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作模式对烤烟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赵国明 李娟 +3 位作者 户艳霞 蒲婷婷 李朝海 杨永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49-56,共8页
为探究轮作模式对烤烟产量、质量以及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材料,设置水稻—烤烟、油菜—烤烟和蚕豆—烤烟3种轮作模式,开展了田间试验,调查了不同轮作模式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质量及土壤理化... 为探究轮作模式对烤烟产量、质量以及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材料,设置水稻—烤烟、油菜—烤烟和蚕豆—烤烟3种轮作模式,开展了田间试验,调查了不同轮作模式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质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同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烤烟根际土壤样品的微生物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烤烟轮作模式下烤烟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表现较优,烟叶性状较优且化学成分含量较为适宜,中上等烟叶比例最高;同时降低了土壤的pH值,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总氮含量,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影响。综合考虑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群落变化等因素,以水稻—烤烟轮作模式在烟叶生产中的优势较为明显,可在大理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轮作模式 性状 产量 质量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还田现状及其对棉花生长和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路海洋 陈伟明 +3 位作者 王方永 傅积海 韩焕勇 万素梅 《中国棉花》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棉花秸秆还田作为1种重要的农作物资源综合利用方式,对提升土壤质地与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积极作用。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和土壤pH,在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改善... 棉花秸秆还田作为1种重要的农作物资源综合利用方式,对提升土壤质地与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积极作用。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和土壤pH,在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棉花秸秆还田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时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次年棉花的出苗率,还田后秸秆腐解慢等。在综述棉花秸秆还田技术应用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针对棉花秸秆还田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生长发育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微生物 土壤容重 土壤酶活性 土壤结构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磷量对麦后复种蔬菜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
作者 吴炫燕 刘根红 +4 位作者 马辉 刘露露 李杨 孙大智 陈璐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4,共15页
【目的】探究不同施磷量下,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收割后复种果菜类蔬菜辣椒、叶菜类蔬菜娃娃菜以及根菜类蔬菜萝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确定麦后复种蔬菜作物适宜施磷量。【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3种不同复种蔬菜作物,... 【目的】探究不同施磷量下,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收割后复种果菜类蔬菜辣椒、叶菜类蔬菜娃娃菜以及根菜类蔬菜萝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确定麦后复种蔬菜作物适宜施磷量。【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3种不同复种蔬菜作物,娃娃菜、辣椒和萝卜,副区为不同施磷量梯度,设置4个施磷水平:P_(1)(0)、P_(2)(60 kg/hm^(2))、P_(3)(120 kg/hm^(2))和P_(4)(180 kg/hm^(2)),在作物生长期间定期对土壤0~20、20~40 cm剖面主要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状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麦后复种不同类型蔬菜的土壤磷酸酶活性在P_(3)达到最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P_(1)最大,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土壤中各个理化性质的指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相同施磷量条件下,不同种类蔬菜的电导率、速效钾有不同变化,电导率表现为辣椒>娃娃菜>萝卜;随施磷量增加,速效钾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速效钾变化趋势为辣椒>娃娃菜>萝卜。全氮、速效磷、全磷、碱解氮、有机质随施磷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并在P_(3)达到最大。随施磷量增加,3种蔬菜产量较未施磷时升高;地力贡献率在P_(2)处理达到最大。麦后复种辣椒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最大。【结论】适宜的施磷量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当施磷量为120 kg/hm^(2)时,辣椒和萝卜产量最大,当施磷量为180 kg/hm^(2)时,娃娃菜产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磷量 复种 蔬菜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物料投入对内蒙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武晋民 白小龙 +6 位作者 张恩 张邦彦 张百含 刘盼婷 田丰 赵卉 王彬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7-1475,共9页
探究不同改良物料投入对内蒙盐碱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为内蒙盐碱地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2023年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瓦窑村中重度盐碱地进行,改良物料类型及用量分别为脱硫石膏(Desulfurization Gypsum, ... 探究不同改良物料投入对内蒙盐碱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为内蒙盐碱地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2023年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瓦窑村中重度盐碱地进行,改良物料类型及用量分别为脱硫石膏(Desulfurization Gypsum, DG) 15 000 kg/hm2、新型改良剂(New Soil Amendment, NSA) 15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Bio-Organic Fertilizer, BO) 7 500 kg/hm2。