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肥减量对日光温室土壤水分状况及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6
1
作者 罗勤 陈竹君 +4 位作者 闫波 雷金繁 张晓敏 白新禄 周建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9-457,共9页
【目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改变我国长期以来设施栽培蔬菜"大水大肥"的传统管理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提供了硬件物质基础和载体,但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适合当地土壤、气候、作物和栽培季节等特点的... 【目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改变我国长期以来设施栽培蔬菜"大水大肥"的传统管理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提供了硬件物质基础和载体,但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适合当地土壤、气候、作物和栽培季节等特点的水肥一体化灌溉制度和施肥量相对缺乏。本文在陕西关中地区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水分状况及秋冬茬番茄养分吸收和产量等的影响,旨在制定适宜当地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的科学合理的灌溉施肥制度。【方法】田间试验设常规水肥处理(CK)、植苗后水肥一体化灌水追肥期水肥分别减量20%(S1)及40%(S2)3个处理,其中常规处理灌水量为当季作物冠层水面蒸发量(100%ET),追肥量为当地农户的平均用量;水肥一体化为膜下滴灌+文丘里施肥系统。采用自动连续数采张力计(英国Skye Data Hog2)测定蔬菜生长期间各处理0—20 cm和20—50 cm土层土壤水势,并建立对应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将土壤水势动态变化转换为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用直径20 cm蒸发皿测定当季番茄冠层的水面蒸发量,分析冠层水面蒸发量与土壤有效贮水量损失的关系;测定了不同水肥处理对番茄根、茎、叶、果实生物量及氮、磷、钾吸收量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1)不同处理番茄生育期内0—50 cm土壤相对含水率均在75%以上,土壤水分供应充足。常规水肥处理灌水后0—20 cm土壤含水率达到或超过田间持水量,20—50 cm土层均超过田间持水量,表明土壤水分可下渗到50 cm以下,进而发生土壤养分的淋溶问题。追施期水肥减量40%处理的土壤水分大部分处在75%~85%的适宜值范围。2)随灌水量的减少,0—50 cm土壤有效贮水量损失降低,平均为番茄冠层水面蒸发量的65.4%,与追肥期水肥减量40%处理的灌水量相近。3)不同水肥处理番茄干物质累积、养分携出量、番茄产量、品质均无显著性差异,而灌水利用率从常规水肥处理的55.1 kg/m3提高到83.2 kg/m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从0—50 cm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有效贮水量损失及番茄冠层水面蒸发关系看,温室全覆膜滴灌条件下,当地适宜灌溉定额为作物冠层水面蒸发量的65%左右。根据番茄生育期内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水分状况、番茄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和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制定出适宜当地秋冬茬番茄的合理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总灌溉定额为1057 m3/hm2,8~12月对应的灌水定额分别为168、169、132、105及50 m3/hm2,8~11月灌水周期分别为20~30 d、8~13 d、8~13 d和20~30d,12月份依天气少量补水或不灌水,1月份无需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水肥减量 产量品质 土壤水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杨树、沙棘水分关系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杨建伟 韩蕊莲 +2 位作者 魏宇昆 孙群 梁宗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79-586,共8页
在盆栽条件下对杨树、沙棘进行了 3种土壤水分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的叶含水率在同一土壤水分下比杨树高 ,而水势低 ,说明沙棘叶的抗旱保水能力强于杨树 ;沙棘单叶的光合速率能够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蒸腾速率却并非如此。杨树... 在盆栽条件下对杨树、沙棘进行了 3种土壤水分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的叶含水率在同一土壤水分下比杨树高 ,而水势低 ,说明沙棘叶的抗旱保水能力强于杨树 ;沙棘单叶的光合速率能够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蒸腾速率却并非如此。杨树无论在生长初期 ,还是生长中期其单叶 WUE均高于沙棘。以新生枝生物量 /耗水总量计算的整体 WUE在 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 ,杨树的 WUE分别是沙棘的 2 .4倍、2 .3倍、2倍 ,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但在 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 2个树种都以中度亏缺下的水分利用率最高。整个生长季节处在严重干旱下的杨树和沙棘的生长均受到显著影响 ,沙棘生长受干旱影响程度小于杨树 ,从整个生长趋势上看杨树适宜于良好水分下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状况 杨树 水棘 水分关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不同树龄枣园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辛小桂 吴普特 +1 位作者 汪有科 肖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5-89,共5页
