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一维水平入渗确定土壤水分扩散率的迭代法
1
作者 熊臻 龙平 +3 位作者 王观石 黄颖 罗嗣海 熊紫彦 《土壤》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1380,共10页
本文先采用Van Genuchten模型(VG)描述土壤水分扩散率,预设模型参数,再通过Philip法计算不同体积含水率对应的Boltzmann参数(θ-λ数据),与θ-λ数据的测试值进行比较,进而采用内点法优化确定模型参数,以此建立确定土壤水分扩散率的迭代... 本文先采用Van Genuchten模型(VG)描述土壤水分扩散率,预设模型参数,再通过Philip法计算不同体积含水率对应的Boltzmann参数(θ-λ数据),与θ-λ数据的测试值进行比较,进而采用内点法优化确定模型参数,以此建立确定土壤水分扩散率的迭代法,并通过Hydrus-1D模拟和文献数据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体积含水率存在10%以内的测试误差时,土壤水分扩散率计算结果的决定系数均能大于0.9950。对于分析体积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数据(θ-t数据)时,受边界效应影响的临界含水率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即使临界含水率小于0.280 m^(3)/m^(3),其计算结果的决定系数也大于0.9970。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当测试数据为θ-t数据时,本文建立的方法可以弥补现有方法难以准确确定高体积含水率区间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的缺点。由此可见,本文建立的方法可以准确确定土壤水分扩散率,且受测试误差和临界含水率的影响较小,可以为非饱和水分运动的研究提供可靠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HARDS方程 Hydrus-1D模拟 水平入渗 土壤水分扩散率 Phili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质类型与矿化度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全恩 王益权 +4 位作者 马忠明 车宗贤 南丽丽 徐世文 刘延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甘肃省秦安县果园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平土柱入渗法,探讨了不同矿化度下(1g/L、3g/L、5g/L、10g/L)的三种钠盐(NaCl、Na2SO4和Na2CO3)对石灰性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盐复合迁移体系中盐分与水分迁移具有不同步... 以甘肃省秦安县果园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平土柱入渗法,探讨了不同矿化度下(1g/L、3g/L、5g/L、10g/L)的三种钠盐(NaCl、Na2SO4和Na2CO3)对石灰性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盐复合迁移体系中盐分与水分迁移具有不同步性,影响不同步性的因子与盐分类型有很大关系。NaCl对水分移动速度有促进,但对于水分扩散率有抑制,而Na2SO4和Na2CO3对水分移动速度和水分扩散率均有抑制。盐溶液对土壤基膜特性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对传输液体特性的影响程度。NaCl和Na2SO4的盐溶液对土壤基膜特性和传输液体特性的影响要比Na2CO3溶液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类型 矿化度 土壤基膜特性 石灰性土壤 土壤水分扩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质农田表层土壤水分扩散率测定及氯化钴试纸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新平 赵哈林 +4 位作者 何玉惠 张铜会 岳广阳 赵玮 单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7-150,共4页
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是研究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必不可少的基本参数之一。本文应用水平土柱入渗法测定了科尔沁沙地沙质农田表层土壤的非饱和水分扩散率,并对氯化钴试纸在测定水分扩散率中的应用作了初步尝试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沙质农... 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是研究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必不可少的基本参数之一。本文应用水平土柱入渗法测定了科尔沁沙地沙质农田表层土壤的非饱和水分扩散率,并对氯化钴试纸在测定水分扩散率中的应用作了初步尝试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沙质农田表层土壤湿润锋迁移速率随着入渗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呈幂函数关系;波尔兹曼参数与土壤含水量呈直线关系;土壤水分扩散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符合经验公式并呈指数函数变化。在应用水平土柱法测定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的过程中,氯化钴试纸法可以用于测定湿润锋的位置,特别是在高土壤含水量时,相比目视法而言更能显示其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钴试纸法 目视法 湿润锋 土壤水分扩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南小河流域土壤水分扩散率单一参数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孝玉 李亚娟 +1 位作者 李怀有 沈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4-719,共6页
非饱和土壤的水力性质是进行土壤中水分与污染物运移模拟的物理参数,其中土壤水分扩散率是定量模拟土壤水分流动和溶质运移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过对甘肃省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分层取样,采用水平土柱吸渗法... 非饱和土壤的水力性质是进行土壤中水分与污染物运移模拟的物理参数,其中土壤水分扩散率是定量模拟土壤水分流动和溶质运移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过对甘肃省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分层取样,采用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各地类的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运用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对数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对数模型参数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可以建立表征描述南小河沟各地类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一参数的单对数模型;进一步从全流域及划分地类后得到的模型参数B与A的关系分析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对模型进一步简化为单一参数模型。分析单一参数模型B的统计特征表明:参数B随着地貌类型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化特征,可作为土壤水分扩散率空间变异的变异系数。因此,可以用参数B作为反映地貌类型的指标,应用于区域土壤水分扩散率的估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扩散率 单一参数模型 地貌类型 南小河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盐分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甘永德 胡顺军 陈秀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9,共4页
