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环境对土木工程材料和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韩博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9-I0009,共1页
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很容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不仅施工人员会作业困难,各种建筑工程材料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若继续施工,建筑的施工质量可能达不到设计规范与标准的要求,最终导致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这也正... 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很容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不仅施工人员会作业困难,各种建筑工程材料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若继续施工,建筑的施工质量可能达不到设计规范与标准的要求,最终导致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这也正是北方严寒地区很少开展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原因。下文具体分析低温环境对混凝土、钢材等工程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以指导施工企业更好地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材料 低温环境 土木工程 北方严寒地区 施工质量 天气因素 规范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降水引起的周边建筑物直接损失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建学 宋丹举 郑仁清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5,共4页
为了预测基坑降水引起的周边建筑物直接损失,提出环带分析法确定地面沉降和沉降梯度;用S型曲线拟合建筑物直接损失率与地面沉降梯度之间的关系,并用实例验证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随着与基坑边壁距离增加,地面沉降梯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但... 为了预测基坑降水引起的周边建筑物直接损失,提出环带分析法确定地面沉降和沉降梯度;用S型曲线拟合建筑物直接损失率与地面沉降梯度之间的关系,并用实例验证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随着与基坑边壁距离增加,地面沉降梯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但当环带中心位置自然水位处于不同土层界面时,沉降梯度会发生突变.基坑降水引起的相邻建筑物直接损失随水位降深增大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当受水位和土层特殊分布位置关系影响时,损失曲线会有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基坑 降水 直接损失 沉降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钉墙技术在减灾中心综合楼基坑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永红 李建设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3期126-129,共4页
介绍土钉墙支护技术的设计、施工要点及其在减灾中心综合楼基坑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喷射混凝土强度均高于设计强度。采用ML -2 0型锚杆测试仪测试注浆土钉抗拔力平均为 2 4kN/m。土钉墙隐检合格 ,整体工程优良。工程竣工... 介绍土钉墙支护技术的设计、施工要点及其在减灾中心综合楼基坑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喷射混凝土强度均高于设计强度。采用ML -2 0型锚杆测试仪测试注浆土钉抗拔力平均为 2 4kN/m。土钉墙隐检合格 ,整体工程优良。工程竣工后 ,基坑边坡完整稳定、无裂纹 ,边坡的位移、沉降等监测结果均在设计允许值范围内 ,达到了预期目的。实践证明采用土钉墙技术进行基坑边坡支护 ,成本低、工期短、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边坡 土钉墙 支护 喷射混凝土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沉降的灰色理论预测及其应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冯震 许兆义 +1 位作者 王连俊 阎文发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26,共4页
运用灰色理论,对铁路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进行预测,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以相同观测时段的GM(1,1)模型为原型,考虑荷载变化,针对地基土体均匀的情况,提出了GM(1,1)修正模型.通过具体实例,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用修正模型... 运用灰色理论,对铁路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进行预测,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以相同观测时段的GM(1,1)模型为原型,考虑荷载变化,针对地基土体均匀的情况,提出了GM(1,1)修正模型.通过具体实例,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用修正模型预估下一级加载后的沉降,选取适当的沉降变化比进行计算,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小于6%,方法简单可靠,对类似高填方路基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灰色理论 铁路路基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深基坑的高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及险情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启云 谷淡平 +1 位作者 张家生 熊智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由基坑与边坡组成的复杂体系的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局部采用土钉墙;基坑南面侧壁紧邻高边坡,边坡支护结构采用锚喷体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 结合工程实例对由基坑与边坡组成的复杂体系的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局部采用土钉墙;基坑南面侧壁紧邻高边坡,边坡支护结构采用锚喷体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深层土体位移以及锚索轴力,并重点监测边坡变形和锚索拉力。结果表明,桩锚支护结构能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锚索轴力呈现波动增加或减小。降雨会导致边坡锚索轴力增加,相邻锚索张拉可导致锚索预应力损失达10%以上。在开挖过程中边坡某些部位多次出现变形过大并导致边坡出现险情。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抢险及加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边坡 水平位移 预应力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降组合预测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冯震 王娜 王连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1,35,共4页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建模研究,将基于预测有效度的组合预测模型用于建(构)筑物沉降分析.研究显示,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单个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主要体现在预测误差较小,最大误差<6%.这有助于准确地预测沉降,从而使后期施...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建模研究,将基于预测有效度的组合预测模型用于建(构)筑物沉降分析.研究显示,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单个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主要体现在预测误差较小,最大误差<6%.这有助于准确地预测沉降,从而使后期施工组织安排达到最优化,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预见,经过模型的不断更新,当实测数据充分可靠时,对其长期趋势的预测可取得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沉降 组合预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土挤密桩处理超高填方下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胡长明 梅源 +2 位作者 王雪艳 张文萃 崔耀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1-203,共3页
