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水分梯度对灰胡杨光合作用与抗逆性的影响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海珍 韩路 +2 位作者 徐雅丽 牛建龙 于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2-442,共11页
以塔里木盆地珍稀渐危种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 Schrenk)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土壤水分梯度对灰胡杨光合特征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灰胡杨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均随土壤水分... 以塔里木盆地珍稀渐危种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 Schrenk)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土壤水分梯度对灰胡杨光合特征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灰胡杨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均随土壤水分递减而降低,重度干旱比适宜水分依次降低了35.53%、25.32%、48.18%、15.62%和40.92%;而光合午休程度则明显增强,P_n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限制造成。轻度干旱能够提高灰胡杨水分利用效率(WUE)3.05%,维持相对较高的P_n和WUE。(2)随土壤水分递降,灰胡杨光照生态幅缩窄,CO_2补偿点升高,RuBP再生受限,光与CO_2利用效率、Rubisco活性和光合效率降低。与适宜水分相比,中度与重度干旱下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羧化效率、光合能力(A_(max))、光呼吸速率、最大羧化效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率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P_(nmax)、A_(max)和生化参数分别降低了42.65%、38.26%、57.10%;63.01%、65.88%、73.43%。(3)土壤干旱显著降低了灰胡杨的枝水势和光合色素含量(P<0.01),并且改变了光系统反应中心色素的组成比例,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增强(P<0.01)。灰胡杨主要通过积累大量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参与渗透调节来减轻土壤干旱对光合机构的损伤。重度干旱对灰胡杨叶片光合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严重抑制了其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综上所述,塔里木干旱荒漠区灰胡杨生长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65%符合极端干旱区植被恢复与高效节水的管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胡杨 土壤水分梯度 气体交换 光合响应参数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羊草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44
2
作者 李林芝 张德罡 +4 位作者 辛晓平 闫玉春 杨桂霞 李瑾 王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71-5279,共9页
为探索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可能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产力造成的影响,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呼伦贝尔草原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羊草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土壤质量含水量为(40±1)%... 为探索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可能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产力造成的影响,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呼伦贝尔草原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羊草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土壤质量含水量为(40±1)%、(20±1)%及(10±1)%的条件下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8:00和16: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在干旱胁迫(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1)%)条件下变化趋势平缓,曲线双峰特征不明显,净光合速率大幅下降;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羊草叶片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相反。通过光响应的研究表明,土壤水分胁迫使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而光补偿点升高。干旱胁迫降低了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被的光合生产能力,从而可能导致草地生产力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土壤水分梯度 干旱胁迫 光合作用 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梯度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光合作用和根系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建秋 王秀峰 张志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3-499,共7页
