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氧化法深度处理土霉素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试验研究
1
作者 郭亚斌 李贵霞 +4 位作者 刘艳芳 刘曼 高湘 潘贵芳 李再兴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97-201,共5页
以钛涂铱钌(Ti/RuO2-IrO2)平板为阳极、石墨板为阴极,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土霉素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电解条件:电流密度为0.10A/cm2、极板间距为2cm、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3mol/L和不调整废水pH值,在... 以钛涂铱钌(Ti/RuO2-IrO2)平板为阳极、石墨板为阴极,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土霉素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电解条件:电流密度为0.10A/cm2、极板间距为2cm、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3mol/L和不调整废水pH值,在进水ρ(COD)=264.32mg/L时,电解60min后出水ρ(COD)<120.00mg/L,COD去除率可达60%以上。在最佳电解条件下,COD去除动力学方程为ln(c0/ct)=0.012 9t-0.001 7,其相关系数R2=0.997 5,近似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法 土霉素废水二级处理出水 深度处理 反应动力学 钛涂铱钌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_2催化氧化处理土霉素废水处理站二级出水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再兴 刘焕 +5 位作者 刘艳芳 李伟 李贵霞 赵俊娜 周崇晖 王勇军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65-369,共5页
以土霉素废水处理站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二氧化氯(ClO2)为氧化剂,以自制活性炭负载铜氧化物(CuOx-AC)催化剂进行ClO2催化氧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lO2催化氧化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反应pH值为7.0、ClO2投加量为0.24g/L(折纯,质量浓度... 以土霉素废水处理站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二氧化氯(ClO2)为氧化剂,以自制活性炭负载铜氧化物(CuOx-AC)催化剂进行ClO2催化氧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lO2催化氧化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反应pH值为7.0、ClO2投加量为0.24g/L(折纯,质量浓度)、催化剂投加量为50g/L(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为30min。在此条件下,废水COD的质量浓度由472.7~523.4mg/L降至301.2~340.1mg/L,COD去除率在35%左右,但废水B/C值由0.04~0.07提高至0.21~0.24,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进一步采取生化处理工艺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废水 二级出水 CLO2 催化氧化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宏洋 管运涛 +1 位作者 水野忠雄 津野洋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0-533,共4页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以比臭氧消耗量为基础讨论出水水质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比臭氧消耗量为6.5 mg/mg时,出水的吸光度在400 nm处减少90%以上,在254 nm处减少85%以上;出水的溶解性有机碳质量浓度为11.23 mg/...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以比臭氧消耗量为基础讨论出水水质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比臭氧消耗量为6.5 mg/mg时,出水的吸光度在400 nm处减少90%以上,在254 nm处减少85%以上;出水的溶解性有机碳质量浓度为11.23 mg/L、COD为16.3 mg/L;臭氧分子直接氧化对降低色度和去除有机物起到一定作用,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印染废水 二级出水 溶解臭氧 比臭氧消耗量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雷利荣 林奕鹏 +1 位作者 王彩梦 李广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6-53,共8页
采用序批式颗粒污泥床反应器(SBBGR)培养、驯化好氧颗粒污泥,并应用于处理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二级出水,探讨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进水(二级出水) COD_(Dr)和BOD_(5)分别为(190±33.4) m... 采用序批式颗粒污泥床反应器(SBBGR)培养、驯化好氧颗粒污泥,并应用于处理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二级出水,探讨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进水(二级出水) COD_(Dr)和BOD_(5)分别为(190±33.4) mg/L和(7.2±1.7) mg/L条件下,出水COD_(Dr)可降至(95±22) mg/L,去除率为(47.7±5.0)%;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SBBGR反应器对芳香族化合物为代表的特征污染物具有良好的降解去除效果;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经过驯化后具有降解废水中芳香族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在污泥中的相对丰度提高,SBBGR反应器有降解木质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BGR 二级出水 好氧颗粒污泥 微生物群落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头孢合成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俊娜 李再兴 +3 位作者 刘艳芳 李贵霞 高湘 宋曰超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对Mn/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头孢合成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Mn (NO3)2溶液为浸渍液,Mn/γ-A12O3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0.10 mol/L、浸渍时间9h、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 对Mn/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头孢合成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Mn (NO3)2溶液为浸渍液,Mn/γ-A12O3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0.10 mol/L、浸渍时间9h、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2h;在反应时间为30 min、废水pH为9.0、臭氧通量为4.6 mg/min、催化剂加入量为5g/L的条件下,当进水COD、BOD5、ρ(氨氮)和色度分别为220~250 mg/L,8M0 mg/L,10~12 mg/L和60~70倍时,出水COD、BOD5、ρ(氨氮)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30%,33%和93%,出水水质满足GB 21904-2008《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铝 头孢类抗生素 合成 废水 二级出水 催化臭氧氧化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再兴 剧盼盼 +4 位作者 左剑恶 陈平 赵秀梅 余忻 田宝阔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5,共4页
