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河下游垦区土壤重(类)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1
作者 刘靖宇 尹芳 +3 位作者 钱涵 蒋磊 武婷婷 刘磊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2,共11页
为查明塔里木河下游垦区土壤重(类)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25件,测定其As、Hg、Ni、Cr、Cu、Zn、Cd和Pb 8种元素含量和pH值大小,基于地统计学、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Nemerow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为查明塔里木河下游垦区土壤重(类)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25件,测定其As、Hg、Ni、Cr、Cu、Zn、Cd和Pb 8种元素含量和pH值大小,基于地统计学、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Nemerow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Pn)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RI)对土壤重(类)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利用正定矩阵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对重(类)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所有重(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均值未超过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筛查值,含量整体处于正常水平。(2)研究区RI指数的变化范围为50.75~179.07,生态风险轻微、中等、较强的样点分别占29.37%、63.63%和7%,说明研究区整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3)PMF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类)金属主要来自于自然因素(48.88%),其含量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其次为农业生产(31.63%),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耕地区重(类)金属含量较高;煤炭燃烧(12.20%)和交通运输(7.29%)对重(类)金属元素累积也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塔里木河下游 垦区 地球化学特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淄博城市和近郊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代杰瑞 庞绪贵 +3 位作者 宋建华 董建 胡雪平 李肖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7-627,共11页
以淄博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同时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并对其产生的生态环境... 以淄博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同时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并对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g、Cd、S、Pb、Se、Org C等元素或指标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明显大于深层,二者间相关性较差,且表层土壤存在明显碱化特征,受到不同程度人为活动影响;单因子评价Cd、Cu、Hg、Ni、Zn都出现污染,其中Cd污染面积最大,达到5.11%,综合污染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污染土壤占9.84%,其形成可能与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有关;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强的重金属是Hg、Cd,局部地段已经达到强、极强潜在生态危害水平,综合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水平整体表现为中等,其轻微、中等、强、很强生态危害的比例分别为29.32%、55.02%、12.85%、2.81%,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强、很强潜在生态危害区分布与各类工业空间布局相吻合,种植的蔬菜中Cd、Pb、Zn、Hg等重金属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需加强对土壤及农产品进行协同监测与评价,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重影响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地球化学特征 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危害 淄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延边地区土壤钙元素生态地球化学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冬艳 李月芬 +2 位作者 尚媛 白荣杰 徐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5-221,共7页
在吉林延边地区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及苹果梨果实样品采集、测试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对比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钙元素全量、交换性钙及果实钙含量的空间差异,以及土壤-果实系统中钙元素的转化吸收特征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目的在于... 在吉林延边地区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及苹果梨果实样品采集、测试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对比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钙元素全量、交换性钙及果实钙含量的空间差异,以及土壤-果实系统中钙元素的转化吸收特征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目的在于揭示钙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为土地利用服务。结果表明:延边地区土壤中钙全量总体上缺乏,不同研究区土壤-果实钙元素转化吸收差别明显;果实中钙元素含量趋于一致,其吸收系数在可变范围内与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品品质的4项指标(总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具有显著相关性,其含量丰富有利于果品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延边 土壤 钙元素 生态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平原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 被引量:49
4
作者 朱立新 马生明 王之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400-1405,共6页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是衡量和评价由人为扰动产生的微观地球化学效应的参比基准,在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以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等工作中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中国东部平原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实可行的试验研究方法,提...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是衡量和评价由人为扰动产生的微观地球化学效应的参比基准,在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以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等工作中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中国东部平原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实可行的试验研究方法,提出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并提供了相应基准值的土壤物质组成信息。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物质组成特性在宏观上控制了基准值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平原 土壤 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 壤粒级和矿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的土壤生态环境、生物地球化学与食物链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2