以不添加改良物料为对照(CK),探究0~40 cm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pH和全盐含量变化,分析不同改良物料投入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改良物料处理能有效降低土壤体积质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并显著降低20~40 cm土层pH;脱硫石膏连续两年显著降低0~40 cm土层全盐含量,平均较CK降低48.50%。(2)生物有机肥处理更能提高玉米生育期内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SPAD值含量;(3)新型改良剂和生物有机肥处理两年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57.25%、46.18%。两年较CK平均经济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物有机肥(2 257.53元/hm2)>脱硫石膏(1 740.00元/hm2)>新型改良剂(-1 469.19元/hm2)。综上所述,3种改良物料处理均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玉米光合特性并提高籽粒产量。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可知,脱硫石膏和生物有机肥可作为改良内蒙古中重度盐碱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玉米生长发育的改良物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盐碱地 改良物料 土壤理化性状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与牛粪、黄腐酸混合配施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田苗 李鹏 +3 位作者 任安 李凤兰 李孝忠 顾欣苑 《北方水稻》 2025年第4期30-33,共4页
通过田间实验研究脱硫石膏与牛粪、黄腐酸混合施用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改良剂皆可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并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综合分析可知SH处理改良效果最... 通过田间实验研究脱硫石膏与牛粪、黄腐酸混合施用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改良剂皆可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并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综合分析可知SH处理改良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黄腐酸 牛粪 土壤理化性状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市水稻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效益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翠 王香琪 +2 位作者 章扬武 胡振华 洪俊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探索适合湖北省大冶市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选取大治市金湖街道港背村的稻田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提出稳产增产条件下适宜的配比,以期为... 为探索适合湖北省大冶市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选取大治市金湖街道港背村的稻田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提出稳产增产条件下适宜的配比,以期为大冶市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以及地力提升提供科学支撑。设置了4种施肥方式,分别为常规施肥处理(T1)、优化施肥处理(T2)、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15%N处理(T3)、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30%N处理(T4)。结果表明,相较于优化施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加了4.80%~6.64%,土壤有机质、全量以及活性氮、磷、钾含量也均有所提升。综合考虑施用量与经济效益,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15%N的施肥方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化肥减量 有机肥配施 产量 经济效益 土壤理化性状 湖北省大治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马婧 张甜笑 +3 位作者 申昊 王生明 陈嘉 樊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4,11,共5页
为探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测土配方施肥和一次性施肥2种模式下共设置8个施肥处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对各处理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春小麦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 为探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测土配方施肥和一次性施肥2种模式下共设置8个施肥处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对各处理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春小麦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延长春小麦全生育期0~2 d,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适宜时可以提高春小麦产量和效益,其中以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20%+有机肥23000 kg/hm^(2)处理春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分别达到9075 kg/hm^(2)和20403.16元/hm^(2),该施肥方式可作为永宁县最佳施肥方式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有机肥 部分替代化肥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对西瓜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8
作者 孟凡磊 谢碧海 +5 位作者 袁子涵 陈磊 战荣荣 徐成龙 张翰林 李林茹 《上海蔬菜》 2025年第4期73-77,共5页
为验证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的功能特性,作者以不施肥为对照,开展了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对西瓜品质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可提升西瓜果实的生物量积累与水分代谢效率。其中,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处理,... 为验证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的功能特性,作者以不施肥为对照,开展了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对西瓜品质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可提升西瓜果实的生物量积累与水分代谢效率。其中,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处理,西瓜的单瓜质量为613 g,较不施肥处理(213 g)提高了188%;果实含水量为87.77%,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84.63%);西瓜的果皮厚度与不施肥处理差异不大,但对照区西瓜的果皮厚度波动较大;此外,剖面纤维评分显示,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处理平均得分(7.47分)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3.93分)。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在调节土壤酸碱平衡、降低盐分浓度及激活微生物活性方面效果显著。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处理,土壤pH值从7.85降至7.05,电导率(EC值)从1761.33μS/cm下降至1266.67μS/cm,降幅为28%;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2.24 g/kg,较不施肥处理(35.42 g/kg)提高了19.3%;此外,施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土壤速效磷含量提升至30.73 mg/kg,较不施肥处理(25.77 mg/kg)提高了19.2%。综上所述,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兼具精准适配性与土壤生态修复潜力,可通过与智慧农业技术融合,为西瓜种植的绿色转型及农业“双碳”目标提供技术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 西瓜 品质指标 土壤理化性状 施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9
