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水分模拟与墒情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
作者 尚松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5-458,共4页
土壤墒情预报是在土壤水分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对农田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增长和消退程度所进行的预报。墒情预报是灌溉预报的基础 ,对于水资源短缺条件下农田水分的合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墒情预报模型可以分为确定性模型与随机性模型两大类 ... 土壤墒情预报是在土壤水分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对农田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增长和消退程度所进行的预报。墒情预报是灌溉预报的基础 ,对于水资源短缺条件下农田水分的合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墒情预报模型可以分为确定性模型与随机性模型两大类 ,其中确定性模型包括水量平衡模型、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水分传输模型、SPAC水热耦合传输模型等 ,随机性模型包括数理统计模型 (包括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 )、随机水量平衡模型与随机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等。本文对各类墒情预报模型进行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模拟模型 土壤墒情预报模型 水量平衡模型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模型 随机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DRUS-1D的城市草地土壤水分模拟——以扬州市人工草地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朱超凡 黄金柏 +1 位作者 顾准 罗迪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8-126,共9页
[目的]研究城市化背景下草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为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江苏省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农水与水文生态试验场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区,利用实测降雨和同期土壤含水量数据对不同降雨事件下的雨水入... [目的]研究城市化背景下草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为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江苏省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农水与水文生态试验场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区,利用实测降雨和同期土壤含水量数据对不同降雨事件下的雨水入渗深度进行分析。通过HYDRUS-1D模型对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在小雨(<10 mm)和中雨(10~25 mm)事件中,研究区草地的雨水入渗深度分别小于15 cm和30 cm;在大雨(25~50 mm)到暴雨(>50 mm)事件中,雨水入渗深度通常超过30 cm,或可达60 cm以上;土壤含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范围为0.012~0.034 cm 3/cm 3。[结论]不同等级降雨事件下的草地雨水入渗深度存在明显差异,入渗深度总体上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HYDRUS-1D模型能够准确模拟不同等级降雨事件下的城市人工草地区雨水入渗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HYDRUS-1D 土壤水分模拟 降雨量 入渗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和HYDRUS-1D模型的土壤水分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春娟 刘全明 +1 位作者 尹承深 王福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和HYDRUS-1D模型相结合的数据同化方案,利用2021年4月26日—10月5日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站0~80 cm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进行模拟验证,以提高土壤水分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1)集合数大小和观测误差的... 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和HYDRUS-1D模型相结合的数据同化方案,利用2021年4月26日—10月5日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站0~80 cm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进行模拟验证,以提高土壤水分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1)集合数大小和观测误差的选取对同化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集合数在100以上,土壤含水量的同化精度不再有明显提高。观测误差越小土壤水分模拟精度越高,因此观测误差为0.025时的同化精度最高。(2)数据同化后,各层土壤水分模拟精度较同化前均有明显提高,各层土壤水分同化值与观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减少至0.025~0.063、0.01~0.017 cm^(3)·cm^(-3)、0.008~0.016 cm^(3)·cm^(-3)。证明数据同化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水分模拟效果。(3)0~20 cm土壤水分同化效果最好,20~40 cm次之,40~80 cm土壤水分同化效果较差。模拟精度分析值优于同化预报值,同化预报值优于HYDRUS-1D预报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模拟 数据同化 HYDRUS-1D模型 集合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向量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建强 陈效民 +3 位作者 王伯仁 黄晶 杜臻杰 张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22,共4页
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对水分循环与农业生产中水分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加入气象因子随机变量的红壤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训练、检验及模拟。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比与神经网络方法不... 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对水分循环与农业生产中水分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加入气象因子随机变量的红壤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训练、检验及模拟。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比与神经网络方法不论是模拟性能指标还是建模的数学意义都有更好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本研究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土壤水分动态日变化进行了模拟,并采用bior 3.3小波函数5层分解提取日变化趋势图进而把该研究区土壤水分日变化划分为4个阶段,其结果可为研究区水分合理利用和土壤墒情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向量机 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气象因子 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集流渗灌系统室内模拟土壤水分运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芳 张维江 +4 位作者 李娟 黄艳 冯娜 王旭东 丁广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7,共6页
为解决宁南山区旱地经济林干旱缺水的现状及小降雨(4~16 mm)无法入渗到根系(20~40 cm)分布范围,设计了一种降雨集流渗灌装置,通过室内土箱试验,以降雨量作为控制因子,研究不同雨量条件下径向和垂向土壤水分的运动特征。结果表明:随雨量... 为解决宁南山区旱地经济林干旱缺水的现状及小降雨(4~16 mm)无法入渗到根系(20~40 cm)分布范围,设计了一种降雨集流渗灌装置,通过室内土箱试验,以降雨量作为控制因子,研究不同雨量条件下径向和垂向土壤水分的运动特征。结果表明:随雨量增加累计入渗量逐渐增大,入渗速率逐渐减小;不同雨量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增量在垂向0~40 cm范围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径向沿距渗灌器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灌水结束24 h后土壤水分高含水率区主要分布在垂向20~40 cm和径向0~20 cm,湿润体大致呈半椭球体;集流渗灌器明显提升了小降雨的利用,使经济林主要根系分布范围(20~60 cm)内,土壤含水率明显增加,有利于缓解经济林生育期缺水,促进其生长,该研究结果可为集流渗灌器在田间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渗灌装置 累计入渗量 入渗速率 土壤含水率 湿润体 模拟土壤水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B2模型的低丘红壤区花生根域土壤水分动态模拟与数据同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乾 景元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10,共6页
