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春香 刘永定 宋立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1-528,共8页
关键词 土壤藻 研究进展 分布 土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藻生物量及其在荒漠结皮的影响因子 被引量:26
2
作者 胡春香 刘永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4-291,共8页
土壤藻生物量方法方面的不统一和操作性误差已长时间影响着土壤藻的研究进展。以沙坡头不同龄荒漠土壤为样点 ,通过直接计数、培养计数、体积换算等方法的比较分析 ,提出了土壤藻生物量相对规范的测定和计量方法——体积法 ;测定当地无... 土壤藻生物量方法方面的不统一和操作性误差已长时间影响着土壤藻的研究进展。以沙坡头不同龄荒漠土壤为样点 ,通过直接计数、培养计数、体积换算等方法的比较分析 ,提出了土壤藻生物量相对规范的测定和计量方法——体积法 ;测定当地无灌溉人工区结皮中生物量为 5 .99~ 8.5 8mm3/g dry soil,灌溉区1 .2 8mm3/g dry soil,最高值出现在 8月份 ,最低值出现在 2月份 ;与当地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等 33项环境因子逐步回归显示 ,它们与当地降水量、土壤中总钾、水解氮、Fe3+ 、粗粘粒含量显著正相关 ,与土壤 p H、有机质、Cu、Zn含量显著负相关 ,同时受土壤中 Co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藻生物量 荒漠结皮 影响因子 季节性变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藻改良退化草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唐春梅 程胜高 谢作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5,共6页
研究土壤藻生长对退化草地不同埋深土壤p H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利用土壤藻改良退化草地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采集野外未接种与接种土壤藻区域不同年限(0、1、2、3 a)退化草地不同埋深(0~10、10~20、20~30和30~5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 研究土壤藻生长对退化草地不同埋深土壤p H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利用土壤藻改良退化草地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采集野外未接种与接种土壤藻区域不同年限(0、1、2、3 a)退化草地不同埋深(0~10、10~20、20~30和30~5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的p H值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藻的生长使不同埋深土壤p H降低,但仍然保持弱碱性;人工土壤藻结皮的形成和发育使与碳素、氮素和磷素循环有关的土壤酶活性增强,但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土壤藻结皮发育时间越长,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越强,但随着土壤埋深的增加而减弱。土壤藻在形成生物结皮的过程中,土壤酶的活性增强,加速了环境中碳、氮和磷的循环,从而促进退化草地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藻 土壤 退化草地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中土壤藻类的分布特征与生理生态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丁胜杰 徐香茹 +6 位作者 朱菲菲 王仁霞 潘纲 崔溢 胡新娟 穆斯塔法 霍书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73-1888,共16页
土壤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微型生物。近年来,关于土壤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不同生境(荒漠、耕地、盐碱地、矿山、林地和冻原等)的土壤藻组成和丰度有所差异,这反映了其对特定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但缺乏对多种生境的比... 土壤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微型生物。近年来,关于土壤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不同生境(荒漠、耕地、盐碱地、矿山、林地和冻原等)的土壤藻组成和丰度有所差异,这反映了其对特定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但缺乏对多种生境的比较和综合。因此,目前对于不同生境中土壤藻的多样性、功能和适应策略的对比等问题仍然知之甚少。而土壤藻对高温、高盐、干旱和强紫外辐射等非生物因子的响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一些研究已经揭示了土壤藻可以分泌一些营养物质来应对这些胁迫的适应机制,这些分泌物既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还可以促进其他作物生长。文章总结了土壤藻的生理生态功能,例如,固氮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氮气并提高土壤藻的氮素含量,固碳作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增加土壤中的碳含量,泌糖作用可以分泌胞外多糖提高土壤团聚性和吸附有害的重金属物质,溶磷作用可以溶解土壤藻难溶的磷素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植物直接吸收的磷素。未来,可在不同土壤生境中,筛选出其中的优势藻种,通过富集培养再接种至土壤中,探究它与其他土壤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揭示其多样性、群落结构和适应机制的差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土壤藻的研究可以为人们评估和预测土壤生态系统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藻 结皮 土壤生境 土壤肥力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藻结皮对高镉农田表层土壤的改良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鎏爽 谢作明 +1 位作者 裴福文 毛青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5-160,共6页
