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抗涝防旱土壤耕作技术探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孙广玉
-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
出处
《大豆通报》
2001年第4期11-12,共2页
-
文摘
以三江平原小三江腹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二道河农场为试验基点 ,通过对此地区土壤容重、耕作时期、耕作方法等技术指标的测定 ,该地区获得大豆高产稳产的适宜土壤容重为 0 95~ 1 1g/cm3;秋季耕翻可提高土壤耕层的水分含量 ,起到保墒的作用 ,产量增加 ;在耕作方法上以深松 (深度 30cm以上 )耕法为主 ,通过垄作 ( 5 5~70cm)栽培可提高土壤温度 。
-
关键词
大豆
抗涝防旱
垄作
三江平原
土壤耕作技术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大豆栽培的土壤耕作技术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孝刚
-
机构
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镇农机监理站
-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3年第6期92-92,共1页
-
文摘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是决定农作物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耕作可以建立“土壤水库”,调节土壤气热、蓄水、保墒和熟化土壤,改善微生物生存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为大豆出苗及生长创造良好的耕层。
-
关键词
土壤耕作技术
大豆
农作物生长
栽培
土壤水库
土壤肥力
产量高
土壤气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浅谈果园生草法土壤耕作技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焦桂华
-
机构
河北省滦县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2期45-45,共1页
-
文摘
果园土壤耕作管理有许多方法,如清耕法、覆盖法、免耕法、休闲轮作法等,但从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生草法是适应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的较适宜的方法之一。因为果园生草法经过面积试验,已经确定与其它土壤管理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1998年正式将果园生草纳入绿色食品果业生产技术体系在全国推广。果园生草法的大面积实施必将把我国果园土壤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关键词
果园生草法
土壤耕作技术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果园土壤管理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管理方法
生产技术体系
绿色无公害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改变农田小气候效应的土壤耕作技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方素丽
-
机构
辽宁省建平县青峰山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3期46-46,共1页
-
文摘
农田小气候是指农田贴地气层、土层与作物群体之间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小范围气候环境。常以农田贴地气层中的辐射、空气温度和湿度、风、二氧化碳以及土壤温度和湿度等农业气象要素的量值表示,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环境条件。改变农田小气候的土壤耕作技术主要有松土、镇压、垄作等,利用土壤耕作技术改变农田的小气候,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发生滋长,防御农业气象灾害都有齐齐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土壤耕作技术
农田小气候
小气候效应
作物生长发育
农业气象要素
农业气象灾害
气候环境
病虫害发生
-
分类号
S34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小议土壤耕作技术措施
- 5
-
-
作者
房殿昌
许丽波
-
机构
黑龙江省巴彦县万发镇政府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中心河乡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年第6期11-11,共1页
-
文摘
整地是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一系列土地整理的总称,是作物栽培的最基础的环节。整地的目的在于利用犁、耙、耢、盖、磙等农具,通过机械作用,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达到"平、净、松、碎",使水、肥、气、热状况互相协调,提高土壤有效肥力,为作物播种和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
关键词
土壤耕作技术
作物栽培
土壤生态环境
土地整理
机械作用
表面状态
耕层构造
土壤有效
-
分类号
S34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浅谈果园生草法土壤耕作技术
- 6
-
-
作者
焦桂华
-
机构
滦县农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
2010年第2期31-32,共2页
-
文摘
果园土壤耕作管理有许多方法,如清耕法、覆盖法、免耕法、休闲轮作法等,但从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生草法是适应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的较适宜的方法之一。因为果园生草法经过面积试验,已经确定与其它土壤管理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1998年正式将果园生草纳入绿色食品果业生产技术体系在全国推广。果园生草法的大面积实施必将把我国果园土壤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关键词
果园生草法
土壤耕作技术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果园土壤管理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管理方法
生产技术体系
绿色无公害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浅谈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温晓慧
-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气象台
-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6期33-34,共2页
-
-
关键词
土壤耕作技术
蓄水保墒
半干旱地区
出苗不齐
作物
减产
-
分类号
S34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黄凤球
肖小平
杨光立
马月存
-
出处
《当代农机》
2008年第2期18-20,共3页
-
文摘
传统的稻田土壤耕作技术有犁翻、耙田、耖田、耥田等,这些精耕细作使耕作层达到深、平、松、软、匀、糊、净,能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为水稻高产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发展对策
稻田
土壤耕作技术
应用
水稻高产
精耕细作