5
作者 胡秋辉 朱建春 潘根兴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54-57,共4页
综述了硒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全球土壤中硒含量与分布、形态及转化 ,决定植物硒含量及食物链系统中硒水平的关键因素 ,植物对硒的吸收和积累与遗传因子的关系 ,硒在植物组织中主要的存在形式 ,植物中硒的形态与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利用率研究... 综述了硒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全球土壤中硒含量与分布、形态及转化 ,决定植物硒含量及食物链系统中硒水平的关键因素 ,植物对硒的吸收和积累与遗传因子的关系 ,硒在植物组织中主要的存在形式 ,植物中硒的形态与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利用率研究的意义 ,对食物链中的硒水平进行调控的方法及今后硒研究的前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 生物地球化学 食物链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其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立新 马生明 王之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0,共3页
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概念的涵义及其研究意义入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述,从中发现,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研究的要求相比,已有的研究方法都不能满足实际科研工作的需要。文中尝试应用土壤中矿物... 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概念的涵义及其研究意义入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述,从中发现,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研究的要求相比,已有的研究方法都不能满足实际科研工作的需要。文中尝试应用土壤中矿物组成和化学元素间固有的相关关系来确定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 基准值 地球化学方法 矿物组成 化学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土壤中铝钙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龚子同 张甘霖 +3 位作者 赵文君 陈志诚 欧阳洮 赵玉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对海南岛土壤中铝、钙的含量、形态及其在成土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讨论 。
关键词 海南岛 土壤 地球化学特征 生态环境 成土过程 作物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密云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7
8
作者 段续川 李苹 +3 位作者 黄勇 林赟 袁国礼 罗先熔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在北京市密云区西南部农业区系统地采集了1 065件表层土壤样品,对其中Ni、V、Cr、As、Cd、Pb、Zn、Hg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开展了测试分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及空间分析法,阐明了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平均化学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可... 在北京市密云区西南部农业区系统地采集了1 065件表层土壤样品,对其中Ni、V、Cr、As、Cd、Pb、Zn、Hg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开展了测试分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及空间分析法,阐明了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平均化学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元素主要分为3类:第一类为Ni、V、Cr、As,其含量低于北京地区背景值,其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第二类为Cd、Pb、Zn,其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且居民区含量最高。除继承成土母质外,此类元素的分布特征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其中C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程度明显高于Pb和Zn;第三类为Hg,推断大气沉降为影响Hg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采用Hakanson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该地区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重金属 地球化学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北京市 密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土壤-植被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生态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洪涛 谢运球 +3 位作者 覃星铭 孔祥胜 欧梦梦 喻崎雯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90-896,共7页
在黔西北不同地区采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植物样品和对应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元素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含量。结果表明:黔西北自然状态下土壤N、P、K含量低,Ca、Mg元素空间变异较大,微量元素含量大多小于贵州土壤背景值,Co具有明显富集特征,As... 在黔西北不同地区采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植物样品和对应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元素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含量。结果表明:黔西北自然状态下土壤N、P、K含量低,Ca、Mg元素空间变异较大,微量元素含量大多小于贵州土壤背景值,Co具有明显富集特征,As为区内高背景值元素,Cd污染较严重;盐肤木、鸢尾和马尾松等具有较强的Cd吸收能力,且鸢尾能同时较好地吸收Cd和As;同种植物在不同成土母岩区的元素生物吸收系数差异较大,同种植物在碳酸盐岩区的生物吸收系数要大于碎屑岩区,吸收系数主要受土壤p H和共吸附作用的共同影响。此外,Co和Cd、Cu和Zn的生物吸收系数存在显著相关性,土壤P可能会抑制植物对Cu和Pb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土壤 生态系统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南部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中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树田 张东丽 张艳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1-659,共9页
土壤环境是人类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土壤A、B层元素含量特征参数对比、表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异常特征、环境容量状况评价,认为研究区内土壤环境状况良好,但土壤污染已从城区开始,向广大农村地区扩展,农作物所需的有机... 土壤环境是人类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土壤A、B层元素含量特征参数对比、表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异常特征、环境容量状况评价,认为研究区内土壤环境状况良好,但土壤污染已从城区开始,向广大农村地区扩展,农作物所需的有机质及微量无素亏损严重,因此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已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 地球化学 吉林 生态环境 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发生与元素地球化学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仇荣亮 李贞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5年第3期134-140,共7页
