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沙冬青灌丛地的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空间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
55
1
作者
贾晓红
李新荣
+3 位作者
张景光
张志山
王新平
谭会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827-2833,共7页
通过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对土壤质地定量分析表明,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与沙粒含量(>0.1mm)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粘粉粒含量(<0.05mm)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01),沙粒和粘粉粒含量每增加1﹪,分形维数则降低或升高0.02...
通过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对土壤质地定量分析表明,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与沙粒含量(>0.1mm)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粘粉粒含量(<0.05mm)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01),沙粒和粘粉粒含量每增加1﹪,分形维数则降低或升高0.022个单位,沙粒增加导致分形维数的降低和粘粉粒增加导致分形维数升高幅度一致,所以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评价土地沙质荒漠化程度的定量指标之一.荒漠地带以沙冬青为优势种的沙生植被地段,地表土壤颗粒粗粒化和50~70cm土层土壤颗粒的细粒化,为该区有限降水的深层渗漏提供了基质,为沙冬青的存活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一些专家提出的概念模型,验证了粗质土壤质地支持以灌木为主的群落的假说.但从空间变异性分析来看,荒漠区沙冬青群落因地表物质的吹蚀和堆积过程频繁以及灌丛沙堆发育程度引起的分枝形态差异,导致了土壤颗粒含量空间变异尺度并未集中在冠幅范围,并不支持灌丛在沙漠生态系统对降尘等细粒物质拦截所形成的"沃岛"作用.正是因为以沙冬青为优势种的沙生植被地段土壤颗粒组成的高度空间异质性,并且空间变异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灌木冠幅范围和冠幅间的裸地,没有为其它植物种的入侵创造土壤基质条件,才使得沙冬青群落在该区稳定存在,为荒漠残遗植物种--沙冬青的迁地保护和干旱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以避免营林失败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沙生植被
土壤
颗粒
大小
分形
维
数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配比下复配土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与质地变化特征
被引量:
13
2
作者
程杰
王欢元
+2 位作者
解建仓
孟婷婷
石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4,共5页
为探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后土壤颗粒及质地变化,采用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1∶1,1∶2,1∶5)复配成土进行了小区试验。对种植N年的砒砂岩与沙混合后的复配土颗粒特征及质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1复配土中粉粒(0.002~0.05 mm...
为探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后土壤颗粒及质地变化,采用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1∶1,1∶2,1∶5)复配成土进行了小区试验。对种植N年的砒砂岩与沙混合后的复配土颗粒特征及质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1复配土中粉粒(0.002~0.05 mm)含量较高,占49.37%,1∶2,1∶5复配土主要是砂粒(0.05~2 mm),含量分别为52.74%,75.55%。(2)复配土颗粒体积分形维数表现为1∶1>1∶2>1∶5>0∶1;(3)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和黏粒体积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粉粒和砂粒的体积含量相关性较小;(4)在风沙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砒砂岩后,砂土(0∶1)质地逐步发生从砂土—壤砂土(1∶2,1∶5)—砂壤土(1∶1)—粉砂壤(1∶1)的转变。结论表明:土壤颗粒越细粒,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越高,可很好地表征沙地质地结构变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1∶1复配土地质地变化最为显著。砒砂岩中的黏粉粒改善了风沙土结构,表明砒砂岩可作为改良风沙土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土壤
颗粒
体积
分形
维
数
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桂西北岩溶区不同石漠化强度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研究
3
作者
邹小阳
周旺
+2 位作者
孙文俊
肖克飚
刘涛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4-70,96,共8页
桂西北岩溶区是我国亚热带岩溶区的代表性区域,石漠化危害严重。为研究桂西北岩溶区不同石漠化强度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选取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大化瑶族自治县百马乡和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3处典型岩溶区的...
桂西北岩溶区是我国亚热带岩溶区的代表性区域,石漠化危害严重。为研究桂西北岩溶区不同石漠化强度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选取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大化瑶族自治县百马乡和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3处典型岩溶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石漠化强度、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石漠化强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度分布、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指标及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质量比等土壤化学指标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准确反映桂西北岩溶区土壤的石漠化强度,这为定量表征石漠化土壤质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北岩溶区
土壤
理化性质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分形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退耕年限林草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
16
4
作者
华瑞
徐学选
+1 位作者
张少妮
赵传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6-209,共4页
选用不同退耕年限林地、草地各3块,对0—60cm土壤进行土壤机械组成及分形维数研究,分析土壤颗粒特征与土壤基本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粘粒含量与颗粒分形维数有增长趋势,林地较草地变化显著;林、草地中...