作者 苏红标 张迪 +5 位作者 张明发 张胜 彭章强 刘来华 田咏梅 唐受文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9-33,共5页
为明确新型生物有机肥的田间效应,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了常规生物有机肥和新型生物有机肥(A型、B型和C型)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B型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 为明确新型生物有机肥的田间效应,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了常规生物有机肥和新型生物有机肥(A型、B型和C型)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B型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还能提高土壤pH值,增幅达7.29%,有效防控土壤酸化;B型生物有机肥有利于烤烟根系生长,能提高烤烟光合有效辐射与叶面积指数,其烤后烟叶物理特性较好,开片率较高,叶片长宽适中,叶片厚度较低,含梗率和平衡含水率较高,且能改善烟叶B2F与C3F叶质重(降幅达6.67%和21.89%);C型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烤烟成熟,但其烤烟成熟期根系主根干重27.69 g,低于CK(28.33 g)。综合可知,该2种新型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发育,且能提升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物肥 烤烟生长发育 土壤理化性状 烤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娜 王璐 +3 位作者 杨会娜 王浩 宋昌海 肖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施肥是保障作物高产稳产和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但过量施用化肥并不能带来持续增产,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化肥利用效率降低、面源污染等问题。基于此,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肥是保障作物高产稳产和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但过量施用化肥并不能带来持续增产,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化肥利用效率降低、面源污染等问题。基于此,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以化肥+有机肥增产效果最好;施肥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影响显著,其中以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作物产量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运筹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索文康 胡一诺 +4 位作者 董萌萌 郭唯 胡晨阳 杨金翰 田小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7,共12页
为探究不同生育时期追肥比例添加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产量的调控作用,以张家口坝上地区主要加工薯品种‘布尔班克’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生育时期(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追肥比例下添加一种由聚乙烯醇、聚... 为探究不同生育时期追肥比例添加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产量的调控作用,以张家口坝上地区主要加工薯品种‘布尔班克’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生育时期(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追肥比例下添加一种由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硫酸锰合成的具有保释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T_(1),10%、10%、55%、25%;T_(2),20%、40%、30%、10%;T_(3),30%、30%、40%、0%;T_(4),30%、40%、30%、0%;T_5,30%、50%、20%、0%;T_(6),30%、70%、0%、0%;T_(7),20%、80%、0%、0%;T_(8),10%、90%、0%、0%)并以传统施肥比例(CK,10%、10%、55%、25%)为对照共9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对土壤持水能力、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和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措施相比,不同追肥比例下添加调理剂均显著提高了0~60 cm土层土壤持水能力(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了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和马铃薯产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其中T_(4)处理马铃薯产量增加最为显著(增幅为46.00%),土壤养分含量则以T_(1)和T_(2)最高(增幅为9.26%~158.65%)。各处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均以0.25~1 mm大团聚体和0.053~0.25 mm微团聚体为主,其中T_(4)处理0~60 cm土层>0.25 mm大团聚体比例(R_(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较CK显著提高76.27%~162.91%、55.77%~332.69%和95.24%~531.25%,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R_(0.25)、MWD、GWD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综上,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30%∶40%∶30%∶0%(T_(4))的施肥模式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贮水量,同时提高马铃薯产量,可作为张家口坝上地区适宜的水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追肥时期 调理剂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肥对浙贝母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2