以某民用机场工程为背景,选取该机场拟建场区85 m黄土高填方所在位置作为试验区,开展素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试验研究。采用桩体动力触探试验、桩间土室内土工试验及现场载荷试验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检测,分析了各小区试验前后土体孔隙比... 以某民用机场工程为背景,选取该机场拟建场区85 m黄土高填方所在位置作为试验区,开展素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试验研究。采用桩体动力触探试验、桩间土室内土工试验及现场载荷试验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检测,分析了各小区试验前后土体孔隙比、干密度、压缩模量、动力触探击数等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处理后的土体变形模量、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其对应沉降量。结果表明,采用素土挤密桩处理后湿陷性黄土地基桩体密实性较好,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较低,只有70~75 kPa,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40 kPa,与本区黄土承载力特征值相比有较大提高。处理后的地基土层干密度、孔隙比与处理前的平均参考值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压缩模量增幅较大,桩间土的湿陷性消除。桩间距越小,地基土的处理效果越佳,但处理效果受桩间距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采用冲击沉管或振动沉管工艺施工素土挤密桩,抱管及塌孔现象严重,工效不佳。施工工艺及参数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才能同时满足地基承载力及施工工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素土挤密桩 湿陷性黄土地基 动力触探试验 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ck公式的盾构隧道地表沉降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48
8
作者 宋克志 王梦恕 孙谋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共4页
分析了盾构隧道地表沉降的构成及其机理,指出影响地表沉降的诸多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具有随机性.因此,基于著名的Peck公式,推导了地表最大沉降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并利用中心点法计算了地表沉降的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最后以实例说明.所提出... 分析了盾构隧道地表沉降的构成及其机理,指出影响地表沉降的诸多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具有随机性.因此,基于著名的Peck公式,推导了地表最大沉降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并利用中心点法计算了地表沉降的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最后以实例说明.所提出方法为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PECK公式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胡长明 范小周 +1 位作者 宋方方 程佳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9-212,共4页
通过分析6种单榀试验模型得出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稳定承载力修正系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单榀试验模型进行模拟,分别得到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节点为完全刚性和半刚性的稳定承载力,进而得到由有限元计算所得稳定承载力修正系数。试... 通过分析6种单榀试验模型得出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稳定承载力修正系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单榀试验模型进行模拟,分别得到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节点为完全刚性和半刚性的稳定承载力,进而得到由有限元计算所得稳定承载力修正系数。试验所得的稳定承载力修正系数和有限元计算所得的修正系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采用稳定承载力修正系数,能够较方便地得出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节点为完全刚性和半刚性的稳定承载力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稳定承载力修正系数 单榀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表沉降量作为沥青路面破损控制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国伟 孙河川 魏庆朝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3,共4页
按照现行的规范,沥青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Pavement Condition Index)是根据路面破损情况,将路面质量分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来对路面状况进行评价的,是对已经出现破损的路面进行质量评价的方法,属事后调查,破损面积均以实际量... 按照现行的规范,沥青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Pavement Condition Index)是根据路面破损情况,将路面质量分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来对路面状况进行评价的,是对已经出现破损的路面进行质量评价的方法,属事后调查,破损面积均以实际量测数据来计算.而预测城市地铁浅埋暗挖车站施工对沥青路面造成破损的状况属事前预测,因此破损面积需要通过理论计算获得.另外,规范中制订的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标准也可以作为城市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施工造成沥青路面破损的控制标准.本文采用PECK理论模拟计算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导致沥青路面的破损,建立风险事件导致的地表最大沉降值与路面状况指数PCI之间的数值关系,作为沥青路面破损控制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沥青路面破损 地表沉降量 路面状况指数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地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顺果 张鸿儒 黄春霞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4,73,共4页
根据Vanmarcke提出的随机场理论描述土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并通过实例采用改进的Monte_carlo方法计算地基承载力可靠性指标,在该过程中考虑土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土性参数间的互相关性,将计算结果与直接Monte_carlo法及JC法进行了... 根据Vanmarcke提出的随机场理论描述土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并通过实例采用改进的Monte_carlo方法计算地基承载力可靠性指标,在该过程中考虑土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土性参数间的互相关性,将计算结果与直接Monte_carlo法及JC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空间变异性 改进的Monte—carlo法 地基承载力 可靠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伪装场景真实度的判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勇 吴文健 刘志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9-212,共4页
虚拟伪装场景的真实度是使用其进行伪装效果评估的关键。运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对虚拟伪装场景的真实度进行了评判,同时对不同评判者评判结果的分布和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用作评判样本的虚拟照片由三维软件Vue和Python语言创建... 虚拟伪装场景的真实度是使用其进行伪装效果评估的关键。运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对虚拟伪装场景的真实度进行了评判,同时对不同评判者评判结果的分布和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用作评判样本的虚拟照片由三维软件Vue和Python语言创建,包含了不同的伪装场景类型。评判者有伪装研究生18人,应用化学本科生27人,临床医学本科生35人。研究结果表明:虚拟伪装场景的真实度可以通过基于照片媒介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评判;3组评判者的评判结果均呈正态分布,对虚拟伪装场景的真实度判定具有普遍的一致性;不同人群评判最好和最差的样本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Vue和Python的虚拟伪装场景效果真实,能够满足伪装效果评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虚拟场景 真实度 主观评价方法 心理物理学 伪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沉管地基砂土液化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秀英 张弥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5,共4页
地震时饱和砂土的液化造成了许多建筑物的破坏,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南京上元门越江工程穿越Ⅶ度地震区,如果采用隧道方案,由于隧道洞身及洞底主要穿越粉细砂层,在地震作用下极易液化.针对上元门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地基的... 地震时饱和砂土的液化造成了许多建筑物的破坏,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南京上元门越江工程穿越Ⅶ度地震区,如果采用隧道方案,由于隧道洞身及洞底主要穿越粉细砂层,在地震作用下极易液化.针对上元门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地基的液化机理,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试验数据给出了地震作用下沉管隧道3个典型断面的地基砂土液化深度.指出覆盖层较薄的江中段砂土液化深度将达到隧道底下1.5m处,可能造成隧道地基整体失稳,需进行加固处理,本文结论可为沉管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地震 沉管隧道 砂土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