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土壤水分下限的设施番茄适宜灌溉控制指标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苑蒙飞
徐利岗
+1 位作者
窦家晅
李昂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9-1248,共10页
为探究各生育期不同水分下限条件下设施番茄生长、生物量、产量和品质变化,在宁夏贺兰县开展田间试验,设置3个关键控水期[各生育期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θ_f)的60%、65%、70%,苗期统一为55%],共7个水分处理,并利用熵权TOPSIS综合...
为探究各生育期不同水分下限条件下设施番茄生长、生物量、产量和品质变化,在宁夏贺兰县开展田间试验,设置3个关键控水期[各生育期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θ_f)的60%、65%、70%,苗期统一为55%],共7个水分处理,并利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优选提出设施番茄不同生育期适宜的灌溉控制指标。结果表明:T_(4)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65%、65%、70%和65%)株高日均增长量最大,为2.58 cm/d,11月中旬达到最大值230 cm;T_(2)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60%、70%、65%和65%)茎粗最大,为13.39 mm,T_(3)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70%、70%、65%和65%)茎粗日均增长量最大,为0.13 mm/d;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内先增大后减小,其中T_(3)处理最大,为4.43;开花坐果期和结果盛期,整株干重分别在101.74~161.01 g和147.27~203.92 g,干重最大的处理均为对照组CK,分别为161.01 g和203.92 g;从产量排序分析,结果盛期土壤水分下限较高时,产量相对较大,总体来看T_1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65%、60%、70%和65%)产量最高,为35.58 t/hm^(2),较对照增产36.7%;结果盛期灌水下限为θ_f的65%~70%时,设施番茄品质较好,其中T_(2)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质量分数)最高为8.61%,T_(3)处理番茄红素含量(质量分数)最高为4.40 mg/(100 g)。秋延迟茬口设施番茄不同生育期适宜的灌水下限为: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结果末期分别为θ_f的55%、70%、60%、65%、65%,研究结论可为当地设施番茄基于测墒的智能化控制灌溉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土壤水分控制
下限
熵权TOPSIS
干物质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蔬菜大棚温湿度和土壤水分自动智能管理系统
被引量:
10
2
作者
孔国利
席红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4-188,共5页
针对蔬菜大棚温湿度和土壤水分控制难的问题,采用远距离无线串口透传技术设计了自动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由温湿度监控节点、土壤水分监控节点和管理主机组成。监控节点利用处理器STM32F103作为控制核心而设计,被均匀布置在大棚的各个区域...
针对蔬菜大棚温湿度和土壤水分控制难的问题,采用远距离无线串口透传技术设计了自动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由温湿度监控节点、土壤水分监控节点和管理主机组成。监控节点利用处理器STM32F103作为控制核心而设计,被均匀布置在大棚的各个区域,通过传感器AM2302和SM2802M分别采集大棚温湿度和土壤含水率,通过无线串口透传模块E17-TTL100-SMA发送到管理主机。管理主机上运行着采用C#专业设计的管理软件,自动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显示,并存储在数据库SQL Server2008中,如超出了预设的作物最佳生长范围,根据系统设定自动控制风机和灌溉管道阀开关进行调节。通过对西红柿大棚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大棚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的实时智能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大棚
温湿度监测
土壤水分控制
无线透传
智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非饱和灌溉最佳土壤水分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潘德峰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1期49-50,共2页
掌握适宜土壤水分,做到既节水又高产,是玉米非饱和灌溉技术关键。由桶测试验表明:控制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当灌溉水量为4 680 m3/hm2时,为玉米的最佳非饱和灌溉水量。
关键词
玉米
灌溉
控制
土壤水分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不同含水量对早酥梨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坤
刘小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在田间水分控制条件下,通过对果实膨大期不同水分处理(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5%;W2,为田间持水量的60%±5%;W3,为田间持水量的80%±5%)下早酥梨叶片光合的测定发现:上午10∶00,W1、W2、W3的净光合速率(Pn)出现...
在田间水分控制条件下,通过对果实膨大期不同水分处理(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5%;W2,为田间持水量的60%±5%;W3,为田间持水量的80%±5%)下早酥梨叶片光合的测定发现:上午10∶00,W1、W2、W3的净光合速率(Pn)出现第一个峰值,分别为18.14、19.43、20.25μmol.m-2.s-1,到16∶00,出现第二个峰值,其中W3可达到17.32μmol.m-2.s-1,W2、W1分别达到16.47、14.96μmol.m-2.s-1,全天,W1、W2、W3分别有5、7、9 h的时间叶片Pn超过12.00μmol.m-2.s-1;W2、W3的光补偿点(LCP)显著低于W1,而光饱和点(LSP)显著高于W1;W1、W2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无明显差异,但显著低于W3;W2CO2补偿点显著低于W1,与W3无明显差异,W2的CO2饱和点最高,W3 CO2饱和点最低;W2在CO2饱和点时Pmax显著高于W1,但与W3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酥梨
果实膨大期
土壤水分控制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麦连作中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的养分吸收与积累特征
被引量:
40
5
作者
李鸿伟
杨凯鹏
+2 位作者
曹转勤
王志琴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477,共14页
以2个小麦品种和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大田种植,稻麦连作,重复2年,设置超高产栽培和当地高产栽培两种栽培模式,旨在探明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养分吸收与积累特征。超高产栽培中,采用实地氮肥管理及水稻轻干湿交替灌溉和小麦控制土壤水分...
