并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氯离子侵蚀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对完好状态,10%和20%锈蚀率的车站结构土-结构柔度比分别下降6%和18%,然而,由于地下结构受到周围土体的约束,在相同地震作用下,底层中柱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没有显著变化;底层中柱作为抗震薄弱环节,钢筋锈蚀造成中柱变形能力及承载能力的下降,导致地铁车站结构的安全系数下降10%和20%左右;锈蚀后结构中柱最大层间位移角增幅与场地响应有关,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作用下,土体将产生大的剪切变形,使得中柱纤维截面中钢筋承担更多的剪力,此时钢筋锈蚀将对中柱层间位移角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侵蚀 钢筋锈蚀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地铁车站 -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C-BFRP加固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晓 黄晓斌 +1 位作者 阙海群 陈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191,共8页
为提升高烈度地区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文中以西安某黄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为背景,提出应用ECC-BFRP复合层来加固地铁车站结构中柱。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土-地铁车站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水泥砂浆(Mortar)加固... 为提升高烈度地区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文中以西安某黄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为背景,提出应用ECC-BFRP复合层来加固地铁车站结构中柱。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土-地铁车站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水泥砂浆(Mortar)加固、ECC加固、Mortar-BFRP和ECC-BFRP复合层加固情形下地铁车站结构以及未加固情形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不同加固措施下地铁车站的位移响应以及整体和局部构件塑性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ECC-BFRP复合加固可有效提升地铁车站中柱的刚度,减小车站的整体地震反应;同时,中柱的塑性发展程度明显减小,其它构件的塑性应变分布较为均匀,车站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研究成果可为地下结构抗震加固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C-BFRP 地铁车站 -结构共同作用 有限元模型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地震动对地铁车站共构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马晓明 苗晗 +1 位作者 蒋录珍 安军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6,153,共9页
[目的]地铁车站共构结构体系(以下简称“共构结构体系”)通过厚板实现箱形结构与箱形框架结构的连接转换。因共构结构体系的结构形式独特,其地震响应规律目前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其地震响应特征。[方法]以某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共构结... [目的]地铁车站共构结构体系(以下简称“共构结构体系”)通过厚板实现箱形结构与箱形框架结构的连接转换。因共构结构体系的结构形式独特,其地震响应规律目前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其地震响应特征。[方法]以某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共构结构体系为例,建立了土-共构结构体系相互作用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考虑单向地震波和双向地震波(含水平向、竖向)作为输入,选取了3种工况,分析了共构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特征、位移响应特征、受压受拉损伤情况及演变过程,并以共构结构体系左侧柱端为例,讨论了部分结构部位的内力响应特征。[结果及结论]双向耦合地震动对共构结构体系竖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大,在侧墙与负一层底板连接处加速度的最大增幅达158%(与竖向地震动作用相比)。竖向地震动会加大共构结构体系顶底板的相对水平位移和相对竖向位移,加大柱子的内力响应。柱端、侧墙下部、底板两端、构件连接处、腋角等位置为共构结构体系地震损伤薄弱部位,应对这些部位进行加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共构结构体系 地震响应 竖向地震动 -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铁兴工街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国清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87-1294,共8页
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建筑风格独特,站厅层公共区空间大、视野开阔、结构工法特殊、综合管线布置灵活且装修美观,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以大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兴工街站设计为例,通过对建筑、结构、综合管线、... 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建筑风格独特,站厅层公共区空间大、视野开阔、结构工法特殊、综合管线布置灵活且装修美观,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以大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兴工街站设计为例,通过对建筑、结构、综合管线、装修等专业设计的阐述,分析专业设计过程中的特点,总结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设计的利弊,可为地铁车站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柱大跨地铁暗挖车站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综合管线设计 装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铁大跨无柱拱形结构内力分析及施工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丹 李钊 +3 位作者 刘伟龙 袁满 宁波 孟凡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154,共8页
以济南地铁龙奥站为依托,研究硬岩地层大跨无柱拱形地铁车站结构受力特性及施工技术,进行二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引起的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内力均较小,采用多级放坡开挖和喷锚支护的方式可保证基坑安全施工;无柱拱形结... 以济南地铁龙奥站为依托,研究硬岩地层大跨无柱拱形地铁车站结构受力特性及施工技术,进行二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引起的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内力均较小,采用多级放坡开挖和喷锚支护的方式可保证基坑安全施工;无柱拱形结构顶板弯矩、轴力值均较大,同时中板表现为偏心受拉状态,是主体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但仍具有较大的安全系数,结构整体安全可靠。大跨无柱拱形车站施工技术已在济南地铁龙奥站取得成功应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跨无柱拱形车站 数值模拟 内力分析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