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重式加筋土路肩挡墙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浩 罗强 +2 位作者 张良 蒋良潍 张家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8-465,共8页
以某山区公路旧路拓宽改造工程中新建的衡重式加筋土路肩挡土墙为原型,设计了4组模拟墙体实际位移形态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讨论了墙后土体压实度和土中加筋对墙背土压力和路基填土变形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①墙后土体加筋对减小墙背承... 以某山区公路旧路拓宽改造工程中新建的衡重式加筋土路肩挡土墙为原型,设计了4组模拟墙体实际位移形态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讨论了墙后土体压实度和土中加筋对墙背土压力和路基填土变形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①墙后土体加筋对减小墙背承受的土压力作用随填土压实度的提高而趋于明显,主要影响区域位于上墙背的下半部分,压实度由88%增至95%会引起上墙背土压力分布由近似线性增大演化为折线型变化;②衡重台对其上覆填土存在托举效应,致使下墙背的土压力大幅减小,其影响范围约为衡重台以下约1/3下墙高度;③墙后土体加筋能提高路基填土的抗变形能力,减小因墙体侧向位移引起的填土表面下沉,对降低新旧路基间的不均匀变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重式路肩墙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土体加筋 土压力 压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6
2
作者 邢巍巍 胡黎明 +1 位作者 牟峰 刘希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2期37-39,42,共4页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是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有效手段.本文开发的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可以用于监测和分析离心模型试验中污染物在非饱和土体中的运移过程.系统硬件由摄像头和视频采集卡组成,系统软件由监视、采集和分析三个模块组成.利...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是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有效手段.本文开发的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可以用于监测和分析离心模型试验中污染物在非饱和土体中的运移过程.系统硬件由摄像头和视频采集卡组成,系统软件由监视、采集和分析三个模块组成.利用本系统可以在试验过程中实时监测污染物运移情况,并获取数字化图像.对数字化图像进行分析,可得到不同时刻污染物的迁移锋面以及锋面运动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污染物运移 环境岩土工 迁移 分析系统 锋面 实时监测 图像采集 视频采集卡 系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专业教学中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光 许强 +2 位作者 蔡国军 刘汉香 刘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205,共4页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因能再现自重应力场以及与自重有关的变形过程,直观揭示变形破坏机理,并能为其他分析方法提供真实可靠的参数依据,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成都理工大学建成的TLJ-500型土工离心机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教学实验,在...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因能再现自重应力场以及与自重有关的变形过程,直观揭示变形破坏机理,并能为其他分析方法提供真实可靠的参数依据,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成都理工大学建成的TLJ-500型土工离心机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教学实验,在缩尺小模型中再现大规模地质原型的变形过程,能有效引导和培养学生宏观把握岩土体变形的分期配套特性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专业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地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路堤分层填筑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宏扬 罗强 +3 位作者 王威龙 李品锋 马宏飞 张东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04-1513,共10页
为了完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的路堤填筑模拟技术,研制了一套在离心机运转条件下可编程控制的路堤分层填筑装置,其由箱式储砂结构、泄砂推拉机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和摄像系统组成.采用步进电机-行星减速器-滚珠丝杠的组合方案实现大扭... 为了完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的路堤填筑模拟技术,研制了一套在离心机运转条件下可编程控制的路堤分层填筑装置,其由箱式储砂结构、泄砂推拉机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和摄像系统组成.采用步进电机-行星减速器-滚珠丝杠的组合方案实现大扭矩、高精度动力输出,使低摩阻、小变形的泄砂层与上部储砂结构前后错动,分隔于储砂结构内的高密度锆砂经承力底板上不等径、不等距泄砂孔定量下泄;通过在泄砂孔边缘加装折线形导流板,显著减弱离心场中Coriolis效应对下泄砂粒运动轨迹的影响,降落至地基面预设区的砂粒分层堆积为形状规整的路堤.试验表明,研制的填筑装置在60g离心加速度下,能模拟最小分层厚度20 mm的路堤填筑过程,模型横断面与设计面积相对误差为0.50%~9.50%,实现了模型与原型路堤在几何、密度和强度等方面的相似,具有系统可靠、结构紧凑、功能完整等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路堤 分层填筑模拟 泄砂装置 Coriolis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尔锚拖曳运动状态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安晓宇 王斐 +5 位作者 纪文栋 张宇亭 刘现鹏 李建东 元光宗 边天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7-121,共5页