通过对两个品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cv.Haifa(海发)和Trifolium repenscv.Rivendel(瑞文德)盆栽试验,模拟3种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无水分胁迫:保持植株良好的水分供应;轻度胁迫:表层0-20 cm土壤处于干旱状态;重度胁迫:表层0-2... 通过对两个品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cv.Haifa(海发)和Trifolium repenscv.Rivendel(瑞文德)盆栽试验,模拟3种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无水分胁迫:保持植株良好的水分供应;轻度胁迫:表层0-20 cm土壤处于干旱状态;重度胁迫:表层0-20 cm土壤处于极干旱状态,20-40 cm土壤处于干旱状态)对白三叶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植株未遭受水分胁迫时,两个品种白三叶的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状况没有明显差异;当表层0-20 cm处于干旱状态时,‘海发’在处理后期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升高,根系生长量增大,表现出促进作用,‘瑞文德’受到的影响不显著;当表层0-20 cm处于极干旱、20-40cm处于干旱状态时,‘海发’在处理前期受到轻微影响,随后恢复正常状态,‘瑞文德’则受到较严重的影响。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白三叶的根冠比逐渐增大。与‘瑞文德’相比,在相同时期相同胁迫程度下,‘海发’的根冠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深根数量大大超过‘瑞文德’,因而,‘海发’的耐旱能力强于‘瑞文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梯度 耐旱 水分利用效率 根系分布 白三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供应梯度对银中杨扦插生根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文化 孙志虎 王庆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对不同土壤供水条件下银中杨插穗萌发、生根及生长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状况对银中杨穗条萌发影响不显著 ,但影响生根率和苗木生长。干旱胁迫条件下 ,插穗生根率不如中等供水处理和淹水处理。中等供水处理扦插苗在水分利用效率... 对不同土壤供水条件下银中杨插穗萌发、生根及生长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状况对银中杨穗条萌发影响不显著 ,但影响生根率和苗木生长。干旱胁迫条件下 ,插穗生根率不如中等供水处理和淹水处理。中等供水处理扦插苗在水分利用效率、苗木生长及生物量方面 ,显著高于淹水和干旱胁迫处理。综合插穗生根及扦插苗生长 ,银中杨扦插育苗以中等供水处理 (土壤含水量 31.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供应梯度 银中杨 扦插生根 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大叶黄杨生长量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志泰 包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5-100,共6页
用盆栽试验研究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在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的生长量、叶片脱落与形态变化以及光合作用。结果表明,胁迫过程中,中度胁迫与重度胁迫较对照极显著降低了(P<0.01)大叶黄杨生长量,并使叶片显著(P<0.01)脱落,影... 用盆栽试验研究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在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的生长量、叶片脱落与形态变化以及光合作用。结果表明,胁迫过程中,中度胁迫与重度胁迫较对照极显著降低了(P<0.01)大叶黄杨生长量,并使叶片显著(P<0.01)脱落,影响到大叶黄杨观赏性;不同胁迫对大叶黄杨叶形变化有影响,从叶面积差异来看,随着胁迫梯度的增加,大叶黄杨叶片变小,叶片形状由长条形向卵圆形变化,变化程度依次为重度胁迫(P<0.01)>中度胁迫(P<0.01)>轻度胁迫(P<0.05)>对照;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等光合作用指标大体上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随胁迫程度的加强与对照的差异越显著。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应适当减少大叶黄杨的灌水量,有效地控制其生长而又不影响其观赏效果,从而达到园林绿化节约养护用水、减少修剪的栽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梯度 大叶黄杨 生长量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对虉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家壮 李萍萍 付为国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9-291,共3页
为探讨虉草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光合生理响应特性,通过温室盆栽控水试验,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虉草在5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淹水组、对照组与轻度干旱组之间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重度干旱组... 为探讨虉草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光合生理响应特性,通过温室盆栽控水试验,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虉草在5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淹水组、对照组与轻度干旱组之间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重度干旱组净光合速率最低,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显著,导致其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他各组的原因则仍为气孔因素。(2)09:00—09:30,与中度干旱组相比,重度干旱组胞间CO2浓度有所增加,气孔限制值与水分利用效率有所下降。(3)10:30—11:00之间,各组虉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有所下降,而气孔限制值与水分利用效率却明显增加。说明为适应不同土壤水分环境,虉草在光合生理特性方面具备一定的适应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虉草 土壤水分梯度 光合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碳氮沿水分梯度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康清 张小静 +5 位作者 马晓林 王文颖 张萍 王榛 刘攀 赵明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8-612,共5页