为研究黄土高原梨枣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利用TRIME管和洛阳铲对灌溉及雨养两种条件下不同种植年限(1 a、4 a、9 a、12 a)的梨枣林0~160 cm、0~700 cm范围深度内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监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树龄增长梨枣林地土壤水分... 为研究黄土高原梨枣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利用TRIME管和洛阳铲对灌溉及雨养两种条件下不同种植年限(1 a、4 a、9 a、12 a)的梨枣林0~160 cm、0~700 cm范围深度内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监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树龄增长梨枣林地土壤水分储量下降;灌溉梨枣林与雨养梨枣林相比,其主根系层0~160 cm土壤水分储量较高;现有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溉梨枣林地根区平均土壤水分满足度仍然相对较低;旱作梨枣林随树龄增大,土壤干层的分布深度和土壤干燥化强度趋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状况 不同树龄枣园 灌溉 雨养 陕北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状况和质地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91
4
作者 徐华 邢光喜 +1 位作者 蔡祖聪 鹤田治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9-505,共7页
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试验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土壤质地和水分状况对稻田 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 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淹水状态下,N2O排放很少,水分落干期间 N2O排放量占水稻生长期 N2... 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试验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土壤质地和水分状况对稻田 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 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淹水状态下,N2O排放很少,水分落干期间 N2O排放量占水稻生长期 N2O排放总量的 87.50%~98·65%。土壤质地显著影响稻田平均N2O排放通量,砂质土壤排放的N2O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壤质和粘质土壤,水稻生长期砂质、壤质及粘质土壤的平均N2O排放通量分别为 137.63、87.54和63.46μgN2O-N/ m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土壤质地 土壤水分状况 一氧化二氮排放 排放通量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部浅山旱地土壤水分状况及其作物利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之重 王晋民 王俊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7-100,共4页
在青海东部浅山地区以裸地为对照进行小麦、马铃薯、豌豆、胡麻等4种作物的田间土壤水分蓄积消耗试验,研究浅山地区旱地土壤水分给源、贮水量、垂直分布以及作物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浅山地区土壤水分主要的给源为大气降水。裸地土壤贮... 在青海东部浅山地区以裸地为对照进行小麦、马铃薯、豌豆、胡麻等4种作物的田间土壤水分蓄积消耗试验,研究浅山地区旱地土壤水分给源、贮水量、垂直分布以及作物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浅山地区土壤水分主要的给源为大气降水。裸地土壤贮水量增量仅为62mm,不利于降雨的蓄积;种植作物能够充分利用降雨;0~100cm土层范围土壤水分以20~40cm土层最高;当地主要作物的耗水系数为小麦898.5,马铃薯760.5,豌豆和胡麻高于2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浅山地区 土壤水分状况 山旱地 马铃薯 小麦 胡麻 青海 东部 裸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能蒸散量动力学模型的改进及其对辨识土壤水分状况的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多森 汪枞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7,共7页
本文提出了关于月可能蒸散量ETi(mm)动力学模型的改进形式:式中,i是月份的编号,Pi是月平均气压(mb),ti是月平均气温(℃),di是月的天数,Ui是在10─12m高度处观测的月平均风速(m/s),woi是在温... 本文提出了关于月可能蒸散量ETi(mm)动力学模型的改进形式:式中,i是月份的编号,Pi是月平均气压(mb),ti是月平均气温(℃),di是月的天数,Ui是在10─12m高度处观测的月平均风速(m/s),woi是在温度为ti时的饱和水汽压(mmHg),而hi是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干燥度ki=ETi/ri,其中ri是月降水量(mm);而年干燥度K=(ΣETi)/rα,其中rα是年降水量(mm)。当K<1时,土壤水分状况是湿润的;当1≤K<3.5时是半干润的;当K≥3.5时是干旱的。如果包括5─9月份在内的8─12个月的ki<0.7,而且其余月份的ki1.5,则土壤水分状况是常湿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蒸散量 干燥度 土壤水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状况对苗期银杏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华田 孙明高 +1 位作者 崔明刚 于文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74-78,共5页
水分逆境包括干旱逆境和水涝逆境。国内外树木水分逆境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树木生长速率下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强度随之降低,受影响的程度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加剧[1,2,3,5,7,8,10]。短期水涝对生长和... 水分逆境包括干旱逆境和水涝逆境。国内外树木水分逆境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树木生长速率下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强度随之降低,受影响的程度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加剧[1,2,3,5,7,8,10]。短期水涝对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不大,持续水涝则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土壤水分状况 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容重变化与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检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祯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7-50,共4页