对于平铺或浅埋在海床中的海底管道和电缆,意外的拖锚作业是影响其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锚在土中的拖动过程中时刻发生着土的大变形和破坏,涉及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等诸多力学问题,通过解析的研究手段很难准确... 对于平铺或浅埋在海床中的海底管道和电缆,意外的拖锚作业是影响其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锚在土中的拖动过程中时刻发生着土的大变形和破坏,涉及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等诸多力学问题,通过解析的研究手段很难准确地分析拖锚过程。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展开拖锚研究,测试和计算了不同重量的船锚在不同类型海床上的运动趋势、拖曳力发展规律、入土深度等。结果表明,在低强度的黏性土海床上拖锚,极有可能会产生一种假抓底现象;在中高强度的黏性土海床上拖锚,锚的拖动过程可以分为土台形成阶段、锚爪楔入阶段和运动稳定阶段三个阶段;在无黏性土和黏性土海床上,达到稳定阶段时拖动的距离分别是锚长的4倍和1.27~1.96倍;对于质量大于6 t的霍尔锚,无论在黏性土海床还是非黏性土海床上,锚爪的入土深度均大于1 m,拖锚作业很有可能会对海管或海缆造成直接损坏,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锚 拖锚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入土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锚对海底管道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海成 安晓宇 +4 位作者 王斐 张宇亭 李建东 边天奇 元光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7-221,共5页
锚击是影响海底管道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天科院TK-C500土工离心机以及新开发的抛锚试验装置开展了抛锚离心模型试验,测量了海底管道的受力变化,分析了抛锚作业对浅埋海底管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落距对管道弯矩的变化有着普... 锚击是影响海底管道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天科院TK-C500土工离心机以及新开发的抛锚试验装置开展了抛锚离心模型试验,测量了海底管道的受力变化,分析了抛锚作业对浅埋海底管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落距对管道弯矩的变化有着普遍性的影响,管道弯矩增量与落点的水平距离和管道埋深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当12.3 t霍尔锚落在φ630管道正上方时,各种不同落距各种不同管道埋深工况,管道弯矩增量都远大于其塑性屈服弯矩,管道的安全运行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当落距小于3.5 m、水平距离大于1.4 m时和当落距增大到7 m、水平距离大于2.8 m时,管道弯矩增量不会超过塑性屈服弯矩;随着落距继续增大,锚落于管道一定范围内时,都将对管道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霍尔锚 抛锚 海底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位移模式下衡重式路肩墙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浩 罗强 +2 位作者 张良 蒋良潍 张家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5-682,共8页
以某山区公路旧路拓宽改造工程中新建的衡重式路肩挡土墙为原型,设计了墙体在平移(T)、绕墙趾转动(RB)、绕墙顶转动(RT)以及平移与绕墙趾转动复合形式(T+RB)4种位移模式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讨论了挡墙位移模式对墙背土压力和路基填土变... 以某山区公路旧路拓宽改造工程中新建的衡重式路肩挡土墙为原型,设计了墙体在平移(T)、绕墙趾转动(RB)、绕墙顶转动(RT)以及平移与绕墙趾转动复合形式(T+RB)4种位移模式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讨论了挡墙位移模式对墙背土压力和路基填土变形的影响,分析了墙后不同深度土体进入主动状态的进程,试验表明:1位移模式对上墙土压力大小及分布形态基本无影响,但上墙浅层土体在挡墙位移与墙高比值小于0.3%~0.5%时,存在墙–土摩擦引起的土拱效应,使水平土压力系数增大;2由于衡重台的存在,对下墙距衡重台约1/3下墙高度范围的土压力有遮蔽作用,其结果是降低了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3位移模式对填土沉降有明显影响,在墙体位移最大值相同时,T位移模式的填土沉降明显大于RB和RT位移模式,而RT位移模式,衡重台向下偏转,促进了填土下沉,最终使其填土沉降大于相同位移面积的RB位移模式,也更容易使上墙出现第二破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重式路肩墙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位移模式 土压力 路基沉降 土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栈桥式构筑物抗震性能动态离心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8
作者 汪明武 井合进 飞田哲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8-741,共4页
强震动条件下液化土同构筑物的相互作用问题具有非线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基于动态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应用有效应力动力有限元来研究,即应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FLIP解析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来再现建于液化土地基上的实际栈桥式基础... 强震动条件下液化土同构筑物的相互作用问题具有非线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基于动态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应用有效应力动力有限元来研究,即应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FLIP解析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来再现建于液化土地基上的实际栈桥式基础在大地震下的破坏程度、状态和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有限元 有效应力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容重增加法原理及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长明 袁一力 +1 位作者 王雪艳 梅源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8-776,共9页
