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与氮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杜会英 冯洁 +2 位作者 张克强 王风 郭海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6-541,共6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氮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灌溉肥水中氮利用效率,降低养殖肥水灌溉的氮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以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种植系统... 【目的】本研究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氮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灌溉肥水中氮利用效率,降低养殖肥水灌溉的氮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以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氮素积累、氮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小麦各生育期进行清水灌溉(CK);在冬小麦生育期内进行2次牛场肥水灌溉(越冬期和灌浆期,肥水灌溉带入氮量为160 kg/hm2),其他生育期清水灌溉(T1);在冬小麦生育期内进行3次牛场肥水灌溉(越冬期、拔节期、灌浆期,肥水灌溉带入氮量为240 kg/hm2),其他生育期清水灌溉(T2);在冬小麦生育期进行4次牛场肥水灌溉(越冬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肥水灌溉带入氮量为320 kg/hm2),不进行清水灌溉(T3);农民习惯施肥,冬小麦播种时施复合肥(15-21-6)375 kg/hm2、拔节期追肥尿素600 kg/hm2(氮投入量为332 kg/hm2),全生育期灌溉清水(CF)。每个处理重复3次,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水4次,灌水定额为830 m3/hm2,灌水量用超声波流量计计量。【结果】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连续三年冬小麦产量均随牛场肥水灌溉次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肥水灌溉带入氮为240 kg/hm2(灌溉3次)时,冬小麦产量最高。2)牛场肥水灌溉显著增加冬小麦植株地上部氮积累量。2011年和2012年肥水灌溉的三个处理之间及与习惯施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2013年T2和T3处理植株氮吸收量显著高于T1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3)冬小麦肥水氮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随肥水灌溉带入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三年均以T1最高,分别为48.57%和37.15 kg/kg。4)每季冬小麦收获后,随着灌溉带入氮量的增加,0—100 cm土层NO-3-N积累量增加。肥水灌溉带入氮为320 kg/hm2时,0—100 cm剖面NO-3-N积累量显著高于肥水灌溉带入氮为160 240 kg/hm2处理。【结论】牛场肥水灌溉显著增加冬小麦产量,随肥水灌溉带入氮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冬小麦肥水氮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随肥水灌溉带入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肥水灌溉带入氮为320 kg/hm2,80—100 cm土层有大量NO-3-N累积,且有向下淋溶的趋势。本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冬小麦植株氮积累量及氮效率等方面考虑,牛场肥水灌溉冬小麦适宜氮带入量为160 24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场肥水 灌溉 冬小麦 产量 利用效率 土壤硝态氮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库布齐沙地柳枝稷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陶梦 苏德荣 +2 位作者 吕世海 王铁梅 陈俊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415-422,共8页
为了改善库布齐沙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将暖季型草本能源植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引种到库布齐沙地。以柳枝稷品种"BL-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硫酸铵和尿素两种氮肥对柳枝稷产量、氮肥利用率... 为了改善库布齐沙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将暖季型草本能源植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引种到库布齐沙地。以柳枝稷品种"BL-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硫酸铵和尿素两种氮肥对柳枝稷产量、氮肥利用率及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分布和积累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0、75、150、225 kg·hm-2共4个施氮水平,每个处理3个重复。硫酸铵和尿素分别于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施入各试验小区,施入量分别为施氮量的1/5、2/5和2/5。在初花期对柳枝稷的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硫酸铵和尿素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柳枝稷的产量(P<0.05)。柳枝稷的产量、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在施用硫酸铵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在施用尿素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150 kg·hm-2时达到峰值。在0-40cm土层土壤硝态氮集中分布在10-20 cm,且其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硫酸铵 尿素 产量 肥利用率 土壤分布与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章丘大葱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马征 魏建林 +4 位作者 刘东升 王连英 刘福忠 谭德水 崔荣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177,共6页
为评价养分专家系统(NE系统)在大葱上的推荐施肥效果,在章丘大葱主产区,选取多年大葱种植地进行田间试验,并分析了NE系统与农民习惯施肥(FP)处理、当地农技部门的测土配方推荐施肥(OPTs)处理下大葱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积累、肥料... 为评价养分专家系统(NE系统)在大葱上的推荐施肥效果,在章丘大葱主产区,选取多年大葱种植地进行田间试验,并分析了NE系统与农民习惯施肥(FP)处理、当地农技部门的测土配方推荐施肥(OPTs)处理下大葱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积累、肥料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NE系统推荐施肥较FP处理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降低了13.22%、27.33%和16.51%,较OPTs处理氮、磷肥用量增加而钾肥用量降低;大葱NE系统较FP和OPTs分别增产6.04%和12.30%,增收8.01%和14.74%;NE处理氮素积累量较FP和OPTs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4.20%和37.78%,磷积累量分别增加21.22%和25.78%,但差异不显著,钾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6.78%和22.13%;NE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平均为71.78 kg/kg,氮肥利用率平均为25.10%,氮肥偏生产力较FP提高22.22%;NE处理较FP、OPTs处理可分别显著降低0~9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39.44%和38.72%。大葱NE系统推荐施肥促进了大葱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应,肥料利用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低了土壤硝态氮积累风险,可作为该地区大葱推荐施肥方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专家系统 大葱 产量 养分积累 肥料利用效率 土壤硝态氮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