研究了青海省乱海子沼泽湿地土壤碳、氮沿水分梯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青海省乱海子沼泽湿地土壤w(全氮)、w(有机碳)、w(铵态氮)、w(硝态氮)、w(微生物量碳)平均值分别为(14.74±2.72)×10^(-3)、(19... 研究了青海省乱海子沼泽湿地土壤碳、氮沿水分梯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青海省乱海子沼泽湿地土壤w(全氮)、w(有机碳)、w(铵态氮)、w(硝态氮)、w(微生物量碳)平均值分别为(14.74±2.72)×10^(-3)、(190.10±28.84)×10^(-3)、(35.95±6.10)×10^(-6)、(58.43±25.09)×10^(-6)、(1.81±0.63)×10^(-3).土壤含水量显著地影响着土壤有机碳、铵态氮和微生物量碳的水平分布,而对土壤全氮和硝态氮的水平分布影响不显著.冻胀丘与冻胀丘底相比较,冻胀丘w(全氮)和w(硝态氮)高于冻胀丘底的.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有机碳与仝氮、铵态氮、微生物量碳有着密切的联系,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有机碳、铵态氮和微生物量碳水平分布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土壤水分梯度 土壤碳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梯度下川西高寒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杨 王小沁 +2 位作者 沈丹杰 孙辉 唐文英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7-524,共8页
【目的】研究水分梯度下湿地土壤4种酶活性动态特征,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川西高寒湿地土壤响应特征及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若尔盖湿地按水分梯度连续变化选取滞水湿地(WT)、湿地中露出水面的泥炭丘(PH)和湿地干旱化后形成的高... 【目的】研究水分梯度下湿地土壤4种酶活性动态特征,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川西高寒湿地土壤响应特征及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若尔盖湿地按水分梯度连续变化选取滞水湿地(WT)、湿地中露出水面的泥炭丘(PH)和湿地干旱化后形成的高寒草甸(DG)3类不同的水分生境进行土壤采样,采用微孔板荧光法分析了不同生境下高寒湿地土壤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葡萄糖苷酶(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酶(NAG)和磷酸单酯酶(PME)等4种酶活性的特征。【结果】水分变化对高寒湿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亚层土壤(10~20 cm)酶活性均低于表层土壤(0~10 cm);在湿地干旱化过程中,不同土壤的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表层土壤中NAG活性在湿地土壤最高,CBH、BG、PME活性均在干旱化草甸土中最高,亚层土壤NAG活性在干旱化草甸土壤最高,CBH、BG、PME活性在泥炭丘中活性最高;在WT、PH和DG表层土壤平均C/N/P比分别为2∶1∶3、3∶1∶10和2∶1∶3,在PH和DG的亚层土壤中分别为3∶0.7∶10和3∶1∶10。【结论】土壤有关C、N、P循环的酶CBH、BG、NAG和PME的活性在湿地干旱化进程中升高,土壤氮有效性退化成为湿地干旱化的显著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土壤酶活性 纤维二糖水解酶(CBH) β-葡萄糖苷酶(BG) 土壤水分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西湖盐化草甸芦苇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沿水分梯度的分布格局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继强 陈文业 +4 位作者 康建军 吴三雄 袁海峰 王志广 陈徵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对敦煌西湖盐化草甸芦苇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沿土壤水分梯度的分布进行了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内主要植物以旱生和超旱生灌木、半灌木及草本植物为主。优势种为苏枸杞、疏叶骆驼刺、芦苇等,伴生植物有赖草、圆囊苔草、猪毛菜等... 对敦煌西湖盐化草甸芦苇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沿土壤水分梯度的分布进行了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内主要植物以旱生和超旱生灌木、半灌木及草本植物为主。优势种为苏枸杞、疏叶骆驼刺、芦苇等,伴生植物有赖草、圆囊苔草、猪毛菜等,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大体分为3层。通过对3条样线上生物多样性随水分梯度变化规律的分析,表明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丰富度指数dMe和均匀度指数E总体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趋势,优势度指数C总体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单谷趋势;Simpson多样性指数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最后降低的双峰形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西湖 盐化草甸 群落特征 土壤水分梯度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叶片水分利用生理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高延军 张喜英 +1 位作者 陈素英 董宝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6,共5页
在8种土壤水分梯度下,对盆栽冬小麦旗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进行了连续的测定,结合大田条件,对冬小麦旗叶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旗叶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强、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 在8种土壤水分梯度下,对盆栽冬小麦旗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进行了连续的测定,结合大田条件,对冬小麦旗叶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旗叶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强、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关系密切,旗叶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在土壤水分含量、光强和CO2浓度等环境因子方面存在一定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旗叶 叶片水分 土壤水分含量 水分利用效率 CO2浓度 生理机制 土壤水分梯度 光强 气孔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圆穗蓼叶解剖结构与草酸钙含量对生境干旱化的响应
