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土工程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温彦锋 邓刚 王玉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3-352,共10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建所60年的科研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近10年来的主要科研进展及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土石坝工程技术研究、土工离心模拟技术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技术研究、工业...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建所60年的科研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近10年来的主要科研进展及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土石坝工程技术研究、土工离心模拟技术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技术研究、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贮放技术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等,同时对今后岩土工程研究所的重点科研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的工程性质 石坝工程技术 工离心模拟技术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软土微观结构试验分析(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晖 房营光 李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8期5397-5402,5414,共7页
土的微结构对土的力学行为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珠三角典型的软土进行单向压缩试验,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所得的照片研究软土在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的微结构大小、形状、定向性等微结构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 土的微结构对土的力学行为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珠三角典型的软土进行单向压缩试验,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所得的照片研究软土在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的微结构大小、形状、定向性等微结构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结构单元体不断变大,集合体的形状在垂直于压力的方向变长,结构单元体的定向性有所提高但不显著;孔隙分布分维呈下降趋势并逐步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ESEM 二值化 土的工程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第四纪沉积区土体荷载响应的效应综合特征
3
作者 姜晨光 宋艳萍 +4 位作者 胡闻 陈江渝 祝付玲 何跃平 夏正兴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61-69,共9页
土的微结构对土的力学行为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太湖第四纪沉积区典型软土进行单向压缩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所得的照片研究软土在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的微结构大小、形状、定向性等微结构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土的微结构对土的力学行为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太湖第四纪沉积区典型软土进行单向压缩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所得的照片研究软土在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的微结构大小、形状、定向性等微结构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结构单元体不断变大,集合体的形状在垂直于压力的方向变长,结构单元体的定向性有所提高但不显著;孔隙分布分维呈下降趋势并逐步稳定。采用电镜扫描仪(SEM)对在复杂应力路径作用下剪切前后的黏土样进行微观观察,并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孔隙形态、孔隙尺度变化特征3个方面分析宏观试验原状软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微观本质。阐述了淤泥类软土的微观结构对其工程性质的重要影响。从泥炭的微观结构分析入手研究了泥炭的性质及特点(包括含水性质、强度性质、固结及次固结性质)。讨论了海积软土在固结、剪切作用下微观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海积软土力学行为的本质。通过室内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系统研究分析了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时间及压缩指数的关系,揭示了太湖第四纪沉积区软土的次固结特性。利用扫描电镜试验(SEM)和X射线能谱仪对软黏土中常见的微量元素进行测定,计算其相对百分比并分析了该土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黏土主要以高岭石、埃洛石(伊利石)、水云母(蒙脱石)为主(其中硅为其主要成分,局部的矿物组成有稍许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的工程性质 太湖第四纪沉积区 微结构 动力固结 次固结 吹填软 软黏 海积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