容重增加法作为一种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计算结果常常偏差较大,甚至可能无法得出结果。针对容重增加法的缺陷,定量分析了容重增加法的误差来源,并通过公式推导对改进容重增加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改进的容重增加法... 容重增加法作为一种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计算结果常常偏差较大,甚至可能无法得出结果。针对容重增加法的缺陷,定量分析了容重增加法的误差来源,并通过公式推导对改进容重增加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改进的容重增加法,设计了不同参数的边坡模型,将容重增加法、强度折减法与改进的容重增加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改进方法的改进效果。然后,利用ACADS边坡稳定分析例题,验证了改进方法在非均质边坡中的应用效果。最后,将改进前后的容重增加法运用到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结果分析中,并将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用改进的容重增加法分析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为容重增加法改进方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相关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容重增加法 边坡稳定分析 有限元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堆石坝垫层渡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进栋 徐光明 朱大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西北口水库大坝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百米级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百年一遇洪水渡汛水位降落幅度21.63 m,水位骤降速度最大可达3.65 m/h。面板尚未浇筑前的堆石坝体需临时拦洪渡汛,坝体垫层既起面板垫层作用,还要保证堆石坝体安全渡汛,... 西北口水库大坝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百米级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百年一遇洪水渡汛水位降落幅度21.63 m,水位骤降速度最大可达3.65 m/h。面板尚未浇筑前的堆石坝体需临时拦洪渡汛,坝体垫层既起面板垫层作用,还要保证堆石坝体安全渡汛,水位骤降对垫层将产生拖拽力作用,影响到垫层的稳定性。本文通过面板堆石坝垫层渡汛离心模型试验,对不同渗透性垫层安全渡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成果被西北口面板堆石坝工程施工期安全渡汛设计采纳,为面板坝工程建设特别是施工期安全渡汛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模型 垫层安全渡汛 水位骤降速度 垫层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计算土工离心试验模型重心
11
作者 郭国和 朱清航 +1 位作者 王涛 左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B11期937-940,共4页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能再现自重应力场以及与自重有关的变形过程,直观揭示变形破坏的机理,并能为其它分析方法提供真实可靠的参数依据,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按相似比尺关系填筑试验模型后,计算模型的重心这一工序简单却繁杂,费工...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能再现自重应力场以及与自重有关的变形过程,直观揭示变形破坏的机理,并能为其它分析方法提供真实可靠的参数依据,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按相似比尺关系填筑试验模型后,计算模型的重心这一工序简单却繁杂,费工费时。结合相关物理力学知识,对试验模型重心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和简化,并提出应用VB语言简化计算过程的基本思路,将会为快速准确地完成试验过程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重心 数学模型 V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桩加固下覆倾斜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毕俊伟 高广运 张建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53-961,共9页
通过2组相似比为1:100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斜桩对既有下覆倾斜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斜桩加固既有下覆倾斜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可有效减小路堤顶面的工后位移(竖向、水平),控制路堤顶面两侧沉降差... 通过2组相似比为1:100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斜桩对既有下覆倾斜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斜桩加固既有下覆倾斜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可有效减小路堤顶面的工后位移(竖向、水平),控制路堤顶面两侧沉降差的发展;同时,斜桩加固能有效抑制既有复合地基中斜坡桩、摩擦桩的桩顶水平和竖向位移,防止土工格栅的破坏及复合地基非对称"盆状"沉降的产生和发展;此外,斜桩加固可显著减小既有复合地基中的水平向推力,提高地基刚度及稳定性。研究表明,斜桩是加固既有下覆倾斜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桩 下覆倾斜基底 软土 桩-网复合地基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水分迁移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庭发 聂艳侠 +2 位作者 胡黎明 周启友 温庆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1-768,共8页