采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对抗生素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为3.0~4.0、H2O2投加量为5 mL/L、n(Fe2+)∶n(H2O2)为1∶10、微波功率为625 W。当抗生素废水二级出水COD为502~516... 采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对抗生素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为3.0~4.0、H2O2投加量为5 mL/L、n(Fe2+)∶n(H2O2)为1∶10、微波功率为625 W。当抗生素废水二级出水COD为502~516 mg/L时,反应时间6 min,处理出水COD<120 mg/L,COD去除率达到78.0%以上,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废水 二级出水 深度处理 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浓缩-芬顿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京 杜进芳 +2 位作者 武佳 冯江涛 延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8-164,共7页
为利用吸附浓缩与芬顿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吸附过程中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芬顿氧化过程中Fe^(2+)浓度、H_2O_2浓度、加药方式、反应时间、脱附浓缩液pH值、回调剂和反应过程中最高... 为利用吸附浓缩与芬顿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吸附过程中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芬顿氧化过程中Fe^(2+)浓度、H_2O_2浓度、加药方式、反应时间、脱附浓缩液pH值、回调剂和反应过程中最高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为4g·L^(-1)、pH值为7、吸附时间为30min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浓缩液在Fe^(2+)浓度为0.1mol·L^(-1)、H_2O_2浓度为2mol·L^(-1)、芬顿试剂等分3次投加、反应时间为1h的条件下,芬顿氧化处理效果最好。该组合工艺在实现废水减量化的同时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因此有望为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提供一种高效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印染废水 二级生化出水 吸附 芬顿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NH_2/Fe_3O_4的制备及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储旭 丁丽丽 +3 位作者 宋慧波 耿金菊 许柯 任洪强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298,共6页
以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磁性粒子,通过改良的St?ber法在其上包覆Si O_2,并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制得Si O_2-NH_2/Fe_3O_4磁性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制药废水二级出水的吸附处理(吸附剂投加量1 g/L、吸附时间120 min)... 以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磁性粒子,通过改良的St?ber法在其上包覆Si O_2,并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制得Si O_2-NH_2/Fe_3O_4磁性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制药废水二级出水的吸附处理(吸附剂投加量1 g/L、吸附时间120 min)。表征结果显示:Si O_2-NH_2/Fe_3O_4为粒径(510.0±3.6)nm的球形粒子。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 H为5时,Si O_2-NH_2/Fe_3O_4对TOC、蛋白质、腐殖酸的吸附效果最佳,三者的去除率分别达44.14%,35.58%,33.07%,与Fe_3O_4相比分别提高了25.27,21.76,21.05百分点;废水p H为6时,Si O_2-NH_2/Fe_3O_4对多糖和色度的去除效果最佳,二者的去除率分别达26.03%和62.94%,与Fe_3O_4的最高去除率(p H=5时)相比分别提高了17.84百分点和22.45百分点;Si O_2-NH_2/Fe_3O_4重复使用4次,TOC和色度去除率均达初次使用时的8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复合材料 制药废水 二级出水 吸附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条件对超滤膜运行经济稳定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牛相君 张振家 迟莉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72,共3页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棕榈油生产废水二级处理出水的超滤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并用膜通量衰减系数、平均跨膜压差及产水量各自加权相加所得综合指标来表征不同超滤操作条件下膜运行的经济稳定性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减小膜表面流速...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棕榈油生产废水二级处理出水的超滤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并用膜通量衰减系数、平均跨膜压差及产水量各自加权相加所得综合指标来表征不同超滤操作条件下膜运行的经济稳定性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减小膜表面流速和产水率,提高处理废水温度均有利于系统经济稳定地运行;各运行参数对综合指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膜表面平均流速>产水率>温度;在保证出水质量的前提下,最佳组合操作条件为膜表面平均流速0.7m/s,产水率80%,废水温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 棕榈油生产废水二级处理出水 操作条件 经济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