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灰和海泡石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66
1
作者 朱奇宏 黄道友 +3 位作者 刘国胜 朱光旭 朱捍华 刘胜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研究了稻作和旱作两种种植制度下,施用石灰、海泡石及两种改良剂配施对镉污染土壤pH值、土壤镉形态变化及作物对镉的吸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使稻作条件下的土壤pH提高0.3-1.8个单位,旱作条件下土壤pH提高幅度为0.3-2.0个单位... 研究了稻作和旱作两种种植制度下,施用石灰、海泡石及两种改良剂配施对镉污染土壤pH值、土壤镉形态变化及作物对镉的吸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使稻作条件下的土壤pH提高0.3-1.8个单位,旱作条件下土壤pH提高幅度为0.3-2.0个单位;两种种植制度下,作物有效性较高的酸提取态镉含量显著减少,而作物有效性较低的可还原态和残渣态镉含量显著增加,进而引起了水稻和萝卜对镉的吸收量降低。其中以石灰和海泡石配施的效果最好,单施海泡石次之,单施石灰效果最差,且各处理均随改良剂用量的增加效果增强。虽然,施用改良剂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镉的作物有效性,但对水稻产量和生物量及镉在水稻和萝卜两种作物地上部分的分配规律均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海泡石 土壤镉污染修复 水稻 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虫生物多样性的稻田镉污染土壤修复成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邓普荣 姚志 刘勇波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78-2387,共10页
土壤线虫群落特征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特别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成效评估.为评价重金属镉(Cd)污染稻田土壤修复的生态效应,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Cd污染水稻农田为研究样地,分析了施用钝化剂、钝化剂+净水和叶面肥三种修复... 土壤线虫群落特征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特别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成效评估.为评价重金属镉(Cd)污染稻田土壤修复的生态效应,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Cd污染水稻农田为研究样地,分析了施用钝化剂、钝化剂+净水和叶面肥三种修复措施对土壤线虫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共鉴定线虫13599条,隶属于32属,其中杂食/捕食线虫(8属)的数量最多,占比为61.55%;食细菌线虫(13属)、食真菌线虫(3属)和植食性线虫(8属)分别占所有线虫数量的14.62%、1.72%和22.11%.②施用钝化剂、钝化剂+净水和叶面肥三种修复措施的水稻农田土壤中线虫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o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与对照组(蒸馏水喷施)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这3种土壤修复措施对土壤线虫的生物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③水稻土壤线虫生活史策略指数如成熟指数(MI、MI25)、植物寄生线虫成熟指数(PPI)等在3种修复措施之间差异显著,说明不同修复措施间的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与取样时间有关.④3种修复措施之间的生态功能指数,如富集指数(EI)、结构指数(SI)、通路指数(NCR)和瓦斯乐斯卡指数(WI)均没有显著差异.研究显示,土壤线虫生活史策略指数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成效评价指标,指示土壤生态系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修复措施 (CD) 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安倩 范玉超 +2 位作者 刘明雨 刘显芬 赵广泓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5期150-154,共5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土壤利用强度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土壤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该领域的热门方向、未来趋势等的关注则较少。该研究利用CNKI中国知网数据检索方...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土壤利用强度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土壤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该领域的热门方向、未来趋势等的关注则较少。该研究利用CNKI中国知网数据检索方法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修复进行了计量学分析,明确了该领域的热点方向和趋势,以期为后续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 计量学分析 CNKI中国知网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受性植物油葵和棉花对镉的富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月美 宁国辉 +3 位作者 刘树庆 王倩倩 杨树深 杨志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1-286,共6页
耐受性植物可以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理想植物,探明其富集规律更是阐明其土壤修复机理和修复技术关键。采用潮褐土盆栽法,外源添加镉为1,5,15,30mg/kg,研究油葵和棉花对镉的耐受性和富集特征、吸镉量及其籽实镉含量的安全性。结果表... 耐受性植物可以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理想植物,探明其富集规律更是阐明其土壤修复机理和修复技术关键。采用潮褐土盆栽法,外源添加镉为1,5,15,30mg/kg,研究油葵和棉花对镉的耐受性和富集特征、吸镉量及其籽实镉含量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随外源添加镉量增加,油葵和棉花的耐受指数呈下降趋势。(2)Cd≤5mg/kg,对于油葵的干重产生促进作用,Cd≥15mg/kg,对油葵的干重产生抑制作用,外源添加镉对棉花的干重产生抑制作用。(3)油葵地上部最大吸镉量为每株601.95μg,棉花地上部最大吸镉量为每株74.83μg。(4)油葵和棉花的转运系数随外源添加镉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镉低浓度时,2种植物的富集系数大于1。(5)为保证油葵和棉花籽实符合食品国家安全标准,种植油葵的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含量应低于1.11mg/kg,种植棉花的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含量应低于3.48mg/kg。研究结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及阐明其耐受性植物修复机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棉花 富集特征 污染土壤修复 籽实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