以2个小麦品种和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大田种植,稻麦连作,重复2年,设置超高产栽培和当地高产栽培两种栽培模式,旨在探明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养分吸收与积累特征。超高产栽培中,采用实地氮肥管理及水稻轻干湿交替灌溉和小麦控制土壤水分灌溉等关键技术。与当地高产栽培(小麦产量<8thm-2,水稻产量<10thm-2)相比,超高产栽培(小麦产量>9thm-2,水稻产量>12thm-2)小麦和水稻的氮(N)、磷(P)、钾(K)总吸收量显著增加,并表现为拔节前的吸收和积累量显著降低,拔节至开花、开花至成熟的吸收积累量显著提高。超高产栽培的N、P、K的总吸收量,小麦分别为265、58和256kghm-2,水稻分别为256、79和321kghm-2。上述3种元素于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小麦为50%~60%,水稻为60%~70%。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N、P、K偏生产力(产量/N、P、K施用量)、养分吸收的养分籽粒生产率(籽粒产量/成熟期植株N、P、K吸收量)和养分收获指数(籽粒N、P、K吸收量/成熟期植株N、P、K吸收量),降低了生产单位籽粒产量的养分吸收量(成熟期植株N、P、K吸收量/籽粒产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养分吸收与积累具有生育前期较低、生育中期和后期较高的特点,且养分吸收利用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栽培
养分吸收
实地氮肥管理
轻干湿交替灌溉
控制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土壤水分下限的设施番茄适宜灌溉控制指标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苑蒙飞
徐利岗
窦家晅
李昂
机构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宁夏黄河水联网数字治水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9-1248,共10页
基金
清华大学-宁夏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专项统筹重点项目(SKL-IOW-2023TC230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9136)。
文摘
为探究各生育期不同水分下限条件下设施番茄生长、生物量、产量和品质变化,在宁夏贺兰县开展田间试验,设置3个关键控水期[各生育期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θ_f)的60%、65%、70%,苗期统一为55%],共7个水分处理,并利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优选提出设施番茄不同生育期适宜的灌溉控制指标。结果表明:T_(4)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65%、65%、70%和65%)株高日均增长量最大,为2.58 cm/d,11月中旬达到最大值230 cm;T_(2)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60%、70%、65%和65%)茎粗最大,为13.39 mm,T_(3)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70%、70%、65%和65%)茎粗日均增长量最大,为0.13 mm/d;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内先增大后减小,其中T_(3)处理最大,为4.43;开花坐果期和结果盛期,整株干重分别在101.74~161.01 g和147.27~203.92 g,干重最大的处理均为对照组CK,分别为161.01 g和203.92 g;从产量排序分析,结果盛期土壤水分下限较高时,产量相对较大,总体来看T_1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65%、60%、70%和65%)产量最高,为35.58 t/hm^(2),较对照增产36.7%;结果盛期灌水下限为θ_f的65%~70%时,设施番茄品质较好,其中T_(2)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质量分数)最高为8.61%,T_(3)处理番茄红素含量(质量分数)最高为4.40 mg/(100 g)。秋延迟茬口设施番茄不同生育期适宜的灌水下限为: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结果末期分别为θ_f的55%、70%、60%、65%、65%,研究结论可为当地设施番茄基于测墒的智能化控制灌溉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土壤水分控制
下限
熵权TOPSIS
干物质
品质
Keywords
greenhouse tomato
soil moisture control lower limit
entropy-weight TOPSIS
dry matter
quality
分类号
TV9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S274.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蔬菜大棚温湿度和土壤水分自动智能管理系统
被引量:
10
2
作者
孔国利
席红旗
机构
中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教育学院信息技术系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4-18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304618)
文摘
针对蔬菜大棚温湿度和土壤水分控制难的问题,采用远距离无线串口透传技术设计了自动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由温湿度监控节点、土壤水分监控节点和管理主机组成。监控节点利用处理器STM32F103作为控制核心而设计,被均匀布置在大棚的各个区域,通过传感器AM2302和SM2802M分别采集大棚温湿度和土壤含水率,通过无线串口透传模块E17-TTL100-SMA发送到管理主机。管理主机上运行着采用C#专业设计的管理软件,自动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显示,并存储在数据库SQL Server2008中,如超出了预设的作物最佳生长范围,根据系统设定自动控制风机和灌溉管道阀开关进行调节。通过对西红柿大棚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大棚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的实时智能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
蔬菜大棚
温湿度监测
土壤水分控制
无线透传
智能管理
Keywords
vegetable green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soil moisture control