11
作者 阳佳英 蔡惠文 +1 位作者 李忠馗 张大才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4-1952,共9页
为揭示高寒草甸生境干旱化过程中侵入种圆穗蓼(Bistorta macrophylla)的生境适应能力,在滇西北白马雪山高寒草甸选择湿润、半湿润和干旱生境设置样方、采集实验材料。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叶片解剖结构和草酸钙含... 为揭示高寒草甸生境干旱化过程中侵入种圆穗蓼(Bistorta macrophylla)的生境适应能力,在滇西北白马雪山高寒草甸选择湿润、半湿润和干旱生境设置样方、采集实验材料。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叶片解剖结构和草酸钙含量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栅栏组织紧密排列为2层,主脉中5~9个维管束呈环形排列,且木质部朝中心方向分布。叶片、上表皮及角质层、下表皮、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主脉与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等结构的厚度以及叶草酸钙含量在生境间差异显著(P<0.01),且干旱生境中数值最大,其中叶片草酸钙含量对植株耐旱能力贡献最大。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栅海比在生境间的差异不显著。圆穗蓼通过增加保水结构(表皮与角质层)厚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输水结构(维管束、木质部)厚度提高输水效率,增加草酸钙含量增强贮水能力。即采取增强保水和输水结构功能、提高解剖结构与草酸钙含量协同响应等策略抵御生境干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结构 保水结构 输水结构 土壤水分梯度 草酸钙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湿地旱柳叶水势与中脉性状的关联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婷 赵成章 +3 位作者 韩玲 郑慧玲 冯威 段贝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35-3343,共9页
植物叶水势和中脉性状是反映叶片水力特性的主要参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对理解植物水分供需平衡的生态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张掖市黑河干流边缘的洪泛平原湿地为实验地,以河岸为起点沿平行河岸线的方向依次设置近水区(样地Ⅰ)、中... 植物叶水势和中脉性状是反映叶片水力特性的主要参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对理解植物水分供需平衡的生态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张掖市黑河干流边缘的洪泛平原湿地为实验地,以河岸为起点沿平行河岸线的方向依次设置近水区(样地Ⅰ)、中水区(样地Ⅱ)和远水区(样地Ⅲ)3个水分梯度样地,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方法(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SMA),研究了对水分影响下旱柳(Salix matsudana)叶水势与中脉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少,旱柳林的高度、密度和郁闭度均持续降低,旱柳叶片的中脉密度、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叶片温度(Tleaf)逐渐增加,中脉直径、比叶面积及叶水势、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不同土壤含水量样地旱柳叶水势与中脉性状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P<0.05),在样地Ⅰ和样地Ⅲ叶水势与中脉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在样地Ⅱ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旱柳叶水势与中脉直径在3个水分梯度样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湿地土壤含水量减少,旱柳采取降低叶水势、增加中脉密度并减少中脉直径的资源投资策略,反映了该物种在异质生境中具有较强的叶片性状可塑性,从而有利于其适应特殊的湿地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 叶水势 中脉密度 中脉直径 关联性 土壤水分梯度 张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麻叶绣线菊光合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建伟 孙桂芳 +3 位作者 赵丹 刘嘉翔 金梦然 史宝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4,共6页
以麻叶绣线菊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土壤水分对麻叶绣线菊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麻叶绣线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最高,之后随着干旱加剧而减少,胞间CO_2浓度(Ci)在中度... 以麻叶绣线菊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土壤水分对麻叶绣线菊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麻叶绣线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最高,之后随着干旱加剧而减少,胞间CO_2浓度(Ci)在中度干旱胁迫时下降,在重度干旱胁迫时显著升高,水分利用效率(WUE)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下降。在轻度干旱胁迫下麻叶绣线菊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显著增加,之后随着胁迫加剧逐渐减少,光补偿点(LCP)则相反。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麻叶绣线菊的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II的量子效率(Fv/Fo)显著减少,初始荧光(Fo)显著升高,能量分配比率参数φPo、Ψo、φEo逐渐下降,φDo逐渐增加,代表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参数ABS/RC、TRo/RC、ETo/RC和DIo/RC逐渐升高。研究表明,麻叶绣线菊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气孔因素,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为非气孔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叶绣线菊 土壤水分梯度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