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水资源的特性及若干指标 被引量:14
1
作者 靳孟贵 张人权 +1 位作者 高云福 孙连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3-78,共6页
在分析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均衡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深入分析了土壤水资源的特性(对降水的依赖性与相关性、不易保存性、不可开采性、就地利用性和可调控性)。提出了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土... 在分析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均衡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深入分析了土壤水资源的特性(对降水的依赖性与相关性、不易保存性、不可开采性、就地利用性和可调控性)。提出了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土壤水可利用量等指标,并初步探讨了河北王瞳试验场土壤水资源的特征。王瞳试验场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为355mm,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为314mm;土壤水储存量和土壤水可利用量随气象条件、灌溉以及作物状况不断变化;据1994年和1995年资料计算,土壤水可利用量一般为(210~380)mm,土壤水储存量一般为(570~73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土壤水分 降水量 调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丽芳 许新宜 +1 位作者 王会肖 尹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1-625,共5页
阐述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主要的评价方法、土壤水资源评价中面临的问题以及高效利用土壤水的机制和实用技术.在天然情况下,土壤水资源量从补给的角度论述是土壤截留量,从消耗的角度论述是蒸散量.土壤水资源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蓄水... 阐述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主要的评价方法、土壤水资源评价中面临的问题以及高效利用土壤水的机制和实用技术.在天然情况下,土壤水资源量从补给的角度论述是土壤截留量,从消耗的角度论述是蒸散量.土壤水资源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蓄水量、多年平均可更新土壤水资源、可被植被吸收利用的土壤水资源等.在评价土壤水资源过程中,要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采用新技术,建立和完善区域土壤水资源评价模型.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对土壤水分高效利用机制及其实用技术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评价方法 关键问题 高效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土壤水资源与土地利用的耦合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学选 张北赢 白晓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6-169,共4页
依据延安燕沟流域一条支沟的26个定位监测点4~10月的土壤水分连续监测资料,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土壤容重、坡度、坡位等因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给出了流域内的农坡地、梯田、坝地、乔木、灌木、草地、鱼鳞坑、水平阶等8类土地利用下0~4 ... 依据延安燕沟流域一条支沟的26个定位监测点4~10月的土壤水分连续监测资料,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土壤容重、坡度、坡位等因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给出了流域内的农坡地、梯田、坝地、乔木、灌木、草地、鱼鳞坑、水平阶等8类土地利用下0~4 m的逐月土壤水分、土壤储水量。在Arcview环境下统计了流域0~1 m,1~2 m,2~3m,3~4 m及0~4 m不同层次土壤水资源量的月动态变化。同时,通过对土地利用演变的情景模拟,探索了农林草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后土壤水资源量随之变化的响应程度,进而提出了该区合理利用土地与生态治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水资源 土地利用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土壤水资源分析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路华 郑连生 +2 位作者 王文元 秦利群 柴春玲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16-518,共3页
从水分循环和土壤水特性角度 ,分析了以农业利用和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土壤水资源的内涵和相关概念 ,提出了山区和平原区的土壤水资源计算方法 ,并以河北平原为例 ,进行了土壤水资源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水资源占降雨量的73 6 8% ,... 从水分循环和土壤水特性角度 ,分析了以农业利用和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土壤水资源的内涵和相关概念 ,提出了山区和平原区的土壤水资源计算方法 ,并以河北平原为例 ,进行了土壤水资源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水资源占降雨量的73 6 8% ,平均每公顷土壤水资源量为 396 0 2m3 。土壤水资源利用潜力巨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山区 平原区 计算方法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萍 郭忠升 郭满才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769-772,共4页
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水分主要来源于天然降雨,随着人工林生长,林地土壤水资源下降,当人工林发展到超过植物对土壤水资源的利用限度时,在林地最大土壤水分补给深度以下出现的土壤层将会成为不可逆转的土壤干层。这种现象... 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水分主要来源于天然降雨,随着人工林生长,林地土壤水资源下降,当人工林发展到超过植物对土壤水资源的利用限度时,在林地最大土壤水分补给深度以下出现的土壤层将会成为不可逆转的土壤干层。这种现象不利于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森林植被的恢复、更新。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理论的提出将使不可逆转的土壤退化防治变为积极的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产中应充分认识并掌握这个规律,设法避免人工林草植被对土壤水资源的过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土壤干层 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夏自强 李琼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5,共5页
以控制土壤蒸发和植物的无效散发为目的 ,提出了土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利用地中蒸渗仪的实验资料分析了各种覆盖种植方法的节水效益 。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蒸发控制 农业节水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资源及土壤水分调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余艳玲 熊耀湘 文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8-301,共4页