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 2)是将植物生理学、土壤微气象学结合起来用以研究单层植被中的水、能量以及CO_2通量变化的陆面过程模型。为了使SiB2适用于江西低丘红壤区农田小流域生态系统,根据在余江县花生地试验区的实地测... 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 2)是将植物生理学、土壤微气象学结合起来用以研究单层植被中的水、能量以及CO_2通量变化的陆面过程模型。为了使SiB2适用于江西低丘红壤区农田小流域生态系统,根据在余江县花生地试验区的实地测量以及SiB2提供的土壤和作物分类,确定土壤特性参数和花生形态学参数,调整部分花生生理学、光学参数,并修正SiB2长波辐射的计算。在此基础上,选取花生幼苗、开花和饱果成熟三个关键的生长期的近地层观测资料代入模式,对花生根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短期模拟,探究不同生长期的花生生长特性和气象因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且针对模型提出了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单点数据同化方案以提高精度。与观测结果进行验证后,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期下,极端天气越少、植株形态越成熟稳定,模拟结果越准确。在进行数据同化后,模型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2模型 低丘红壤区 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集合卡尔曼滤波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尺度农田土壤湿度研究方法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学睿 魏素洁 +2 位作者 李悦 王建华 陆垂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63-66,共4页
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急剧增长的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严重挤占了农业用水。区域大尺度农田湿度的监测和计算是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关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现有的农田土壤湿度监测手段和模拟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 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急剧增长的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严重挤占了农业用水。区域大尺度农田湿度的监测和计算是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关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现有的农田土壤湿度监测手段和模拟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为今后农业墒情管理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基于土壤湿度的监测和模拟计算,可以发展和完善农业测墒管理技术,为我国走"适水发展,逐水农业"的道路,解决我国农业用水紧张提供新途径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遥感监测 土壤水分模拟 区域尺度 农业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典型冷季型草坪草灌水量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丽芳 黄冠华 +3 位作者 何建平 李绍森 汪宏玲 王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为了减少北京地区草坪草灌水量、提高降水量的利用率,该文研究了充分利用降雨条件下的典型冷季型草坪草灌水量。根据典型冷季型草坪草(早熟禾、高羊茅)2003年的田间试验资料对灌溉制度模拟模型(ISAREG模型)进行了率定,然后用2004年的田... 为了减少北京地区草坪草灌水量、提高降水量的利用率,该文研究了充分利用降雨条件下的典型冷季型草坪草灌水量。根据典型冷季型草坪草(早熟禾、高羊茅)2003年的田间试验资料对灌溉制度模拟模型(ISAREG模型)进行了率定,然后用2004年的田间试验资料对ISAREG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应用此模型对所研究的两种冷季型草坪草在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及不同养护条件下的灌水量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节内早熟禾、高羊茅的作物系数在0.5~1.0之间;在特级养护条件下,早熟禾和高羊茅所需灌水量分别为432~682mm/a、462~752mm/a;在一级养护条件下,早熟禾和高羊茅所需灌水量分别为252~432mm/a、312~492mm/a。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地区冷季型草坪草的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季型草坪草 作物系数 灌水量 土壤水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ing condition of transient saturated zone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residual slope under rainfall conditions 被引量:17
9
作者 曾铃 卞汉兵 +1 位作者 史振宁 何忠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66-1880,共15页
Rainfall,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s triggering the residual soil slope failure, leads to not only the reduction of soil shear strength, but also the increase of soil weight and the decrease of matric suct... Rainfall,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s triggering the residual soil slope failure, leads to not only the reduction of soil shear strength, but also the increase of soil weight and the decrease of matric suction as well. All these modifications in soil properties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lope stability. The water infiltr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inside the slope are the preconditions of the slope stability under rainfal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via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water infiltration process under rainfall conditions was studi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emphases are the formation, distribution and dissipation of transient saturated zone. As for the calculation parameters, the SWCC and the saturated permeability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pressure plate test and variable head test respectively. The entire process(formation, development, dissipation) of the transient saturated zone was studied in detail. The variations of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matric suction and hydraulic gradient inside the slope, and the eventually raise of groundwater table were characterized and discussed, to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transient saturated zone is ascribed to the fact that the exudation velocity of rainwater on the wetting front is less than the infiltration velocity of rainfall; as a result,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soil increas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rmation and extension of transient saturated zone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rainfall intensity and duration. The results can help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s for th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ilure of residual slope under rainfall condition.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proper drainage system in the slope may be the cost-effective slope failure mitig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residual soil slope rainfall infiltr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transient saturated z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