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3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技术农业装备分析
1
作者 王祥宇 李明军 蒋若兰 《河北农机》 2024年第5期85-87,共3页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壤污染已成为一项严峻挑战。传统农业装备和技术已难以有效解决土壤污染带来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当前,土壤污染检测、评估及修复面临诸多挑战,如检测手段单一、修复效率...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壤污染已成为一项严峻挑战。传统农业装备和技术已难以有效解决土壤污染带来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当前,土壤污染检测、评估及修复面临诸多挑战,如检测手段单一、修复效率低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智能化检测设备、物理、化学及生物修复装备的应用策略,并探讨了智能灌溉系统等农业生产装备的重要性。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和先进装备的应用,旨在提高土壤污染修复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策略的实施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保护土壤资源、提升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技术 农业装备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健 古增瑞 +5 位作者 格旦 陈孟焱 张越 杨超 屈启超 李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69-3985,共17页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农田土壤Cd污染形势严峻。农田Cd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土壤生态安全、农作物生长以及人类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Cd由于生物毒性强、易迁移蓄积而受到广泛关注,农田Cd污染亟需有效治理与控制。目前,农田土壤Cd污...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农田土壤Cd污染形势严峻。农田Cd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土壤生态安全、农作物生长以及人类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Cd由于生物毒性强、易迁移蓄积而受到广泛关注,农田Cd污染亟需有效治理与控制。目前,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技术逐渐发展和丰富,但针对修复技术的总结性分析相对欠缺。从农田土壤Cd污染的特点与危害出发,分析了农田Cd污染现状及其来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等,通过案例分析对比了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分析了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局限性,以期为农田土壤Cd污染的防治与修复、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CD污染 防治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中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探析
3
作者 张黎黎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109-111,共3页
土壤污染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会削弱土地农业生产力,通过生态链的传递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近年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强等特性,治理工作成为一项复杂而持久的系统工程。为提升土壤环境... 土壤污染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会削弱土地农业生产力,通过生态链的传递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近年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强等特性,治理工作成为一项复杂而持久的系统工程。为提升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科学识别土壤污染类型,并采取针对性修复策略,方能有效恢复土壤功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土壤污染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植物修复城市铅污染土壤技术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国熙 周惠民 +5 位作者 陈慧杰 陈双双 冯景 刘欣童 邓琳 邓衍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重金属铅(Pb)污染土壤问题威胁着城市土壤生态功能的发挥和人体健康,开展城市铅污染土壤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物理和化学修复法的局限性,利用观赏植物修复城市铅污染土壤可在实现土壤铅减量化、恢复土壤生态功能的同时具备较好的景... 重金属铅(Pb)污染土壤问题威胁着城市土壤生态功能的发挥和人体健康,开展城市铅污染土壤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物理和化学修复法的局限性,利用观赏植物修复城市铅污染土壤可在实现土壤铅减量化、恢复土壤生态功能的同时具备较好的景观效果,更适用于城市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本文论述了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机制以及影响因子,并分析了观赏植物作为铅富集植物的优势及其应用于城市铅污染土壤修复可能存在的生长势弱、铅提取效率低等问题。为进一步强化植物修复效果,分别从植物-纳米材料、植物-化学药剂、植物-微生物和植物-基因工程4个方面比较了观赏植物联合修复铅污染土壤技术的主要优缺点及应用方式。本文展望了观赏植物修复城市铅污染土壤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利用分子育种技术筛选与改良超富集观赏植物、研发联合修复技术并探索协同修复机制以实现可持续修复城市铅污染土壤的建议;此外,还应加大实地修复力度,打造修复成功案例,为城市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重金属 污染 观赏植物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污染场地土壤异位淋洗修复技术碳排放特征案例研究
5
作者 赖欣蕾 谭斌 +2 位作者 刘昭 张又弛 蔡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2-1531,共10页
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的碳排放评估与优化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修复技术进步的基础。淋洗修复技术可有效治理复杂的污染土壤,但其实施过程中的碳排放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以某铅污染场地修复案例为对象,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评估异位淋洗... 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的碳排放评估与优化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修复技术进步的基础。淋洗修复技术可有效治理复杂的污染土壤,但其实施过程中的碳排放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以某铅污染场地修复案例为对象,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评估异位淋洗修复技术的碳排放水平,探究修复过程中碳排放分布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异位淋洗修复案例的碳排放强度为32.68 kg/m^(3),其中直接碳排放强度和间接碳排放强度分别占17.91%和82.09%。各修复阶段的碳排放量贡献差异明显,造浆淋洗阶段是主要排放环节,占总碳排放量的70.56%。材料投入是淋洗修复技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淋洗剂乙二胺四乙酸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7.10%。