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HP对土壤脱氢酶活性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1
1
作者 秦华 林先贵 +1 位作者 陈瑞蕊 尹睿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9-834,共6页
选用肥熟旱耕人为土(黄棕壤),设置了在土壤中施加100 mg kg-1 DEHP与不施加DEHP两个水平,盆栽试验研究了DEHP对土壤脱氢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植物在污染土壤中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施加DEHP显著抑制了土壤脱... 选用肥熟旱耕人为土(黄棕壤),设置了在土壤中施加100 mg kg-1 DEHP与不施加DEHP两个水平,盆栽试验研究了DEHP对土壤脱氢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植物在污染土壤中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施加DEHP显著抑制了土壤脱氢酶活性,30 d时与对照相比降低了约30%, 第60 d时尽管有缓慢的回升,但仍明显低于对照(p<0.05)。从BIOLOG反应的结果可以看出,DEHP也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和均度均显著低于无污染的对照,说明DEHP的污染导致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下降。种植植物对土壤脱氢酶和微生物活性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DEHP的毒害作用,但并未消除DEHP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P 土壤脱氢酶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绿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价铬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蔡少华 和文祥 +1 位作者 呼蕾 闫晋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8-214,共7页
采用模拟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六价铬水溶态和总量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六价铬进入土壤后,水溶态铬含量迅速降低,其降幅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缓,并与外源总铬达极显著正相关;根据Langmuir模型计算得到两类土样六价铬的最大... 采用模拟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六价铬水溶态和总量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六价铬进入土壤后,水溶态铬含量迅速降低,其降幅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缓,并与外源总铬达极显著正相关;根据Langmuir模型计算得到两类土样六价铬的最大吸附量范围为181.82~238.10 mg/kg;铬可显著或极显著抑制土壤脱氢酶活性,且土壤脱氢酶活性随土壤肥力水平降低明显递减,揭示脱氢酶活性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风沙土、红壤轻度和中度污染时土壤总铬量范围分别为24.34~33.97、15.60~31.23和121.72~169.84、78.01~156.14 mg/kg,对应的水溶态铬量分别为4.40~10.12、0.23~4.28 mg/kg和21.98~50.59、1.14~21.38 mg/kg;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风沙土脱氢酶活性呈现出递减的规律性变化;风沙土和红壤高、低肥脱氢酶活性与六价水溶态铬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584**、-0.635**,-0.523**和-0.417**,均达极显著负相关,揭示土壤中水溶态重金属含量对土壤生化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脱氢酶 六价铬 水溶态 最大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脱氢酶与蛋白酶对酞酸酯污染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军 宗春琴 +2 位作者 周夏曦 张裕 于小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2-548,共7页
为评价农田土壤酞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AEs)污染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法,在土壤受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is(2-ehylhexyl)phthalate ester,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 ester,DBP)2种酞酸酯类化合物... 为评价农田土壤酞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AEs)污染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法,在土壤受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is(2-ehylhexyl)phthalate ester,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 ester,DBP)2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单一和复合不同污染水平下,测定土壤脱氢酶与蛋白酶活性在培养期内对这2种化合物单一污染与复合污染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浓度小于10 mg/kg的DBP和浓度小于20 mg/kg的DEHP对土壤脱氢酶与蛋白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浓度为20 mg/kg时DBP对土壤脱氢酶表现出抑制-激活-恢复效应;在DBP浓度为20 mg/kg时土壤蛋白酶短期内有明显的激活效应;当土壤中DBP或DEHP污染浓度大于或等于50mg/kg时,土壤蛋白酶与土壤脱氢酶均被显著抑制;DBP与DEHP复合污染对土壤脱氢酶表现出协同抑制效应,而对蛋白酶没有类似的效应特征,主成分分析(PAC)也佐证了以上结果。因此,土壤脱氢酶与蛋白酶可以作为土壤酞酸酯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生物学指标,但对酞酸酯不同污染水平,这两种土壤酶活性的响应特征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酸酯 土壤脱氢酶 土壤蛋白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药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姜虎生 王宏燕 《辽宁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29-31,共3页