土壤水分扩散率是土壤水盐运动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水平土柱吸渗法对不同含盐量土壤的水分扩散率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并建立了土壤水分扩散率、土壤含水量与Boltzmann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含盐量土壤之间的水分... 土壤水分扩散率是土壤水盐运动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水平土柱吸渗法对不同含盐量土壤的水分扩散率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并建立了土壤水分扩散率、土壤含水量与Boltzmann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含盐量土壤之间的水分扩散率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相同土壤含水量情况下,土壤水分扩散率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大而增大;土壤水分扩散率随土壤含水量增大而单调增大,且当含水量接近饱和时,土壤水分扩散率接近无穷,通过建立含水量与土壤水分扩散率的经验函数关系能较好地反映了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水分扩散率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盐量 土壤水分扩散率 水平土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伟 傅臣家 +1 位作者 李光永 曾德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7-631,640,共6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水质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扩散率随钠吸附比(SAR)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电导率(EC)的增大而增大;SAR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随着EC的增大而减小,EC≥5时,SAR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很小;EC对土壤水... 本文实验研究了水质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扩散率随钠吸附比(SAR)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电导率(EC)的增大而增大;SAR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随着EC的增大而减小,EC≥5时,SAR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很小;EC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随着SAR的增大而增大;SAR≤5时,EC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很小。含水量大于0.3时,含水量的减小使得水质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变弱。指数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土壤水分扩散率与含水量的关系;文中数据拟合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3,并且R2有随着水质的变差而变小的趋势;拟合方程的截距反应了土壤水分扩散率对水质变化的敏感性,截距随SAR的增大而减小,随EC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土壤水分扩散率 钠吸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次样条函数计算土壤水分扩散率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俊 徐绍辉 +1 位作者 刘建立 张佳宝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8-341,共4页
采用三次样条函数计算土壤含水量分布,用土壤含水量分布计算土壤水分扩散率,并将其与Bruce 和Klute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了土壤含水量在接近饱和时计算结果偏差较大外,采用三次样条函数得出的土壤水分扩散率与经典的Bruce和Kl... 采用三次样条函数计算土壤含水量分布,用土壤含水量分布计算土壤水分扩散率,并将其与Bruce 和Klute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了土壤含水量在接近饱和时计算结果偏差较大外,采用三次样条函数得出的土壤水分扩散率与经典的Bruce和Klute方法结果接近。因此,三次样条函数法是计算土壤水分扩散率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样条函数 水平入渗实验 土壤水分扩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围场地区土壤水分扩散率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魏飒 任树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6,61,共3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承德围场地区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水分扩散率在1.0×10^-2~1.6×10cm^2/min变化,尤以第2层即耕作层土壤水分扩散率最大。第3层最小。扩散率与含水量符合经验公式D(θ)=αe^bθ呈指数函... 通过试验研究了承德围场地区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水分扩散率在1.0×10^-2~1.6×10cm^2/min变化,尤以第2层即耕作层土壤水分扩散率最大。第3层最小。扩散率与含水量符合经验公式D(θ)=αe^bθ呈指数函数变化,经统计分析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容重、孔隙大小、孔隙类型及土壤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对土壤水分扩散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场地区 土壤水分扩散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安灌区盐碱土土壤水分扩散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彩虹 张琳 卞建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4-37,40,共5页
土壤水分扩散率是研究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的重要参数之一。运用水平土柱入渗法对大安灌区典型盐碱土剖面进行了土壤水分扩散试验,结果表明:剖面各层土样湿润锋迁移速率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湿润锋迁移速率与时间成显著地负相关关... 土壤水分扩散率是研究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的重要参数之一。运用水平土柱入渗法对大安灌区典型盐碱土剖面进行了土壤水分扩散试验,结果表明:剖面各层土样湿润锋迁移速率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湿润锋迁移速率与时间成显著地负相关关系,经拟合分析二者呈幂函数变化;体积含水率相同时,不同厚度土样的土壤水分扩散率不同,但并没有按照由上向下逐渐递减的规律变化,其中,40~60cm土层土壤水分扩散率最快,其次为0~20cm土层、20~40cm土层、80~100cm土层,最慢的为60~80cm土层;土壤水分扩散率随体积含水率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增长变化,经相关分析达到显著水平,且拟合优度均在0.82以上;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均对土壤水分扩散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安灌区 盐碱土 土壤水分扩散率 湿润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扩散与溶质弥散持续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永霞 王鹤 +1 位作者 肖敬萍 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8-319,共12页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水分扩散和溶质弥散的持续效应,于2016-2019年在1.5°、3°、5°的径流小区开展了生物炭持续效应试验,分析了单次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Boltzmann变换参数ξ、非...