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获取土壤制图所需土壤-环境关系知识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44
1
作者
杨琳
朱阿兴
+5 位作者
李宝林
秦承志
裴韬
刘宝元
李润奎
蔡强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4-791,共8页
在没有土壤普查专家及土壤图的地区,获取土壤环境间关系的知识是基于知识进行预测性土壤制图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建立了一套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Fuzzyc-means,FCM)获取土壤环境间关系知识的方法:得到对土壤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环境因子...
在没有土壤普查专家及土壤图的地区,获取土壤环境间关系的知识是基于知识进行预测性土壤制图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建立了一套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Fuzzyc-means,FCM)获取土壤环境间关系知识的方法:得到对土壤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环境因子,建立环境因子数据库;对环境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得到环境因子组合隶属度分布图;根据隶属度值确定野外采样点;将环境因子组合与土壤类型对应,进而提取土壤-环境关系知识。为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应用所得知识进行土壤制图,通过独立采样点对土壤图进行精度评价。本文在黑龙江鹤山农场一个研究区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要少量的野外采样即可获得有效的土壤-环境关系知识,为预测性土壤制图提供必需的依据,同时也显著提高了野外采样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性
土壤
制图
土壤-环境关系
知识
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FCM)
环境
因子组合
土壤
-
环境
推理模型(SoL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土壤-环境关系的更新传统土壤图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杨琳
Fahmy Sherif
+4 位作者
Jiao You
Hann Sheldon
朱阿兴
秦承志
徐志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9-1049,共11页
传统土壤图是流域管理、生态水文模型所需土壤空间分布信息的主要数据源。然而,受传统制图技术和基础数据质量所限,传统土壤图的空间详细度和属性精确度并不高。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可获取的高质量空间数据和现代空间分析...
传统土壤图是流域管理、生态水文模型所需土壤空间分布信息的主要数据源。然而,受传统制图技术和基础数据质量所限,传统土壤图的空间详细度和属性精确度并不高。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可获取的高质量空间数据和现代空间分析技术来更新传统土壤图显得十分必要。基于传统土壤图中的土壤多边形与通过模糊聚类所得环境因子组合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这一假设,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传统土壤图中提取土壤-环境关系知识并利用该知识更新传统土壤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对环境数据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获取环境因子组合;利用传统土壤图建立环境因子组合与土壤类型间的对应关系;提取土壤-环境关系知识;进行土壤推理制图。将该方法应用于加拿大New B runsw ick省的W akefield研究区,以更新该区现有的1∶20 000的传统土壤图。应用结果表明:更新后的数字土壤图显示了更详细的空间分布信息;经野外独立验证点验证,所得土壤图(制图单元为土壤组合-排水等级)精度高出原土壤图约20%。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更新传统土壤图的方法,可增加土壤图的空间详细度、提高土壤图的属性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土壤
图
土壤-环境关系
知识
模糊C均值聚类
环境
因子组合
土壤
-
环境
推理模型(SoL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融策略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磊
朱阿兴
+3 位作者
杨琳
秦承志
刘军志
刘雪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9-1090,共12页
采样设计方法在地理要素空间分布推测中起着关键作用。采集的样点数量尽可能少且推测精度较高通常是采样设计的目标。此外,高效合理的采样方案应保证较高的推测可信度,同时尽可能避免冗余样点。传统的采样方法大多依靠增加样点个数来提...
