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土壤磷释放特征模拟
1
作者 夏建国 仲雨猛 +1 位作者 曹晓霞 李璐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5-301,共7页
以四川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紫色土和冲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土壤淹水试验,探寻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土壤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的磷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土壤全磷质量比为0.52~1.30 g/kg,有效磷为10.23~74.49 mg/kg... 以四川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紫色土和冲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土壤淹水试验,探寻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土壤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的磷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土壤全磷质量比为0.52~1.30 g/kg,有效磷为10.23~74.49 mg/kg;土壤有效磷质量比与磷释放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有效磷质量比从大到小为园地、旱地、水田,并且干湿交替对土壤磷具有一定的活化作用;与第1次淹水相比,第2次淹水上覆水磷质量浓度平衡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消落区 土壤磷释放 干湿交替 瀑布沟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的淹水条件对土壤磷素释放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田娟 刘凌 +1 位作者 王桂凤 董贵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6-769,共4页
为了研究农业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机理,选择太湖流域宜兴稻麦轮作土,模拟了变化的淹水深度、水土比、不同酸度上覆淹水等,进行了淹水土壤磷释放研究。实验表明:土壤释磷量随淹水深度成比例增加,同一淹水深度土壤吸附/释放磷量出现周期... 为了研究农业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机理,选择太湖流域宜兴稻麦轮作土,模拟了变化的淹水深度、水土比、不同酸度上覆淹水等,进行了淹水土壤磷释放研究。实验表明:土壤释磷量随淹水深度成比例增加,同一淹水深度土壤吸附/释放磷量出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实验得到一个临界水土比4:1,水土比小于4:1时,淹水中没有Fe2+溶出,且土壤磷释放缓慢,而水土比大于4:1时,磷释放强度增大,上覆淹水中开始出现Fe2+,且随水土比增大而增加;碱性淹水条件时土壤释磷量大于酸性淹水条件时的释磷量,其中上覆水pH9.78时土壤释磷量最大,而pH3.7时土壤总铁和Fe2+释放量最大,但此时释磷量很低,表明淹水中水—土体系Fe2+-Fe3+氧化物氢氧化物胶体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磷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 土壤磷释放 淹水深度 水土比 PH值 铁氧化物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