在土工模型试验中,常用的应用于水分及溶质迁移过程量测的传感器量测、图像分析及取样分析等方法并不能充分满足三维、无损、实时的量测需求。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为土工模型试验中三维、无损、实时量测需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基于高... 在土工模型试验中,常用的应用于水分及溶质迁移过程量测的传感器量测、图像分析及取样分析等方法并不能充分满足三维、无损、实时的量测需求。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为土工模型试验中三维、无损、实时量测需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发展一套适用于常规物理模型及超重力离心环境中土体电阻率测试设备和分析方法,并通过开展模型试验验证其应用于水分迁移过程量测的适用性及有效性。常规物理模型试验(1g)表明,该设备及方法能够获得模型土体中电阻率的三维时空分布,入渗过程中电阻率与含水率的分布及变化合理反映电阻率与含水率定性关系;在低有效饱和度区间,电阻率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重力水平的变化可导致水分在模型土柱中的分布发生显著变化;实时量测技术及分析方法可为土工离心环境中渗流及溶质运移过程的分析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可以成功应用于常规物理模型及超重力离心环境中水分迁移过程量测,并保证一定的精度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成像法(ERT) 温纳法 土壤电阻率 水分迁移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RC结构物地震响应特征土工离心试验的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明武 Susumu Iai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地下结构物抗震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基于动态土工离心试验,应用有效应力法分析了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土层和地下RC结构物的最大水平位移、不同埋深的土层加速度和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以及结构物的破坏发展特征,并进一步与... 地下结构物抗震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基于动态土工离心试验,应用有效应力法分析了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土层和地下RC结构物的最大水平位移、不同埋深的土层加速度和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以及结构物的破坏发展特征,并进一步与试验结果进行了相互验证和对比,取得了较好效果,为重要地下结构物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地下结构 动态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有效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先启 毕金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7-374,共8页
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借鉴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利用离心力模拟重力的思想。在均匀梯度磁场中,掺有铁磁材料的相似材料会受到均匀的磁力作用,由此可以利用均匀的磁力场模拟重力场。根据电磁学基本原理和磁路设计原理,设计并制造了一台2 00... 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借鉴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利用离心力模拟重力的思想。在均匀梯度磁场中,掺有铁磁材料的相似材料会受到均匀的磁力作用,由此可以利用均匀的磁力场模拟重力场。根据电磁学基本原理和磁路设计原理,设计并制造了一台2 000匝线圈的均匀梯度磁场发生装置。该装置在220 V电压情况下,能够产生0~16 A电流,在1.2 m×1.2 m×1.0 m试验空间内,可将磁性相似材料的重度提高10~30倍。以锦屏一级电站左岸高陡边坡为例,进行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流作用下,可以使模型所受体力的提高倍数达到相似比的要求,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在增加通电电流时,试验设备可以模拟边坡的超载过程,进而可以求出边坡的超载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 梯度磁场 边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锚碇墙拉杆的直桩码头受力性状模型试验
16
作者 俞缙 吴亮清 +1 位作者 周亦涛 陈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0-314,共5页
针对当前国内外新型的锚碇墙拉杆与叉桩设计的两种整体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为了分析锚碇墙拉杆方案中锚碇墙和拉杆与叉桩方案中叉桩构件对码头结构受力变形与工程特性的影响和贡献,较系统的进行了2组纯粉细砂地基条件下无锚碇墙与拉杆... 针对当前国内外新型的锚碇墙拉杆与叉桩设计的两种整体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为了分析锚碇墙拉杆方案中锚碇墙和拉杆与叉桩方案中叉桩构件对码头结构受力变形与工程特性的影响和贡献,较系统的进行了2组纯粉细砂地基条件下无锚碇墙与拉杆的直桩码头结构受力性状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前板墙与卸荷平台下各排混凝土灌注直桩的弯矩分布,并与前人带叉桩和锚碇墙拉杆构件试验结果作了性能比较,分析了这种整体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的工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桩码头 无锚碇墙和拉杆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弯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PALs在非饱和土中迁移的离心试验模拟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黎明 劳敏慈 +1 位作者 濮家骝 殷昆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0-694,共5页