采样设计方法在地理要素空间分布推测中起着关键作用。采集的样点数量尽可能少且推测精度较高通常是采样设计的目标。此外,高效合理的采样方案应保证较高的推测可信度,同时尽可能避免冗余样点。传统的采样方法大多依靠增加样点个数来提高推测精度,且对样点集内部的冗余情况考虑较少。为获取更加高效合理的样点集,在环境条件越相似、地理要素越相似的假设下,通过环境相似度分析计算,得到样点的推测可信度和样点集内部的冗余度,并提出一种基于分融策略的样点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分化阶段将推测可信度低的样点进行分化,增加样点以降低推测不确定性,在融合阶段将环境条件过于相似的样点进行融合以降低冗余,通过多次分化融合最终使得推测可信度和冗余度均达到一定的预设标准,得到最佳样点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Raffelson研究区的土壤采样,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化阶段可以有效提高样点的推测可信度,在融合阶段能够有效去除冗余样点,最终可得到用于推测的高效样点。将本方法与传统的规则采样和分层随机采样进行对比,结果反映本方法获得的样点在同等数量下推测可信度更高,冗余度更低,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方法
推测可信度
样点冗余度
土壤
制图
土壤-环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数字土壤制图的土壤采样设计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17
4
作者
黄思华
濮励杰
+3 位作者
解雪峰
朱明
阚博颖
谭言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9-272,共14页
全球化土壤环境问题的出现对基础输入数据的精度、尺度和时序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数字土壤制图的土壤采样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首先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定量化分析国内外土壤采样研究学科分布和研究热点变化;随后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土壤...
全球化土壤环境问题的出现对基础输入数据的精度、尺度和时序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数字土壤制图的土壤采样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首先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定量化分析国内外土壤采样研究学科分布和研究热点变化;随后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土壤采样研究的文献,根据不同的土壤调查目的、调查区历史采样点将土壤采样设计分为:土壤全面采样设计、土壤补充采样设计、土壤验证采样设计和土壤监测采样设计;最后介绍了基于样点的推理制图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在多尺度的土壤采样设计、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的新型假设和采样设计中现实问题的量化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数字土壤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土壤
制图
土壤
调查
采样策略
土壤-环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获取土壤制图所需土壤-环境关系知识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44
1
作者
杨琳
朱阿兴
李宝林
秦承志
裴韬
刘宝元
李润奎
蔡强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4-791,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变化"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5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资助
国际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多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2007CB407204)
文摘
在没有土壤普查专家及土壤图的地区,获取土壤环境间关系的知识是基于知识进行预测性土壤制图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建立了一套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Fuzzyc-means,FCM)获取土壤环境间关系知识的方法:得到对土壤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环境因子,建立环境因子数据库;对环境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得到环境因子组合隶属度分布图;根据隶属度值确定野外采样点;将环境因子组合与土壤类型对应,进而提取土壤-环境关系知识。为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应用所得知识进行土壤制图,通过独立采样点对土壤图进行精度评价。本文在黑龙江鹤山农场一个研究区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要少量的野外采样即可获得有效的土壤-环境关系知识,为预测性土壤制图提供必需的依据,同时也显著提高了野外采样的效率。
关键词
预测性
土壤
制图
土壤-环境关系
知识
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FCM)
环境
因子组合
土壤
-
环境
推理模型(SoLIM)
Keywords
Predictive soil mapping
Knowledge about soil
-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fuzzy c
-
means (FCM)
Environmental combination
SoLIM (Soil
-
Land Inference Model)
分类号
P934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土壤-环境关系的更新传统土壤图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杨琳
Fahmy Sherif
Jiao You
Hann Sheldon
朱阿兴
秦承志
徐志刚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Potato Research Centre
Agrifoods Development Branch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9-104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3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07207)
+1 种基金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Q10-1-5)资助
文摘
