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陈竣
李贻铨
+3 位作者
陈道东
张瑛
巫流民
纪建书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对几种主要杉木人工林土壤P素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无机P是赤红壤、红壤、黄红壤P素的主要形态,其中O-P含量最高,Ca-P和Fe-P次之,Al-P含量最低。Al-P、Fe-P、O-P和Ca-P在赤红...
对几种主要杉木人工林土壤P素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无机P是赤红壤、红壤、黄红壤P素的主要形态,其中O-P含量最高,Ca-P和Fe-P次之,Al-P含量最低。Al-P、Fe-P、O-P和Ca-P在赤红壤中分别占无机P的2.74%、4.70%、84.74%和7.81%;在红壤中分别占2.46%、11.90%、77.24%和7.80%;在黄红壤中分别占2.74%、10.63%、78.04%和8.59%。山地黄壤P素以有机P为主,无机P占全P的30.56%,Al-P、Fe-P、O-P和Ca-P分别占无机P的1.54%、15.67%、78.85%和3.94%。(2)在供试土壤区内Al-P、Fe-P、O-P和Ca-P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但在红壤区内,Fe-P、O-P和Ca-P呈现出一定微域内P素形态的复杂性和不均一性的变化,Al-P表现出明显的过渡带土壤特征。(3)在不同P素形态中,Fe-P是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效P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土壤p素形态
p
素
生物有效性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陈竣
李贻铨
陈道东
张瑛
巫流民
纪建书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基金
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
‘八五’国家攻关专题
文摘
对几种主要杉木人工林土壤P素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无机P是赤红壤、红壤、黄红壤P素的主要形态,其中O-P含量最高,Ca-P和Fe-P次之,Al-P含量最低。Al-P、Fe-P、O-P和Ca-P在赤红壤中分别占无机P的2.74%、4.70%、84.74%和7.81%;在红壤中分别占2.46%、11.90%、77.24%和7.80%;在黄红壤中分别占2.74%、10.63%、78.04%和8.59%。山地黄壤P素以有机P为主,无机P占全P的30.56%,Al-P、Fe-P、O-P和Ca-P分别占无机P的1.54%、15.67%、78.85%和3.94%。(2)在供试土壤区内Al-P、Fe-P、O-P和Ca-P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但在红壤区内,Fe-P、O-P和Ca-P呈现出一定微域内P素形态的复杂性和不均一性的变化,Al-P表现出明显的过渡带土壤特征。(3)在不同P素形态中,Fe-P是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效P的一个重要来源。
关键词
杉木
土壤p素形态
p
素
生物有效性
人工林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oil
p
fractions,
p
availability
分类号
S791.270.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陈竣
李贻铨
陈道东
张瑛
巫流民
纪建书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