研究了博洒、地虫克星、高渗吡虫啉、三氯4种农药对土壤脱氢酶活性及呼吸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脱氢酶活性在低剂量(<2 m l)时随投加高渗吡虫啉、三氯的增加而降低,表现为抑制作用,当超过一定浓度阈值后趋于稳定。而博洒、... 研究了博洒、地虫克星、高渗吡虫啉、三氯4种农药对土壤脱氢酶活性及呼吸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脱氢酶活性在低剂量(<2 m l)时随投加高渗吡虫啉、三氯的增加而降低,表现为抑制作用,当超过一定浓度阈值后趋于稳定。而博洒、地虫克星随农药用量的增加,脱氢酶活性先抑制再激活;加入等量(0.01m l)农药的土样随培养时间增加抑制率呈线形增长;不同农药对3种土壤呼吸作用均表现为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土壤呼吸 土壤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对旱地红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罗运阔 廖敏 +1 位作者 朱美英 赵小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058-6059,共2页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外源添加单一重金属铅(Pb)在不同浓度和培养时间下对旱地红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旱地红壤中,当Pb浓度低于200 mg/kg土时,脱氢酶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100 mg/kg土时活性最大;当Pb浓度大于200mg/k...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外源添加单一重金属铅(Pb)在不同浓度和培养时间下对旱地红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旱地红壤中,当Pb浓度低于200 mg/kg土时,脱氢酶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100 mg/kg土时活性最大;当Pb浓度大于200mg/kg土时,其活性随着Pb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且浓度越高对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愈显著。即200 mg/kg土可作为Pb对脱氢酶活性影响的临界浓度。此外,脱氢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变化而呈现类似的变化,在培养10 d以前为促进作用,以后随培养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受到抑制,第10天可为脱氢酶活性受Pb胁迫的临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铅污染 旱地红壤 土壤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汞、镉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高大翔 郝建朝 +4 位作者 金建华 崔晓星 李丹 孙书洪 刘惠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03-908,共6页
采用恒温培养箱培养方法,通过室内模拟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胁迫时间下Hg、Cd单一胁迫及Hg+Cd复合胁迫对土壤中脲酶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g、Cd对土壤脲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 采用恒温培养箱培养方法,通过室内模拟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胁迫时间下Hg、Cd单一胁迫及Hg+Cd复合胁迫对土壤中脲酶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g、Cd对土壤脲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两种酶活性均随着重金属Hg和Cd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汞镉混合胁迫的抑制强度最大,Hg次之,Cd相对较小。Hg、Cd、Hg+Cd浓度与脲酶、脱氢酶活性存在着显著的相关,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均可作为土壤Hg、Cd及Hg+Cd污染程度的生化监测指标。不同处理时间脲酶的ED50值大于相应的脱氢酶,说明脱氢酶活性对重金属污染比脲酶更敏感;Hg的ED50值远小于Cd,说明Hg的土壤生态毒性远大于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脱氢酶 E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转Bt基因水稻秸杆还土对淹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吴伟祥 叶庆富 闵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353-2358,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秸杆还土试验比较了不同生长期转 Bt基因克螟稻及其亲本稻秸杆对淹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与同一生长期的亲本稻秸杆相比 ,孕穗期和成熟期克螟稻秸杆对淹水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较小 ;相反 ,对淹水土壤...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秸杆还土试验比较了不同生长期转 Bt基因克螟稻及其亲本稻秸杆对淹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与同一生长期的亲本稻秸杆相比 ,孕穗期和成熟期克螟稻秸杆对淹水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较小 ;相反 ,对淹水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非常显著 ,并且孕穗期秸杆与成熟期秸杆的添加对淹水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趋势也存在较大差异。推测造成淹水土壤脱氢酶活性的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 Bt插入基因表达的多效性所致。结果认为土壤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转 Bt基因水稻生态安全风险性评价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克螟稻 秸杆 土壤脱氢酶 土壤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炭粉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张晶 杜威 +1 位作者 赵翊明 和文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166,共5页
【目的】研究纳米炭粉对土壤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纳米炭粉添加量(0.00,1.00,3.00,5.00,10.00,20.00g/kg)下土壤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碳的变化,并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纳米炭粉(0.0,1.0,3... 【目的】研究纳米炭粉对土壤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纳米炭粉添加量(0.00,1.00,3.00,5.00,10.00,20.00g/kg)下土壤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碳的变化,并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纳米炭粉(0.0,1.0,3.0,4.5,7.5,15.0,30.0g/L)对脱氢酶酶促反应产物——甲臜的吸附作用,以探明是否可用TTC法检测脱氢酶活性。【结果】与未添加纳米炭粉处理相比,添加纳米炭粉后土壤脱氢酶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总体略有增加,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纳米炭粉对微生物有微弱的激活作用。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纳米炭粉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其加入后会很快吸附甲臜,导致产物量过低,呈现出土壤脱氢酶活性被抑制的假象。【结论】纳米炭粉可激活土壤微生物活性,采用TTC法分析纳米炭粉土壤脱氢酶效应的结果并不可靠,需寻找更加完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脱氢酶 微生物量碳 纳米炭粉 TT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