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纪海峡殖民地土生华人的音乐与身份杂糅——从沃恩《海峡殖民地华人的生活方式与习俗》谈起
1
作者 仲立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28,共7页
研读1879年海峡殖民地官员、英国人乔纳斯·丹尼尔·沃恩出版于新加坡的《海峡殖民地华人的生活方式与习俗》,有助于探讨19世纪海峡殖民地土生华人(峇峇)音乐与身份认同。峇峇们在海峡殖民地,通过与传统华人、马来人、欧洲殖民... 研读1879年海峡殖民地官员、英国人乔纳斯·丹尼尔·沃恩出版于新加坡的《海峡殖民地华人的生活方式与习俗》,有助于探讨19世纪海峡殖民地土生华人(峇峇)音乐与身份认同。峇峇们在海峡殖民地,通过与传统华人、马来人、欧洲殖民者等的多元族群互动,形成一种杂糅文化身份,峇峇的音乐也体现出典型的杂糅性,并参与建构了这种杂糅身份,形塑了海峡殖民地土生华人社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海峡殖民地 土生华人 峇峇 身份杂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族、环境、时代”:中国通俗文学在东南亚土生华人中传播的重要原因 被引量:3
2
作者 莫嘉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6-21,共6页
19世纪末,大量的中国章回小说和历史故事被东南亚、特别是新马、印尼的土生华人有计划地翻译为马来文,使中国通俗文学得以在当地广泛流传。这与处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土生华人这一特殊的群落的特殊处境、文化心态以及经济发展有极大关... 19世纪末,大量的中国章回小说和历史故事被东南亚、特别是新马、印尼的土生华人有计划地翻译为马来文,使中国通俗文学得以在当地广泛流传。这与处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土生华人这一特殊的群落的特殊处境、文化心态以及经济发展有极大关系。土生华人以对中国文学的选择,表达他们对祖籍国文化的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 时代 环境 中国通俗文学 传播 土生华人 文化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电影中的土生华人文化现象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明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共2页
电影作为一种针对民族性感觉的共同想象的媒介手段,无疑是了解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的一个重要侧面的。本文以东南亚电影为例,探讨电影中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与当地土著族群的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的交织和冲突以及作为少数族群的华人在身份... 电影作为一种针对民族性感觉的共同想象的媒介手段,无疑是了解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的一个重要侧面的。本文以东南亚电影为例,探讨电影中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与当地土著族群的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的交织和冲突以及作为少数族群的华人在身份认同上的转变。通过电影所描述的一种东南亚独有的土生华人文化现象,去了解土生华人族群的精神诉求和情感依归,更深入地体验一番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土生华人 电影语言 多元文化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片战争后东南亚华侨的人口结构 被引量:11
4
作者 庄国土 《南洋问题研究》 1994年第1期1-9,共9页
关键词 闽籍华侨 东南亚华侨 鸦片战争后 土生华人 人口结 菲律宾华侨 马来亚 印度支那 契约华工 人口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