选用不同退耕年限林地、草地各3块,对0—60cm土壤进行土壤机械组成及分形维数研究,分析土壤颗粒特征与土壤基本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粘粒含量与颗粒分形维数有增长趋势,林地较草地变化显著;林、草地中土壤颗粒分形维数随土层加深均降低,林地较草地降低明显;随着年限的增加,土壤基本性质得到改善,饱和含水率、总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质尤为显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水稳性团聚体、饱和含水率、总孔隙度、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可改善土壤基本性质,土壤质地有向粘性发展的趋势,土壤分形维数提高,其中以林地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年限
林草地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
23
5
作者
陈小红
段争虎
何洪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1,共5页
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测定了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粒级分布、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的含量,并采用1993年杨培岭等提出的用粒径的重量分布代替数量分布的土壤分...
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测定了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粒级分布、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的含量,并采用1993年杨培岭等提出的用粒径的重量分布代替数量分布的土壤分形模型,计算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最后利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了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粒级分布及各养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荒漠边缘向绿洲延伸的过渡带,土壤中砂粒含量占绝对优势,粉粒居中,黏粒最少,采样区土壤质地较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2.105~2.609之间变动,处于极低水平,与土壤各养分指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除靠近绿洲区存在一个“生态裂谷”外,整体呈上升趋势:利用相关分析法得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黏粉粒及各养分指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利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砂粒含量每增加1g/kg,颗粒分形维数D降低0.0019个单位;粉粒和黏粒含量每增加1g/kg,颗粒分形维数D分别增加0.002和0.023个单位,对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变化幅度的影响依次为黏粒〉粉粒〉砂粒,分形维数对黏粒含量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可以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衡量荒漠一绿洲边缘区土壤养分变化状况的指标之一,用于反映荒漠绿洲区土壤的退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绿洲
生态过渡带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颗粒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
8
6
作者
徐国策
李占斌
+2 位作者
李鹏
张铁钢
成玉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5期28-35,共8页
在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利用网格状取样和典型样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样采集,共计采样点268个,研究土壤颗粒组成和分形特征,以及与土壤全氮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粉黏粒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层下土...
在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利用网格状取样和典型样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样采集,共计采样点268个,研究土壤颗粒组成和分形特征,以及与土壤全氮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粉黏粒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层下土壤粉黏粒质量分数平均值均表现为农地〉林地〉草地。经ANOVA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在10—40cm土层的粉黏粒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10~20cm土层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更能代表不同土地利用的差异。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坡向和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在0~20cm土层与中粗砂粒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和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在20~60cm土层均与土壤粉黏粒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鹦鹉沟流域0~10cm土层的土壤粉黏粒储量为13.28万t,不同土地利用下0~10cm土层每m2土壤粉黏粒储量表现为农地〉林地〉草地,分别为74.71kg/m2、71.54kg/m2和70.23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地形
土地利用
丹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形理论的地下滴灌灌水器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陈艳
白丹
+1 位作者
任长江
周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7-52,共6页
为了研究滴头工作压力和土壤物理特性对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的影响,采用分形理论分析各种级配土壤的分形特征;以土壤颗粒质量分形维数、灌水器工作压力、土壤容积密度、土壤初始含水率为试验因素,运用混合水平均匀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结...
