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房山区农田表观磷平衡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慧 高如泰 +4 位作者 夏训峰 贾小红 刘树庆 许其功 姜甜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49-1955,共7页
农田土壤养分的积累使潜在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增加,为对农田磷素优化管理、水环境质量改善及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OECD土壤表观磷素平衡模型,以2001、2003、2005和2007年北京市房山区农田的磷素平衡核算框架和数据库为基础,结... 农田土壤养分的积累使潜在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增加,为对农田磷素优化管理、水环境质量改善及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OECD土壤表观磷素平衡模型,以2001、2003、2005和2007年北京市房山区农田的磷素平衡核算框架和数据库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对该区域磷素平衡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是房山区农田养分中磷素投入最重要的来源,化肥平均磷投入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从2001年的111.34kg·hm-2增加到2007年的407.42kg·hm-2,局部地区已远超过华北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房山地区农田磷素输入总量和土壤表观磷平衡总量在2001—2007年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而磷的输出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平均磷素投入量和平衡强度以较大速率逐年递增。区域表观磷素平衡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特征,2001—2007年房山地区农田磷素盈余趋势表现为南高北低,中部和南部的磷素平衡强度一直在持续增加,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增加速度较快。磷素平衡的驱动力的变化是造成磷素平衡空间差异得直接原因,总体表现为种植业驱动型盈余>双驱动型盈余>养殖业驱动型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表观磷素平衡 磷积累 平衡强度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