为探索高镉农田土壤的环境友好型改良方法,利用镉污染土壤中筛选的丝状蓝藻培植土壤藻结皮,在土壤藻结皮发育过程中通过测定土壤表层以下0~7cm各分层土壤的pH值以及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和镉的吸附量,研究了土壤藻结皮对高镉农田表... 为探索高镉农田土壤的环境友好型改良方法,利用镉污染土壤中筛选的丝状蓝藻培植土壤藻结皮,在土壤藻结皮发育过程中通过测定土壤表层以下0~7cm各分层土壤的pH值以及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和镉的吸附量,研究了土壤藻结皮对高镉农田表层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人工土壤藻结皮层的生物量在80d内从0.03mg/g DWSAC(干重藻结皮)增加至0.73mg/g DWSAC;藻结皮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从22.6g/kg增加至29.6g/kg;pH值从6.24增加至7.02,碱解氮含量从126 mg/kg增加至214 mg/kg;土壤初始镉含量为2.53 mg/kg,表层0~0.5cm土壤中镉的吸附量达到0.55mg/kg,说明土壤藻结皮能够有效改善高镉农田表层土壤环境。该研究结果可为镉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藻结皮 镉污染 农田表层土壤 生物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藻结皮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和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春梅 谢作明 程胜高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1-270,共10页
为探究土壤藻结皮对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影响,在库布齐沙漠南缘退化草地,分别应用常规分析方法、样方调查法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研究人工土壤藻结皮发育过程中土壤肥力、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 为探究土壤藻结皮对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影响,在库布齐沙漠南缘退化草地,分别应用常规分析方法、样方调查法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研究人工土壤藻结皮发育过程中土壤肥力、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土壤藻改良,50 cm埋深的土壤中,土壤含水率增加了19.9%~123.9%,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0.0%~30.4%,土壤中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1.6%~33.3%和22.8%~52.9%,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3.1%~20.3%和41.2%~53.7%;随着土壤藻结皮的发育,研究区退化草地增加了沙蓬、羊柴、沙柳和柠条4种草本植物,植物群落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增加了67.0%、82.4%和57.9%,退化草地植物生产量由58.5 g DW/m2增加到241.6 g DW/m2,说明随着土壤藻结皮的发育,退化草地的土壤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强,表明培植土壤藻结皮将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加速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藻结皮 退化草地 土壤肥力 植物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藻结皮对河套平原盐碱土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太坤 高班 +3 位作者 谢作明 李明 毛青 赵欣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39,共7页
土壤藻结皮主要由土壤中的藻类和土壤颗粒胶结而形成,具备水土保持、土壤改良、防风固沙等优良的生态功能。为了研究土壤藻结皮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在河套平原盐碱地野外试验区分别接种了C.miniata HJ-01,C.miniata HJ-01和S.javanicum,... 土壤藻结皮主要由土壤中的藻类和土壤颗粒胶结而形成,具备水土保持、土壤改良、防风固沙等优良的生态功能。为了研究土壤藻结皮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在河套平原盐碱地野外试验区分别接种了C.miniata HJ-01,C.miniata HJ-01和S.javanicum,C.miniata HJ-01和土著丝状混合藻,培植人工土壤藻结皮。结果表明:人工藻结皮发育45 d后,0—10 cm深度土壤中水分损失减弱,土壤pH值轻微下降,电导率降低57%(p<0.05),有效氮和有效磷增加(p<0.05);0—5 cm深度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52.1%,20.7%,16.7%,41.7%(p<0.05)。因此,人工土壤藻结皮能有效改良盐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土壤藻结皮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气生藻春季种类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魏丽漫 孙庆业 +1 位作者 赵琼 齐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7,共7页
2021年3月对安徽省宁国市枫香林(Liquidambar formosana)、青冈栎林(Cyclobalanopsis glauca)、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土壤藻和树生藻种类组成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气生藻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1年3月对安徽省宁国市枫香林(Liquidambar formosana)、青冈栎林(Cyclobalanopsis glauca)、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土壤藻和树生藻种类组成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气生藻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表层土壤和树皮上共检出藻类83种,隶属5门7纲21目35科45属,以绿藻、蓝藻居多。土壤藻种类丰富度明显高于树皮,22种藻类在两种基质上均存在。土壤藻优势科为绿藻门丝藻科,树皮藻优势科为蓝藻门色球藻科。土壤藻丰富度表现为青冈栎林>枫香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影响其丰富度最显著的环境因子为土壤氨态氮、有机质(P<0.05)。树皮藻丰富度表现为马尾松林>青冈栎林>杉木林>枫香林,其丰富度受表层树皮总氮、总磷、总钾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生 森林 土壤藻 树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