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17 a宿根巴西蕉园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土壤pH周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素霞 程志号 +3 位作者 孙佩光 孙长君 郭刚 吴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13-2421,共9页
香蕉是全球性的大宗经济水果,我国是香蕉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产量和品质不能满足需求,每年仍需大量进口。香蕉枯萎病是影响我国香蕉产能的主要因素。巴西蕉在我国曾广泛种植,但易感香蕉枯萎病,罕有宿根蕉园。宿根蕉园栽培模式在成... 香蕉是全球性的大宗经济水果,我国是香蕉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产量和品质不能满足需求,每年仍需大量进口。香蕉枯萎病是影响我国香蕉产能的主要因素。巴西蕉在我国曾广泛种植,但易感香蕉枯萎病,罕有宿根蕉园。宿根蕉园栽培模式在成本控制、产期调节、环境友好等方面有巨大优势。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土壤pH以及土壤菌群与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有紧密联系。本文以海南临高皇桐镇的17 a宿根巴西蕉园为样本,对该宿根蕉园、附近轮作蕉园及新开垦蕉园全生育期土壤pH及香蕉枯萎病孢子数量进行动态监测,结合土壤菌群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对土壤中的菌群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宿根蕉园土壤pH高于轮作蕉园和新开垦蕉园,其pH周年变化幅度低于轮作蕉园和新开垦蕉园;宿根蕉园土壤中香蕉枯萎病孢子数目低于轮作蕉园和新开垦蕉园;在土壤细菌和真菌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方面,宿根蕉园均高于轮作蕉园和新开垦蕉园;宿根蕉园在全营养菌门、农杆菌门、毛霉亚门等11个细菌门级和6个真菌门级分类单位上与轮作和新垦蕉园存在显著差异;宿根蕉园在微单孢菌、芽胞杆菌、角菌根菌等土壤特征种群方面显著不同于其他2个蕉园;功能丰度热图显示,宿根蕉园土壤细菌和真菌与轮作蕉园、新开垦蕉园均有显著差异。代谢通路基因丰度分析方面显示,轮作蕉园和新垦蕉园土壤细菌在生物合成和次级代谢、转录、碳代谢、膜转运等通路明显活跃,宿根蕉园土壤真菌在细胞迁移、细胞生长和死亡、信号传导、核酸代谢、蛋白折叠储运和降解等通路显著活跃。本研究结果为阐明香蕉宿根栽培模式的内部机理奠定基础,也为废弃蕉园改造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 宿根蕉园 土壤菌群特征 香蕉枯萎病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