为了研究滴头工作压力和土壤物理特性对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的影响,采用分形理论分析各种级配土壤的分形特征;以土壤颗粒质量分形维数、灌水器工作压力、土壤容积密度、土壤初始含水率为试验因素,运用混合水平均匀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粘粒含量大小是土壤分形维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分形维数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LASSIM公司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随土壤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即土壤质地越细地下滴灌滴头流量就越小;通过试验所建立的包含有土壤分形维数因素的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计算经验公式的普适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分形
特征
土壤
颗粒
质量
分形
维
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冬青灌丛地的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空间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
55
1
作者
贾晓红
李新荣
张景光
张志山
王新平
谭会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827-283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006和4040100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资助项目(2004113)~~
文摘
通过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对土壤质地定量分析表明,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与沙粒含量(>0.1mm)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粘粉粒含量(<0.05mm)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01),沙粒和粘粉粒含量每增加1﹪,分形维数则降低或升高0.022个单位,沙粒增加导致分形维数的降低和粘粉粒增加导致分形维数升高幅度一致,所以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评价土地沙质荒漠化程度的定量指标之一.荒漠地带以沙冬青为优势种的沙生植被地段,地表土壤颗粒粗粒化和50~70cm土层土壤颗粒的细粒化,为该区有限降水的深层渗漏提供了基质,为沙冬青的存活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一些专家提出的概念模型,验证了粗质土壤质地支持以灌木为主的群落的假说.但从空间变异性分析来看,荒漠区沙冬青群落因地表物质的吹蚀和堆积过程频繁以及灌丛沙堆发育程度引起的分枝形态差异,导致了土壤颗粒含量空间变异尺度并未集中在冠幅范围,并不支持灌丛在沙漠生态系统对降尘等细粒物质拦截所形成的"沃岛"作用.正是因为以沙冬青为优势种的沙生植被地段土壤颗粒组成的高度空间异质性,并且空间变异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灌木冠幅范围和冠幅间的裸地,没有为其它植物种的入侵创造土壤基质条件,才使得沙冬青群落在该区稳定存在,为荒漠残遗植物种--沙冬青的迁地保护和干旱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以避免营林失败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沙冬青
沙生植被
土壤
颗粒
大小
分形
维
数
空间变异
Keywords
Ammopiptanhus mongolicus
psammo-vegetation
fractal dimension of soil particle
spatial heterogeneity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S79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配比下复配土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与质地变化特征
被引量:
13
2
作者
程杰
王欢元
解建仓
孟婷婷
石磊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4,共5页
基金
自然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毛乌素沙地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201411008).
文摘
为探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后土壤颗粒及质地变化,采用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1∶1,1∶2,1∶5)复配成土进行了小区试验。对种植N年的砒砂岩与沙混合后的复配土颗粒特征及质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1复配土中粉粒(0.002~0.05 mm)含量较高,占49.37%,1∶2,1∶5复配土主要是砂粒(0.05~2 mm),含量分别为52.74%,75.55%。(2)复配土颗粒体积分形维数表现为1∶1>1∶2>1∶5>0∶1;(3)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和黏粒体积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粉粒和砂粒的体积含量相关性较小;(4)在风沙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砒砂岩后,砂土(0∶1)质地逐步发生从砂土—壤砂土(1∶2,1∶5)—砂壤土(1∶1)—粉砂壤(1∶1)的转变。结论表明:土壤颗粒越细粒,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越高,可很好地表征沙地质地结构变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1∶1复配土地质地变化最为显著。砒砂岩中的黏粉粒改善了风沙土结构,表明砒砂岩可作为改良风沙土的材料。
关键词
粒径
土壤
颗粒
体积
分形
维
数
质地
Keywords
particle size
soil particle volume fractal dimension
texture
分类号
S15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西北岩溶区不同石漠化强度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研究
3
作者
邹小阳
周旺
孙文俊
肖克飚
刘涛
机构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4-70,96,共8页
基金
广西新发展集团(岩溶区绿色公路修建)院士工作站能力建设项目(桂科AD17129047)。
文摘
桂西北岩溶区是我国亚热带岩溶区的代表性区域,石漠化危害严重。为研究桂西北岩溶区不同石漠化强度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选取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大化瑶族自治县百马乡和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3处典型岩溶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石漠化强度、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石漠化强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度分布、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指标及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质量比等土壤化学指标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准确反映桂西北岩溶区土壤的石漠化强度,这为定量表征石漠化土壤质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桂西北岩溶区
土壤
理化性质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分形
特征
Keywords
karst region in northwest Guangxi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fractal dimension of soil particles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152.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退耕年限林草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
16
4
作者
华瑞
徐学选
张少妮
赵传普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6-20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壤大孔隙与优先流特征研究"(41471439)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行为机理研究"(41171421)
文摘
选用不同退耕年限林地、草地各3块,对0—60cm土壤进行土壤机械组成及分形维数研究,分析土壤颗粒特征与土壤基本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粘粒含量与颗粒分形维数有增长趋势,林地较草地变化显著;林、草地中土壤颗粒分形维数随土层加深均降低,林地较草地降低明显;随着年限的增加,土壤基本性质得到改善,饱和含水率、总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质尤为显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水稳性团聚体、饱和含水率、总孔隙度、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可改善土壤基本性质,土壤质地有向粘性发展的趋势,土壤分形维数提高,其中以林地最为显著。
