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水文模型的土壤相对湿润度干旱指数构建及运用研究 |
关明皓
|
《水利规划与设计》
|
2016 |
12
|
|
2
|
基于相对湿润指数的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
鹿翔
韩芙蓉
高昕瑜
舒素芳
陆德彪
金志凤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基于云模型和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龙贻东
梁川
景楠
王朕
|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4
|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贵州省近十年干旱特征分析 |
夏传花
贺中华
梁虹
张浪
杨铭轲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5
|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河南省干旱易发区预测 |
王冰
舒丹丹
杨凡
段浩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6
|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北疆气象干旱时空特征 |
祁嘉郁
巴特尔·巴克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7
|
相对湿润度指数在干旱易发区预测中的应用——以锦州市为例 |
刘洋
|
《水利规划与设计》
|
2018 |
5
|
|
8
|
基于累积相对湿润指数的遵义市农业干旱特征研究 |
乔姗姗
潘红卫
雷宏军
徐建新
商崇菊
|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9
|
女儿寨湿润小流域土壤干旱指数模型分析 |
田育新
李锡泉
何友军
陶接来
陈业银
王中建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0
|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近56年若尔盖湿地干湿变化 |
强皓凡
靳晓言
赵璐
卢泽华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11
|
基于土壤相对凋萎湿度构建的干旱监测指标在云南的应用分析 |
马思源
何雨芩
金燕
张明达
闫伟兄
范立张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2
|
基于相对湿润指数的云南省季节性干旱变化特征 |
张青雯
崔宁博
赵禄山
徐洋
李谦
刘飞鹏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13
|
基于相对湿润指数的蒙中农牧交错带作物生长季干旱时空分析——以乌兰察布市为例 |
曹二佳
薛羽
李红瑛
巩杰
徐彩仙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4
|
基于相对湿润指数的贵州省气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游漫
贺中华
张浪
杨铭珂
皮贵宁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5
|
中天山北坡近30年相对湿润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
曹兴
万瑜
崔玉玲
蔡新婷
宫恒瑞
普宗朝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16
|
基于简单气象因子的干旱指数计算及其适用性分析 |
刘爽
范兴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半湿润半干旱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及下垫面相似性 |
李巧玲
李致家
陈利者
姚成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8
|
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 |
潘妮
卫仁娟
詹存
梁川
徐正东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19
|
基于C_I指数的贵州省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
张金凤
冯杰
何祺胜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20
|
河西走廊地区五个典型站干旱指数对比和气候分析 |
陈学君
姜梦晶
韩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