作者 郑立栋 宗侃侃 +6 位作者 单斌凯 陈慧明 余超 葛江飞 祖洪影 刘晓阳 王京奇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为筛选出浙贝母种植过程中基肥的合理施用方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改良土壤,特于2022年—2023年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浙贝母主产区开展了相关肥效对比试验,分析了4种不同基肥施用方案对浙贝母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为筛选出浙贝母种植过程中基肥的合理施用方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改良土壤,特于2022年—2023年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浙贝母主产区开展了相关肥效对比试验,分析了4种不同基肥施用方案对浙贝母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均无明显差异,但是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基肥施用鸡粪会明显降低土壤pH。经综合考虑,有机无机缓释肥处理(即每667 m^(2)施用土壤调理剂40kg+有机无机缓释肥75 kg作为基肥)的整体肥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基肥 产量 品质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乔晓琳 成冰 陈宪信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89-93,共5页
为解决多年秸秆还田和单一旋耕模式使土壤耕层变浅、土壤持水能力变弱、土壤容重加大及土壤速效养分提升慢等问题,连续6年选择有代表性土壤,以常规旋耕作业为对照,开展小麦播种前机械深松、深翻、旋耕不同耕作技术模式作业试验,探究其... 为解决多年秸秆还田和单一旋耕模式使土壤耕层变浅、土壤持水能力变弱、土壤容重加大及土壤速效养分提升慢等问题,连续6年选择有代表性土壤,以常规旋耕作业为对照,开展小麦播种前机械深松、深翻、旋耕不同耕作技术模式作业试验,探究其对土壤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深翻、深松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通透性,小麦穗数、千粒质量均高于对照旋耕作业,较旋耕小麦产量分别增产5.66%和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耕作 土壤理化性状 小麦产量 深翻 深松 旋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微藻肥对盐渍化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基于河套灌区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周彦心 陈士超 +1 位作者 张印 段鹏程 《绿色科技》 2025年第8期43-49,共7页
为探究施用微藻肥种类和用量对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在河套灌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2种微藻肥(F1、F2)及3组施用量(15、30、45 L/hm^(2)),以不施加微藻肥(CK)作为对照,共设置7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微藻... 为探究施用微藻肥种类和用量对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在河套灌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2种微藻肥(F1、F2)及3组施用量(15、30、45 L/hm^(2)),以不施加微藻肥(CK)作为对照,共设置7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微藻肥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升了土壤孔隙度,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同时,微藻肥的施用有效降低了土壤pH值,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玉米生长方面,施用微藻肥显著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了玉米的出苗率、株高和茎粗。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知,微藻肥F1,施用量为30 L/hm^(2)时对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和提高玉米生长发育方面的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盐渍化土壤 微藻肥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腐酸复合肥对碱地柿子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5
作者 牛宇荷 牛立 《上海蔬菜》 2025年第4期54-56,69,共4页
为验证黄腐酸复合肥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和碱地柿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开展了不同肥料处理对碱地柿子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复合肥能促进碱地柿子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其中,20%黄腐酸复合... 为验证黄腐酸复合肥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和碱地柿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开展了不同肥料处理对碱地柿子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复合肥能促进碱地柿子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其中,20%黄腐酸复合肥处理碱地柿子的单果质量最大(104.87 g)、果实含糖量最高(10.27%)、单株挂果数最多(20.14个)、折合每667 m^(2)产量最高(2933.35 kg),且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其他肥料处理。因此,辽宁盘锦地区碱地柿子栽培推荐使用黄腐酸含量为20%的复合肥(N∶P∶K=15%∶15%∶5%,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复合肥 碱地柿子 生长发育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6
作者 李永新 詹林川 晋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28-32,共5页
针对沿江单季稻田土壤酸化问题,利用田间定位试验,探究了生物炭、酸性土壤调理剂、石灰和钙镁磷肥4种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土壤改良剂均可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水稻产量和... 针对沿江单季稻田土壤酸化问题,利用田间定位试验,探究了生物炭、酸性土壤调理剂、石灰和钙镁磷肥4种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土壤改良剂均可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量。与对照不施土壤改良剂处理相比,石灰处理土壤pH值提高了0.46;生物炭处理水稻籽粒产量和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提高幅度较大,分别提高12.84%和7.09%;钙镁磷肥处理土壤容重降低10.34%,土壤总孔隙度增加5.06%,对土壤结构改善效果最佳。各处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表现为生物炭>石灰>土壤调理剂=钙镁磷肥>不施土壤改良剂。整体而言,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与其类型密切相关,应根据当地农田耕地质量提升目标选择适宜的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水稻产量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粪水还田替代部分无机肥料对水稻产量效益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7
作者 张强 龚明强 +4 位作者 郭哈伦 黎伟裕 苏颖 杨国栋 王聪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45-148,共4页
为进一步探明粪水还田对水稻产量贡献率,明确有机粪水替代化肥的实际比例,在长江农场开展粪水还田替代试验。结果表明,粪水代替15%的无机氮使用,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纯量节约42.00 kg/hm^(2),降幅9.14%,化肥成本节约246.6元/hm^(2),产量... 为进一步探明粪水还田对水稻产量贡献率,明确有机粪水替代化肥的实际比例,在长江农场开展粪水还田替代试验。结果表明,粪水代替15%的无机氮使用,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纯量节约42.00 kg/hm^(2),降幅9.14%,化肥成本节约246.6元/hm^(2),产量最高增加595.05 kg/hm^(2),增收2031.75元/hm^(2),继续增加替代量,水稻产量与土壤理化性状都有下降趋势。粪水还田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稻米碾磨品质提升,食味品质与外观品质也有较好的表现,同时能够提升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耕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水还田 水稻产量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投入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和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贵芹 王洪章 +7 位作者 郭新送 朱福军 高涵 张吉旺 赵斌 任佰朝 刘鹏 任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3-2334,共12页