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水分扩散和溶质弥散的持续效应,于2016-2019年在1.5°、3°、5°的径流小区开展了生物炭持续效应试验,分析了单次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Boltzmann变换参数ξ、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D(θ)、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Dsh(θ)的持续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单次添加生物炭后的4年内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且各指标变化率均随坡度增大、施炭年限延长而减小;坡度、年份、是否施用生物炭3个因素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影响程度最大的均为是否施用生物炭;施用生物炭增大了ξ,且ξ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逐年减小。2016-2019年D(θ)与Dsh(θ)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42 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42 cm^3/cm^3时,生物炭促进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36 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中Na Cl溶液的弥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36 cm^3/cm^3时,生物炭可以促进土壤中NaCl溶液的弥散。试验区θ处于0.20~0.35 cm^3/cm^3,故施用生物炭对水分扩散、Na Cl溶液弥散均具有抑制效果,且生物炭对水分扩散和溶液弥散抑制效果均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黑土区 Boltzmann变换参数 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 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计算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强 刘玉芸 +1 位作者 李生秀 宋郁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利用田间实测的一套土壤含水率对应基质势数据 ,根据VanGenuchten提出的水分特征曲线公式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方程。根据水分特征曲方程中的参数 ,采用Mualem提出的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公式 ,推算了... 利用田间实测的一套土壤含水率对应基质势数据 ,根据VanGenuchten提出的水分特征曲线公式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方程。根据水分特征曲方程中的参数 ,采用Mualem提出的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公式 ,推算了当地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公式。并根据上述计算结果 ,推算了非饱和土壤扩散率和比水容量两个参数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导水 土壤水分扩散率 比水容量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扩散率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首军 丁艳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28,共3页
扩散率是研究土壤水分运动必须的参数之一,其测定方法很多,该文采用非稳定流水平土柱法,对试验区扰动土壤的水分扩散率进行了测定,并将试验结果拟合为经验公式,应用于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状态下预报水平入渗的土壤水分分布。
关键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扩散率 土壤水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瓦提丰收灌区砂壤土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与计算
13
作者 胡顺军 田长彦 宋郁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采用负压计法和双环入渗法在田间分别测定了阿瓦提丰收灌区砂壤土土壤含水率及其对应的土壤水吸力和土壤饱和导水率,采用Sigmaplot软件拟合了Van Genuchten水分特征曲线公式。根据Mualem提出的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公式,建立了该灌区砂壤土... 采用负压计法和双环入渗法在田间分别测定了阿瓦提丰收灌区砂壤土土壤含水率及其对应的土壤水吸力和土壤饱和导水率,采用Sigmaplot软件拟合了Van Genuchten水分特征曲线公式。根据Mualem提出的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公式,建立了该灌区砂壤土非饱和土壤导水率的计算公式,并间接推导了非饱和土壤扩散率和比水容量两个参数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收灌区 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导水 土壤水分扩散率 比水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映宇 林新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0-165,共6页
通过实测和拟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及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明显改善了土壤导水性能,0-10 cm各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高于地面漫灌,并且两种灌溉方式下土壤饱和导水率都高于裸盐地;... 通过实测和拟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及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明显改善了土壤导水性能,0-10 cm各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高于地面漫灌,并且两种灌溉方式下土壤饱和导水率都高于裸盐地;不同灌溉方式下,相同含水率所对应的非饱和导水率及非饱和扩散率均不同,0-100 cm各土层都表现为膜下滴灌>地面漫灌>裸盐地。膜下滴灌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并不是由土壤质地、容重、温度、盐分等因素作用而引起,可能是由于膜下滴灌改变了土壤的团粒结构或土壤中盐分的离子组成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地面漫灌 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导水 土壤水分扩散率 比水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地块粉砂壤土水分扩散率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穆丽德尔.托伙加 虎胆.吐马尔白 李卓然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6,共4页
