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质量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
192
1
作者
刘方
王世杰
+3 位作者
刘元生
何腾兵
罗海波
龙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9-644,共6页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分析 ,探讨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随着植物群落退化度的提高 ,土壤出现粘质化 ,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 ,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含量减少 ...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分析 ,探讨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随着植物群落退化度的提高 ,土壤出现粘质化 ,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 ,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含量减少 ,提高了石漠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潜能 ;随着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垦殖率增加 ,引起土壤质量明显退化 ,加剧了石漠化发生的强度和速度。石漠化区土壤有机质、物理性粘粒、有效氮磷钾含量与植被覆盖率、土地复垦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以这些参数作为评价指标 ,初步将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对生态环境潜在影响的程度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过程
土壤质量变化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州区土壤质量变化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改改
傅瓦利
+1 位作者
袁红
张洪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6-239,274,共5页
通过对数据的无量纲处理确定土壤质量的单指标指数,用已修正后的内罗梅公式计算综合质量,对重庆市万州区1982年和2005年土壤质量单指标指数和综合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得出土壤质量的演变特征:一方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综...
通过对数据的无量纲处理确定土壤质量的单指标指数,用已修正后的内罗梅公式计算综合质量,对重庆市万州区1982年和2005年土壤质量单指标指数和综合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得出土壤质量的演变特征:一方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综合质量提高,土壤质量为“低”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减少,土壤质量为“良好”、“中等”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增加,旱地转变为菜地、园地或撂荒地,土壤质量也相应提高;另一方面是土壤酸化、土壤中养分不均衡,土壤质量为"优"等级的耕地比例减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单指标指数
土壤
综合
质量
土壤质量变化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态经济分区的土壤质量及其变化与农户行为分析
被引量:
26
3
作者
欧阳进良
宇振荣
张凤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47-1155,共9页
通过 1 980年土壤普查数据和 1 999~ 2 0 0 0年土壤质量调查和地下水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和空间计算 ,看出土壤质量变化在空间上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在综合自然、社会经济信息 ,对曲周县进行的生态经济综合分区基础上进行农户调查 ,对...
通过 1 980年土壤普查数据和 1 999~ 2 0 0 0年土壤质量调查和地下水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和空间计算 ,看出土壤质量变化在空间上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在综合自然、社会经济信息 ,对曲周县进行的生态经济综合分区基础上进行农户调查 ,对各分区土壤质量状况及其变化以及不同分区之间农户行为差异的分析表明 :农户主要通过种植行为选择和经营投入和资源利用等行为对土壤质量和环境产生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分区
农户
土壤质量变化
地下水调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黄灌区土壤质量早期变化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曲文杰
宋乃平
杨新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278,共6页
以12个直接变量和3个间接变量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绿洲农田土壤质量早期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在0~9年间,不同土壤变量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土壤总有机碳从1.42 g...