wireless transmiss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S625.5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非饱和灌溉最佳土壤水分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潘德峰
机构
江苏省沿海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1期49-50,共2页
文摘
掌握适宜土壤水分,做到既节水又高产,是玉米非饱和灌溉技术关键。由桶测试验表明:控制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当灌溉水量为4 680 m3/hm2时,为玉米的最佳非饱和灌溉水量。
关键词
玉米
灌溉
控制
土壤水分
指标
Keywords
Corn
Irrigation
Control of soil moisture
Index
分类号
S274.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不同含水量对早酥梨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坤
刘小勇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基金
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和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HNSJJ-201103)
文摘
在田间水分控制条件下,通过对果实膨大期不同水分处理(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5%;W2,为田间持水量的60%±5%;W3,为田间持水量的80%±5%)下早酥梨叶片光合的测定发现:上午10∶00,W1、W2、W3的净光合速率(Pn)出现第一个峰值,分别为18.14、19.43、20.25μmol.m-2.s-1,到16∶00,出现第二个峰值,其中W3可达到17.32μmol.m-2.s-1,W2、W1分别达到16.47、14.96μmol.m-2.s-1,全天,W1、W2、W3分别有5、7、9 h的时间叶片Pn超过12.00μmol.m-2.s-1;W2、W3的光补偿点(LCP)显著低于W1,而光饱和点(LSP)显著高于W1;W1、W2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无明显差异,但显著低于W3;W2CO2补偿点显著低于W1,与W3无明显差异,W2的CO2饱和点最高,W3 CO2饱和点最低;W2在CO2饱和点时Pmax显著高于W1,但与W3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早酥梨
果实膨大期
土壤水分控制
光合特性
Keywords
Zhaosu pear
fruit expanding period
controlled soil moistur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661.20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麦连作中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的养分吸收与积累特征
被引量:
40
5
作者
李鸿伟
杨凯鹏
曹转勤
王志琴
杨建昌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477,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118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交流项目(31061140457)
+6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360
31271641)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BK2009005)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农业)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1103003
201203079)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文摘
以2个小麦品种和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大田种植,稻麦连作,重复2年,设置超高产栽培和当地高产栽培两种栽培模式,旨在探明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养分吸收与积累特征。超高产栽培中,采用实地氮肥管理及水稻轻干湿交替灌溉和小麦控制土壤水分灌溉等关键技术。与当地高产栽培(小麦产量<8thm-2,水稻产量<10thm-2)相比,超高产栽培(小麦产量>9thm-2,水稻产量>12thm-2)小麦和水稻的氮(N)、磷(P)、钾(K)总吸收量显著增加,并表现为拔节前的吸收和积累量显著降低,拔节至开花、开花至成熟的吸收积累量显著提高。超高产栽培的N、P、K的总吸收量,小麦分别为265、58和256kghm-2,水稻分别为256、79和321kghm-2。上述3种元素于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小麦为50%~60%,水稻为60%~70%。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N、P、K偏生产力(产量/N、P、K施用量)、养分吸收的养分籽粒生产率(籽粒产量/成熟期植株N、P、K吸收量)和养分收获指数(籽粒N、P、K吸收量/成熟期植株N、P、K吸收量),降低了生产单位籽粒产量的养分吸收量(成熟期植株N、P、K吸收量/籽粒产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养分吸收与积累具有生育前期较低、生育中期和后期较高的特点,且养分吸收利用效率提高。
关键词
超高产栽培
养分吸收
实地氮肥管理
轻干湿交替灌溉
控制
土壤水分
Keywords
Super-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Nutrient uptake
Site-specific nitrogen management
Alternate wetting and moderate drying irrigation
Controlled soil drying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土壤水分下限的设施番茄适宜灌溉控制指标试验
苑蒙飞
徐利岗
窦家晅
李昂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蔬菜大棚温湿度和土壤水分自动智能管理系统
孔国利
席红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玉米非饱和灌溉最佳土壤水分指标的研究
潘德峰
《宁夏农林科技》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土壤不同含水量对早酥梨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坤
刘小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稻麦连作中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的养分吸收与积累特征
李鸿伟
杨凯鹏
曹转勤
王志琴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