土壤条件
-
分类号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451.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浅谈玉米生产中的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 9
-
-
作者
盛玉梅
-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气象台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1期6-6,共1页
-
-
关键词
土壤耕作技术
蓄水保墒
玉米生产
半干旱地区
季节性干旱
出苗不齐
春旱
减产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农作物抗旱耕作技术
- 10
-
-
作者
张立欣
关长彤
-
机构
乾安县第一机械林场
乾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8年第4期8-8,11,共2页
-
文摘
土壤耕作技术
1.秋翻地。秋翻深度达30厘米以上.使土壤充分接纳秋、冬季的降水.早春顶凌细耙.使土壤达到细、暄、平.上虚下实。
2.免耕法。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少动土,减少了水分蒸发.提高了雨水利用率;深松不翻地保持了原耕层不变.提高了贮水量:
-
关键词
土壤耕作技术
农作物
免耕播种机
抗旱
雨水利用率
水分蒸发
秋翻地
免耕法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几点建议
- 11
-
-
作者
王芳林
国全胜
徐立国
-
机构
黑龙江省富锦市农机推广服务站
-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7年第2期29-29,共1页
-
文摘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富锦市来说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技术,还没有被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所认识,他们对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意义以及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目的都不是很清楚,只是了解了一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因此要在我们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耕作技术
富锦市
-
分类号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春免耕与浅耕的效应及技术要点
- 12
-
-
作者
郭满平
刘生瑞
-
机构
甘肃省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54-56,共3页
-
-
关键词
农业耕作技术
浅耕
免耕
旱作农业区
旱作农业技术
土壤耕作技术
降水利用率
年降水量
-
分类号
S812.4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机械化深松在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及效益浅析
被引量:5
- 13
-
-
作者
严聚仁
-
机构
山西省长治市农机局
-
出处
《农机推广与安全》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
文摘
结合山西省潞城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论述了深松技术的操作方法、技术原理、作业要求。阐述了深松技术是替代传统耕作方式的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技术。
-
关键词
机械化深松
保护性耕作
技术原理
土壤耕作技术
-
分类号
S233.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大力推广机械超深松整地技术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任德元
-
机构
黑龙江省青冈县农机管理总站
-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0年第1期116-116,共1页
-
-
关键词
整地技术
超深松
机械
土壤耕作技术
对比试验
传统耕作
深松整地
受灾程度
-
分类号
S7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222.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贵州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 15
-
-
作者
刘桂华
-
机构
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9年第2期6-6,18,共2页
-
-
关键词
覆盖栽培技术
免耕技术
马铃薯
土壤耕作技术
展望
贵州
残茬覆盖
田间作业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15项园艺实用技术
- 16
-
-
作者
谢俊华
Amos Aderwa
-
机构
中尼南南合作驻尼日利亚Adamawa州技术员
尼方合作人员
-
出处
《云南农业》
2007年第10期17-18,共2页
-
文摘
1、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的技术途径
①整治农田和改进土壤耕作技术。通过农田坡改梯、平整土地、深耕深松、耙耱中耕、等高耕作等田间耕作管理措施,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水分入渗,多蓄纳自然降水,减少蒸发损失。
-
关键词
实用技术
园艺
土壤耕作技术
耕作管理措施
土壤蓄水
保水能力
平整土地
深耕深松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浅谈全方位深松技术改善低产田的作用及技术要求
- 17
-
-
作者
库拉西.巴巴尼
-
机构
新疆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镇农机管理站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14年第2期30-30,共1页
-
文摘
深松是指疏松土层而不是翻转土层的土壤耕作技术,深松既可以作为秋收后主要耕作措施,也可用于春播前的耕地、休闲地的松土、操场更新等。深松有全面深松和局部深松两种。全面深松是用深松机在工作幅宽上全面松土,这种方法适用于配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耕层浅的粘质土。局部深松是用杆齿、凿形铲或铧进行间隔的局部松土。
-
关键词
全方位深松技术
低产田
土壤耕作技术
农田基本建设
耕作措施
工作幅宽
松土
休闲地
-
分类号
S233.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氧气农法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
- 18
-
-
作者
徐伟忠
-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农科所农业智能化快繁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0期76-78,共3页
-
文摘
温、光、气、热、水、肥是影响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几大重要生长因子,生产的大多管理措施与技术都是通过优化这几大因素而形成具体的农业耕作技术,其中温光热属于气候因素与环控因子,而水肥气则属土壤耕作技术的重点。土肥水管理大多以合理的施肥灌溉为技术核心,也包括中耕松土的田间作业.中耕松土措施就是对土壤气环境的管理,即给土壤增氧.这种方法目前基本还是采用机械的措施为主.如翻土锄地刨铲等。使农业生产特别是园艺生产的用工量大大增加。
-
关键词
园艺生产
农业耕作技术
土壤耕作技术
土肥水管理
氧气
生长因子
中耕松土
作物产量
-
分类号
S3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