敏感性分析显示,异位淋洗修复技术的碳排放水平对淋洗剂用量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电力生产结构优化有助于降低修复工程的碳排放量,未来淋洗修复的碳减排研究应重点关注药剂减量化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推动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低碳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异位淋洗修复 土壤污染 贡献分布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MICP技术对矿区锰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许欣 李勃昔 +5 位作者 刘雪峰 皇晓刚 段耀庭 牛磊 王哲 郑春丽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9-1450,共12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锰污染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技术(MICP)修复内蒙古某铁锰尾矿区周边农田污染土壤,探索了巴氏芽孢杆...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锰污染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技术(MICP)修复内蒙古某铁锰尾矿区周边农田污染土壤,探索了巴氏芽孢杆菌与助剂(生物炭)和成核剂(柠檬酸钠)的联合使用对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通过设置空白对照组(CK)、菌剂单独处理组(B)、菌剂+助剂组(B+A)、菌剂+成核剂组(B+N)多种处理组,评估不同修复方法对土壤pH值、容重、含水率、养分、有机质含量、酶活性以及锰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ICP技术显著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土壤中锰的可交换态和浸出毒性,且强化处理组(B+A和B+N)比单一菌剂处理更有效。修复后,土壤中锰的碳酸盐结合态显著增加,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明显降低,作物生长得到显著促进。研究表明,MICP技术,尤其是通过添加外源助剂和成核剂的强化处理,能够有效修复矿区污染土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MICP) 矿区土壤修复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K-PRB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方新愿 顾卫华 +1 位作者 白建峰 朱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3-64,共12页
电动力学-可渗透反应墙(EK-PRB)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原位修复方法,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该技术结合了EK的迁移驱动作用和PRB的降解拦截功能,有效突破了传统PRB技术受地下水流向限制的技术瓶颈。系统评估了EK-PRB技术在... 电动力学-可渗透反应墙(EK-PRB)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原位修复方法,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该技术结合了EK的迁移驱动作用和PRB的降解拦截功能,有效突破了传统PRB技术受地下水流向限制的技术瓶颈。系统评估了EK-PRB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新兴趋势,旨在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收集和分析学术文献,详细阐述了EK-PRB技术的运行机制、发展历程以及影响其效果的关键因素。重点讨论了这些关键因素和优化策略,对在不同类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应用该技术至关重要。研究指出,尽管EK-PRB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能耗增加和处理效果不稳定等挑战。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优化策略改进EK-PRB系统,包括开发新型、经济高效的反应材料,以及调整电极配置和电场参数。这些优化策略有望显著提升EK-PRB技术的运行效率和经济可行性,促进其在工程应用中的进一步完善。凭借其独特的优势,EK-PRB技术为解决重金属土壤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EK-PRB系统的改进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展望,研究结果可为EK-PRB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 综述 电动力学-可渗透反应墙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发与应用进展
8
作者 肖瀚 余红 臧永歌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39,共4页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概况与进展,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和应用方向,旨在为石油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及绿色低碳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 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协同高级氧化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锡望 高丽 +1 位作者 梁振明 刘希涛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911-5925,共15页
微波加热相比传统加热在加热方式、活化机理和能耗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微波协同高级氧化技术(microwave combine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MCAOPs)因具有条件温和、反应可控、处理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 微波加热相比传统加热在加热方式、活化机理和能耗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微波协同高级氧化技术(microwave combine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MCAOPs)因具有条件温和、反应可控、处理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广受研究者关注。本文综述了MCAOPs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发展和作用特性;归纳了常见的微波协同高级氧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体系种类;明晰了微波功率和温度、水土比等工艺参数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厘清了土壤有机质、土壤矿物和土壤水分对反应体系的影响机制;概述了土壤介质中MCAOPs的反应机制、微波作用机理和环境效应;总结了目前实验室和中试规模尺度的微波装置与优化问题并提出了MCAOPs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放大概念模型。最后,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概述了MCAOPs修复污染土壤领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推进MCAOPs理论基础的深入探索和技术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高级氧化 土壤修复 有机污染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角度评价焦化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
10