阐述了土壤水、土壤水资源的定义及其特点,并进行土壤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建立土壤水资源调控模型,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探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相当有益的。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土壤 水资源评价 调控模型 可持续利用 旱作节水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资源平衡利用与生态植被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宝胜 杨开宝 拓文俊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6,共5页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草植被建设对控制水土流失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但是,大量资 料表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地和草地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林草植被对土壤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必将产生严 重后果,笔者强调生态植被建设须坚持土壤...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草植被建设对控制水土流失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但是,大量资 料表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地和草地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林草植被对土壤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必将产生严 重后果,笔者强调生态植被建设须坚持土壤水资源平衡利用原则。在对土壤水量收入和支出诸因素分析的基 础上,指出采取拦蓄降水、降水高效叠加利用、覆盖保墒和减少植被蒸腾等途径及措施,以实现土壤水资源平 衡利用。提出林地降水高效叠加利用技术的思路及研究解决办法;研究建立植物蒸腾耗水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筛选节水植物种类或种提供科学依据;植被蒸腾量的调控,根据叶面积指数与土壤耗水量的关系,在土壤水 资源平衡利用的原则下,确定其盖度和种植密度,后期通过控制树冠、适度疏枝、合理平茬(刈割)等进一步加 以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平衡利用 途径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壤水资源评价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易秀 李现勇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在阐述土壤水资源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土壤水资源的价值、资源结构和补给特征;分析了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土壤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措施。开展土壤水资源理论和开发利用方法上的研... 在阐述土壤水资源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土壤水资源的价值、资源结构和补给特征;分析了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土壤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措施。开展土壤水资源理论和开发利用方法上的研究,掌握不同地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是建立节水型农业的基础,也是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实现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节水农业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资源的变化和补给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夏自强 李琼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阐述了土壤水资源的结构,利用实验和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包气带蓄水量、土壤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观测和模型模拟计算的成果分析了土壤蓄水量和土壤蒸散发量多年平均变化过程,以及不同地下水埋深时大气降水、地下水对土... 阐述了土壤水资源的结构,利用实验和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包气带蓄水量、土壤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观测和模型模拟计算的成果分析了土壤蓄水量和土壤蒸散发量多年平均变化过程,以及不同地下水埋深时大气降水、地下水对土壤水资源补给过程和补给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空间分布 土壤水补给 包气带 土壤蒸发量 大气降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平原汉王实验站土壤水资源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景才 夏自强 +1 位作者 彭兆然 陆志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2-367,共6页
为了充分认识土壤水及其水资源特性,在淮北平原汉王水文水资源实验站对0.5~3.5 m地下水位控制条件下和秸秆、地膜、无覆盖三种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包气带储水量、潜水蒸发、土壤蒸发、降雨入渗等要素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测,并结合水量平... 为了充分认识土壤水及其水资源特性,在淮北平原汉王水文水资源实验站对0.5~3.5 m地下水位控制条件下和秸秆、地膜、无覆盖三种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包气带储水量、潜水蒸发、土壤蒸发、降雨入渗等要素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测,并结合水量平衡方程,对土壤水资源的要素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大小顺序为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无覆盖;覆盖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变化相对稳定;土壤包气带有类似于土壤水库的作用,可调节水量可观,土壤水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随土壤包气带厚度加大,潜水蒸发和降水下渗逐步减少,土壤蒸发表现突出.研究认为,充分认识土壤水资源特征,对指导土壤水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土壤湿度 包气带 水资源 蒸发 下渗 淮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区土壤水资源计算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霄 吴现兵 +2 位作者 程伍群 绳莉丽 夏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8,23,共4页
河北平原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灌溉在全省农业生产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农业灌溉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0%以上,是主要的用水大户。用于农业生产的水资源除灌溉水外,还包括由降水直接补给农田的土壤水资源。从正确认识土壤水资源、充... 河北平原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灌溉在全省农业生产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农业灌溉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0%以上,是主要的用水大户。用于农业生产的水资源除灌溉水外,还包括由降水直接补给农田的土壤水资源。从正确认识土壤水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土壤水资源角度出发,提出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建立了区域土壤水资源计算模型。并以保定平原为例,分析计算了区域不同频率水文年土壤水资源的资源量。为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充分利用土壤水资源,节约灌溉用水提供理论依据。对缓解区域水资源紧缺现状、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土壤 土壤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区土壤水资源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艳慧 周维博 +2 位作者 杨路华 脱云飞 王艳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6-240,共5页