以湖北地区黄棕壤、水稻土、潮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壤在脱水干燥过程中容重增大和模拟不同容重级别土壤所引起的土壤水分状况变化,研究了土壤容重与体积含水量、土壤水分类型、土壤水分利用、土壤水分运动相伴变化的关系以及土壤容重与... 以湖北地区黄棕壤、水稻土、潮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壤在脱水干燥过程中容重增大和模拟不同容重级别土壤所引起的土壤水分状况变化,研究了土壤容重与体积含水量、土壤水分类型、土壤水分利用、土壤水分运动相伴变化的关系以及土壤容重与土壤水分检测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增加,其饱和含水量、重力水含量、有效水含量减小,其凋萎含水量、无效水含量增加;其饱和导水率减小,非饱和导水率增加;同时土壤容重变化影响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表述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的应用以及土壤水分检测及其结果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土壤水分检测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状况分区(试拟)与造林问题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文治 《水土保持通报》 1981年第2期13-19,共7页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人民出版社1971年8月版,第158页)。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干旱,正是由于不合理利用土地,滥垦、滥伐,破坏森林植被所带来的祸害。今日的黄土高原广大地区的童山秃岭,植被稀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状况 墒情 土壤水分储量 凋萎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农作措施对旱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闵安成 张一平 任小川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5-89,共5页
通过盆栽及田间试验 ,探讨了粗有机物质的两种不同施用方式以及不同耕作与覆盖措施对澄城旱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土壤中施用粗有机物质 ,兼有阻止上部土壤水分下渗与保蓄下部土壤水分两种作用 ;土壤水势与温度之间呈极显... 通过盆栽及田间试验 ,探讨了粗有机物质的两种不同施用方式以及不同耕作与覆盖措施对澄城旱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土壤中施用粗有机物质 ,兼有阻止上部土壤水分下渗与保蓄下部土壤水分两种作用 ;土壤水势与温度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关系 ,其直线方程的斜率即为水势的温度效应 ,施用有机物质 ,尤其是集中施用 ,能降低下部土壤的水势温度效应值 ;在当地土壤、气候及技术水平等条件下 ,旋耕是目前比较适宜的蓄水保墒耕作方法 ,而免耕则不宜提倡 ;采用夏闲期并苗期秸秆覆盖 ,能有效提高耕层土壤水分的数量水平和能量水平 ;在某些情况下 ,能量指标比数量指标更适于用来表述土壤的水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有机物质 耕作 覆盖 土壤水分状况 旱地 农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武北部沙地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辉 白雪峰 +3 位作者 周凤艳 杨树军 孟鹏 孙海红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通过对彰武北部沙地乔、灌、草、农田、沙丘的土壤水分和物理性质研究得出:沙土表层(0-50cm)含水量受降雨影响显著,100cm以下影响不明显;地表植被不同则对水分的保持效果、水分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0-300cm)、水分有效性和土壤下... 通过对彰武北部沙地乔、灌、草、农田、沙丘的土壤水分和物理性质研究得出:沙土表层(0-50cm)含水量受降雨影响显著,100cm以下影响不明显;地表植被不同则对水分的保持效果、水分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0-300cm)、水分有效性和土壤下渗影响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彰武北部沙地 植被覆盖 土壤水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个紫花苜蓿品种第一茬草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刚 顾明德 +3 位作者 王汉全 刘今河 李新建 万素梅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对12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第一茬草土壤水分状况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第一茬草土壤含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第一茬草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呈现高-低-高的“V”字型变化,这种规律性变化与苜蓿根系发育... 通过对12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第一茬草土壤水分状况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第一茬草土壤含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第一茬草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呈现高-低-高的“V”字型变化,这种规律性变化与苜蓿根系发育特点、吸收特性有关。所有引进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地方品种会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状况 苜蓿品种 紫花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含水量 含水量变化 土层深度 发育特点 吸收特性 地方品种 国内外 规律性 引进种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土壤水分状况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翁倩 袁大刚 +5 位作者 张楚 宋易高 付宏阳 陈剑科 李启权 王昌全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4-1261,共8页