作者 史涛 原慧聪 +3 位作者 桑义敏 王清玥 刘畅 张文毓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5,共7页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水平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软件eFootprint和工程案例,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了某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水平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软件eFootprint和工程案例,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了某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性总体较好,人体毒性(HT)、水资源消耗(WU)、生态毒性(ET)、全球增温潜势(GWP)、可吸入无机物(RI)、非生物质资源消耗潜值(ADP)、酸化潜值(AP)、初级能源消耗(PED)、竞争-土地使用(CLU)、富营养化潜值(EP)对环境影响相对较高且差别不大(贡献率为94.90%~100%),臭氧层消耗(ODP)对环境影响稍弱(贡献率为68.53%);影响环境(HT,WU,ET,GWP,RI,ADP)的主要物料清单因素为气体通入量、CO_(2)产生量、尿素投加量和风机耗电量。选择营养全面、含水率(w)大于10%的焦化场地,优化最小风量设计以及配备合适风机型号等措施可提升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有机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污染土壤 生物堆修复 生命周期评价 绿色可持续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羿驰 林颖仪 +3 位作者 吴美青 吴亮亮 沈雪峰 郑超 《农学学报》 2025年第9期58-70,共13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不仅影响土壤和作物质量,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传统的植物修复技术面临着修复周期长、适应性差、污染复杂性等挑战,因此,探索强化技术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过程中去除、分解和解毒...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不仅影响土壤和作物质量,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传统的植物修复技术面临着修复周期长、适应性差、污染复杂性等挑战,因此,探索强化技术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过程中去除、分解和解毒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文献的收集,简明描述基因工程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微生物协同修复、添加螯合剂等技术,重点剖析了这些技术如何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能力,影响重金属离子在植物体内的转运。本研究提出了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可以更加专注于了解植物的分子机制和基因调控网络和不同植物对特定营养元素的需求和吸收能力,探索更多的原位生物抗性资源和组合模式,丰富污染范围内的细菌和植株的共生系统,进行螯合剂剂量优化研究,优选可降解的螯合剂或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替代物,以期为强化植物技术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植物提取 重金属 土壤重金属污染 基因工程技术 微生物协同修复 螯合剂 富集效率 强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可持续修复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香玉 赵剑 +1 位作者 周林 叶晶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227-231,共5页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解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矿业排放、农业投入品滥用、污水灌溉及大气沉降,并基于“总量削减-形态调控-风险阻断”的治理技术体系,全面评述...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解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矿业排放、农业投入品滥用、污水灌溉及大气沉降,并基于“总量削减-形态调控-风险阻断”的治理技术体系,全面评述了生物、化学、物理及联合修复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局限性。重点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优化方向,包括超富集植物筛选、基因工程强化及微生物协同增效机制,同时提出生物炭改良与农艺调控相结合的生态修复策略。研究指出,微生物-植物、生物炭-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化学-生物等联合修复技术通过多技术协同,可大幅提升修复效率并降低环境风险,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旨在推动绿色、经济、可持续的生态修复模式构建,助力耕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生态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 联合修复 可持续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13
作者 王晓玲 刘芳 +3 位作者 袁宗胜 张春 郭小红 翟修彩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72-80,共9页
梳理并归纳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为后续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依据。运用文献综述的形式,总结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提出问题并进行展望。目前主要应用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为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 梳理并归纳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为后续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依据。运用文献综述的形式,总结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提出问题并进行展望。目前主要应用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为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以及联合修复技术。这几种修复技术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上均能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时,需根据不同土壤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修复技术。研究结论包括加强修复技术的后续研究,从根源治理污染,防止二次污染;综合考虑污染地的土壤状况,科学应用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因地制宜、灵活选用适配的联合修复技术,通过不同修复技术的配合,解决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演进与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吕昆 吴治陵 邓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2-61,共10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挑战,其修复对土壤生态功能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该文系统梳理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关键技术节点及其科学驱动机制。同时,总结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核心...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挑战,其修复对土壤生态功能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该文系统梳理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关键技术节点及其科学驱动机制。同时,总结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核心技术创新、污染修复理论深化、政策支持强化及工程实践推进,为污染治理提供了系统性科学支撑。然而,当前修复技术仍受适用性不足、高成本及潜在环境风险等因素的制约。针对上述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修复技术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探索“修复-利用”协同增效模式,并加强国际协作与政策引导,以推动污染治理的全球化进程。