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红壤稻田肥力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63
1
作者 张文学 王少先 +8 位作者 刘增兵 唐先干 熊丽 夏文建 王萍 袁福生 孙刚 李祖章 刘光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7-790,共14页
【目的】准确评价有机肥料提高农田土壤肥力的效果,是正确选择土壤培肥措施的基础。通过比较两种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有机肥培肥效果的可行性。【方法】3年田间定位试验(2015—2017)在长江中下游的红壤双季稻田进行。共... 【目的】准确评价有机肥料提高农田土壤肥力的效果,是正确选择土壤培肥措施的基础。通过比较两种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有机肥培肥效果的可行性。【方法】3年田间定位试验(2015—2017)在长江中下游的红壤双季稻田进行。共设7个处理:不施肥(CK),等氮磷钾投入量下的单施化肥(CF)和一半化肥氮配施一半的牛粪(+CM)、猪粪(+PM)、鸡粪(+ChM)、绿肥(+GM)与秸秆(+SR)。在2017年晚稻收获后,采集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生物学性状。筛选用于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用雷达图分析稻田土壤肥力水平的制约因素,采用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评价不同有机肥料的培肥效果。【结果】1)团聚体结构、pH、有机质3个指标属于弱变异性,其余指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以有效锌、有效磷以及酸性磷酸酶的变异系数较大,对施肥处理的响应比较灵敏;2)由隶属度值制成的雷达图显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速效钾与全磷含量是制约稻田土壤肥力水平最主要的3个因子;3)运用全量数据集与最小数据集计算的肥力指数IFI均表明,相对于不施肥CK,6个施肥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指数IFI,5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IFI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且+PM与+ChM处理的IFI指数显著高于+CM与+GM处理;在全量数据集下,+SR处理的IFI指数显著高于+CM与+GM处理,而在最小数据集下,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全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TDS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MDS均与双季稻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基于全量数据集和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TDS、IFIMDS)均可客观表征土壤肥力质量。依据该指标,化肥配施猪粪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其次是配施鸡粪或秸秆,最低是配施牛粪或紫云英绿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土壤肥力质量 肥力质量综合指数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肥力质量与施氮量对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综合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陆晓松 于东升 +3 位作者 徐志超 黄晶晶 周聪聪 孙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7-494,共8页
耕地土壤肥力及施氮量对于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具有重要影响,但它们综合影响的定量关系及相对贡献率并不清楚。在太湖流域常熟市研究区,通过设置不同土壤肥力与施氮量的小麦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对小麦产量和... 耕地土壤肥力及施氮量对于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具有重要影响,但它们综合影响的定量关系及相对贡献率并不清楚。在太湖流域常熟市研究区,通过设置不同土壤肥力与施氮量的小麦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拟合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分析揭示施氮量与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综合影响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提升施氮量和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有利于增加小麦产量,但不利于小麦氮肥利用率提升;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大于施氮量,两者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相对贡献率比值分别为1.09∶1和1.32∶1。表明通过提升土壤综合肥力、削减氮肥施用量,达到粮食与生态双重安全目标,培育和提升耕地土壤质量显得更为基本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利用率 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 施氮量 小麦 太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土壤研究 Ⅵ.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67
3
作者 章海波 骆永明 +2 位作者 赵其国 张甘霖 黄铭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7-583,共7页
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覆盖整个香港地区的51个典型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得到的pH(H2O)、有机质、质地等包含土壤物理和土壤化学的1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香港地区的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不高,有1/2以上调查样点属中等以... 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覆盖整个香港地区的51个典型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得到的pH(H2O)、有机质、质地等包含土壤物理和土壤化学的1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香港地区的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不高,有1/2以上调查样点属中等以下水平。在不同生态景观类型中,农业土壤的肥力质量相对较高。土壤过酸和磷素水平(包括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过低是香港土壤肥力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此外,山火焚烧和侵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壤肥力的退化,因此需要加强地表植被和水土的保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 土壤肥力质量 层次分析(AHP)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merow法的森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评价 被引量:30
4
作者 邓小军 陈晓龙 +4 位作者 唐健 王会利 韩华 徐永腾 何文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41,共8页