LNAPLs在非饱和土中的迁移规律是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土工离心机对BTEX在非饱和土中的迁移进行模拟,得到了BTEX长期的运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LNAPLs迁移与其化学成分和地质水文条件密切相关。BTEX从泄漏点通过非饱和土层... LNAPLs在非饱和土中的迁移规律是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土工离心机对BTEX在非饱和土中的迁移进行模拟,得到了BTEX长期的运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LNAPLs迁移与其化学成分和地质水文条件密切相关。BTEX从泄漏点通过非饱和土层向下运移,在地下水位之上形成高浓度区,同时沿地下水面向侧向迁移。BTEX的泄漏和长期迁移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试验结果为了解LNAPLs污染物迁移规律、污染范围和选取合适的清污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LNAPLS 非饱和土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桩处理高液限土地基的离心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国雄 左杨 廖俊棠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090-1094,共5页
高液限土是一种对工程有害的特殊土。为了处治高液限土地基,对室内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进行分析,利用离心机产生离心力场,提高模型土体的体积力,形成人工重力。模拟高液限土地基在碎石桩处理后的固结性状,观测地基模型的变形和沉降。试验... 高液限土是一种对工程有害的特殊土。为了处治高液限土地基,对室内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进行分析,利用离心机产生离心力场,提高模型土体的体积力,形成人工重力。模拟高液限土地基在碎石桩处理后的固结性状,观测地基模型的变形和沉降。试验结果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措施确实能改善地基的受力和变形性状,极大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土 地基处治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碎石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传感器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向武 胡黎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83-988,共6页
压电陶瓷传感器在岩土工程中有很多应用,尤其是通过测量波速来确定土的性质方面。由于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波速密切相关,压电陶瓷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文报道了压电陶瓷传感器应用于粘土、砂和砾石等不同种类土的研... 压电陶瓷传感器在岩土工程中有很多应用,尤其是通过测量波速来确定土的性质方面。由于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波速密切相关,压电陶瓷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文报道了压电陶瓷传感器应用于粘土、砂和砾石等不同种类土的研究成果,对应力导致土体各向异性的研究,对路基和地基土的力学特性检测,在离心模型试验中的应用,以及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粒状材料中波的传播特性的研究等。研究表明,压电陶瓷传感器在岩土力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土工 波速 无损检测方法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微重力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覆倾斜地层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破坏机理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毕俊伟 高广运 张建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共9页
为研究嵌岩桩和摩擦桩同时存在下桩-网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以浙江沿海某高速铁路工段为背景,基于典型断面开展相似比尺为1∶100的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分析下覆倾斜地层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路堤顶面的竖向... 为研究嵌岩桩和摩擦桩同时存在下桩-网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以浙江沿海某高速铁路工段为背景,基于典型断面开展相似比尺为1∶100的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分析下覆倾斜地层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路堤顶面的竖向、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及工后静置阶段,且进入运营阶段后亦有明显发展,路堤顶面竖向沉降差随运营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长;复合地基的沉降呈非对称分布,形成一个偏向下覆倾斜地层斜坡向下一侧的不对称沉降盆;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沉降主要由下卧层的压缩、桩体的向上向下刺入及桩体倾倒或横移3部分组成;桩顶水平位移沿下覆地层斜坡向下方向逐渐增大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淤泥质黏土绕流破坏,桩顶竖向位移呈现偏向下覆地层斜坡向下一侧的不对称“V”字型分布;嵌岩桩的潜在破坏模式为弯拉或弯剪破坏,斜坡桩的潜在破坏模式为弯剪或倾倒破坏,摩擦桩的潜在破坏模式为倾倒及横移破坏.通过试验可知,采用等长桩的桩网复合结构对下覆倾斜地层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是不合理的,将威胁高铁的安全运营.此外,对此类既有铁路地基的维护及有效加固措施亟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下覆倾斜地层 软土 桩-网复合地基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