土壤水分状况(SMR)是确定土壤分类单元的重要依据,也是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基于1951—1980年四川省160个气象站的地面气候资料,利用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和FAO-PPP-17 Penman修正公式计算各个站点年/月潜在蒸散量和干燥度(... 土壤水分状况(SMR)是确定土壤分类单元的重要依据,也是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基于1951—1980年四川省160个气象站的地面气候资料,利用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和FAO-PPP-17 Penman修正公式计算各个站点年/月潜在蒸散量和干燥度(IA),采用地统计学原理与普通Kriging法对年/月IA进行空间插值,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中有关SMR的规定,对四川省可能的SMR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SMR区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湿西干"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湿润"和"半干润"为主,湿润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半干润"主要分布在川西南山地及川西北高山高原地区;"常湿润"分布在宜宾部分区域,川西北德荣南部为"干旱"。本研究为四川省土壤系统分类与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系统分类 干燥度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近郊平原的土壤水分状况
14
作者 刘培桐 林汝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62年第2期105-122,共18页
一般地說,北京近郊平原地势平緩,土壤肥沃,高温与多雨季节相一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是因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均衡,也常出現春旱夏涝的現象,由于地形起伏而引起地表水分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均衡,也常出現高地干旱,低地涝湿返碱的現象,以... 一般地說,北京近郊平原地势平緩,土壤肥沃,高温与多雨季节相一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是因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均衡,也常出現春旱夏涝的現象,由于地形起伏而引起地表水分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均衡,也常出現高地干旱,低地涝湿返碱的現象,以致危害作物正常的生长,影响农业的生产。本文根据自1961年春季以来,在北京近郊平原不同地貌部位上进行土壤水分定位观测的結果,說明了土壤水分在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上的变化规律,指出其在时间分配和空間分布上不均衡性,为制訂“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抗旱保墒”和“排涝防碱”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北京近郊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深信这种观测研究的成果,对于广大的华北平原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状况 上壤 季节分配 平原区 抗旱保墒 华北大平原 地区分布 地形起伏 农业生产 毛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毯不同上层承载材料对土壤水分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赵仲鹤 涂盼盼 +3 位作者 陈欢 邹炎 宋慧平 冯政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生态毯是一种使用便捷的边坡修复材料,但因承载材料的限制,实际应用中植被恢复效果差。为提高生态毯的性能,比较纤维纸、薄无纺布、厚无纺布、针织布4种不同上层承载材料对边坡植物生长状况、水分入渗率以及土壤含水率等指标的作用差异... 生态毯是一种使用便捷的边坡修复材料,但因承载材料的限制,实际应用中植被恢复效果差。为提高生态毯的性能,比较纤维纸、薄无纺布、厚无纺布、针织布4种不同上层承载材料对边坡植物生长状况、水分入渗率以及土壤含水率等指标的作用差异。结果表明:种植30 d后,植物生长指标表现为针织布组>薄无纺布组>纤维纸组>厚无纺布组;坡面水分入渗量表现为针织布组(0.52 L)>纤维纸组(0.47 L)>薄无纺布(0.44 L)>厚无纺布(0.41 L);24 h内土壤含水率降低率表现为厚无纺布组(12.7%)<薄无纺布组(16.2%)<针织布组(17.2%)<纤维纸组(28.4%)。针织布在水分入渗、减少蒸发方面表现良好,也不会阻碍植物出苗,植被恢复情况最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上层承载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无纺布,改善生态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毯 承载材料 植被恢复 土壤水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田的土壤水分调控方法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凤新 康跃虎 刘士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提出了滴灌条件下马铃薯土壤湿润范围调控的一般方法,重点探讨了通过制定更加合理的马铃薯滴灌灌溉计划来调控土壤水分时所要注意的问题。综述了马铃薯的需水特点,马铃薯耗水预报的方法,滴灌土壤水分状况的监控评价方法,降雨对土壤水分... 提出了滴灌条件下马铃薯土壤湿润范围调控的一般方法,重点探讨了通过制定更加合理的马铃薯滴灌灌溉计划来调控土壤水分时所要注意的问题。综述了马铃薯的需水特点,马铃薯耗水预报的方法,滴灌土壤水分状况的监控评价方法,降雨对土壤水分调控的影响以及5种制定马铃薯灌溉计划的参考方法。最后,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所需研究和解决的4个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马铃薯田 土壤水分调控 灌溉 土壤水分状况 需水特点 一般方法 计划 条件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84
17
作者 赵文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选择植被状况基本相同而坡位不同的样地 ,坡向和坡度基本相同而植被类型不同的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样线及沙丘上部样地 ,在生长期调查其土壤水分状况 ,探讨植被类型、坡位对沙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沙丘背风坡 (... 选择植被状况基本相同而坡位不同的样地 ,坡向和坡度基本相同而植被类型不同的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样线及沙丘上部样地 ,在生长期调查其土壤水分状况 ,探讨植被类型、坡位对沙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状况按差巴嘎蒿、杨树、樟子松的次序依次变差。以 0 5m为间隔取样分析表明沿沙丘下部到沙丘上部土壤水分状况有下降趋势。在水平格局上 ,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在0~ 8m ,杨树林地在 0~ 4m ,流动沙地在 0~ 9m的尺度上近似同质 ,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 ,异质性加强 ;差巴嘎蒿土壤水分状况在 0~ 4m的范围内异质性较高 ,4m以上近似同质。在垂直格局上 ,流沙在 0~ 60cm ,樟子松在 0~ 80cm ,差巴嘎蒿在 0~ 1 2 0cm的尺度上异质性很强 ,大于该尺度近似同质 ,而杨树林地在 0~ 30 0cm的范围内均有较强的异质性。无论水平格局或垂直格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人工植被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黄土高原核桃林地的土壤水分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樊金拴 陈原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76-80,86,共6页