以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用材林林地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全量氮、全量磷、全量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铁作为评价指标,利用Nemerow法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土壤养分因子变异系数... 以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用材林林地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全量氮、全量磷、全量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铁作为评价指标,利用Nemerow法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土壤养分因子变异系数在5.02%~65.69%。有机质平均值为28.75g/kg,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全量N平均含量为1.64g/kg,速效N为135.5mg/kg,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全量P2O5平均含量为0.82g/kg,速效P为1.5mg/kg,均处于贫乏水平。全量K2O平均含量为23.76g/kg,速效K为51.8 mg/kg,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量元素氮磷钾因子可以概括为"富氮、缺磷、中等钾"。微量元素方面,有效Zn和有效Fe林地平均含量分别为2.03mg/kg和32.11mg/kg,处于中等水平,有效B和有效Cu平均含量分别为0.18mg/kg和0.41mg/kg,属于贫或极贫水平。大桂山林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85,桉树、松树林地肥力综合指数分别为0.77和0.82,肥力等级均属于Ⅲ级,杉木林地肥力综合指数为0.90,肥力等级属于Ⅱ级。速效P、有效B、有效Cu均处于贫或极贫水平,是影响研究区域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磷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土壤化学性质 Nemerow法 森林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园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与综合评价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汪宗兰 王春霞 +2 位作者 马建江 张景瑞 舒靖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0,98,共9页
为研究库尔勒香梨园土壤pH、盐分、速效养分以及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掌握香梨园综合肥力水平,以库尔勒市香梨种植区为研究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0个库尔勒香梨园进行样点布设与土样采集。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香梨园表层(0... 为研究库尔勒香梨园土壤pH、盐分、速效养分以及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掌握香梨园综合肥力水平,以库尔勒市香梨种植区为研究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0个库尔勒香梨园进行样点布设与土样采集。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香梨园表层(0~40 cm)土壤养分指标和微量元素指标的空间变异性,探究香梨园土壤肥力状况。经典统计分析表明:pH的变异系数为0.02属于弱变异,电导率的变异系数为1.03表现为强变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铁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7、0.53、0.99、0.59、0.45、0.25、0.24和0.48,为中等变异程度,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值在0.37~0.80之间,平均值为0.58;地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块金系数大于75%,空间自相关性较弱;pH、电导率、速效磷、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铁的块金系数在25%~75%之间,这些指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库尔勒香梨园Ⅰ(优)、Ⅱ(良好)、Ⅲ(中等)、Ⅳ(较差)和Ⅴ(差)类土壤占比分别为2.72%、10.54%、61.80%、24.87%、和2.77%,土壤综合肥力在空间上呈现斑块状,肥力较好的Ⅰ级在北部零星分布、Ⅱ级斑块状分布在北部及西部,Ⅲ级主要分布在北部以及南部,肥力较差的Ⅳ、Ⅴ级主要集中在中部。总体上,库尔勒市香梨园土壤肥力为中等水平,土壤属性空间异质性比较强,其中有效锰、有效铁是制约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果园有必要进行差异化管理,并应重视补充锰、铁微量元素肥,此外中部地区还要着重补充氮肥、磷肥和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园 土壤肥力 空间变异 隶属度函数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东台盐碱耕地综合肥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王志旺 王世航 +5 位作者 徐灵颖 陈玉琪 许梦乾 孙佳蓓 罗越 赵旭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为研究滨海滩涂盐碱耕地土壤肥力状况,结合围垦年限采集江苏盐城108个样点,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p H、含盐量(TS)和养分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改进后的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土壤综合肥力,阐明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除土壤pH、T... 为研究滨海滩涂盐碱耕地土壤肥力状况,结合围垦年限采集江苏盐城108个样点,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p H、含盐量(TS)和养分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改进后的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土壤综合肥力,阐明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除土壤pH、TS、全磷(TP)呈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外,其他土壤养分指标均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说明土壤养分受自然条件约束更为显著;(2)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碱解氮(AN)含量从西向东逐渐减少,而土壤p H、TS、全钾(TK)、速效钾(AK)则呈递增趋势;(3)滨海滩涂盐碱耕地土壤综合肥力较差,开垦年限、盐碱障碍和养分因素共同解释了93%的变异,其中SOM对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的影响最为显著。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围垦,SOM均与IFI呈显著正相关,说明SOM是滨海滩涂盐碱耕地土壤综合肥力的基础。因此,滨海盐碱耕地改良要注意有机调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最终增加土壤养分库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地统计学 内梅罗综合指数 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标识指数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建 刘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3期7850-7851,7855,共3页
土壤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及时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方法较多,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还有待提高。综合标识指数法已在我国河流... 土壤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及时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方法较多,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还有待提高。综合标识指数法已在我国河流水质评价中得以成功应用,鉴于该方法既可给出待评价样本的环境质量等级,又可表达其单项指标超标的个数和整体是否满足给定环境质量目标的情况,将引入并应用于某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至少与2种及以上其他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环境质量 综合标识指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饶阳县果蔬基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尉岚 张翔 +1 位作者 郝彦璋 杨长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52-57,61,共7页