以12个直接变量和3个间接变量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绿洲农田土壤质量早期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在0~9年间,不同土壤变量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土壤总有机碳从1.42 g·kg^-1增长到4.48 g·kg^-1,活性有机碳从0.31 g·kg^-1增长到1.00 g·kg^-1,阳离子交换量从4.30 cmol·kg-1增长到7.65 cmol·kg-1,钙磷比从4.13增长到12.46,粉粒含量从10.32%增长到20.50%,粘粒含量从15.09%增长到34.73%,都呈显著的单调线性增长趋势;而可溶性总盐从1.20 g·kg^-1降低到0.49 g·kg^-1、砂粒从74.60%降低到44.77%,呈显著的单调下降趋势;其他变量则表现出波动变化或相对稳定的格局。主成分分析把12个土壤变量归为土壤肥力和土壤离子环境两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土壤质量指数0~9年间的变化呈现出典型的S型增长曲线格局,其中钙磷比、CEC、总有机碳的动态与土壤质量指数变化最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质量
动态
变化
综合评价
扬黄灌区
绿洲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质量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
192
1
作者
刘方
王世杰
刘元生
何腾兵
罗海波
龙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9-6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0 2 0 2 0 0 3
40 3 610 0 4)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前沿领域资助项目 (KZCX2 -10 5)~~
文摘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分析 ,探讨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随着植物群落退化度的提高 ,土壤出现粘质化 ,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 ,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含量减少 ,提高了石漠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潜能 ;随着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垦殖率增加 ,引起土壤质量明显退化 ,加剧了石漠化发生的强度和速度。石漠化区土壤有机质、物理性粘粒、有效氮磷钾含量与植被覆盖率、土地复垦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以这些参数作为评价指标 ,初步将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对生态环境潜在影响的程度分为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过程
土壤质量变化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Keywords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soil quality
environmental impact evaluation.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州区土壤质量变化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改改
傅瓦利
袁红
张洪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6-239,274,共5页
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03142)
西南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2003-18)
文摘
通过对数据的无量纲处理确定土壤质量的单指标指数,用已修正后的内罗梅公式计算综合质量,对重庆市万州区1982年和2005年土壤质量单指标指数和综合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得出土壤质量的演变特征:一方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综合质量提高,土壤质量为“低”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减少,土壤质量为“良好”、“中等”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增加,旱地转变为菜地、园地或撂荒地,土壤质量也相应提高;另一方面是土壤酸化、土壤中养分不均衡,土壤质量为"优"等级的耕地比例减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土壤
单指标指数
土壤
综合
质量
土壤质量变化
可持续利用
Keywords
single factor index
comprehensive quality
changes in soil quality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经济分区的土壤质量及其变化与农户行为分析
被引量:
26
3
作者
欧阳进良
宇振荣
张凤荣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47-115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G1 9990 1 1 70 9)
荷兰SAIL基金资助项目
中荷合作( SULAMA)资助项目(SAIL-SPP2 99.3 99)~~
文摘
通过 1 980年土壤普查数据和 1 999~ 2 0 0 0年土壤质量调查和地下水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和空间计算 ,看出土壤质量变化在空间上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在综合自然、社会经济信息 ,对曲周县进行的生态经济综合分区基础上进行农户调查 ,对各分区土壤质量状况及其变化以及不同分区之间农户行为差异的分析表明 :农户主要通过种植行为选择和经营投入和资源利用等行为对土壤质量和环境产生影响 。
关键词
生态经济分区
农户
土壤质量变化
地下水调查数据
Keywords
eco\|economy zone
farm household
soil quality change
分类号
F325.1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黄灌区土壤质量早期变化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曲文杰
宋乃平
杨新国
机构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2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301)
973前期专项(2012CB723206)
文摘
以12个直接变量和3个间接变量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绿洲农田土壤质量早期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在0~9年间,不同土壤变量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土壤总有机碳从1.42 g·kg^-1增长到4.48 g·kg^-1,活性有机碳从0.31 g·kg^-1增长到1.00 g·kg^-1,阳离子交换量从4.30 cmol·kg-1增长到7.65 cmol·kg-1,钙磷比从4.13增长到12.46,粉粒含量从10.32%增长到20.50%,粘粒含量从15.09%增长到34.73%,都呈显著的单调线性增长趋势;而可溶性总盐从1.20 g·kg^-1降低到0.49 g·kg^-1、砂粒从74.60%降低到44.77%,呈显著的单调下降趋势;其他变量则表现出波动变化或相对稳定的格局。主成分分析把12个土壤变量归为土壤肥力和土壤离子环境两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土壤质量指数0~9年间的变化呈现出典型的S型增长曲线格局,其中钙磷比、CEC、总有机碳的动态与土壤质量指数变化最为相似。
关键词
土壤
质量
动态
变化
综合评价
扬黄灌区
绿洲农田
Keywords
Soil quality chang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Oasis farmland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质量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刘方
王世杰
刘元生
何腾兵
罗海波
龙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9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万州区土壤质量变化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王改改
傅瓦利
袁红
张洪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生态经济分区的土壤质量及其变化与农户行为分析
欧阳进良
宇振荣
张凤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扬黄灌区土壤质量早期变化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曲文杰
宋乃平
杨新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