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骨粉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
1
作者
赵文瑞
孔群芳
+7 位作者
张文娟
胡程凯
林雨欣
陶炳娇
王国鑫
彭可睿
王聪
赵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9-1309,共11页
以猪、鸡、牛和羊骨为原材料厌氧热解制备成生物质炭(骨炭)作为改良剂,探究骨炭最佳制备条件及其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并从土壤固相和液相二个角度探究骨炭对酸性土壤铝(Al)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厌氧热解制备的骨炭富含CaO、CaCO_(3...
以猪、鸡、牛和羊骨为原材料厌氧热解制备成生物质炭(骨炭)作为改良剂,探究骨炭最佳制备条件及其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并从土壤固相和液相二个角度探究骨炭对酸性土壤铝(Al)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厌氧热解制备的骨炭富含CaO、CaCO_(3)和Ca_(5)(PO_(4))_(3)(OH),同时含有NaO、MgO等碱性物质及-OH等多种官能团。但骨炭碱含量受热解温度影响较大,鸡骨和牛骨在800℃、猪骨和羊骨在900℃时其炭碱含量接近峰值并保持稳定,约为生石灰的90%,是最佳制备温度。此温度下制备的四种骨炭均可有效地提高pH<6.0的酸性红黏土、红砂土和砖红壤pH。骨炭中的碱性物质主要以H+缓冲剂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其提高土壤pH的幅度与初始土壤pH成反比。pH=4.40的红黏土中添加5 g·kg^(-1)猪、鸡、羊和牛骨炭后土壤溶液Al浓度分别较对照降低33%、34%、47%和41%,固相有机结合态Al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骨炭增加了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并通过促进活性Al向土壤固相吸附态羟基Al和更稳定态Al转化从而降低土壤溶液Al及交换态Al含量。骨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具备无机和有机改良剂的双重特性,是可替代传统石灰作为酸性农田土壤改良剂的优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骨炭
热解温度
酸性
土壤
铝
毒害
土壤铝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鲜壳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与机制探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文瑞
张文娟
+6 位作者
胡慧
宋钰洁
王海厚
杨莹莹
卞子怡
王聪
赵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0-1087,共8页
以花甲、扇贝、生蚝、青口贝4种市场产量大且壳生物量高的海鲜壳为原材料厌氧热解制备生物质炭作为改良剂,以我国南方红黏土、红砂土、砖红壤3种主要典型酸性土壤为供试土壤,探究海鲜壳炭最佳制备条件及其对我国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与机...
以花甲、扇贝、生蚝、青口贝4种市场产量大且壳生物量高的海鲜壳为原材料厌氧热解制备生物质炭作为改良剂,以我国南方红黏土、红砂土、砖红壤3种主要典型酸性土壤为供试土壤,探究海鲜壳炭最佳制备条件及其对我国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制备的海鲜壳炭主要成分是CaO和CaCO_(3),同时含有NaO、MgO等碱性物质,碱含量极高。热解温度对4种海鲜壳炭碱含量影响巨大。800℃是制备海鲜壳炭的最佳温度,此时其碱含量已达到甚至超过石灰的水平,同时保留部分–OH等多种官能团,比石灰更稳定,且含有比石灰更少的致酸物质。800℃制备的海鲜壳炭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南方酸性土壤pH、固相吸附态羟基铝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酸缓冲容量,降低土壤溶液铝和交换态铝含量,土壤固相有机结合态铝含量呈上升趋势。800℃制备的海鲜壳炭是可以替代传统石灰的理想酸性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缓解石灰资源压力并降低改良成本。本研究成果对于酸性土壤改良成本降低及海鲜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
土壤
海鲜壳炭
土壤铝形态
土壤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粉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
1
作者
赵文瑞
孔群芳
张文娟
胡程凯
林雨欣
陶炳娇
王国鑫
彭可睿
王聪
赵宽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9-1309,共11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21A0654)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3AH050486)资助。
文摘
以猪、鸡、牛和羊骨为原材料厌氧热解制备成生物质炭(骨炭)作为改良剂,探究骨炭最佳制备条件及其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并从土壤固相和液相二个角度探究骨炭对酸性土壤铝(Al)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厌氧热解制备的骨炭富含CaO、CaCO_(3)和Ca_(5)(PO_(4))_(3)(OH),同时含有NaO、MgO等碱性物质及-OH等多种官能团。但骨炭碱含量受热解温度影响较大,鸡骨和牛骨在800℃、猪骨和羊骨在900℃时其炭碱含量接近峰值并保持稳定,约为生石灰的90%,是最佳制备温度。此温度下制备的四种骨炭均可有效地提高pH<6.0的酸性红黏土、红砂土和砖红壤pH。骨炭中的碱性物质主要以H+缓冲剂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其提高土壤pH的幅度与初始土壤pH成反比。pH=4.40的红黏土中添加5 g·kg^(-1)猪、鸡、羊和牛骨炭后土壤溶液Al浓度分别较对照降低33%、34%、47%和41%,固相有机结合态Al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骨炭增加了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并通过促进活性Al向土壤固相吸附态羟基Al和更稳定态Al转化从而降低土壤溶液Al及交换态Al含量。骨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具备无机和有机改良剂的双重特性,是可替代传统石灰作为酸性农田土壤改良剂的优质材料。
关键词
动物骨炭
热解温度
酸性
土壤
铝
毒害
土壤铝形态
Keywords
Animal bone meal biochars
Pyrolysis temperature
Acid soil
Aluminum toxicity
Soil aluminum species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鲜壳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与机制探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文瑞
张文娟
胡慧
宋钰洁
王海厚
杨莹莹
卞子怡
王聪
赵宽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0-1087,共8页
基金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21A0654)
安徽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21193)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0230123)资助。
文摘
以花甲、扇贝、生蚝、青口贝4种市场产量大且壳生物量高的海鲜壳为原材料厌氧热解制备生物质炭作为改良剂,以我国南方红黏土、红砂土、砖红壤3种主要典型酸性土壤为供试土壤,探究海鲜壳炭最佳制备条件及其对我国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制备的海鲜壳炭主要成分是CaO和CaCO_(3),同时含有NaO、MgO等碱性物质,碱含量极高。热解温度对4种海鲜壳炭碱含量影响巨大。800℃是制备海鲜壳炭的最佳温度,此时其碱含量已达到甚至超过石灰的水平,同时保留部分–OH等多种官能团,比石灰更稳定,且含有比石灰更少的致酸物质。800℃制备的海鲜壳炭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南方酸性土壤pH、固相吸附态羟基铝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酸缓冲容量,降低土壤溶液铝和交换态铝含量,土壤固相有机结合态铝含量呈上升趋势。800℃制备的海鲜壳炭是可以替代传统石灰的理想酸性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缓解石灰资源压力并降低改良成本。本研究成果对于酸性土壤改良成本降低及海鲜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酸性
土壤
海鲜壳炭
土壤铝形态
土壤
PH
Keywords
Acid soil
Seafood shell biochars
Soil Al form
Soil pH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骨粉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
赵文瑞
孔群芳
张文娟
胡程凯
林雨欣
陶炳娇
王国鑫
彭可睿
王聪
赵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鲜壳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与机制探究
赵文瑞
张文娟
胡慧
宋钰洁
王海厚
杨莹莹
卞子怡
王聪
赵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