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美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奕杰 许秋云 +2 位作者 柯玲杰 史雅娟 邵秀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及目标。由于研究的侧重角度不同,出现了诸多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英美两国拥有多年的污染地块管理经验,生态风险评估相关技术导则完善、法规健全且配套技术成熟,借鉴其经验有助于管理者从生态系统角度更加科学地分析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美国超级基金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和英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讨论,得出我国在构建本土化的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构建层次化的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2)开发从污染物暴露到产生生态效应整个过程的污染地块生态风险评估概念模型;(3)加强污染物与生态受体所受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4)提高生态风险评估过程的决策参与;(5)推动本土物种的毒理学研究。该文旨在推动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构建,保障评估过程的顺利实施及后续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或修复治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土壤资源可持续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 层次化技术体系 因果关系 决策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正丁酯对蚯蚓的生态毒性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倩 杨扬 李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和增塑剂,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土壤中常被检出,因此其环境和健康风险亟待评估。为探究OPEs对土壤生物的毒性效应,选取磷酸三正丁酯(TnBP)作为受试物,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指示生物,... 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和增塑剂,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土壤中常被检出,因此其环境和健康风险亟待评估。为探究OPEs对土壤生物的毒性效应,选取磷酸三正丁酯(TnBP)作为受试物,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指示生物,采用人工土壤法研究不同浓度TnBP对蚯蚓生长、抗氧化酶系统、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体腔细胞DNA损伤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nBP暴露对蚯蚓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TnBP胁迫可引起蚯蚓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表明蚯蚓受到氧化损伤;彗星试验结果显示,彗尾DNA含量和Olive尾矩均显著上升,表明TnBP暴露能够引起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8-OHdG含量也显著增加,其水平与暴露浓度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TnBP暴露可引起蚯蚓体腔细胞氧化性DNA损伤;AChE活性受到的影响则较为微弱。综上,本研究阐明了TnBP暴露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并为进一步研究OPEs对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正丁酯 赤子爱胜蚓 氧化应激 DNA损伤 土壤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污灌区水稻土壤汞形态特征及其食品安全评估 被引量:18
3
作者 武超 张兆吉 +3 位作者 费宇红 吴国庆 钱永 孟素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7-212,共6页
选择天津污水灌溉区作为研究区域,该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分析土壤不同形态汞对水稻不同组织中总(THg)和甲基汞MeHg富集的影响以及评估污灌区稻米食用汞暴露风险,并对污灌区土壤溶解与可交换态汞安全阀值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北塘... 选择天津污水灌溉区作为研究区域,该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分析土壤不同形态汞对水稻不同组织中总(THg)和甲基汞MeHg富集的影响以及评估污灌区稻米食用汞暴露风险,并对污灌区土壤溶解与可交换态汞安全阀值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北塘、大沽和北京污灌区稻田土壤THg和MeHg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区海河土壤THg浓度。大沽、北京河污灌区和海河土壤汞的形态为残渣态浓度最高,而北塘污灌区为有机结合态浓度最高。由于水稻地上组织中THg浓度受到大气汞浓度影响,各组织中汞浓度在不同污灌区分布规律不同。水稻籽粒的MeHg富集系数为1.63~3.70,通过人体每天摄入MeHg量的安全值计算得出土壤溶解与可交换态汞质量分数应低于9.19 ng/g。污灌区食用稻米MeHg暴露对居民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人体MeHg每天摄入量超标率达到20.83%。因此,可以对超标土壤进行治理或改变耕作方式来降低土壤污染对人体MeHg暴露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风险分析 食品安全 甲基汞 溶解与可交换态汞 土壤生态毒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虾池养殖水对沟渠土营养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少霞 王子爱 +4 位作者 魏伊宁 傅雨萱 袁莹 郑苗 张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128-133,共6页
以海口市东营镇高位虾池作为研究靶点,监测及分析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及沟渠土中的营养盐,结果表明:养殖中、后期水体中的pH、水温、盐度、溶解氧都在对虾养殖的适应范围内,但后期的养殖水体与中期相比,氨氮含量增加了137%,COD含量增加了... 以海口市东营镇高位虾池作为研究靶点,监测及分析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及沟渠土中的营养盐,结果表明:养殖中、后期水体中的pH、水温、盐度、溶解氧都在对虾养殖的适应范围内,但后期的养殖水体与中期相比,氨氮含量增加了137%,COD含量增加了33%,与对虾养殖的适应范围上限值相比,氨氮超标1.94倍,COD超标1.17倍;沟渠土沉积物中的营养盐与背景土中的相比,超标6~48倍,沟渠土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基本为深层含量大于表层含量,但沟渠土沉积物中的C/N比值介于2.8~16.0之间,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腐殖化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虾池 养殖水 沟渠土 营养盐 土壤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