以新疆石河子垦区最早实施滴灌棉田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平土柱法研究粉砂壤土水分扩散率。结果表明:Boltzmann参数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减少而增大,其中40~60 cm土层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减少Boltzmann参数变幅最为明显;相同含水率情况下,40~6... 以新疆石河子垦区最早实施滴灌棉田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平土柱法研究粉砂壤土水分扩散率。结果表明:Boltzmann参数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减少而增大,其中40~60 cm土层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减少Boltzmann参数变幅最为明显;相同含水率情况下,40~60 cm土层水分扩散率最高,其水分扩散率大小表现为:40~60 cm>0~20 cm>20~40 cm;并用RETC软件对参数进行拟合,由VGM模型和BCM模型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均方根误来分析,最终确定BCM模型拟合表达式作为粉砂壤土水分扩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地块 水平土柱法 波尔兹曼参数 土壤水分扩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不同粒径含盐砂壤土水分扩散率的通用模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古莱姆拜尔.艾尔肯 虎胆.吐马尔白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7-171,共5页
针对土壤盐分较重的砂壤土确定土壤水分扩散率D(θ)的问题,采用室内非稳定流水平土柱法对新疆石河子121团灌区膜下滴灌棉田不同粒径砂壤土水分扩散率及土壤盐分运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径为1.0~2.0 mm的砂壤土水分扩散率最大,而且... 针对土壤盐分较重的砂壤土确定土壤水分扩散率D(θ)的问题,采用室内非稳定流水平土柱法对新疆石河子121团灌区膜下滴灌棉田不同粒径砂壤土水分扩散率及土壤盐分运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径为1.0~2.0 mm的砂壤土水分扩散率最大,而且变化比较迅速,其次是0.5~1.0 mm的砂壤土,最小的是<0.5 mm的砂壤土,随着土壤粒径的减小,土壤水分扩散率逐渐降低;随着土壤含盐率的增大土壤水分扩散率减少。得出以土壤体积含水率为变量而且还考虑土壤含盐率的综合通用模式,该通用模式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并能够较好地反映同一容重、相同水平距离情况下粒径不同时含盐砂壤土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壤土粒径 土壤体积含水 土壤含盐 土壤水分扩散率 通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土壤导水特征对钠盐溶液浓度的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传旺 王辉 +2 位作者 卢佳宇 谭帅 武芸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1,共6页
再生水中高浓度钠盐溶液入渗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是长期低质水灌溉引起土壤生态环境退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采用定水头渗透法、一维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不同浓度钠盐溶液条件下亚热带地区黏性潮土、沙性潮土、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共... 再生水中高浓度钠盐溶液入渗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是长期低质水灌溉引起土壤生态环境退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采用定水头渗透法、一维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不同浓度钠盐溶液条件下亚热带地区黏性潮土、沙性潮土、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共5种土壤的水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钠盐溶液浓度对土壤导水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壤粉粒、交换性钙及交换性镁含量具有促进土壤水分运动的作用,而土壤黏粒、交换性铁及交换性铝含量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与蒸馏水处理相比较,钠盐加快了土壤水分黏性潮土、沙性潮土及水稻土中的土壤水分运动速率,分别可最高提升其土壤水分扩散率为22.0%、37.3%、39.7%;钠盐减缓了红壤和紫色土的水分扩散速率,溶液钠盐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明显。土壤饱和导水率随溶液盐浓度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1~10 g/L钠盐浓度范围内土壤饱和导水率与钠盐浓度具有良好的抛物线关系(R^2>0.807),各土壤导水率最小极值点的钠盐浓度在5 g/L左右。因此,再生水灌溉利用时其盐浓度适度控制低于其极值点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钠盐溶液 相对湿润锋运移速 相对土壤水分扩散率 相对饱和导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开孔条件下植物混掺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18
作者 郑健 王燕 +2 位作者 王笑宇 任倩慧 李志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讨覆膜开孔条件下植物混掺对土壤蒸发规律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植物混掺物(玉米叶和玉米芯)、土壤容重(1.35 g·cm^(^(-3))和1.40 g·cm^(^(-3)))、膜孔直径(2、4 cm和6 cm)在植物混掺比例为1%时的土壤水分扩散率、土壤水分特... 为探讨覆膜开孔条件下植物混掺对土壤蒸发规律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植物混掺物(玉米叶和玉米芯)、土壤容重(1.35 g·cm^(^(-3))和1.40 g·cm^(^(-3)))、膜孔直径(2、4 cm和6 cm)在植物混掺比例为1%时的土壤水分扩散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累计蒸发量。结果表明:相同土壤容重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扩散率呈现1%玉米芯>纯土>1%玉米叶;纯土及同种植物混掺物相同混掺比例处理中,土壤水分扩散率均表现为土壤容重1.35 g·cm^(^(-3))处理高于1.40 g·cm^(^(-3))处理;低吸力阶段,各处理土壤含水率下降较快,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较陡,随土壤水吸力逐渐增大,曲线呈现变缓趋势;在相同土壤水吸力下,各添加植物混掺物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均高于纯土处理;不同土壤容重的土壤累计蒸发量呈现1%玉米芯>1%玉米叶>纯土;各处理土壤累计蒸发量随膜孔直径变化呈现出6 cm>4 cm>2 cm的规律;相同膜孔直径条件下,各处理土壤累计蒸发量均表现为土壤容重为1.40 g·cm^(^(-3))的处理高于1.35 g·cm^(^(-3))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混掺物 膜孔直径 土壤水分扩散率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累计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