本文研究了广东五华县牛角塘综合治理试验区几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的物质迁移、肥力特性及元素迁移与富集传性,结果表明,生态类型的差异不仅会影响到土壤的肥力状况,同时由于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还会造成土壤机械组成、元素迁... 本文研究了广东五华县牛角塘综合治理试验区几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的物质迁移、肥力特性及元素迁移与富集传性,结果表明,生态类型的差异不仅会影响到土壤的肥力状况,同时由于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还会造成土壤机械组成、元素迁移富集特点以及其它发生学特性的差异,林地、半林地及光山地之间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发生特性 元素地球化学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风险评价——以乐陵-河口地区为例
12
作者 赵西强 王存龙 喻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906-9909,共4页
以全国土地污染防治项目取得的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对乐陵-河口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污染现状、主要来源进行系统研究,并在研究区内开展土壤生态地球化学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元素Cd、Hg、Pb富集系数较大,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 以全国土地污染防治项目取得的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对乐陵-河口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污染现状、主要来源进行系统研究,并在研究区内开展土壤生态地球化学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元素Cd、Hg、Pb富集系数较大,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16mg/kg、0.030 mg/kg、21.8 mg/kg,表现出明显的表层富集特征。区内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轻微级达到90.07%,中等的占9.58%,强的占0.35%,没有很强和极强级别,土壤潜在生态危害不很严重。Hg、Cd、As 3种元素对土壤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到86.55%,Hg是调查区土壤污染最严重和危害最大的重金属元素,其生态危害贡献率就达到了48.03%;Cd次之,强和很强生态危害等级以上的土壤样品占总数的0.32%;土壤重金属元素危害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Hg>Cd>Pb>As>Cu>Ni>Cr>Zn。该研究在制定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进行土壤环境质量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生态地球化学 风险评价 乐陵-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富硒土壤区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帆 王京彬 +6 位作者 王晨昇 何泽新 贾凤超 黄行凯 张晓敏 刘卫 崔晓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3-172,共10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开发富硒农产品是提升人体硒摄入的安全有效途径,富硒土地资源是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全国开展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富硒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镉通常较高,不利于富硒土地开发利用,因此,研究富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开发富硒农产品是提升人体硒摄入的安全有效途径,富硒土地资源是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全国开展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富硒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镉通常较高,不利于富硒土地开发利用,因此,研究富硒土壤区镉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态风险状况对于富硒土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承德市富硒土壤区表层土壤中主要的重金属元素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旨在为承德市富硒土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七步提取法”研究了表层土壤镉的形态特征。同时,配套分析了苹果、玉米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镉的含量,以了解其生物有效性。结果显示:承德市富硒土壤区表层土壤镉在全区均较富集,在新积土和中性粗骨土、水田中显著富集。研究区圈定了4处镉轻度污染土壤,均在表层土壤镉的高值区。表层土壤镉形态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强有机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生态风险相对较低。表层土壤镉未对苹果和玉米样品产生影响,苹果和玉米中镉均不超标。承德市富硒土壤区表层土壤镉的生态风险较低,暂不影响承德市富硒土地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地球化学特征 生态风险 富硒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土壤Cu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健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懿铮 杨忠芳 +5 位作者 刘旭 李程 季文兵 张起钻 卓小雄 王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7-248,共12页
【研究目的】铜(Cu)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摄入Cu十分重要,但缺乏或过量摄入Cu,对人体健康也有损害。因此,通过获知每个人日摄入Cu含量范围,进而确定农产品与土壤的Cu含量最佳范围对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研究方法】本文以... 【研究目的】铜(Cu)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摄入Cu十分重要,但缺乏或过量摄入Cu,对人体健康也有损害。因此,通过获知每个人日摄入Cu含量范围,进而确定农产品与土壤的Cu含量最佳范围对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研究方法】本文以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为研究区,依据研究区内居民膳食结构调查结果,以及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土壤、农作物及根系土中Cu含量,研究了土壤与水稻籽实中Cu含量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水稻籽实吸收Cu元素的影响因素,研究构建了水稻籽实Cu含量预测模型,推算出研究区内安全开发、种植水稻的土壤Cu含量最佳范围。【研究结果】研究区土壤Cu含量范围为6~74 mg/kg,平均值、中位值分别为28 mg/kg、26 mg/kg,仅有1.6%超过了GB15618中规定的Cu含量风险筛选值,且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区,该地区土壤中普遍发育铁锰结核,土壤Cu等重金属生物活性较低。研究区水稻Cu含量范围为0.790~4.440 mg/kg,平均值、中位值为2.452 mg/kg、2.718 mg/kg,60件水稻样品均未超过NY861-2004规定的Cu限量值。【结论】研究区内为保障人体健康、降低生态风险的水稻Cu含量最佳范围为0.615~8.204 mg/kg。研究区内安全开发、种植水稻的土壤Cu含量最佳范围为684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预测模型 生态健康 膳食结构 土壤地球化学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土壤样品高精度测试与质量监控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锦发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分析了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土壤样品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探讨了高精度测试分析方法的优化与选择,X射线荧光光谱法标准物质回归曲线对标准物质的含量与数量的要求;以实例说明了质量监控粗大误差对F检验的影响;提出了测量极大值和极小值的... 分析了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土壤样品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探讨了高精度测试分析方法的优化与选择,X射线荧光光谱法标准物质回归曲线对标准物质的含量与数量的要求;以实例说明了质量监控粗大误差对F检验的影响;提出了测量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处理、内检样的合理插置、测试质量警告限的设置、组分总量的验证和异常抽查等一些实质性、操作性极强、具有实效的必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 土壤 分析误差来源 高精度测试 质量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土壤-底积物镉生态地球化学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宏林 李梦茹 +4 位作者 姜华 杨清富 赵计伟 胡绍祥 周小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6-1176,共11页