探究不同有机物料投入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为滨海盐碱地夏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1-2022年夏玉米生长季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滨海盐碱型农田进行。有机物料类型及用量分别为腐植酸(3000 kg hm^(... 探究不同有机物料投入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为滨海盐碱地夏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1-2022年夏玉米生长季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滨海盐碱型农田进行。有机物料类型及用量分别为腐植酸(3000 kg hm^(–2), HA)、生物炭(15,000 kg hm^(–2), BC)、生物有机肥(15,000 kg hm^(–2), BO),以不添加有机物料为对照(CK),探究0~40 cm土层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pH值、电导率及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同有机物料投入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盐碱土理化性质。3种有机物料连续处理能有效降低表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可显著降低0~10cm土层pH,分别平均降低0.17、0.08和0.20。连续施用2年后,腐植酸显著降低0~40cm土层电导率,平均降低32.74%;3种有机物料显著增加0~20 cm土层中总有机碳的含量,其中生物炭处理能显著增加57.99%。腐植酸和生物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连续使用2年后腐植酸处理产量显著增加了11.01%,表现较好。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腐植酸施用后能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0~10 cm土层pH、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促进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提高籽粒产量,且连续施用2年后较CK增加纯收益。故而腐植酸可作为改良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的有机物料。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但仍需进行定位试验以验证其长期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有机物料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连作高粱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晓红 曹雄 +4 位作者 黄敏佳 张瑞栋 刘静 南怀林 王颂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275,共15页
以‘汾酒粱1号’酿造高粱为供试作物,于2018-2021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农家肥羊粪(S)、商品有机肥(C)、S+NPK(SNPK)、C+NPK(CNPK)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高粱产量、氮磷钾累积量以及土壤容重... 以‘汾酒粱1号’酿造高粱为供试作物,于2018-2021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农家肥羊粪(S)、商品有机肥(C)、S+NPK(SNPK)、C+NPK(CNPK)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高粱产量、氮磷钾累积量以及土壤容重、pH值、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4年NPK、S、SNPK处理的高粱产量较不施肥处理显著提高4.45%~33.60%;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施用农家肥处理的增产效应逐渐明显,连作第4年S处理的高粱产量较其他施肥处理显著增产6.47%~28.69%。S和SNPK处理的产量变异系数较NPK处理显著降低10.64%和6.38%,可持续性指数值分别提高2.53%和1.27%,表明S和SNPK处理具有较好的稳产性和可持续性。连作第4年S和SNPK处理较NPK处理地上部氮累积量、钾累积量分别提高8.36%、3.31%和3.48%、21.45%,磷的累积量无明显差异,仅分别增加2.22%和0.70%。与NPK处理相比,连作第4年S和SNPK处理的0~20、20~40 cm土层容重分别下降3.78%、4.55%和7.29%、4.31%;SNPK处理明显降低0~40 cm土层土壤pH值;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在SNPK处理下分别增加22.18%~36.71%和9.07%~25.62%;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在S处理下分别增加15.00%~22.37%和41.08%~43.91%。然而连作第4年各施肥处理高粱产量、氮磷累积量出现明显下降,其中产量降低15.57%~32.76%,氮累积量下降12.89%~27.90%,磷累积量下降5.89%~25.82%。综上所述,施用农家肥或农家肥配施无机肥有利于本地区连作高粱的产量稳产和土壤肥力的改善,但以连作年限在3年内为佳。农家肥配施无机肥有利于提高0~20 cm耕层土壤的肥力水平和连作2年内高粱的产量,施用农家肥处理更有利于提高20~40 cm土层土壤肥力水平和连作3年以上的高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有机无机肥配施 连作 产量 养分利用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对麦茬夏花生土壤理化性状及肥料农学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维 刘颖 +7 位作者 彭振英 王建国 张佳蕾 么传训 闫振辉 郭峰 万书波 高文伟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64,共8页
为保障夏花生出苗和高产高效,本研究采用漫灌和膜下滴灌两种灌溉方式,系统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夏花生田土壤理化性状、植株养分积累、肥料利用率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各土层地温在昼间7:00、9:00、11:30及14:30均高于漫... 为保障夏花生出苗和高产高效,本研究采用漫灌和膜下滴灌两种灌溉方式,系统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夏花生田土壤理化性状、植株养分积累、肥料利用率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各土层地温在昼间7:00、9:00、11:30及14:30均高于漫灌,但滴灌处理土壤容重在0~15 cm土层显著低于漫灌。滴灌处理显著增加了0~30 cm土壤含水量,且提高了各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和花生茎、叶、果壳中氮和磷含量,显著提高了花生荚果氮含量及积累量和花生茎、叶中磷和钾的积累量。与漫灌相比,滴灌处理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提高33.0%、33.9%、36.4%;夏花生产量显著提高,达17.8%。综合分析表明,膜下滴灌提高了花生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增强了作物对土壤养分与水分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花生 膜下滴灌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肥料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