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甘青土官制度实施原因刍议 被引量:3
1
作者 武沐 王素英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土司制度的研究大都以西南土官为重点,对于甘青地区的土官制度研究只限于简单的阐述。明代甘青地区的土官制度有着自身的特征,它与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官制度有着较大的区别。然而何以产生这样的差异,学术界讨论的...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土司制度的研究大都以西南土官为重点,对于甘青地区的土官制度研究只限于简单的阐述。明代甘青地区的土官制度有着自身的特征,它与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官制度有着较大的区别。然而何以产生这样的差异,学术界讨论的并不多。本文认为明代甘青地区之所以实施以流为主的"土流参治"制度,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民族文化类型不同;二是历史上中央王朝对这些地区的治理程度明显不同;三是明初西北、西南地区所面临的边疆问题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 土官制度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的广西土官制度 被引量:6
2
作者 粟冠昌 《学术论坛》 1983年第1期69-72,共4页
广西的土官制度自唐宋发展到了明代,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明代的广西土官制度,既有其地方特点,也有其时代特点。(一) 明初进军广西时,广西诸土官纷纷投顺。明朝对广西诸土官这样的政治态度,给予鼓励。朱元璋《谕广西溪峒官民诏》中说... 广西的土官制度自唐宋发展到了明代,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明代的广西土官制度,既有其地方特点,也有其时代特点。(一) 明初进军广西时,广西诸土官纷纷投顺。明朝对广西诸土官这样的政治态度,给予鼓励。朱元璋《谕广西溪峒官民诏》中说:“朕命南征,八闽克清,两广平定。尔等不烦师旅,奉印来归,向慕之诚,良足嘉尚。今特遣使往谕,尔其克慎乃心,益懋厥职,奉宣朕意,以安居民”。(见《粤西文载》卷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官制度 朱元璋 政治态度 叛乱 南征 唐宋 明中期 遣使 广西通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元政府推行土官制度的原因和特点
3
作者 高士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本文论述了蒙元政府推行土官制度的原因和特点。笔者认为,土官制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与蒙元时代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相适应。其特点主要有:重用土官,土流参治,土官民族成份复杂,中央政府对土官有任命... 本文论述了蒙元政府推行土官制度的原因和特点。笔者认为,土官制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与蒙元时代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相适应。其特点主要有:重用土官,土流参治,土官民族成份复杂,中央政府对土官有任命权与处置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政府 土官制度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土司制度的历史特点及分期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X期45-49,95-2,共7页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延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尽管曾广泛存在于中国南方诸省区,但主要又是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地区的土司制度最具有代表性。土司制度在云南存在了约...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延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尽管曾广泛存在于中国南方诸省区,但主要又是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地区的土司制度最具有代表性。土司制度在云南存在了约七个世纪(1253——1956年),它是与一定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其产生、发展及消亡是与各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中央王朝 云南 历史特点 印度 土官制度 封建国家 授职 设治局 宣抚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土官制的流弊及历代改土延缓的原因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业强 《学术论坛》 1984年第1期66-69,共4页
改土归流是历史上一项历时长远的政治改革。近年来我区史学界屡加探索,展读之后,深受启发。但对其中某些见解,不敢苟同,故披陈陋见,以就教于高明。有的同志认为,宋朝“土司制才算走上全盛轨道”,是“上升阶段”、“是一种比较进步的民... 改土归流是历史上一项历时长远的政治改革。近年来我区史学界屡加探索,展读之后,深受启发。但对其中某些见解,不敢苟同,故披陈陋见,以就教于高明。有的同志认为,宋朝“土司制才算走上全盛轨道”,是“上升阶段”、“是一种比较进步的民族政策”。其实早在宋代,有识之士就已经看出土司制度是一种落后的制度。宋范成大言:土官“舆骑居室服用皆似公侯”。张(?)言:土司“首领世袭,人自为战,如古诸侯民兵之制”。明人田汝成亦云:“比封建之遗焉”。近代的黄绍竑也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政治改革 土官制度 巡检司 归流 史学界 地主阶级 诸侯 州县 封建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蒙元时期的西北土官
6
作者 高士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土官是世袭其职的少数民族首领。本文简要地叙述了西北地区土官设置的历史过程,并着重分析了土官的历史作用。其主要历史作用是西征东伐, 为蒙古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平定叛乱, 维护统一; 屯田垦种, 赈饥扶贫, 为恢复和发展西... 土官是世袭其职的少数民族首领。本文简要地叙述了西北地区土官设置的历史过程,并着重分析了土官的历史作用。其主要历史作用是西征东伐, 为蒙古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平定叛乱, 维护统一; 屯田垦种, 赈饥扶贫, 为恢复和发展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作出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政府 土官制度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忽必烈与云南 被引量:2
7
作者 杜玉亭 《云南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35-42,共8页
忽必烈平大理国和云南行省的建置,是汉武帝以来历代中央王朝不曾有过的,它奠定了祖国西南郡县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创举;平大理中的出奇制胜和对敌方矛盾的利用,在中国史上没有同例。本文还认为,土官制度的建立是忽必烈对中国历史... 忽必烈平大理国和云南行省的建置,是汉武帝以来历代中央王朝不曾有过的,它奠定了祖国西南郡县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创举;平大理中的出奇制胜和对敌方矛盾的利用,在中国史上没有同例。本文还认为,土官制度的建立是忽必烈对中国历史的又一重要贡献,这项措施改变了汉武帝开创的云南郡县制不断蜕化终至名存实亡的势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行省 平大理国 郡县制 土官制度 汉武帝 南诏 路府 独立王国 一二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彝族史专著——读《武定凤氏本末笺证》
8
作者 詹承绪 《思想战线》 1987年第5期85-87,共3页
我国彝族共有54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其中约300余万人居住在云南。近几年来,学术界比较重视四川大小凉山和贵州西部彝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一批论著。而对云南彝族的历史则研究的十分不够。何耀... 我国彝族共有54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其中约300余万人居住在云南。近几年来,学术界比较重视四川大小凉山和贵州西部彝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一批论著。而对云南彝族的历史则研究的十分不够。何耀华教授新著《武定凤氏本末笺证》(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这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彝族史专著,正是从一个方面填补了这个空白,很值得学者们一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价值 中央王朝 云南志 大理国 四川 段思平 学术界 土官制度 贵州 宋孝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解放前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几个问题——与束世征先生商榷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炎 《文史哲》 1962年第4期50-58,43,共10页
束世征先生在去年《新建设》杂志第六期上发表了关于解放前四川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意见,认为“截至民主改革前为止,凉山彝族的主导的生产关系还是领主农奴制,但已是趋于没落的领主农奴制社会。”我觉得这个结论是值得商榷的。束先生的... 束世征先生在去年《新建设》杂志第六期上发表了关于解放前四川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意见,认为“截至民主改革前为止,凉山彝族的主导的生产关系还是领主农奴制,但已是趋于没落的领主农奴制社会。”我觉得这个结论是值得商榷的。束先生的论证是从土司制度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主 奴隶制 制度 中心地 少数民族 隶属关系 汉族人 地主 民族压迫 土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