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2013—2015年组织实施,旨在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分配特征,开展国土资源环境评价与基础地质研究,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 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2013—2015年组织实施,旨在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分配特征,开展国土资源环境评价与基础地质研究,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调查发现了丹江口水库底积物及沿汉江土壤镉富集现象。为保护丹江口水源地及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系统研究了丹江口库区不同生态区土壤、底积物中镉含量特点,计算了镉含量背景值和富集因子,为水库镉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了依据。镉生态地球化学风险评价显示,调查的样点中,100%消落区土壤、100%汉江底积物,99.45%深层土壤和92.41%的表层土壤属于农用地镉污染风险低土壤。水库底积物样点中低、中、高潜在生态风险比例分别占15.52%、20.69%、63.79%。分析了土壤和底积物中镉含量与pH值、Corg、常量元素含量的关系;建议通过切断上游污染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治土壤酸化,开展生态修复等措施来防治库区底积物的镉污染、降低其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底积物 生态地球化学风险 地质调查工程 南水北调水源地 丹江口水库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富硒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 被引量:32
17
作者 廖启林 崔晓丹 +5 位作者 黄顺生 黄标 任静华 顾雪元 范健 徐宏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13-1825,共13页
有关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工程的成果应用已经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以江苏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工程所获取的土壤、岩石等元素含量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富硒土壤的分布特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物质来源与成因类型。研究结果显示:(1)全省富硒土壤... 有关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工程的成果应用已经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以江苏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工程所获取的土壤、岩石等元素含量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富硒土壤的分布特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物质来源与成因类型。研究结果显示:(1)全省富硒土壤的Se含量一般介于0.3~15 mg/kg,同时伴有S、TOC、Zn、Sb、Cd、Pb、As、Cr、Ni、Fe等相对富集;(2)富硒土壤可分为原岩风化残积型、煤矸石风化迁移型、湖相沉积型、粉煤灰型、污染叠加型、多金属矿化伴生型等6个成因类型,以产于苏南酸性土壤环境的原岩风化残积型富硒土壤利用价值最高,该类富硒土壤也是天然富硒农产品的主要产地;(3)富硒土壤物质来源具有多源复合性,表现为先天性物质来源(自然)、后天性物质来源(人为)及复合性物质来源(自然与人为叠加)等3种形式;(4)在先天性物质来源所形成的富硒土壤中,Se与S、TOC等呈显著正相关性,且Cd、Zn、Pb、As等未超标,富硒土壤厚度不受耕作层限制、深度可超过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元素地球化学 来源 生态地球化学 地质调查工程 南京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五指山树仔菜重金属镉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奕 何玉生 +2 位作者 莫位任 张固成 尹明生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64-268,共5页
对海南省五指山市南圣镇什贺村(属全海南岛表层土壤背景下的镉非异常区)的树仔菜和红山镇什蛇田村(镉异常区)的包心菜、生菜、芥菜、茼蒿菜的根系土、植物样进行了配套采集分析。结果表明,所采集的树仔菜样品镉含量个别超标,镉的土壤环... 对海南省五指山市南圣镇什贺村(属全海南岛表层土壤背景下的镉非异常区)的树仔菜和红山镇什蛇田村(镉异常区)的包心菜、生菜、芥菜、茼蒿菜的根系土、植物样进行了配套采集分析。结果表明,所采集的树仔菜样品镉含量个别超标,镉的土壤环境质量大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但是研究区土壤中镉的有效量占比远高于其他元素,镉较其他元素更倾向于在树仔菜中富集,而且树仔菜较其他品种蔬菜更强烈地选择性吸收富集镉,更兼镉在树仔菜中的富集部位恰恰就是可食部分茎和叶,因此,树仔菜的食用安全性不容忽视。另外,土壤中的镉测试结果表明,对树仔菜的种植地要进行大比例尺的土壤详查评价工作,以精确圈定安全的种植地域,确保树仔菜的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 土壤 树仔菜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地球化学预测预警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0
19
作者 周国华 田黔宁 +2 位作者 孙彬彬 魏华玲 刘占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回顾了生态地球化学危害效应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地球化学环境监测-机理研究相结合的生态地球化学预测预警基本思路。根据当前中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的现状,举例说明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累积、... 回顾了生态地球化学危害效应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地球化学环境监测-机理研究相结合的生态地球化学预测预警基本思路。根据当前中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的现状,举例说明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累积、土壤环境变化、生态效应机理的若干研究方法,提出了预测预警成果体现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预测预警 重金属元素累积 土壤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异常查证及生态效应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朱立新 马生明 +3 位作者 王之峰 吴昆明 胡树起 刘崇民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1-435,共5页
针对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试验研究资料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异常查证及生态效应评价方法。异常查证阶段,首先应用相关关系法确定异常组分的地球化学基准值,而后进行异常分类,确... 针对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试验研究资料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异常查证及生态效应评价方法。异常查证阶段,首先应用相关关系法确定异常组分的地球化学基准值,而后进行异常分类,确定异常的成因和形成机理,为异常生态效应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在异常生态效应评价中,首先要弄清土壤中异常组分全量与其活性组分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土壤和农作物中异常组分的含量关系,最终依据相关标准,评估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及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异常查证 平原区 基准值 形成机理 资料 生态效应 农作物 土壤 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