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晋西黄土区幼龄苹果+花生间作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高路博
毕华兴
+5 位作者
许华森
鲍彪
廖文超
王晓燕
毕超
陈俊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4期93-98,共6页
选取晋西黄土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幼龄苹果(Malus pumila)+花生(Arachis hypogaea)间作地作为研究对象,在花生生长季的不同时间对苹果+花生间作地和对照花生单作地的土壤水分进行定位监测,研究苹果+花生间作系统间作界面上土壤水分的时...
选取晋西黄土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幼龄苹果(Malus pumila)+花生(Arachis hypogaea)间作地作为研究对象,在花生生长季的不同时间对苹果+花生间作地和对照花生单作地的土壤水分进行定位监测,研究苹果+花生间作系统间作界面上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水分效应,及其对花生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间作地土壤平均水分含量生长季逐月变化显著,水分耗用最大的时间为7月;2)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含水量最低值出现在距离果树行最近的区域,并随着与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增加;3)间作地种间土壤水分耗用量最大的区域为靠近苹果树的表层土壤;4)在当前树龄下,苹果+花生间作系统相对于花生单作土壤水分在整体上表现为负效应,对花生的产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限制了果农间作系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建议采取适当的调控和管理措施缓解种间水分竞争并提高花生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花生间作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土壤水分
效应
晋西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罗四维
贾永红
+5 位作者
张金汕
王凯
李丹丹
王润琪
董艳雪
石书兵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4-1352,共9页
【目的】研究优化匀播冬小麦的滴灌配置方式。【方法】以新冬22号为材料,在立体匀播方式下,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滴头间距,设20 cm(T_(1))和30 cm(T_(2))2个处理,副区毛管间距,设30 cm(D_(1))、40 cm(D_(2))、50 cm(D_(3))、60 cm(D_...
【目的】研究优化匀播冬小麦的滴灌配置方式。【方法】以新冬22号为材料,在立体匀播方式下,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滴头间距,设20 cm(T_(1))和30 cm(T_(2))2个处理,副区毛管间距,设30 cm(D_(1))、40 cm(D_(2))、50 cm(D_(3))、60 cm(D_(4))、70 cm(D_(5))5个水平。研究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土壤水分时空分布,根干质量、根系形态、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适宜的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处T_(1)D_(1)、T_(1)D_(2)、T_(1)D_(3)和T_(2)D_(1)、T_(2)D_(2)有利于土壤水分,根干质量、根系形态、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均保持较高水平,以T_(1)D_(2)表现最优;而在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过大处T_(1)D_(5)和T_(2)D_(5)表现较低。产量以T_(1)D_(2)表现最优,其值为9247.95 kg/hm 2。【结论】T_(1)D_(3)(滴头间距20 cm,毛管间距50 cm)是最佳滴灌配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毛管间距
滴头间距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根系形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西黄土区幼龄苹果+花生间作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高路博
毕华兴
许华森
鲍彪
廖文超
王晓燕
毕超
陈俊刚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4期93-98,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效可持续农林复合系统构建及调控技术研究"(2011BAD38B02)
文摘
选取晋西黄土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幼龄苹果(Malus pumila)+花生(Arachis hypogaea)间作地作为研究对象,在花生生长季的不同时间对苹果+花生间作地和对照花生单作地的土壤水分进行定位监测,研究苹果+花生间作系统间作界面上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水分效应,及其对花生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间作地土壤平均水分含量生长季逐月变化显著,水分耗用最大的时间为7月;2)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含水量最低值出现在距离果树行最近的区域,并随着与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增加;3)间作地种间土壤水分耗用量最大的区域为靠近苹果树的表层土壤;4)在当前树龄下,苹果+花生间作系统相对于花生单作土壤水分在整体上表现为负效应,对花生的产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限制了果农间作系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建议采取适当的调控和管理措施缓解种间水分竞争并提高花生的产量。
关键词
苹果+花生间作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土壤水分
效应
晋西黄土区
Keywords
Malus pumila + Arachis hypogaea intercropping system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soil moisture
soil moisture effect
Loess Plateau of West Shanxi Province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罗四维
贾永红
张金汕
王凯
李丹丹
王润琪
董艳雪
石书兵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4-1352,共9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援疆项目(2016E02003)
新疆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培育计划项目(2521GCCRC)。
文摘
【目的】研究优化匀播冬小麦的滴灌配置方式。【方法】以新冬22号为材料,在立体匀播方式下,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滴头间距,设20 cm(T_(1))和30 cm(T_(2))2个处理,副区毛管间距,设30 cm(D_(1))、40 cm(D_(2))、50 cm(D_(3))、60 cm(D_(4))、70 cm(D_(5))5个水平。研究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土壤水分时空分布,根干质量、根系形态、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适宜的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处T_(1)D_(1)、T_(1)D_(2)、T_(1)D_(3)和T_(2)D_(1)、T_(2)D_(2)有利于土壤水分,根干质量、根系形态、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均保持较高水平,以T_(1)D_(2)表现最优;而在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过大处T_(1)D_(5)和T_(2)D_(5)表现较低。产量以T_(1)D_(2)表现最优,其值为9247.95 kg/hm 2。【结论】T_(1)D_(3)(滴头间距20 cm,毛管间距50 cm)是最佳滴灌配置组合。
关键词
冬小麦
毛管间距
滴头间距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根系形态
产量
Keywords
winter wheat
capillary spacing
dripper spac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root morphology
yield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晋西黄土区幼龄苹果+花生间作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
高路博
毕华兴
许华森
鲍彪
廖文超
王晓燕
毕超
陈俊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罗四维
贾永红
张金汕
王凯
李丹丹
王润琪
董艳雪
石书兵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