通过技术创新与跨学科合作相结合,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有望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污染修复技术 绿色修复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靖雯 李玉双 +3 位作者 侯永侠 王程 宋雪英 魏建兵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7,共8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由冶金、电镀、染业以及制革工业产生的Cr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Cr污染的治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微生物修复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将高Cr效降解菌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和植... 随着工业的发展,由冶金、电镀、染业以及制革工业产生的Cr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Cr污染的治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微生物修复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将高Cr效降解菌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和植物修复法结合起来可以显著提高Cr污染的修复效率。这种联合修复方法在土壤Cr污染的治理上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土壤Cr修复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修复机理,以及微生物与生物炭、零价铁、微生物燃料电池和植物修复等多种治理体系联合治理Cr污染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Cr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Cr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修复 Cr污染 重金属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催化氧化修复技术研究
16
作者 高越 李丁 高玉苗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7-1304,共8页
本文针对有机污染土壤,开发了一种多元催化氧化技术。以过硫酸钠和双氧水作为氧化剂,Fe^(2+)和Cu^(2+)作为过渡金属活化剂,同时以抗坏血酸作为络合剂,形成均相液体修复药剂。在50℃的反应条件下耦合紫外光照处理,形成过渡金属离子、热... 本文针对有机污染土壤,开发了一种多元催化氧化技术。以过硫酸钠和双氧水作为氧化剂,Fe^(2+)和Cu^(2+)作为过渡金属活化剂,同时以抗坏血酸作为络合剂,形成均相液体修复药剂。在50℃的反应条件下耦合紫外光照处理,形成过渡金属离子、热、光三元活化体系。其中Cu^(2+)的添加有效促进了Fe^(3+)向Fe^(2+)的还原过程,抗坏血酸的加入有效调节Fe^(2+)的持续活化作用。本氧化体系中主要依靠活性自由基SO4·-和HO·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将开发技术应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染地块土壤修复中,经30 d修复后土壤中OPs、PAHs、BTEX去除率分别为85.0%、60.5%和73.0%。实现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为我国复杂污染场地安全开发与土地资源价值提升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 氧化 多元活化 修复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生态保护措施
17
作者 郭静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52-54,共3页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与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波及范围广泛,涵盖食品安全、民众健康及生态系统平衡,亟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理与修复。基于此,该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并提出了土壤生态...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与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波及范围广泛,涵盖食品安全、民众健康及生态系统平衡,亟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理与修复。基于此,该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并提出了土壤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及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 化学修复 生物修复 生态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18
作者 康敬宁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工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修复技术凭借环境友好和成本低的优势,已经成为治理土壤污染的重要手段。一项为期24个月的实地试验表明,在重金属污染场地种植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并接种特定的根际促生菌,土壤中的... 工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修复技术凭借环境友好和成本低的优势,已经成为治理土壤污染的重要手段。一项为期24个月的实地试验表明,在重金属污染场地种植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并接种特定的根际促生菌,土壤中的铅、镉、铬去除率分别实现了67.8%、58.4%、52.3%的显著效果。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体系显著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提升2.5倍,微生物数量增加3.2倍。实验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具有显著效果,为污染场地生态功能恢复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复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源氮磷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应用
19
作者 刘梦圆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针对某大型养猪场周边农田土壤氮磷超标污染问题,采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进行治理。通过筛选耐受性强、富集能力高的狼尾草与根际促生菌株组合,建立了完整的生物修复体系。经过180 d修复周期,土壤中总氮降低62.3%,有效磷降低57.8%... 针对某大型养猪场周边农田土壤氮磷超标污染问题,采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进行治理。通过筛选耐受性强、富集能力高的狼尾草与根际促生菌株组合,建立了完整的生物修复体系。经过180 d修复周期,土壤中总氮降低62.3%,有效磷降低57.8%,土壤酶活性提升41.2%,pH值由4.2上升至6.8。修复后土壤各项指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II类标准要求,验证了该技术在畜牧源污染治理中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氮磷污染 根际微生物 植物修复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与多技术联合修复策略研究进展及工程化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金玉 王雄雄 +4 位作者 彭理 杨鎏璘 张芸 王青玲 刘五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7,62,共8页
在传统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生物修复联合多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原理、研究现状及应用。并对如何更好地将生物修复与多技术相结合,提高修复效率和改善修复产物提出了展望,对采用以生物修复为核心的多技术联合... 在传统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生物修复联合多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原理、研究现状及应用。并对如何更好地将生物修复与多技术相结合,提高修复效率和改善修复产物提出了展望,对采用以生物修复为核心的多技术联合修复策略在油田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以期为提高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 生物修复 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