[目的]揭示京津冀果蔬基地土壤现状及问题。[方法]以饶阳县果园与蔬菜大棚土壤为评价对象,采集12个土壤样品,测定主要理化性质指标和盐碱度,并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综合质量影响指数评价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 [目的]揭示京津冀果蔬基地土壤现状及问题。[方法]以饶阳县果园与蔬菜大棚土壤为评价对象,采集12个土壤样品,测定主要理化性质指标和盐碱度,并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综合质量影响指数评价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结果]饶阳果蔬基地土壤偏碱性,土壤出现了弱次生盐渍化现象,电导率随含盐量增加而增加,盐化的同时发生着碱化的现象。土壤肥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该研究区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累积现象,这可能与施肥方式的不合理有关,具有潜在的风险,需引起重视。果园改为设施大棚蔬菜种植后明显降低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也增加了土壤盐碱化的风险。[结论]研究结果为饶阳县果蔬基地土地合理利用、合理施肥、土壤养分管理及优质果蔬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基地 土壤质量 模糊评价法 综合质量指数 河北省饶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毛竹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62
9
作者 范少辉 赵建诚 +2 位作者 苏文会 余林 严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共9页
【目的】密度是林分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分析长期不同密度经营下的毛竹林土壤质量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密度影响毛竹林生产力的原因及机制,旨在为其合理地密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安徽... 【目的】密度是林分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分析长期不同密度经营下的毛竹林土壤质量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密度影响毛竹林生产力的原因及机制,旨在为其合理地密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安徽省黄山区毛竹林为对象,研究了1 200,1 800,2 400和3 000株·hm^-2 4个密度下毛竹纯林的土壤物理性质、pH值、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等18个土壤质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ANOVA)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进行多重比较;运用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各密度梯度毛竹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并对其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土壤密度以3 000株·hm^-2密度下竹林最大(达1.10 g·cm^-3),相同密度下土壤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含水率和总孔隙度均以2 400株·hm^-2密度下竹林最大,且各密度林分土壤总孔隙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随林分密度增大而逐渐增大,而有机质、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随林分密度增大先逐渐增大后又略有下降;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林分密度增大呈现先升高而后趋于稳定或下降趋势;相同密度下,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与土层深度亦有一定相关性,其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含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对土壤质量的密度效应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毛竹林0-60 cm土层土壤质量综合指数随林分密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以2 400株·hm^-2密度下竹林最大,达0.585 3,说明适宜的密度结构对土壤质量改善有一定作用;相同密度下,0-20 cm土层的土壤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土层。【结论】密度调控是林地管理的重要措施,长期的合理密度经营有利于优化林分结构,促进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环境要素,改善林下植被、枯落物及养分循环过程;在本研究地点,不同密度毛竹林的土壤质量差异显著,采用合理密度(2 400株·hm^-2)经营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密度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养分状况与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10
作者 颜雄 张杨珠 +3 位作者 刘晶 周卫军 黄运湘 周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600,共5页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茶园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全N、全P、全K,有效N、有效P、有效K、缓效K含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这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茶园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全N、全P、全K,有效N、有效P、有效K、缓效K含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这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pH值偏低;全N、全P含量偏低;有机质、有效N、有效P、有效K含量中等;全K、缓效K含量较高.雪峰山茶场、君山茶场的肥力质量等级为中上等;金井茶场、金华茶场和羊鹿茶场的肥力质量等级为中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同土壤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质量 模糊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沙漠腹地防护林土壤肥力质量垂直演化与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靳正忠 雷加强 +4 位作者 李生宇 徐新文 邱永志 谷峰 刘小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5-1085,共11页
采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评价法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肥力质量垂直演化作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后不同土层土壤的物理结构逐渐变好,透水、透气、持水能力有所增强;随防护林年限的增长,不同土层土壤... 采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评价法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肥力质量垂直演化作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后不同土层土壤的物理结构逐渐变好,透水、透气、持水能力有所增强;随防护林年限的增长,不同土层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增加以及六种酶活性的增强促进了土壤养分的转化,多数养分因子在不同土层间差异明显;定植年限较长的防护林地土壤盐分含量增加,有表聚现象;同一林地不同土层之间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差异很小,但与林木生长指标有较大相关性。在现有咸水滴灌条件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肥力质量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地 土壤肥力质量 垂直变化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吕真真 刘广明 +2 位作者 杨劲松 刘洪强 李金彪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7,共5页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区为研究区域,选择对该区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盐含量、p H值和粘粒含量作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计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对...