依据小尺度水文学原理,提出了基于有效降水量的土壤水资源计算模型,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土壤水资源量。利用河北省冉庄实验站的资料,计算丰、枯水年的土壤水资源量分别为642.68 mm和415.34 mm,降水对土壤水资源的贡献率分别为85%和76%... 依据小尺度水文学原理,提出了基于有效降水量的土壤水资源计算模型,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土壤水资源量。利用河北省冉庄实验站的资料,计算丰、枯水年的土壤水资源量分别为642.68 mm和415.34 mm,降水对土壤水资源的贡献率分别为85%和76%,凝结水对土壤水资源的贡献率分别为15%和24%,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凝结水在土壤水资源中占重要地位,在计算土壤水资源量时不可忽视。结果表明:基于有效降水量的土壤水资源求解模型,是计算小尺度水文学上土壤水资源量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有效降水量 计算模型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若干生理生态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鹏 蔡燕 王会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71-5273,共3页
研究土壤水资源的特征和作物耗水与土壤水的相互关系,可以有效地指导在农业用水中增加土壤水的用水量、减少灌溉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介绍了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作... 研究土壤水资源的特征和作物耗水与土壤水的相互关系,可以有效地指导在农业用水中增加土壤水的用水量、减少灌溉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介绍了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作物的需水耗水规律等农业节水中涉及的利用土壤水资源研究的若干生理生态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农业节水 土壤水分动态规律 土壤水分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黄土区旱地土壤水资源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被引量:27
15
作者 穆兴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7-244,共8页
土壤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本文主要以天然草地深层土壤含水量为基础,明确了土壤水资源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概念,分析了黄土区旱地土壤水资源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指出,在相似的植被及地形条件下,黄土高... 土壤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本文主要以天然草地深层土壤含水量为基础,明确了土壤水资源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概念,分析了黄土区旱地土壤水资源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指出,在相似的植被及地形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深层水分从南向北和从东向西逐渐降低及从山顶到坡脚逐渐增大,表现出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在相似的土壤水资源带内,土地类型、坡度及坡向等地形因素导致土壤水分的局地分异,即土壤水资源的非地带性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土壤水资源 地带性 非地带性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资源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夏自强 李琼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5-540,共6页
阐述了土壤水资源的定义及研究土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土壤水资源的结构 ,提出了土壤水资源评价方法 ,重点研究了可更新的土壤水资源和可开发利用的土壤水资源 ,并指出土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缓解我国水资源... 阐述了土壤水资源的定义及研究土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土壤水资源的结构 ,提出了土壤水资源评价方法 ,重点研究了可更新的土壤水资源和可开发利用的土壤水资源 ,并指出土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缓解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评价方法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区土壤水资源量计算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伍群 绳莉丽 +1 位作者 郑秀萍 吴现兵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土壤水资源是独立于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并具有独特存储空间和性质的水资源,本研究结合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评价工作,明确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提出了计算模型。阐述了评价层概念和河北平原区评价层的确定,针对土壤水资源的概念和动态特... 土壤水资源是独立于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并具有独特存储空间和性质的水资源,本研究结合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评价工作,明确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提出了计算模型。阐述了评价层概念和河北平原区评价层的确定,针对土壤水资源的概念和动态特性,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在地表产流上基于超渗产流模型计算,在评价层以下损失量(不形成土壤水资源的量)上基于蓄满排泄模型计算,以日为计算时段长度,综合考虑截流、蒸发等损失,周年土壤水资源量为逐日降雨量和与逐日损失量和之差。该模型已用于河北省土壤水资源的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水资源 计算模型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资源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夏自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提出了土壤水资源的定义 .利用实验和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包气带蓄水量 ,以及土壤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通过观测和模型模拟计算的成果分析了土壤蓄水量和土壤蒸散发量多年平均变化过程 。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空间分布 土壤水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由懋正 袁小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6年第4期31-37,共7页
贮存于地表、土壤和地下含水层中的陆地水,形成性质迥异的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三种水体,通过水分循环,使它们相互联系并不断地得到补给和消耗。三者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的自然资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已是人们公认的水资源,... 贮存于地表、土壤和地下含水层中的陆地水,形成性质迥异的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三种水体,通过水分循环,使它们相互联系并不断地得到补给和消耗。三者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的自然资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已是人们公认的水资源,对它们的特征及其评价方法,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但是,对于土壤水资源至今尚无一致的看法。事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土壤蓄水量 水资源系统 海滦河流域 根系层 凋萎湿度 土壤供水量 重力水 总蒸发量 大气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水资源管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开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38,共5页
该文论述了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的数量、性质和动态规律,提出了土壤水资源管理应从提高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建立水分良性循环的种植制度3个途径进行。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旱地 黄土高原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