传统土壤图是流域管理、生态水文模型所需土壤空间分布信息的主要数据源。然而,受传统制图技术和基础数据质量所限,传统土壤图的空间详细度和属性精确度并不高。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可获取的高质量空间数据和现代空间分析技术来更新传统土壤图显得十分必要。基于传统土壤图中的土壤多边形与通过模糊聚类所得环境因子组合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这一假设,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传统土壤图中提取土壤-环境关系知识并利用该知识更新传统土壤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对环境数据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获取环境因子组合;利用传统土壤图建立环境因子组合与土壤类型间的对应关系;提取土壤-环境关系知识;进行土壤推理制图。将该方法应用于加拿大New B runsw ick省的W akefield研究区,以更新该区现有的1∶20 000的传统土壤图。应用结果表明:更新后的数字土壤图显示了更详细的空间分布信息;经野外独立验证点验证,所得土壤图(制图单元为土壤组合-排水等级)精度高出原土壤图约20%。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更新传统土壤图的方法,可增加土壤图的空间详细度、提高土壤图的属性精确度。
关键词
传统
土壤
图
土壤-环境关系
知识
模糊C均值聚类
环境
因子组合
土壤
-
环境
推理模型(SoLIM)
Keywords
Conventional soil map
Knowledge on soil
-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Fuzzy c
-
means clustering
Combination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SoLIM(Soil
-
Land Inference Model)
分类号
P934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融策略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磊
朱阿兴
杨琳
秦承志
刘军志
刘雪琦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9-109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1177,41471178,41530749)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4KJA1700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954102)~~
文摘
采样设计方法在地理要素空间分布推测中起着关键作用。采集的样点数量尽可能少且推测精度较高通常是采样设计的目标。此外,高效合理的采样方案应保证较高的推测可信度,同时尽可能避免冗余样点。传统的采样方法大多依靠增加样点个数来提高推测精度,且对样点集内部的冗余情况考虑较少。为获取更加高效合理的样点集,在环境条件越相似、地理要素越相似的假设下,通过环境相似度分析计算,得到样点的推测可信度和样点集内部的冗余度,并提出一种基于分融策略的样点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分化阶段将推测可信度低的样点进行分化,增加样点以降低推测不确定性,在融合阶段将环境条件过于相似的样点进行融合以降低冗余,通过多次分化融合最终使得推测可信度和冗余度均达到一定的预设标准,得到最佳样点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Raffelson研究区的土壤采样,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化阶段可以有效提高样点的推测可信度,在融合阶段能够有效去除冗余样点,最终可得到用于推测的高效样点。将本方法与传统的规则采样和分层随机采样进行对比,结果反映本方法获得的样点在同等数量下推测可信度更高,冗余度更低,更高效。
关键词
采样方法
推测可信度
样点冗余度
土壤
制图
土壤-环境关系
Keywords
Sampling method
Prediction reliability
Sampling redundancy
Soil mapping
Soil
-
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
分类号
P934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数字土壤制图的土壤采样设计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17
4
作者
黄思华
濮励杰
解雪峰
朱明
阚博颖
谭言飞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9-272,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83,41230751)
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2018018)资助。
文摘
全球化土壤环境问题的出现对基础输入数据的精度、尺度和时序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数字土壤制图的土壤采样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首先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定量化分析国内外土壤采样研究学科分布和研究热点变化;随后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土壤采样研究的文献,根据不同的土壤调查目的、调查区历史采样点将土壤采样设计分为:土壤全面采样设计、土壤补充采样设计、土壤验证采样设计和土壤监测采样设计;最后介绍了基于样点的推理制图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在多尺度的土壤采样设计、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的新型假设和采样设计中现实问题的量化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数字土壤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数字
土壤
制图
土壤
调查
采样策略
土壤-环境关系
Keywords
Digital soil mapping
Soil survey
Sampling strategy
Soil
-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分类号
S159.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获取土壤制图所需土壤-环境关系知识的方法研究
杨琳
朱阿兴
李宝林
秦承志
裴韬
刘宝元
李润奎
蔡强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土壤-环境关系的更新传统土壤图研究
杨琳
Fahmy Sherif
Jiao You
Hann Sheldon
朱阿兴
秦承志
徐志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分融策略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
张磊
朱阿兴
杨琳
秦承志
刘军志
刘雪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向数字土壤制图的土壤采样设计研究进展与展望
黄思华
濮励杰
解雪峰
朱明
阚博颖
谭言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