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区为研究区域,选择对该区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盐含量、p H值和粘粒含量作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计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对综合评价值进行克里格插值,采用自然分段法划分等级,并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介于0.194∽0.376之间,研究区土壤质量总体较差;东北部沿海滩涂土壤质量最差,随距海岸线距离的增大,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逐渐增大,呈环状分布,分别在研究区西南部和西北角出现相对高值区;质量最差的四、五级地面积分别为804.60 km2和834.73 km2,总计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51.46%,主要为滩涂、光板地和盐荒地,其特点是养分缺乏、土壤盐分含量高、土壤脱盐困难。合理利用该类型土地途径是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如种植耐盐碱作物和发展海水养殖或兴建盐场等。对其它等级土壤也提出相应的改良利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土壤质量 模糊综合指数 综合评价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华北平原粮食主产区土壤肥力质量时空演变分析--以山东禹城市为例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贝尔 黄标 +4 位作者 张晓光 赵永存 孙维侠 胡文友 杨劲松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1-388,共8页
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分析有助于了解区域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和变化规律,对制定相应的农业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土壤生产力,稳定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典型区禹城市为例,进行了土壤肥力质量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自198... 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分析有助于了解区域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和变化规律,对制定相应的农业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土壤生产力,稳定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典型区禹城市为例,进行了土壤肥力质量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经过近30年的耕作和中低产田改造,禹城市土壤肥力质量显著提高,尤其在土壤肥力质量较差的区域,土壤质量提升更显著;土壤肥力质量空间变异性减弱,土壤肥力水平趋于一致,且空间变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降低,更多的受到人为管理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时空演变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板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综合肥力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谢瑾 李永梅 候天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1-407,共7页
运用相关关系分析确定权重系数,并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进行土壤综合肥力分析。通过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pH值等5个土壤肥力指标测定,对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自然林、混合林、茶园、玉米地、橡胶... 运用相关关系分析确定权重系数,并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进行土壤综合肥力分析。通过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pH值等5个土壤肥力指标测定,对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自然林、混合林、茶园、玉米地、橡胶林、水稻田)的38个表层(0~20 cm)土壤肥力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和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综合肥力质量排序为:自然林(64.30)>混合林(60.66)>茶园(57.09)>玉米地(52.66)>橡胶林(41.49)>水稻田(3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纳板河流域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种植对温室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杰 祝凌 +2 位作者 仝利红 江咏珊 吕贻忠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0-697,共8页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温室有机种植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3种土壤物理指标、9种土壤化学指标和4种土壤生物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①相比于无公害和常规种植...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温室有机种植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3种土壤物理指标、9种土壤化学指标和4种土壤生物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①相比于无公害和常规种植,有机种植有利于降低温室土壤容重,提高温室土壤含水量,温室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高达58.02%,改善了温室土壤物理环境条件;②有机种植提高了温室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对温室土壤pH和EC值影响不大,但增加了温室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利于提高温室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③相比于无公害和常规种植,有机种植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分别提高了32.84%、109.30%,同时增强了温室土壤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利于温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④通过对16个土壤肥力质量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052%,主成分综合评分能更敏感反映土壤质量变化,本试验中有机种植、无公害种植和常规种植的主成分综合评分分别为1.514、0.099和–1.613,表明有机种植显著提高了温室土壤的肥力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种植 土壤肥力质量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段永惠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5,共3页
从模糊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原市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克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综合指数法识别能力差与可比性差的缺点。通过建立模糊综合—加权平均模型,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采用加权平均原则方法对... 从模糊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原市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克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综合指数法识别能力差与可比性差的缺点。通过建立模糊综合—加权平均模型,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采用加权平均原则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使得评价结论更加具体、清晰。表3,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法 原则方法 评价结果 可比性 太原市 综合指数 识别能力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污染状况 农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珠高速长沙、郴州段边坡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贵 童方平 +1 位作者 杨红 谢利达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251-252,共2页