水分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采用随机设计,实地试验的方法,对渭北黄土高原核桃林下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 水分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采用随机设计,实地试验的方法,对渭北黄土高原核桃林下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核桃林地土壤蒸发量与月均温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和土壤蒸发与植被蒸腾耗水的影响。黄土高原核桃生长期的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3个阶段:春末夏初土壤水分强烈消耗期(5—6月)、雨季土壤水分补充期(7—10月)和冬春土壤水分缓慢积累期(11月至翌年4月)。土壤含水量的季节性变化,与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核桃林下的土壤贮水量,以8月份最大,6月份最小;耗水量在7月份最大,4月最小。4—7月处于水分亏损状态,而8—10月随降雨量增加,土壤水分便得到补充。水分调控不仅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贮水量,而且对水分亏损有一定缓解。各灌水处理下的土壤耗水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大,而覆膜、覆草和修剪下的土壤耗水量,则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综合起来可以看出,覆膜、覆草、中等以上程度修剪、4月和6月分别灌水225kg和225kg等5种处理效果较佳,尤其是覆膜效果最好,不仅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和降低了土壤耗水量,促进了果实的生长发育,而且成本低廉,易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特征 核桃 林地 土壤含水量 季节性变化 土壤贮水量 生态环境恢复 黄土高原地区 水分变化规律 土壤水分状况 水分亏损 正相关关系 土壤蒸发量 耗水量 限制因子 经济发展 实际意义 蒸腾耗水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州土壤水分周年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泽民 郝元甲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5期51-54,71,共5页
根据随州1991—2013年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随州本地土壤水分状况周年分布、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状况和各主要作物的适宜土壤湿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州市土壤湿度周年变化大致分为5个时期;随州的土壤湿度周年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无降... 根据随州1991—2013年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随州本地土壤水分状况周年分布、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状况和各主要作物的适宜土壤湿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州市土壤湿度周年变化大致分为5个时期;随州的土壤湿度周年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无降水和强降水天气对土壤湿度的影响明显,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湿度 周年变化 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黄土丘陵区4种柠条林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磊 秦富仓 +4 位作者 曾令建 赵琦 宋秀敏 王立宇 史芮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96,共8页
[目的]研究内蒙古黄土丘陵区4种柠条林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合理造林及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柠条、山杨×柠条、山杏×柠条、油松×柠条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进行多点取样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单环... [目的]研究内蒙古黄土丘陵区4种柠条林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合理造林及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柠条、山杨×柠条、山杏×柠条、油松×柠条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进行多点取样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单环土柱法观测原状土壤水分入渗,并将入渗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种林地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5 h累计入渗量、湿润锋前进速率均表现为山杏×柠条(8.60mm·min^(-1),1.05 mm·min^(-1),279.83 mm,2.5 mm·min^(-1))>山杨×柠条(5.6 mm·min^(-1),0.76 mm·min^(-1),255.65 mm,2.2 mm·min^(-1))>油松×柠条(4.80 mm·min^(-1),0.73 mm·min^(-1),243.03 mm,2.0 mm·min^(-1))>柠条(3.16 mm·min^(-1),0.53 mm·min^(-1),178.64 mm,3.4 mm·min^(-1));入渗后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率表现为:山杏×柠条>山杨×柠条、油松×柠条>柠条;土壤密度和孔隙状况是影响4种林地入渗能力和水分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在研究区内,山杏×柠条较其他林地有更好的调节作用和涵养水源功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柠条林 入渗率 湿润锋 土壤水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