关键词
退耕年限
林草地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相关关系
Keywords
restoration years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soil particle fractal dimension
correlation
分类号
S812.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
23
5
作者
陈小红
段争虎
何洪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1,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项目(2006BAD26B08-03)资助。
文摘
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测定了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粒级分布、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的含量,并采用1993年杨培岭等提出的用粒径的重量分布代替数量分布的土壤分形模型,计算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最后利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了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粒级分布及各养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荒漠边缘向绿洲延伸的过渡带,土壤中砂粒含量占绝对优势,粉粒居中,黏粒最少,采样区土壤质地较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2.105~2.609之间变动,处于极低水平,与土壤各养分指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除靠近绿洲区存在一个“生态裂谷”外,整体呈上升趋势:利用相关分析法得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黏粉粒及各养分指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利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砂粒含量每增加1g/kg,颗粒分形维数D降低0.0019个单位;粉粒和黏粒含量每增加1g/kg,颗粒分形维数D分别增加0.002和0.023个单位,对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变化幅度的影响依次为黏粒〉粉粒〉砂粒,分形维数对黏粒含量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可以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衡量荒漠一绿洲边缘区土壤养分变化状况的指标之一,用于反映荒漠绿洲区土壤的退化状况。
关键词
荒漠-绿洲
生态过渡带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Keywords
Desert-oasis, Ecotone, Fractal dimension of soil particle
分类号
S152.3 [农业科学—土壤学]
P941.73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颗粒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
8
6
作者
徐国策
李占斌
李鹏
张铁钢
成玉婷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5期28-35,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田水土保持工程与耕作关键技术研究"(2011BAD31B0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然-人工"植被对非点源污染过程调控机理试验研究"(2011JE008)
+1 种基金
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植被覆盖与格局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过程调控机理试验研究"(12JS065)
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启动项目"陕南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养分流失机制研究"(106-211305)
文摘
在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利用网格状取样和典型样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样采集,共计采样点268个,研究土壤颗粒组成和分形特征,以及与土壤全氮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粉黏粒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层下土壤粉黏粒质量分数平均值均表现为农地〉林地〉草地。经ANOVA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在10—40cm土层的粉黏粒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10~20cm土层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更能代表不同土地利用的差异。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坡向和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在0~20cm土层与中粗砂粒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和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在20~60cm土层均与土壤粉黏粒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鹦鹉沟流域0~10cm土层的土壤粉黏粒储量为13.28万t,不同土地利用下0~10cm土层每m2土壤粉黏粒储量表现为农地〉林地〉草地,分别为74.71kg/m2、71.54kg/m2和70.23kg/m2。
关键词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地形
土地利用
丹江流域
Keywords
fractal dimension of 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topography
land use
Dan River water-shed
分类号
S152.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形理论的地下滴灌灌水器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陈艳
白丹
任长江
周文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7-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9089)
文摘
为了研究滴头工作压力和土壤物理特性对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的影响,采用分形理论分析各种级配土壤的分形特征;以土壤颗粒质量分形维数、灌水器工作压力、土壤容积密度、土壤初始含水率为试验因素,运用混合水平均匀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粘粒含量大小是土壤分形维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分形维数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LASSIM公司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随土壤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即土壤质地越细地下滴灌滴头流量就越小;通过试验所建立的包含有土壤分形维数因素的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计算经验公式的普适性较高。
关键词
地下滴灌
分形
特征
土壤
颗粒
质量
分形
维
数
Keywords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Fractal feature,Fractal dimention of soil particle-weight
分类号
S277.9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沙冬青灌丛地的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空间变异性分析
贾晓红
李新荣
张景光
张志山
王新平
谭会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配比下复配土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与质地变化特征
程杰
王欢元
解建仓
孟婷婷
石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桂西北岩溶区不同石漠化强度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研究
邹小阳
周旺
孙文俊
肖克飚
刘涛
《农业科学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退耕年限林草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研究
华瑞
徐学选
张少妮
赵传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陈小红
段争虎
何洪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丹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颗粒及分形特征
徐国策
李占斌
李鹏
张铁钢
成玉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分形理论的地下滴灌灌水器水力特性研究
陈艳
白丹
任长江
周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