根据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选择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5项因子,对京珠高速长沙段和郴州段两旁受高速面源污染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郴州地段的坡顶、坡中、底泥的土壤综合肥力属一般,坡底土壤综合肥力... 根据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选择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5项因子,对京珠高速长沙段和郴州段两旁受高速面源污染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郴州地段的坡顶、坡中、底泥的土壤综合肥力属一般,坡底土壤综合肥力属贫瘠,长沙地段的综合肥力属一般。依据单项指标分析,郴州地段坡顶有机质较丰富,底泥的碱解氮极度缺乏,而坡底的有机质、有效磷则极度匮乏,而各地点的速效钾基本处于中等肥力状态;长沙各地段的有机质处于中到中低肥力、碱解氮和速效钾处于中等到中高之间,有效磷除了坡中属极度匮乏外其他地点处于中到中高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珠高速 内梅罗综合指数 土壤肥力 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平县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温继良 周元清 +5 位作者 杨东华 普金安 李淑英 卢国理 朱春蓉 张翠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5-933,共9页
【目的】研究新平县茶园土壤肥力状况,为新平县茶园高效养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以9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为评价依据,对新平县8个主要种植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 【目的】研究新平县茶园土壤肥力状况,为新平县茶园高效养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以9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为评价依据,对新平县8个主要种植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新平县茶园土壤pH为4.40~5.83,符合优质高产茶园要求,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有效氮(AN)、有效磷(AP)、有效钾(AK)平均含量分别为57.1 g/kg、0.269%、0.077%、1.51%、206.3 mg/kg、11.0 mg/kg、154 mg/kg,均为Ⅰ级标准,阳离子交换量(CEC)平均含量为15.95 cmol/kg,属于Ⅱ级标准;茶园土壤肥力指数(IFI)为0.769,为Ⅰ级(高等水平),依次是者竜乡(0.877)>戛洒镇(0.851)>漠沙镇(0.807)>平掌乡(0.799)>水塘镇(0.796)>建兴乡(0.734)>平甸乡(0.647)>新化乡(0.642),Ⅰ级(高等水平)占75%,平甸乡和新化乡属Ⅱ级,处于中上水平;土壤中TP、TN、OM、CEC、AK、AP含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较大。【结论】新平县茶园土壤肥力水平达到I级标准,但AP含量相对偏低,需要有针对性的增施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土壤养分 肥力质量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潭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27
19
作者 柳书俊 姚新转 +1 位作者 赵德刚 吕立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45,共13页
为探明湄潭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现状,选用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6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湄潭6种类型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湄潭茶园土壤pH为3.73~7.26,均值为5.01,61.11%... 为探明湄潭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现状,选用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6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湄潭6种类型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湄潭茶园土壤pH为3.73~7.26,均值为5.01,61.11%的茶园土壤达到优质茶园的标准,湄潭茶园土壤pH整体适宜,16.67%的茶园土壤有酸化趋势。2)湄潭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整体丰富,均值分别为22.84 g·kg-1、1.43 g·kg-1、124.50 mg·kg-1、44.16 mg·kg-1和135.61 mg·kg-1,分别有61.11%、70.37%、61.11%、55.56%和59.26%的茶园土壤达到优质茶园的标准,但各养分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3)湄潭茶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为0.179~0.989,均值为0.683,分别有51.85%和31.48%的茶园土壤处于Ⅰ和Ⅱ级水平,土壤养分状况整体良好;各类型茶园IFI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由大到小分别为:中山黄壤>丘陵黄壤>丘陵石灰土>低山黄壤>中山石灰土>低山石灰土。4)pH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各养分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各养分之间关系比较密切且具有同源性。pH与IFI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关系,其他养分指标均与IFI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潭茶园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质量 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典型县域烟田土壤肥力演变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欣悦 王晋峰 +4 位作者 程晓梅 孙楠 蒯雁 范志勇 徐明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0-1388,共9页
通过数据收集和野外采样,分析了宾川县1982年、2012年、2018年、2022年4个时期烟田耕层土壤pH和养分含量变化,并运用土壤综合评价法和克里格插值定量评价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及其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1982—2022年)来,宾... 通过数据收集和野外采样,分析了宾川县1982年、2012年、2018年、2022年4个时期烟田耕层土壤pH和养分含量变化,并运用土壤综合评价法和克里格插值定量评价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及其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1982—2022年)来,宾川县烟田土壤pH(7.13~6.23)和有机质含量(35.30~27.71 g/kg)呈下降趋势,有效磷(12.11~50.71 mg/kg)和速效钾含量(158.66~321.03 mg/kg)呈上升趋势,碱解氮含量(119.03~117.00 mg/kg)无显著变化。IFI(0.49~0.62)呈上升趋势,均值由1982年的0.49()Ⅲ增加至2022年的0.62()Ⅱ,其中平川镇、拉乌乡、州城镇及宾居镇IFI增加幅度最大,当前高肥力区域主要分布于县东北部和南部,低肥力区域分布于西北部。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烟田土壤肥力的主要内在因素由有机质变为速效钾。经过40年耕种管理,宾川县烟田肥力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但养分指标非均衡性和肥力空间不均匀性增加,应稳定氮肥钾肥,减少磷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土壤养分 土壤PH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